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703章 租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3章 租妻

第703章 租妻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免費小說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從孟拱到東吁國都阿瓦城并不近,就算是走幾乎筆直的大金沙江也足有千里之遙。這道江道也是極為奇特,有數百里之長的一段幾乎就是完全筆直朝南的,完全沒有江河本來彎彎曲曲的那種本來樣子。

在旱季,乘船在這河道筆直而江面又寬闊水流平緩的大金沙江上順流而下,一天能跑上兩三百里,如果有風,甚至能夠三天就到達阿瓦。

不過水師得配和陸上步騎炮兵一起行動。

水師只需要三天就能抵達阿瓦,但幾萬陸軍卻得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走完這一千里。畢竟從孟拱到阿瓦雖是一馬平川,可千里之路上還有東吁的軍隊防守。半個月時間推進一千里,還得是十分順利,不被東吁軍沿路堡壘阻滯。

好在此時可以江中行船,大部份物資糧草以及更沉重的火炮等,都可以利用船只運送,陸軍能輕松省力許多,只需要輕裝前進,帶上少量輕型騎炮、野炮就可以了。

為了能夠趕在新年前攻入阿瓦,南征軍這次準備了許多船只,也征召了許多民夫。

南征軍傾巢出動,分別從北路的孟拱以及南路的木邦兩路出兵,兩邊都是水陸并進。除留下一萬兵馬守家外,北路出動四萬大軍,南路出動一萬為奇兵。另外還從云南、大理、老撾三省征召了多達五萬人的預備役和民兵,此外還征召了多達五萬余人的民夫隊伍。

憋了一年的鄭芝龍和南征軍將領們,準備雷霆一擊,乘著眼下涼爽的天氣,以及使得的河道,加之積攢許久的糧草彈藥,在增援的兵馬和火炮到位的情況下,一定要狠狠的給那些南蠻子們一個厲害瞧瞧。

這么多的部隊、物資、民夫、火炮等。也多虧了黔滇馬路貫通,多虧如今這是涼季好時節,也多虧有一個極好的河道水利可用,要不然。要是還是在云貴高原山區叢林里面,這么大的隊伍這么多的物資,千里遠征,不用打,自己就得崩潰掉。

南征軍一年來傾力打造了上千條船。此外還有許多臨時趕制的木排,外加上大量的滇馬,南征軍后勤軍官們也是絞盡了腦汁了。

若不是為了保障陸路的暢通與控制權,其實軍官們更建議直接在旱季時發兵水路進軍,千船齊下,萬排橫江,順流而下直接殺到阿瓦城去。

不過鄭芝龍沒有采納這種戰術,阿瓦城畢竟距離漢軍實際控制線太遠,如果不能打通一條陸路線,那么還是很冒險的。萬一出了點什么意外。阿瓦城久攻不下,而后路補給線又被掐斷,那就非常危險了。

還是一路打過去,殺出一條血路來,然后沿途修建堡壘,駐留兵馬,同時從后方一站站的接力運送物資過來最穩妥。

那些臨時制造的船,都是些不大的小船,百噸排水量的都很少,許多都是些平底船。尤其是這些船因為趕工的原因。木材是就地砍伐,也沒有經過很好的陰干等工序,這使得這些船其實壽命很短,估計也就用個半年一年的。

當然。更多的還是些木排、竹排。這種成本更加便宜,完全是就地取材,隨用隨造。

鄭芝龍突然改變出兵日期,把出兵時間提前了二十天,于是本來還顯得很輕松的孟拱要塞,立即就忙碌了起來。

各部將士們的休假全部取消。全軍進入戰備狀態,收拾行裝,打好背包,武器不離身,每個步兵還分發了五十發彈藥,兩個手雷。

連負責運輸物資的民夫們,都還人人分發了一桿長矛。

大部份的糧草和火炮等都會用船運輸,但考慮到作戰的需求,隨步兵陸路行動的火炮依然數量不小,加之彈藥糧草等物資,在很糟糕的陸路條件下,運輸壓力還是很大。

大多數的物資,還得用馬運,用那種云貴地區獨特的矮小滇馬運輸,這里很多地方都無法通過馬車,只能靠人挑馬馱。這種比驢子大不了多少,甚至還沒有一些大騾子大的滇馬,卻是行走這種道路的極好牲畜。

王力和他的兩匹滇馬就也在這次運輸隊伍中,他老家騰沖,過去就是馬幫的趕馬工。去年朝廷修黔滇馬路,王力借錢買了六匹馬,然后帶著自己的兩個弟弟一起趕馬。他和鄉里同樣買了馬的一些趕馬工一起,合伙成立了一支馬幫。

這支馬幫就是以馬入股,他們的馬幫有兩百多匹馬,一百多個股東。多的有三四匹馬,少的只有一匹馬。大家合伙,趕馬接生意。因為修路,對馬幫需求很大,他們那支馬幫倒是也年頭忙到年尾,辛苦是辛苦,錢也確實沒少掙。

路修好后,官上又找到他們,說是緬甸要打仗,需要馬幫運輸物資。但并不是強制征召,而是雇傭,隨大家自愿接受與否,不過開出的價碼還是不錯的,最終馬幫覺得來跑這一趟。

王力沒讓自己的兩個弟弟來,他叫他們回了家,他自己一人趕了兩匹馬過來。他們那支馬幫來了有三十多個,有一百匹馬加入運輸隊伍。王力以前還給別人做趕馬工的時候,是來過緬甸的,那時他們是販茶葉和鹽巴過來,大家習慣把來緬甸稱為走夷方。

從騰沖老家到孟拱有四百里地,這在以前是需要走很長時間的,但這次他們過來,走的是新修好的黔滇北路,直接能到大金沙江北岸。

一路上,不需要再走羊腸古道,不用淌水過河,甚至都不用露天過夜。

寬闊的黔滇路十分平坦,那些湍急的河流上也都搭起了鐵索橋,上面鋪著木板,走在上面如走平地。

再陡峭的山,現在也在盤山路下變的很是平緩了。

尤其是每隔一段路,總會有一個小堡,里面有客棧、貨棧、飯店、茶鋪、廁所、牲口棚還有郵鋪。

不用辛苦趕一天路,然后在荒山野嶺扎營。砍樹生火。愿意花錢的,可以直接在飯店里吃,不舍得的,可以只租他們的通鋪。然后自己做飯,或者拿糧食干菜什么的給廚房加工下,給點加工錢就好。

吃頓熱飯菜,泡個熱水腳,美美的在干燥的床上睡一覺。這對于常跑馬幫趕馬人來說,簡直是幸福無比的事情。

以往可能得走上半個多半的路程,這次他們馬幫三十人從騰趕著一百匹馬運著滿馱的物資過來,結果人輕松馬也輕松,一路上沒損失一匹馬,只花了十天時間就到了孟拱。

但過了大金沙江后,上面告訴他們,接下來的路不會那么輕松,雖然不會再有那么多的高山深谷,但也沒有了向樣的道路。當然,沿途也不會再有各個兵站堡壘。

王力他們馬隊分到的運輸任務是幫忙運送糧食,這算是比較輕松的運輸任務,也是常運的物資,糧食麻包對馬的損失也更小,不像有時運一些不好馱的商品,走那些極差的路時,貨物經常會把馬的皮都刮蹭掉大片。

其實到了這邊之后,最好的運輸工具已經不再是矮小的滇馬,而是大象。東吁人也相當習慣馴養大象做幫手。比如載人、運貨,甚至是作戰。一頭成年大象,能夠運輸的貨物是滇馬無法比擬的。

滇馬更適合的還是那種翻山越嶺的險惡路況,但南征軍中只有百來頭大象。

趕大象的也是些孟拱本地土著。這些人原來也是臣服于大明的土司部落,但后來東吁入侵,他們被擊敗后歸順了東吁。現在大漢重返中南,不少土人又選擇了歸順中原。

雖然只是隔著一片山,但這些孟拱的土著們,明顯長的更黑。也更瘦小些。他們對于漢軍甚至對于王力這樣的漢人民夫們,也都是相當尊敬小心的。這些趕象人是部落首領們的象奴,是奉了主人的命令趕著大象來聽命的。

一開始他們和王力接觸的時候,總有些小心的畏懼,似乎很害怕漢人。但后來,王力發現這些人也很老實純樸。比如這些人其實在部落里也過的很慘,完全只是頭領們的奴隸而已。人們連雙鞋都沒有,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打著赤腳,身上也只有極簡單的一點麻布圍在腰上而已。

但在孟拱漢軍營地里,他們的雖不如士兵們好,但也一樣不錯,白米飯管飽,甚至還有配給的魚肉罐頭或者熏肉火腿等,而且他們同樣還有一份薪水,雖然這錢可能最后還得上交給頭領們,但起碼在營地里吃的很好。

這邊的許多土著其實都過的很貧窮,跟以前云南那邊山里的土人差不多,甚至還多有不如。但是現在,王力等云南人日子已經大大改變,而孟拱這邊卻依然沒什么變化,甚至還因為此前的戰事,反而日子更不好過。

王力在這里與一個象奴關系不錯,那人會一些簡單的漢話,而王力也會些緬語,因此倆人之間溝通的還不錯,恰巧這個象奴名字叫阿力。

阿力告訴王力,從今年暑季開始,他們那邊不少人把女兒嫁到云南去。在以前,云南和東吁北部地區,兩地的許多土族本來就是同根,因此雖歸屬兩國,也常有往來,常有互相聯姻的情況。

但在十幾年前開始,更多的還是云南的一些土人,把女兒嫁到緬甸的同族里來。因為明末時云南也是戰亂不止,動蕩不安,生活不如緬甸這邊的同族好。可是現在,這邊也已經納入漢帝國疆域內,還歸屬于大理省。

許多人都聽到甚至看到了居住在云南的同族生活過好了,因此當那些同族人拿著豐厚的彩禮過來求親時,都沒有人拒絕。

好多人還以有個云南的女婿而自豪。

阿力告訴王力,現在大漢的銀元在他們這邊最愛歡迎,能買到各種這里的產出,而且用大漢銀幣,往往還要更便宜些。

王力也看過孟拱這里的土著百姓,他們的生活確實非常的原始簡樸,好多人住的是棚子,勉強能吃飽,但衣不蔽體,好多人還穿的是獸皮。

而現在。孟拱這座漢軍新建的城堡里,已經有大量的土著百姓在這里做工。

王力跟馬幫的朋友和阿力他們一起逛過孟拱城,這個城堡其實并不大,由兩部份組成。一部份是軍事要塞城堡,不大,但棱形的堡壘,以及炮塔上的大炮很是武威,里面駐扎的是士兵。還有軍營。

而在這座要塞相隔很近的地方,則是另一座城池,或者說是一個市集。有一個土圍城,有城門,里面有規劃好的住宅區和市場和作坊區,這里面有不少的作坊,還有不少的商鋪,收購土人的特產,以及向土人和駐軍出售各種中原運來的商品。

在這里,作坊里的土著雇工。普通只有十文銅錢一天,而城里青樓里的土著年輕女人,最便宜的甚至一次只收五文錢。

這里似乎什么東西都很廉價。

但商鋪里出售的漢人商品卻不便宜,哪怕是最普通的鹽,一斤也得五十文錢。可在阿力看來,這些漢鹽,雪白無比,沒有半點雜質,還沒有苦澀,如此白凈如雪。卻只要五十文錢一斤,很劃算,非常便宜。

至于商鋪里出售的鐵刀鋼劍之類的,更是深得部落首領們的喜歡。不過對于阿力他們來說。這里絕大多數東西,都是永遠只能看而買不起的。

這里也有不少土人開的店鋪,收費相當便宜。比如吃飯,有的店吃頓飯才只有一兩文錢,簡直跟在中原喝碗大碗茶一樣便宜。

最便宜的還是這里的女人。

只要四五塊大漢龍元,就能娶走一個年輕的土著姑娘。而這四五塊錢。居然已經包含了所有娶親費用了,根本不再需要額外的給什么彩禮、酒席錢見面禮等等。

不過最驚人的不是便宜嫁女兒,而是土著男子們直接把老婆出租。

馬幫里的趙三,已經四十多歲,家里有老婆孩子,可在見識到了這里土著女人的便宜之后,居然趁著大家不注意,花了一塊銀元租了一個土著年輕女人。

當他請王力他們喝喜酒的時候,王力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一頓簡單的酒席,總共才花了不到兩百文錢,再加上租妻的一千文錢,趙三就算是在這里又娶了個婆娘了。

趙三花了兩百文錢租了一間簡陋的屋子一年,然后把他的緬人妻子安置在這里,最后又給了三百文錢,算是生活費。然后便丟下這新婚的妻子,跟著王力他們一起趕著馬啟程出發了。

“你就這樣把人丟在這里?”

“反正總共才花了兩塊銀元。”趙三笑呵呵的道,他現在趕馬一個月都能賺七八塊,這趟接的軍隊的活,一月能掙十塊不止。才花兩塊錢,就睡了個年輕的土著女人,哪怕是個緬人土著,趙三也覺得非常值了。

“回頭你打算把人帶回去吧?想好到時怎么跟嫂子交待沒?”王力笑問。

“帶回去做啥,就讓她呆這好了,以后我們若趕馬來這邊時,這不也正好還有個家嘛。我算過了,一年頂多給個一兩塊銀元足夠她生活的不錯了,我以后若是來這邊,還有個落腳地,還有個暖床的,多好。”

趙三一番解釋,才讓王力明白,原來趙三納的這個土著妾,居然是有丈夫的。而且他這也不是什么偷情、通奸之類的,而是那女人的丈夫主動的把自己的妻子拿出來租給外來的漢人商人等,一塊銀元就能出租一年,這一年,他的妻子就屬于出錢租賃的人。

而孟拱城里的官吏們,對這個情況,居然完全睜只眼閉只眼,視若無睹。

這種驚人的租妻行為,對那些來這里的商人們來說,比上青樓便宜多了,而且也不比納妾方便,租長租短都行,不像納妾是買人,而這僅是租人,租比買更劃算。而對于一些土人來說,出租妻子一年就能賺一千文租金,十分的賺錢了。

而這里的官吏,不但對這事不管,反而還對這種租妻行為視為商品交易行為,還要開征百分之五的稅收。

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有土著把女兒當商品賣,竟然也不家人把妻子當成商品出租賺錢。

”如果你覺得這妻子好,你完全可以長租,甚至干脆把她從她丈夫那里買過來。不過我覺得,租妻嘛就好的地方就是租,想租就租,膩了還能立即再換租一個。”

王力突然覺得這話好有道理,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他望向其它同伴,發現有好幾個都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若不是這次提前出發,走的急,說不定這些家伙現在也肯定花上一兩塊錢在這里租一房一妻了。

“阿力,這些土人出租的妻子都是比較年輕還比較漂亮的,我覺得你也可以租一個嘛。等朝廷打下了東吁,以后這邊肯定會很熱鬧的,以后我們馬幫肯定會經常來跑這邊。到時這邊租個房子再租個妻子,來了的時候有個家有個女人,豈不是很好?反正就算你長租,也花不了你幾個錢的,一年有個兩三塊銀元足夠了,多劃算。”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