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偶像第301章 跟風之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民偶像 >>全民偶像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1章 跟風之爭

第301章 跟風之爭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4日  作者:當年盛夏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當年盛夏 | 全民偶像 


“《夢回唐朝》開幕金曲獎,被譽華語金屬搖滾第一曲。”

“一首《中國人》,唱響中國心。”

“萬維雙壁,丁寧和孔鵲分獲最佳新人男女歌手。”

“缺憾,未獲最佳作詞,丁寧和金曲獎‘大滿貫’擦肩而過。”

“《種子》摘得年度最佳專輯,民謠再成熱門。”

“第28屆金曲獎落幕,丁寧一人獨攬六獎成最大贏家。”

“金曲獎無人退場,丁寧神話再續,爭議不再。”

金曲獎結束了,但影響仍在持續,各方報道迭出,丁寧叕成了媒體眼中的寵兒。

丁寧在灣島的人氣,一夜之間飆漲,尤其是金曲獎的舉辦地臺北,他的知名度可以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第二天丁寧捂得結結實實地在臺北游歷了一圈,途中數度被人認出,以至于本想在臺北多呆兩天的他,隔天就轉戰臺南了。

《中國人》一歌,在灣島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其中不乏對這首歌和丁寧惡言相向的人,甚至還有人妄圖呼吁封殺抵制丁寧,不乏呼應之人,但大體上還是支持丁寧的人為多。

丁寧對那些封殺抵制他之類的負面言論是不屑一顧的,因為灣島本土最大牌的歌手基本都是傾向大陸的,哪怕他們可能內里藏著一顆“灣島心”。

當自己本土的歌手都在向大陸靠攏的時候,封殺抵制什么的,都是笑話。

由于金曲獎上的風光,灣島的不少媒體也開始關注丁寧,金曲獎后兩天,丁寧可算是在灣島刷足了存在感。

《中國人》在大陸引起的反響更大,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的銷售雖然不及《暗香》等歌,但許多五花八門的公司都找上了萬維,想要購買使用權。

一天之間,《中國人》就收入了367萬的版權費。夠不少人至少大半輩子的衣食住行了。

不僅僅是《中國人》賺足了版權收入,在金曲獎的推動下,丁寧在灣島的人氣大幅上升,灣島的很多KTV、唱歌軟件、點歌頻道等。都找上了萬維,向萬維收購了大量丁寧所唱歌曲的使用權。

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像KTV等還不是一次性買斷版權,每次點播都會收費,按照財務部的估算。每年起碼能為公司增加至少一千萬的收入。

不過,較之大陸動輒近億的收入而言,差了不少。

點播版權方面的收入,現在對萬維來說,已經是收入的一項大頭。

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收入,都不是丁寧自身演唱的歌曲貢獻的。

他自身演唱的大部分歌曲在點播上毫無優勢,無論是KTV點歌榜上,還是手機鈴聲下載榜上,除了《我的地盤》、《暗香》和《藍蓮花》等零星幾首歌曾經上過榜。他的大部分歌曲都落在很后面。

熱門的是章璇和孔鵲的歌。

論起個人名氣,章璇并不及一專超神的孔鵲,但她在點播上為萬維貢獻的收入,哪怕排除出道早的時間因素,也遠超孔鵲。

因為孔鵲的歌好聽難唱,而章璇的幾首歌,《親愛的,那不是愛情》也好,《心墻》也好,都是長期霸占前十的口水金曲。《說愛你》和《愛的主打歌》稍遜,卻也能和孔鵲的成名曲《綠光》一較長短。

現在馮麗欽也算是萬維的半個人,所以加上馮麗欽的一部分,再加上剛剛開拓的灣島市場。萬維在點播上的收入,每年至少有上億收入。

只不過這項收入比較隱性,大部分人看不到,也就不知道現在萬維的年收入,如果僅按收入來算,不談凈利潤的話。早已經超越了陳林森和華友的投資,拋開影視業務,這收入在唱片圈,只比一些老牌豪門巨頭差。

按照丁寧的估算,頂多三年,陳林森和華友在他身上的投資,就能開始回收利潤,而他自身的身價,業已是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

形勢一片大好,比他自己一開始的估計要好多了。

但丁寧并不知足。

一來,萬維現在拿得出手的歌手還是少,包括他自己,不含馮麗欽在內,也就是三個人,哪怕這三人都是三白金級的。

一個唱片公司,僅有區區三個叫的出名的歌手,這和小公司比起來,似乎已經是望塵莫及的巨無霸,但和環球、麥穗、英冠這種三白金級歌手并不少于萬維,三白金以下的歌手數不勝數的真豪門比起來,還是差了太多。

當然了,丁寧并不急著擴張旗下的藝人隊伍,他自身的特殊性,注定了他只能走精品路線。

環球那種老牌公司廣撒網細精耕的策略,他是沒辦法弄的。

二來,萬維在影視方面業務的開拓,除了本身在影視圈發展的葉迪之外,基本為零。

盡管丁寧不太愿意讓旗下的歌手分散事業重心,可該有的基本盤還是要打下的,畢竟影視是提高曝光提升人氣的重要途徑,也能提高公司收入,如果僅是當成輔助事業,并不算壞事。

這方面實施起來不算難事,畢竟他有華友的背景,旗下藝人又少,只要他愿意,現在章璇和孔鵲都能接到戲拍。

孔鵲現在人氣各種爆棚,暫時是沒法分心的,在丁寧看來,她也不適合演戲,因為她的定位比較獨特,適合她的戲本身不多,短期內還是安心唱歌比較好。

章璇最近加入了華友的藝人培訓班,再過半年,就能往影視圈走了。

丁寧比較擔心的是,現在他的個人貢獻占了萬維收入的太大比重,這可是限制萬維發展的巨大隱患。

于是,他在灣島游歷的途中,謀劃著回大陸后,得擴充下幕后人員的隊伍了。

要不然他一個人包辦所有人的詞曲,再加個楊度包辦編曲,難以可持續發展,不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啊。

在《中國人》引起巨大影響之際,《夢回唐朝》一開始的熱度是相形見絀的,哪怕聞鶴洋稱它是國內金屬搖滾第一曲。哪怕不少媒體都報道了這首本屆金曲獎的揭幕歌曲,它的曝光度和熱度始終跟不上《中國人》。

畢竟,謳歌民族的流行歌很少,《夢回唐朝》又是燥烈的搖滾歌曲。和絕大多數人都能欣賞的《中國人》沒法比。

但慢慢的,《夢回唐朝》伴隨著各式各樣的爭議,熱度還是后來居上地逐漸超越了《中國人》。

“整首歌長達近8分鐘,光是前奏就有近三分鐘,做得這么長有意思么。太賣弄了。”

“這首歌從頭到尾都是精髓,前奏無敵,歌詞無敵,間奏的吉他solo無敵,8分鐘滿滿都是誠意好么。”

“垃圾,什么重金屬第一曲,整個就是各種拼湊,聽了個前奏就切了。”

“求你拼湊出一首來,只要拼湊得好,它就是好歌。你難道沒讀過駢文詞賦,多少流傳千古的文章詩詞不都是拼湊出來的。”

“國內版的《戎馬出征》,不比《戎馬出征》差。”

“別總是什么國內版的什么什么好么,《夢回唐朝》就是《夢回唐朝》,硬要說是什么的話,它是搖滾版的《春江花月夜》!”

“這首《夢回唐朝》,應該是《戎馬出征》的跟風之作吧,國內的這些歌手,只會跟風啊。”

“跟風你麻痹,你和我說說《夢回唐朝》和《戎馬出征》哪里有相同之處。”

如此爭吵。每天都會上演,直到13號丁寧從灣島返回申市,這股吵鬧都沒有偃旗息鼓。

只能說搖滾愛好者都很有戰斗力,無論是支持《夢回唐朝》的。還是批評《夢回唐朝》的,都能喋喋不休地戰個不停,尤其是其中還涉及到了國內外的對比問題,爭吵就更激烈了。

而且到后面,基本就是在爭吵《夢回唐朝》是不是跟風《戎馬出征》之作的問題了。

對此,丁寧也是蠻無奈的。

《夢回唐朝》可是他之前所在世界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就出現的歌曲。怎么就成《戎馬出征》的跟風作了?

他倒是想問問《夢回唐朝》,到底哪里跟風《戎馬出征》了。

事實上,除了題材上都很大氣之外,這兩首歌就沒任何相似之處,跟風個屁啊。

可有人就是要扣個跟風的帽子。

無奈歸無奈,丁寧也沒做任何反駁,因為反駁了只會自討沒趣,說不定會惹來“不跟風為什么要反駁”之類的糾纏。

而且,這種跟風論調其實是無解的。

因為現代流行歌曲就是起源于國外啊,換言之,國內的流行歌曲整體上就是在跟風國外音樂。

吉他、貝司和架子鼓都是西洋樂器吧,搖滾是國外傳過來的吧,宏觀上就輸了,微觀上再怎么辯駁,人家一個宏觀大帽子扣下了,你啞口無言啊。

這更凸顯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放到流行音樂層面,就是落后只能跟風,因為主流是由“拳頭大”的一方確定的,從宏觀到微觀皆是如此。

不管怎么樣,《夢回唐朝》這首至少在微觀上的歌,在紛紛擾擾的爭吵中火了。

《夢回唐朝》跟風《戎馬出征》的爭論,更是通過網絡渠道傳到了國外,甚至連“時代資訊網”都做了相應報道。

相應的,《夢回唐朝》在國外也小火了一把。

出于這些報道基本都會添加上視頻,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channel”上,丁寧在金曲獎上演唱《夢回唐朝》的視頻,一周達到了3300萬點擊量,雖然沒上任何排行榜,但推廣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讓不少國外友人認識了丁寧。

隨即,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

那就是國外觀眾們紛紛疑惑地表示,怎么聽不出來任何《夢回唐朝》跟風《戎馬出征》的痕跡。直到《夢回唐朝》的詞被人翻譯成英文,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跟風。

不少人都覺得這有點大題小做,因為除了詞都很大氣宏偉之外,實在看不出《夢回唐朝》和《戎馬出征》有多少相似的地方。

而且,如果說詞風豪放就屬跟風的話,《戎馬出征》并不是詞風最豪放的搖滾歌曲,更不是這種“史詩搖滾”的開派祖師,早幾十年前就有類似的歌了。

在他們看來。如果僅是歌詞壯闊,根本談不上跟風,相反他們覺得這首歌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漫長前奏里的各種樂器運用非常“interesting”。丁寧抑揚頓挫的戲曲式唱腔也很“novel”,很有迷幻搖滾的感覺。

他們很疑惑為什么中國網民會說這首歌跟風,并為此吵到不可開交,然后有人告訴了他們答案。

“Beacau色_the_singer_is_‘Ning’,one_of_the_most_popular_superstar_in_China。”

因為他是丁寧啊。他是華語流行樂壇近年來最為閃耀的新星,唯一一個同時做了華語音樂盛典和金曲獎開幕嘉賓的超級新人,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的存在。

他的任何行為,都會被再三放大,他只說一句臺詞,有人會為他配八百個語氣,他一個眼神表情,能延伸出無數揣測。

總而言之,他火啊。

因為他火,所以他爭議多。無中生有的,無風起浪的,什么流言蜚語都會往他身上招呼。

外國觀眾們恍然大悟,紛紛表示sodisnai,欸,這是英文么。

當丁寧借著《夢回唐朝》的爭論,在國外再度打開了些知名度之際,6月14日,丁寧在萬維接待了一位遠方來客。

這位人士來自美利堅,名為吉米。正是“hotpau色”的經紀人。

他是由國內首屈一指的藝人演出經紀公司京茂娛樂的老總孫向陽陪著來的,來意是邀請丁寧參加“hotpau色”7月16號會在申市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

“能和hotpau色同臺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全世界都會注目你,你一定感興趣的。是吧?”吉米帶著滿滿的自信。

然而,丁寧回復他的是:“I’m_sorry。”

全世界注目你個鬼啊,當我是三歲小孩,你在全世界再有名,有本事你把申市演唱會的票賣完啊。

國內的現狀是什么,就是聽英文歌的。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然而,真讓這些人掏錢,大部分遠不如喜歡聽本土歌手的闊綽,更不如癡迷外在的瘋狂韓粉,再讓他掏錢去演唱會,呵呵噠。

那動輒成百上千的門票錢,還不如多吃幾頓烤串。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因為大部分人聽英文歌都是“附庸風雅”的,你讓不看歌詞就完全聽不懂,甚至看著歌詞都可能找不到北的人,去聽沒有歌詞的演唱會?

哎喲,拉倒吧,還不如上山聽高僧念經洗滌下渾濁的心靈呢。

聽國內本土歌手的演唱會,至少你聽得懂,能找到共鳴;聽南韓Idol的演唱會,至少能看得眼花繚亂,腎上腺素一路狂飆;而歐美巨星?

丁寧相信貝克漢姆要是來國內開演唱會肯定會有人買賬。

而且,國內人士對真正的歐美巨星并沒有多大認同感,要有也是對某幾首大火特火的歌有認同。

倒是許多國外的“慕容曉曉”、“鳳凰傳奇”,在國內大受追捧。

為什么?

因為你再高深的音樂水準,拿到國內來,遠不如動次打次的旋律來得抓人,大家的審美情操就和國外不是一條線上的。

這不是丁寧鄙視國人,而是文化差異下的必然。

當你聽不懂歌詞,也沒精力去考究音樂的時候,什么樣的歌好聽,這不是很淺顯的事嗎。

你“hotpau色”再巨星,到了國內,演唱會能賣出一半的票就算牛逼了。邀請我參加演唱會,不就是想要借我的名頭宣傳下嗎,還覺得是在給我貼金?

或許其他明星會和你們各取所需,但我。

“沒空。”丁寧答道。(未完待續。)

PS:那個,知道大家想多看幾章,可最近實在是太忙,加上天氣又冷,實在無力多更新。

我現在就是爭取穩定更新,盡量不請假,抱歉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全民偶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