劍出華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靈不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靈不昧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靈不昧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6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作者:血沃天涯分類:

混混沌沌,杳杳冥冥。

虛度兩世數十春秋,更修真煉心三十余載,“他”的心靈狀態從未如此虛極靜寂,無住無礙,無我無人,無生無滅,亦無天地萬物,唯一靈不昧,萬念不生。

與此相比,什么先天胎息、龜息法門都屬著相,落了下乘。

似一瞬,又似千萬年……

造化自然,瓜熟蒂落。伴隨著一陣陌生而又熟悉的動蕩,渾濁之氣蜂擁而至,入鼻腔,通肺腑……

萬籟俱寂的感覺霎時遠去,紛繁嘈雜轟然入耳,猶如難以拒絕的穿腦魔音。

冥冥中心靈自生感應,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然而還不待“他”的意識從先天無極的真空大定中徹底清醒過來,啪一聲輕響,小屁股一痛,“他”不由自主的哇哇起來……

此時此刻,嘹亮的啼哭聲,恰恰代表著新生命的健康茁壯,房間里油然充滿清新生機。

“他”敢用三輩子的節*操保證,這絕不是他感動的想哭……未免越涂越黑,只能用科學解釋,嬰兒的聲帶和淚腺還沒發育完全,還不受自主控制……

但周遭嘈雜之聲反而愈演愈烈,似是無數山西方言重重疊疊,哄鬧歡笑夾雜其間,不片刻還傳來可惡的鞭炮炸響,久久不絕。

不堪其擾之下,“他”只能再次入定,沉沉睡去……

時值最混亂的南北朝大分裂之際,霸主頻出。南征北戰,生殺予奪;士族張狂,弄權亂政,侵吞民血;小民苦不堪言。朝不保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一年,南梁由盛轉衰已近三十載,再不復漢人士大夫所贊之中國正朔。

梁武帝蕭衍亦不復執政之初的英明神武,愈發喜好阿諛,憎惡直諫。且癡信佛教,亂建佛寺,渾不知麾下侯景、陳霸先、王僧辯、蕭正德等野心勃勃之輩已然磨刀霍霍,敵方北朝東魏、西魏虎視眈眈。

內憂外患,一觸而發。

當然,這一切。對于活躍于各國朝政的士族門閥來說,或許只是去舊迎新、明爭暗斗的最佳時機。

河東(山西西南部)裴氏,亦不例外。

河東裴氏,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后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于聞喜之裴氏。

士族門閥起于漢末,興于魏晉。‘四世三公’的袁氏就是其中佼佼者,可惜袁紹、袁術兩人不給力,白瞎了有個好老爸;諸葛亮家就聰明多了。幾兄弟在三國各居高官,各為其主……其實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全家老幼都是政治生物的士族的特性——節*操掉了一地。

自五胡亂華,諸多士族紛紛南遷,而仍舊留在北方的漢人士族在兩百多年來,就將士族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溜*添了一代又一代的胡人皇族,甚至還爭相跟胡人皇族聯姻,將漢人血統胡化,完全將節*操丟到外太空去了!

所以,此世生為北方士族的核心一員,裴矩窩在溫暖的貂皮襁褓里,僅僅耳濡目染,就感覺壓力山大——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比起如今士族的節*操,他上輩子還真純潔,最起碼扼殺了野豬皮,振興了炎黃正統!

唯一讓裴矩覺得安慰的是,好歹自家河東裴氏沒跟胡人聯姻,血統還是鐵鐵的漢人,否則他還真不知如何自處,難道這輩子也去胡人部落混個大可汗、成吉思汗當當?

當然,身為政治生物,特別是靠政治文才給人打工的河東裴氏,對于換老板也是家常便飯,而且不拘老板是漢人、胡人。

有時候一覺醒來,莫名其妙換了老板,老裴家的人還是該去哪個衙門上班就去哪個衙門上班,繼續做高管,絕對不會因為換了皇帝而缺勤,這也是老裴家盡忠職守的好傳統,運氣好還能白白升官呢!

不過,經過再三觀察,裴矩還是發現了當代士族的一個大破綻——忠于家族,往往還是死忠……這讓他稍稍放心了不少,總算沒無恥,不,是無敵到底!

盡管裴家從小給予他最高級的少爺待遇,家族洗腦也是盡心盡力,可裴矩三世為人,要他為什么什么死忠,那不現實……

當然,在他三歲死了爹,四歲死了娘之后,為了繼續享受最高級的少爺待遇,裴矩不介意在口頭上、表情上嚴格依照家里老古董們的要求來,甚至偶爾還完全超出了他們的心理預期,營造出一個神童的形象,但他心里怎么想,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一句話,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對于一個曾今叱咤江湖正道三十年的影帝來說,扮演神童只是小意思,保證方方面面拿捏的恰到好處,既不啞火,也不過火,而且裴矩還暗暗宣誓:本屆小金人兒還是我滴!

春光明媚,河東聞喜縣裴氏西眷房后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青青苗圃上,一個淡青小身影。正捧著一卷《論語》,一邊搖頭晃腦的朗誦,一邊繞著院子輕快邁步,寬袍博帶飄逸非常。

五歲的臉兒粉雕玉琢。吹彈可破,黑珍珠般的雙眸時不時滴溜溜微旋,靈性滿溢,任何見到他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生出親近喜愛之情。

但沒人知道,正在朗誦經書的裴矩,每一次邁步。小腿兒看似輕快隨意,實則用盡力氣,腰腹腿腳的筋骨肌肉都得到恰到好處的伸縮鍛煉;每一次搖頭晃肩,看似呆呆楞楞,書生酸氣十足,實則胸背肩臂的筋骨肌肉每一分每一毫都在以某種神秘頻率微微震顫;甚至他雙手每一擺動書本。手腕掌指都在似松還緊的反復抓握,若非對力道的拿捏精微異常,早就將書本捏破了……

元始真法初層煉己筑基,養身健體,舒筋展骨,聚性止念,摒情去妄。乃是簡單而精微的練拳、靜坐的基本入門功夫。

對于一個五歲的孩童來說,靜坐修心當然容易,亦是儒家子弟修心養性的日常功夫,練拳踢腿也不難,但若是想隨心所欲的修煉自創的拳腳筑基功夫,那就難了……

值此魏晉玄學余波綿延的時代,所有人都是篤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滴——三歲能文五歲成詩的神童可以接受,三五歲就自創武功的妖孽絕對不能留!

表現的太妖孽了。當真會被人當作妖孽附身給悄悄仍進茅坑淹死!

河東裴氏固然算得上當世一等一的豪門大族,但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書香門第,向來以德業文章為重。

縱然在這數百年風雨飄搖的混亂世道之中,裴氏族人多半都會習武,且對帶兵打仗不陌生,但族人們骨子里仍舊很固執的認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歲前是只許讀書識字,不許習武,為的就是打下良好的文采基礎,避免過早沾染習武之人爭勇斗狠的性子,甚或一念之差而淪為江湖莽夫。

只有在六歲之后,才被允許學習兵法、武功、射箭、騎馬、駕車等等,就算如此,這些項目也是當作儒家教學中君子六藝的標準輔助課程,也就是培養文武雙全的牧民官——平日為政,治理百姓為主,危急時刻也能上馬,帶兵打仗為輔,但主次萬萬不可顛倒!

實際上,孩童時期開始習武的最佳年齡是三至七歲,從六歲開始習武,不算早也不算晚,若是資質上佳,吃苦耐勞,大體上不耽誤成為高手的機會;

若是資質不佳,又偷奸耍滑,早三年晚三年習武也無甚區別,終歸成不了高手!

這也是裴氏規定子弟六歲才開始習武而又不怕晚的根本原因。

然而裴矩終究非是尋常孩童,有了上輩子高居眾生之巔,武力威壓天下的經歷,如今轉世重生,嬰兒時在襁褓里的軟弱無力感已經夠他受得了,而在三歲后到了可以習武的年紀,他又怎會白白浪費時間?

所以,平日獨自一人的時候,裴矩都會悄悄修煉,特別是他發現,當他高聲朗誦儒家經典的時候,族人和下人們在院子外聽到讀書聲,都會刻意避開,以免打擾他學習。

久而久之,他就改變修煉的方法,將之悄然隱藏在讀書漫步的過程中!

當然,因為孩童時期以身體自然發育為主,且精氣神還處于自然增長時期。

過早開始提煉真氣,實則是揠苗助長,會破壞精氣神平衡,影響自然發育,損害身體潛力,所以絕大多數三歲開始習武的孩童,也只是以各種筑基功夫練練拳腳、培養氣血、拉伸筋骨罷了!

直到六七歲時,才會在長輩的指導與護持下開始提煉真氣,修煉內功。

而裴矩上一世,就是因為種種原因,以致那具肉*身固然修煉到極其通透的地步,離著‘金身’只差半籌,但卻潛力耗盡,難以為繼……

此世這具肉*身,現在看似柔弱不堪,比之尋常五歲孩童強不到哪里去,但實際上,他轉世時元神靈光所攜帶的畢生真元及臨時吸納的天地元力,經過神秘莫測的輪回時空的淬煉,數量上固然損耗不少,可質量上卻又提高了許多,且盡皆轉化為造化之力,融入他的先天靈光,使得他此世的先天靈光比上一世勝出數倍。

所謂“萬物皆空,一靈不昧”,這就是那一點先天靈光所在,是從人出生始就存在的,甚至人在母體之中,血肉未生,這一點靈光就已先在,是還原最初,人最本始的存在,亦是宇宙天地無極靈體的其中微小一粒!

這也是道家認為人與天地萬物本為一體的根本原因。

人在母體胚胎之中,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三者都是以先天靈光為核心而生長壯大,并有機結合而成胎兒。

而先天靈光更盛,就代表著裴矩此世倚為修煉根本的精氣神三者從一開始自然發育就時起,就比之尋常人更強大、精純,肉*身與靈神的潛力更成幾何倍增,幾至深不可測。

如此一來,只要裴矩再次開始修煉,就是贏在起跑線上,比當世任何絕頂資質都分毫不差!

即使他不修煉,此生也會一輩子都健健康康,百病不生,百邪不侵,而且還有很大幾率會有類似靈覺感應的能力自然而然的覺醒。

就算只練練普通拳腳,不練真氣,他長大后肉*身所蘊含的精純元精足可媲美至少半顆邪帝舍利!

而這,也正是他舍得放棄上一世幾乎成就‘金身’的肉*身修為,無視輪回的大風險,而毅然決然轉世重修的根本原因。

當然,裴矩既深知身體發育及基礎的重要性,自然不會揠苗助長,所以自三歲時開始,在身體上的修煉,也只是依照元始真法初層煉己筑基的基本功,旨在養身健體,舒筋展骨,活躍氣血,并未開始修煉真氣。

而有了上一世創造內家拳的經驗,裴矩在如何培養肉*身筋骨氣血方面的造詣,可謂此世頂尖,只消將練拳的樁功稍加改動,就成了他現在一邊讀書漫步,一邊修煉的古怪基本功。

看似隱蔽而不起眼,實則精微奧妙之極,若非他乃是轉世而來,有著強大的毅力,且精神感應及控制都細微至無以復加,也難以如此施為。

以普通孩童的心智,根本摸不著他這種絕頂基本功的門兒。

而且裴矩也見過裴氏六七歲孩童練武所學的基本功,不僅跟他這個精微功夫沒得比,就算比起上一世的少林羅漢拳、華山八段錦,也還差著半條街。(未完待續。)

致力為您打造最優越的網絡小說閱讀環境。

筆趣閣所有書籍搜索采集于互聯網,是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干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Porn、違法及帶絲毫損壞國家(大陸)利益的內容,發送郵箱給我們,會在24小時內(首爾時間晚一小時,會在24小時內大陸時間10:0018:00內刪除)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