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六十章 河邊沉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河邊沉思

第六十章 河邊沉思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2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夜色下,隱秘山谷格外靜謐,溪水邊篝火熊熊,昏黃的亮光將三個相對盤坐的人影拉得老長。

任我行左手拿著一塊兒焦黃誘人的熱騰騰烤肉送到嘴邊,卻又忽然頓住,目光再次凝視著右手。

手掌徐徐翻轉間,絲絲雄渾勁氣勃發,緩緩推出,掌影重重,前方一丈開外的水面如被風吹,立時蕩起層層微波。

一數之下,竟有九圈水波綿綿擴散!

只是細細一看,便發現最外層的水波迅疾卻松散,很快消散,而最內層的水波卻又遲緩無力,后勁不足···

據九天神掌秘籍所載,此掌法初習時陽剛迅猛,掌出無悔,摧人筋骨如斷枯枝,待功力深厚,掌力更是霸道無匹,氣勢雄渾,直有開碑裂石之威。繼而掌法造詣漸深,明了斂氣聚力之要,便能一掌擊出,勁氣層層疊疊,掌勢浩浩蕩蕩,令對手避無可避,躲無可躲,唯有強接硬抗,卻又正中下懷,縱然對手功力深厚,也最多硬碰硬十來掌后,就會筋骨酥麻,手臂劇痛欲折,五臟六腑憋悶難忍···

自從少年時得蒙神教先教主青睞,得傳這九天神掌以來,任我行已然苦練近二十年,雖然因為平日廝殺頻繁,也曾分心大半去修習兵刃劍法,但任我行在這門掌法上花的時間可絕對不少,造詣非凡,幾近大成。一掌擊出,已然能夠勉強疊加九層勁力!

只是,此掌力實在過于陽剛霸道,任我行尚不能完全收放自如,重疊的九層勁力中,第一層勁力失之過猛過快,最后一層勁力又失之后勁不足。

任我行只隱約猜測,若要消弭這點破綻,絕非單純的勤學苦練所能做到,須得悟通某種玄妙關竅,才能掌力運用自如,收發由心,臻至圓滿境界。

近些年九天神掌功力深厚以來,任我行倚之會過不少成名高手,雄渾霸道的疊加掌力一出,對手無不束手束腳,身形直似風中落葉,不由自主的硬接數掌即敗!

果真掌如其名,神威赫赫,任我行平日對此頗為自得,直嘆不枉二十年苦練不輟!

卻不料,此次與這詭異的鬼面錦衣衛交手,任我行引以為豪的九天神掌被對方的靈巧一指悍然擊破,重可開碑裂石的雄渾重疊掌力竟霎時化作拂面微風···

那一瞬間,任我行不可避免的對自己苦練已久的九天神掌生出一絲懷疑,心境失守,招式一緩,以致對方趁機脫出掌勢籠罩,必勝之局由此功虧一簣。

這三天以來,任我行總是不由自主的回憶起那鬼面錦衣衛破掉自己掌力的情景,忍不住反復揣摩當時雙方的招式,以及運勁使力的技巧,就連與向問天、綠竹二人一同搜尋山谷之時都頗有些心不在焉。

這其實是眾多習武之人的通病,總是情不自禁的研究對手的武功奧妙,希望想出針對性的破解之法,繼而在下次交手時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就像原著左冷禪在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下吃過虧,便絞勁腦汁的創出寒冰真氣,十多年后再與任我行交手時,果真以寒冰神掌讓自視甚高的任我行栽了個大跟頭!

這毛病便是南宋年間的天下五絕中人也不能幸免,否則北丐洪七公與西毒歐陽鋒也不會執著于拆解對方的絕招妙法,死斗到油盡燈枯,以致雙雙坐化。

當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揣摩其他高手的武學精髓,選擇合適的部分融合進自己的武學之中,達到取長補短之效,也是許多習武之人提升自身武功的一種有效秘訣。

此前二人一番斗智斗力的交手后,岳不群浦一傷愈,便迫不及待的沉醉于研究如何以華山劍法破解任我行的九天神掌,而同時任我行也在思索為何岳不群那玄妙一指那個化解自家的霸道掌力,更試圖從中得到彌補自家掌力缺陷的方法···

畢竟任我行比岳不群多了近十年的習武經驗,細致入微的再三分析之后,任我行已然將那鬼面錦衣衛化解自家掌力的方法參透了八九分。

原來,似九天神掌這般陽剛雄渾的掌法,最擅以勢壓人,摧枯拉朽般擊敗敵人,但若遇到武功路數靈動迅捷已極的高手,則不免顯得用力過猛,能發不能收,便有被人避實擊虛之虞,更兼極易招式用老,身形僵硬,變招不暢。所以,上乘陽剛掌法,都頗為注重留力,出掌時看似全力以赴,威勢逼人,實則最多只用了七分力,而暗暗保留三分力,不僅利于隨時變招,更能作為底牌,以防萬一。

“亢龍有悔”的精微妙理,可不是降龍十八掌獨有!

無論是前身大九天式,還是現在的九天神掌,雖然都是走得陽剛路線,但在運勁使力的精微之處,皆是頗具匠心。大九天式乃是方臘一生征戰殺伐之術的大成之作,招式大開大合,古樸大氣,卻又寓巧于拙,予剛與柔,其中蘊含著精微奧妙的武學至理。習練大九天式之人,須得氣血強壯、功力深厚,能承受此門武功的霸道勁力,而其暗含的濃重殺伐煞氣,更要心性堅定,避免走火入魔,才有可能修煉成功。

與絕世武學等級的大九天式相比,明教和日月神教歷代高手從其殘片中參悟和衍化出的九天神掌,僅僅是一門高深的上乘掌法,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弱了大九天式一籌,更沒有大九天式那絕世武學之化繁為簡的玄妙境界,卻唯獨在博采眾長之上勝過大九天式不止一籌!

畢竟,方臘縱然武功絕頂,出神入化,所創大九天式的武學義理更是高深玄妙,但方臘一人之智慧終究有限,而明教和日月神教數百年間的眾多高手的各種奇思妙想不斷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卻是幾近無限,以這些智慧結晶融合衍化出的九天神掌,當真繁復巧妙已極,毫不夸張的說,能夠從中找出江湖中大部分陽剛掌法的精華理論的影子!

如此一來,表面上九天神掌好似雜而不純,極難學全學精,更比不上大九天式威力大。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可以說,從江湖上隨意挑選十個一流高手,其中難有一個能夠將大九天式練至小成,但卻至少有八九個能夠將九天神掌練成小半,更可能有一兩個能夠將之練至接近大成!

其間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如果說大九天式像火車鐵軌,能夠直通絕頂高手境界,但習練者卻也像軌道上的列車一般,不僅入軌時要求高,規格嚴,而且從頭到尾絕不能出軌,一旦半路某些地方出軌,便是走火入魔的凄慘結局。而九天神掌可以算是城市大馬路,四通八達,大街小巷盡在其中,說來誰都可以進進出出,左轉右拐,就算功力淺薄、悟性低下之人,也能在其中走過一段小巷子,學個簡單的一招半式,而功力深厚之人,便能夠走通一條或數條大街小巷,有機會將九天神掌練至小成,若有人悟性出眾,心性與九天神掌陽剛霸道的風格相合,就可能如任我行一般,對四通八達的路徑了然于心,并隱隱察覺到混肴在大路小路中的城市主干道,便是模模糊糊觸摸到掌法大成的玄妙關竅。

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絕世武功與上乘武功的最關鍵的不同之處。

絕世武功一般都是謀個境界極為高深的高手所創,其中理論精微奧妙,招式千錘百煉,可以說破綻已經微不可察,除了作者自己,后學者不僅入門極難,更是幾乎不可能將其分毫不落的徹底參悟通透。

而江湖中的上乘武功,差不多都是底蘊深厚的武林門派的立派根基,在世間傳承了少則上百年,多則近千年,經過門中歷代高手的錘煉完善,融匯眾人智慧為一體,全面而廣博,根基扎實,破綻極少,雖然失之繁復,不如絕世武功那般精微奧妙,卻適合絕大多數習武之人參悟修煉!

二者對比,絕世武功就好像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巨樹,高深莫測,修習者由淺入深,便似柔弱藤曼一般繞樹向上攀爬,飽經艱險的到達高處,屹立樹頂,卻也從此過于依賴巨樹,再也脫離不得,正如修煉絕世武功至大成境界的高手,縱然武功絕頂,但卻始終脫不出這門絕世武功的藩籬,無法超越創出功法的那位前輩!

而上乘武功則像一片綿密起伏的樹林,一棵棵大樹雖然也頗高,卻遠不及參天巨樹,總在大部分習武之人所見所思的范疇,而每個修習者,無論悟性高低,也都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相合的或高或矮的那棵樹。若有悟性上佳者,便能從平庸中脫穎而出,將屬于自己的那棵樹培養成參天巨樹,創出自己的絕世武功!

就像喬峰在丐幫降龍二十八掌的基礎上創出了降龍十八掌,周伯通融匯全真教的道家拳掌創出空明拳,張三豐自道家綿掌中創出太極拳。凡此種種,無不是將某種上乘武功練至高深玄妙的境界之后,再融入自身所悟所長,發揚光大,超出原本上乘武功的局限,創出都屬于自己的絕世武功,成就一代武學宗師!

而段譽修習北冥神功、六脈神劍,郭靖學習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空明拳,張無忌練九陽神功、前空大挪移、太極拳劍,這三人雖然都依靠絕世武功躋身當世絕頂高手,但卻也深受這些絕世武功影響,無一能夠脫出藩籬,超越前人而更進一步!

江湖中人人都道絕世武功比上乘武功強出不止一籌,卻極少有人注意到,創出絕世武功的都是名傳千古的武學大宗師,而學習絕世武功的人,縱然在江湖上稱雄一時,卻也只能曇花一現!

然則,任我行悟性頗高,又習練九天神掌這般上乘武功近二十年,雖然還未接觸過絕世武功秘籍,卻也已經隱隱感覺到類似九天神掌這等上乘武功的一些優點及瑕疵。

其中,九天神掌疊加勁力之法雖妙,能夠使渾厚的掌力再次倍增,卻也加大了掌力的控制難度,使得本就頗難收放自如的陽剛掌力更加難以細微掌控。任我行自問對掌力的控制已經達到自己面前功力的極限,但還是第一層勁力太散,第九層勁力太弱,始終無法做到九層勁力均勻如一,凝而不散!

若是碰到同樣走陽剛路線的習武之人,任我行還可憑著霸道無匹的掌力,摧枯拉朽般擊潰對方,但若是碰到境界高深,對真氣御使自如的內家高手,就可能在長時間的交手中窺破任我行掌力的瑕疵,繼而找出破解之法。

任我行料想,三日前的交手中,鬼面錦衣衛便是靠著其對真氣超出尋常武者的精微控制,將極其精純柔和的真氣運至在指尖,以靈巧迅捷的手法,連續劃過那九層勁力的重疊融匯之處,精確的消融掉了九天神掌的九層勁力之間,那維持每相鄰的兩層勁力互相壓迫推動之力,使得其中本就勉強凝聚的陽剛真氣瞬間暴散,九層勁力相互抵消,雄渾掌力霎時化作拂面清風!

凝眉沉思著鬼面錦衣衛那精純柔和的指力,任我行對于如何將自家的九天神掌火候再上一層樓,漸漸有了些許模糊想法。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