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612章 妻女待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2章 妻女待客

第612章 妻女待客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31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糌粑用青稞炒熟磨成細粉,食用糌粑時,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儲藏又便于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起Q筆i屋u)

扎西每天去牧羊時,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因此他每天早上出去時,都會用羊皮小口袋,裝上糌粑,再放上酥油和奶渣,餓了隨時可以吃,一整天都不用再回來。

妻子見到扎西帶回十幾個陌生外族人,有些意外。

不過當聽說這些人是漢族的商人時,便也態度熱情了起來。這里生活的牧民長期與外部隔絕,不久前新進入的蒙漢兩族外人,他們不同的處事方法,讓牧民們對漢人更抱有好感。尤其是牧民們對于行走草原上的商人,一般都會非常熱情。

張煌言拿出兩把匕首還有一打木碗,還有一個鐵鍋送給扎西家做為上門做客的禮物,這些東西加一起,其實也不值一塊銀元。不過在扎西他們家眼中,這卻是相當珍貴的商貨,無論如何也不愿意收下這么重的禮物,最后他們只收了八個木碗。

這種木碗結實不怕碗,而且裝上熱騰的奶茶還不怕燙,向來為牧民們最愛,關鍵是還不貴。

湖邊的其它牧民們聽說扎西帶回來一個商隊,也紛紛趕了過來。

扎西那個用牛毛和羊毛紡織成的黑色帳篷里,一下子熱鬧起來,油燈點亮,一時歡聲笑語不斷。

張煌言便也進入了商人的角色,讓警衛充當伙計,從牦牛和馬匹上取來一馱馱貨物,向牧民們推銷。

腰刀、匕首,木碗、鐵鍋,茶、鹽、糖、布等商品都是牧民們喜歡的。

三張羊皮換一斤茶磚,一頭羊換一斤茶磚,一匹馬換八斤茶磚,一頭牦牛換十斤茶磚,一峰駱駝換十五斤茶磚。

這些茶磚其實都只是比較普通的茶葉。一塊茶磚剛好一斤,折銀還不到一塊銀元。不過深入青藏牧區交易,自然不能跟在城里收購價一樣,張煌言給出的這個價格。其實還是已經遠超平時牧民們與商隊交易的收購價了。

由于牧民們的財產都是牛羊皮毛,極少金銀等貨幣,因此交易的時候更多的還是以物易物。雙方約定好以茶和羊做為貨幣結算單位,經過換算后交易。

所有的商隊貨物,都以茶做標價。而牧民們的商品則以羊做標價,再約定好茶和羊的兌換比例,便能愉快的交易了。

三張羊皮或者一只羊能換一斤茶磚,這個價格牧民們都覺得很公道,都想趁機多買些貨物。

牧民們拿來交換的更多的還是牛皮和羊毛,還有牛毛羊毛,另外還有一些野羊、狐貍、狼等皮子,真正肯拿牲畜來交易的比較少。

牲畜在他們眼里,是最重要的財產,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根本。扎西一家有二百多只羊。四十多頭牛,還有兩匹馬,另外家里還養了五條狗,這在附近幾百里,都算是很富裕的牧民了。

扎西就用家里積攢的牛羊皮毛和獵物的皮毛,換了不少茶磚。

寧舍三餐飯,不棄一頓茶,牧民們對于茶葉的需求極大,****其他書友正在看:。

趁著茶磚質量好價格低,扎西一下子買了二十四塊茶磚,夠吃上很長一陣子了。接著他又買了幾把刀子。還買了兩把羊毛剪。羊毛也是扎西家比較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往他們都是用一把鋒利的刀子割羊毛,但容易割破羊皮。

漢商帶來的羊毛剪很鋒利,他試用了一下。發現比用刀子方便的多,雖然價格不便宜,他還是買了兩把。

另外鹽、糖這些他也買了一點,還在張煌言的推薦下,又買了幾塊布。色澤艷麗的花布,比起牧民們自己用羊毛紡線織成的布匹可好看多了。

另外針錢這些他也買了一些。最后算帳發現,皮毛不夠支付這些,可他又舍不得賣牲畜。

“要不你用肉干和酥油交換!”張煌言給出了一個解決之道。雖然他不是真正的商人,但也知道交易要公平,他就算肯送,扎西也不會收的。

扎西帳篷時就掛著不少的干肉,還有風干的血腸,這些都算是牧民們自制的土產了,比起活的牲畜,這些更好攜帶。尤其是酥油,這可是牧區的一寶。

各家里酥油的多少,甚至成為財富多寡的象征。酥油是從牛奶里煉制出來的,非常的麻煩,把發酵的牛奶倒入酥油桶里,不停的撐動,直到最后酥油從牛奶里分離出來,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辛苦的,牧民的妻子每天起碼得擠三次奶,一天得有小半天的時間在擠奶和打酥油的過程中渡過。

扎西家一年能夠出產一百斤左右的酥油,他家帳篷里有一個木箱,專門存放一團團的酥油團,寶貝一樣。

牧民們平時不論是做糍粑還是酥油茶,都離不開酥油,尤其是用牦牛奶打出的酥油,不論是味道還是營養價值都更高,也更受牧民們喜歡。

甚至連青藏的土司向牧民們征稅,都是征用酥油和羊。

張煌言早聽軍醫說過,牦牛酥油對于在青藏生活,極有幫助,能強身健體,讓人更適應青藏高原。

牦牛酥油現在在中原也是一種緊銷商品,他比一般的牛羊酥油更貴,更受中原人喜愛。

“兩斤牦牛酥油換一塊茶磚,五斤羊酥油換一塊茶磚!”張煌言報了一個價格。

“好,我換。”扎西對這個交換價格很滿意。

其它的牧民們聽到這個價格,也很心動,紛紛表示愿意再拿出一些酥油來交換。

扎西終于換到了他想要的所有商貨,滿意的把換到的商品堆到帳篷一角。然后一面讓妻子用新茶磚和剛換來的糖做酥油茶,一面叫上自己父親去外面抓了一只羊回來。

今晚他要殺羊宴客,這也是純樸的牧民們的待客之道。交易歸交易,待客歸待客。他們不會去計較殺一只羊值多少錢。

剛宰殺的羊腔里還有許多血,扎西的妹妹把剛洗凈的腸子拿來,扎西的母親則把剛切碎的羊肉以及青稞粉攪在一起,然后和新鮮羊血混合,再灌進腸子里,新鮮的血腸便做好了。

扎西妻子用羊毛鼓風機已經吹曬了牛糞火,那口剛換來的鐵鍋里的水已經煮開,這口鍋很大,扎西妻子很是喜歡,這樣一口大鐵鍋以后燒水煮飯都方便的多,價格還極為公道。

血腸放進鍋里開始煮,扎西則拿著刀開始把羊剁成連骨大塊,一會就直接大塊燉著吃,他們吃羊肉更喜歡燉著吃,而不習慣烤肉吃。

張煌言很喜歡牧民們的熱情好客,他也拿出了數壇美酒。

有酒有肉,再加上酥油茶和糍粑,這頓晚飯大家吃的極為盡興。

夜晚那么寒冷而漫長,但熱騰騰香噴噴的血腸和羊肉與酥油茶,配上美酒,卻令人渾身血液沸騰。

這頓晚餐吃了很久,而且是附近的二十來戶牧民一起吃的,大家從自己家里帶來青稞、酥油、肉干、鹽巴、糖等等,一起弄出了這頓豐盛的晚宴。

酒足飯飽,牧民們并沒有馬上散去。

他們點起了篝火,開始在帳外跳起了舞。

牧民們跳的這種舞,更像是一種踢踏舞,節奏鮮明,豪邁活潑。

這個時候,帶著些醉意的張煌言才發現,剛才幫忙做晚餐的那些女人,此時都換上了色彩艷麗的衣服,五顏六色多姿多彩。

尤其借著那昏暗的火光和月色,他發現女人們臉色在眼睛以下嘴巴以上的部位,都化了妝。帶著一層橙色覆蓋在臉上,據說是用酥油和糖熬煮而成。

牧民們向來有用酥油涂臉的習慣,臉上涂抹了酥油,亮油油的紅亮亮的,能夠防風防寒。現在加上寶貴的糖制成的化妝品涂抹臉上,顯得有些異常的莊重。

沒一會,這些穿著彩衣,臉上涂抹著酥油和紅糖混合而成化妝品的女人們,便紛紛主動的來邀請張煌言和他的部下一起加入跳舞的人群。

曾經是個秀才的張煌言還有些不太好意思,覺得與別人的妻女這樣是授受不親,可扎西等牧民男子卻毫不介意的樣子,甚至主動的讓妻女拉他們下去跳舞。

張煌言還是頭一次摟著一個陌生的女人跳這樣的舞,既感新奇又有些興奮。

半醉微熏之下,他也越跳越開心,越跳越放開。

月夜漸漸躲入云中,不知道什么時候,舞已經停了下來,牧民們各自回家,張煌言和他的部下們被自己的舞伴們扶入了帳篷之中。

等到醒來的時候,帳篷里已經大亮,陽光透過帳篷上方的天窗開口照在張煌言的臉上,將他刺醒。

睜開眼睛,揉著還有些宿醉的腦袋,張煌言突然清醒了過來。

他腦子里一面閃過昨晚的那些畫面,一面迅速的坐起,他的上身是赤著的。然后他掀開羊毛毯,里面也是光光的。

終于,一切都想起來了,昨晚自己的舞伴,不就是扎西的妻子白瑪嗎。

他們,他們昨晚似乎

腦中閃過那些畫面,映證了他的猜想。完蛋了,自己怎么做出那種事情來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piatian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