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二百二十七章 改回華山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改回華山派?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改回華山派?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4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全文閱讀看書吧網


類別:武俠修真作者:血沃天涯本章:

“全真教岳教主到……”

“全真教岳教主到……”

“全真教岳教主到……”

一聲接一聲的洪亮喝聲從山腳至山上一路次第響起,蕩漾群山。

通往嵩山勝觀峰的石徑上,每隔兩三百步,路外都會有一個持著黑鐵闊劍的嵩山弟子鐵塔般矗立。剛剛就是他們運氣高聲通報,將全真教眾人到來的消息沿途傳遞上去。

岳不群一身金線繡邊、背紋太極的端莊紫袍,封不平、成不憂亦是黑白格紋的八卦道服,三人氣度卓然的帶著全真上千青袍弟子拾階而上。

徐徐攀升的隊伍在山道上曲折盤旋,綿延近三百丈,猶如青龍蜿蜒,蔚為壯觀。

此行除了林平之、令狐沖、余人彥、羅繁、岳靈珊等近百個武功出眾的嫡傳、真傳弟子,其余的記名弟子清一色身手敏捷,氣息沉凝,顯然內外功均有一定火候,皆為全真教的中堅力量。

行至半山腰,便見左冷禪、方正、沖虛、莫大、定閑、天門、余滄海等各派掌門下來迎接。

左冷禪今日一身褐黃錦袍,原本龍行虎步,氣度雄渾,但在看到全真弟子各個精神抖擻,信心盎然的蓬勃之象后,眼中不自然的閃過一絲陰霾,復又哈哈一笑,抱拳道:“岳兄大駕光臨,左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岳不群亦笑著回禮道:“左兄客氣了,是岳某姍姍來遲,有勞諸位久候,實在過意不去!”轉而又對方正道:“大師面色紅潤,肌膚圣光,看來上次受傷卻是因禍得福。功力大有進益?”

方正心頭微動,暗暗驚訝于岳不群的精微感知,他確是功力稍有精進。但憑著數十年精修至化境的易筋經神功,旁人等閑看不出他的內功進益……

當即合十道:“阿彌陀佛……岳教主法眼犀利。只可惜老衲年事已高,時日無多,這功力深一分還是淺一分,殊屬無謂!”

聽得二人之言,左冷禪眼中隱有精光一閃而逝,哈哈笑道:“大師過謙了……”然后抬臂上指,“請上禪院敘話……”

嵩山絕頂,古稱“峨極”。頂上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左冷禪的名字中雖有一個“禪”字,卻非佛門弟子,其武功近于道家,卻又與道門武功頗有不同。

畢竟內功還好說,嵩陽心法雖是以陽和為主,然根基卻在子午相交之精髓,或可算是道門陰陽氣理的分支之一,所以左冷禪精修數十年的陽剛內功,未至陰陽相合之境,卻又能借鑒乾坤大挪移殘篇而逆轉陰陽。創出寒冰真氣……

但嵩山劍法卻是氣勢雄渾,頗有幾分少林武功的金剛什么、羅漢什么的風格,與道門武功迥然有異。

峻極禪院大殿雖也極大。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最多容納千人,然今日單只全真教便有千余弟子到來,更何況其余四派及各方賓客,熙熙攘攘各色人等怕不是攏共六七千人?

稍作客套,左冷禪便引著眾人前往峰頂絕顛的封禪臺而去。

封禪臺為大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是平整,想像當年帝皇為了祭天祈福,不知驅使幾許石匠。始成此巨構。

諸人細看時,見有些石塊上斧鑿之印甚新。雖已涂抹泥苔,仍可看出是新近補上。顯然這封禪臺年深月久,頗已毀敗,左冷禪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用心之深,可見一斑……

眾人來到這嵩山絕頂,都覺胸襟大暢。這絕巔獨立天心,萬峰在下。其時云開日朗,纖翳不生。

岳不群向北望去,遙見成皋玉門,黃河有如一線,西向隱隱見到洛陽伊闕,東南兩方皆是重重疊疊的山峰。

與大多數人一樣,這也是他初次登臨嵩山絕顛,只覺與在華山朝陽峰俯視八百里秦川之時的感受頗為不同,卻又各有千秋。

五岳各派弟子在封禪臺下自分一方站定,密密麻麻近四千人,其中當屬全真教與嵩山派最為勢眾,均有千余人,而又屬全真教的統籌最為嚴密,千余弟子整整齊齊的列成諾大一片方陣,靜默肅立,森森如林。嵩山弟子稍次,卻也氣勢不俗。

其他三派固然是江湖第一流的名門大派,各擁四五百弟子,但皆松松散散,著實遜色良多。

只此一點,明眼人已知全真教和嵩山派絕非浪得虛名,不愧是力壓諸多一流門派的頂級勢力。

其余與五岳各派交好,前來捧場的亦有兩三千人,旁門左道甚多,此時三三兩兩散漫在山頂各處。

左冷禪邀請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登上封禪臺去,方證笑道:“我們兩個方外的昏庸老朽之徒,今日到來只是觀禮道賀,卻不用上臺做戲,丟人現眼了。”

岳不群客氣道:“方丈大師說這等話,那是太過見外了。”

沖虛道:“賓客都已到來,左掌門、岳教主便請勾當大事,不用老是陪著我們兩個老家伙了。”

左冷禪與岳不群對視一眼,道:“如此遵命了!”二人向著方正、沖虛一抱拳,一齊拾級走上封禪臺。

上了數十級,距臺頂尚有丈許,二人方才止步站在石級上。

全真教固然聲勢更勝嵩山派一籌,但左冷禪目下仍是五岳盟主,岳不群僅是副盟主,自是左冷禪當先發言,遂朗聲說道:“眾位朋友請了。”

嵩山絕頂山風甚大,眾人又散處在四下里觀賞風景,左冷禪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顯是潛運了上乘內功。

眾人一齊轉過頭來,紛紛走近,圍到封禪臺旁。

左冷禪抱拳說道:“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我五岳劍派協力同心、歸并為一派的好日子。”

臺下數百賓客齊聲叫了起來:“是啊,是啊,恭喜。恭喜!”

岳不群適時的伸臂虛引,溫聲道:“各位請坐。”

眾人只覺岳不群的聲音毫不高亢。但又猶如近在耳邊,驚訝其氣功玄妙之余,當即就地坐下,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隨著掌門人或長輩坐在一起。

左冷禪道:“想我五岳劍派向來同氣連枝,百余年來攜手結盟,早便如同一家,兄弟與岳兄忝為五派正副盟主,亦已多歷年所。

只是近年來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兄弟與岳兄及五岳劍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均覺若非聯成一派,統一號令,則來日大難,只怕不易抵擋。”

言畢,高居臺上的左冷禪與岳不群自是面帶微笑,各懷心機,但臺下莫大冷臉不語,定閑雙手合十,默誦經文。均有默認之意。

唯獨天門道人最是臉色難看,忽而冷冷道:“泰山派自祖師爺東靈道長創派以來,已三百余年。

貧道無德無能。不能發揚光大泰山一派,可是這三百多年的基業,說甚么也不能自貧道手中斷絕。

這并派之議,請恕我泰山派萬萬不能從命!”

不等左冷禪及岳不群開口駁斥,泰山派中一名白須道人就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天門師侄這話就不對了。

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余眾,可不能為了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于全派的大業。”

眾人見這白須道人臉色枯槁。說話中氣卻十分充沛。有人識得他的,便低聲相告:“他是玉璣子。是天門道人的師叔。”

岳不群深知玉璣子自從爭奪五岳盟主出局之后,便一心抱左冷禪的大*腿。做了左冷禪的應聲蟲,當下扭頭看向左冷禪。

恰逢左冷禪也扭頭看他,二人目光一觸即收,意味莫名。

此時天門已與玉璣子師兄弟吵了起來,兩方于是否并派之事各執一詞,但天門及其弟子勢單力薄,不及玉璣子師兄弟聯合起來人多聲勢大,更有左冷禪暗中布置的一眾旁門左道煽風點火,天門道人不多時就落在下風。

實際上,天門道人剛正不阿,脾氣又臭,無論五岳是誰掌權,都不會喜歡這種茅坑里的石頭,左冷禪既要設計除掉他,岳不群自然不會莫名其妙的濫發同情心,反而樂得看好戲。

當然,就算出了岔子,岳不群也不是沒有準備,只是左冷禪愿意先派人出手,倒是省了岳不群的暗手。

可惜天門到底有幾把刷子,且又性情剛烈,竟拼著自斷經脈,與‘青海一梟’同歸于盡……

此著大大出乎左冷禪的預料,但他城府深沉,面上毫無異色,岳不群看得暗暗佩服,但又不由揣測:‘青海一梟’得意忘形,不慎壯烈犧牲,不知左冷禪要賠償其師父‘白板煞星’幾多黃金?

可今日過后,五岳盡歸本教主所有,左冷禪的黃金不就是本教主的么?

到時可不能忘了將‘白板煞星’那等惡徒給行俠仗義、為民除害了,正好省下一些黃金,為造反大業添磚添瓦……

一念至此,岳不群居高臨下,向著泰山派諸人之后的一個頭戴斗笠的瘦高漢子掃了一眼。

那人雖然面貌遮得嚴實,衣著也不甚顯眼,但岳不群精神感應何其靈敏細膩,那人渾身不經意間升騰的生命氣息比之天門、定閑、定逸等人更勝一籌,比之成不憂、莫大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分明乃是一流頂峰層次的高手。

兼之其氣質隱隱帶著偏于負面的狠辣戾氣、邪氣,當屬一方黑*道梟霸,內功氣息又與剛剛的‘青海一梟’同出一源,不是他師父‘白板煞星’,又是誰來?

此時天門既去,泰山派自當由玉璣子做主,左冷禪肅然道:“玉璣道兄,恭喜你接任泰山派掌門。

于五岳劍派合并之議,道兄高見若何?”

玉璣子手執東靈鐵劍,得意洋洋的說道:“五岳劍派并而為一,于我五派上下人眾,惟有好處,沒半點害處。

只有像天門道人那樣私心太重之人,貪名戀棧,不顧公益,那才會創議反對。

左盟主,在下執掌泰山派門戶,于五派合并的大事,全心全意贊成。

泰山全派,決與各派同門齊心協力,發揚光大五岳派的門戶。倘若有人惡意阻撓,我泰山派首先便容他們不得!”

左冷禪頷首道:“如此甚好……”

眾人只道并派已成定局,接下來就要商議五岳派掌門了,不料玉璣子忽又高聲道:“只不過……貧道有一言不吐不快!”

“哦?”左冷禪貌似啞然,沉吟道:“道兄有話,不妨直說……”

眼看玉璣子的視線投向自己,嘴角略帶冷笑,岳不群心念電轉,立知其中有異,不由用眼角余光掃向左冷禪,卻見其面無表情……

果然,玉璣子運足真氣,朗聲道:“按理說,我泰山派與全真教皆屬三清門下,本該一衣帶水,鼎力互助,但為了我五岳派的正統嫡傳,貧道不得不多說一句……

既是五岳并派,就該由以五岳各自為名的五大劍派合而為一,但全真教此名,可不在五岳之中,是否有悖于五岳之本?

就此合并,說出去可就教江湖朋友們譏笑我五岳派名不副實,五岳就五岳,怎么還夾著一個什么教?

若是岳兄愿意將全真教之名改回華山派,哼哼,還自罷了……

如若不然,我泰山派堅決反對岳兄及全真教的諸位參與五岳掌門候選,否則,一旦全真教執掌五岳派,久而久之,世人必然只知全真教,而不知我五岳派?

豈非大違吾等并派初衷?”(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