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509章 自視甚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9章 自視甚高

第509章 自視甚高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5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來自于

太陽升起,洛陽卻換了個天。樂

洛陽小朝廷百官倒戈、闖軍潰敗,連皇帝都被俘虜了。

洛陽大街小巷都是一隊隊漢軍官兵往來巡視,大隊的民壯則在撲滅一些零星的火苗,抬傷員,抬死尸。

劉永正帶著自己的一百民兵負責協助抄沒罪產。

此時對于洛陽城中的那些大戶們來說,簡直是惡夢連連,闖賊剛大開殺戒,抄沒了上千家大戶。結果大家臨陣倒戈,終于迎來了大漢官軍,結果官軍入城之后,很快又開始清查那些叛黨。

洛陽內閣首輔呂給祺的大門邊,站著一排士兵,門上貼著大大的查抄二字。

劉永帶著手下從呂家的各房屋里搬出一箱箱一籠籠的金銀字畫絲綢綾段。

呂家的財產很多,多的堆滿院子,十幾個參謀都在那里忙著記入冊中。

“你說這姓呂的都這么有錢了,怎么還想著造反呢?真蠢,如今不是一下子全都沒了。”一名民兵搖著頭道,“也不知道這些人圖個什么。”

劉永指揮著大家把抄出來的財物分門別類擺好,笑著回道,“這么多財物還不多是貪污而來,仗著過去的權勢樣樣優免,都是民脂民膏。皇上下旨讓他們補繳點稅款,一個個立即如殺父之仇似的,現在好了,全都得充公。”

“不會全充公吧,那姓呂的不是棄暗投明了嗎?”

“一句棄暗投明就想什么事都沒有?那他也太會想了,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既然他敢反,就得早有心里準備。”劉永是知道皇帝的脾氣的,如果呂維祺這些士紳不反,雖然也會有清算。

但會有個底限的,追繳五年欠稅,再讓他們把過去納獻、侵占的一些田地交還,頂多再借換契征他們一筆財產稅,也就罷了。憑他們的身家,那不過是出點小血。但大部份財產還是能保住的。

可現在這些人如此作死,還要造反,那就是自尋死路了。哪怕現在臨陣倒戈,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若是不倒戈。這些人肯定是抄家滅族,也許皇帝開恩,會減輕一些罪刑,也許會放流遷置海外。

現在雖然倒戈反正,死罪或許可免。活罪難逃。輕則充軍,重則處死,最起碼他們的財產是肯定保不住了。

不過洛陽的許多倒戈的官紳們并不這么想,他們還在想著我都已經反正了,我應當是功臣。

我還是士紳,是地方名門望族,朝廷當優待。

許多先前在洛陽小朝廷里做官的讀書士人們更是如此,一個個口口聲聲喊著要見張老虎、蔡老炮。

“刑不上大夫,況且我們還是平洛功臣,你們憑什么把我們關在這里?我們要見張老虎。要叫蔡老炮!”

張煌言回頭看了眼關在軍營里的這些戰俘。

足有上千人之多,這些人不是普通戰俘,都是洛陽偽朝的偽官。

他鄙視的嗤笑一笑,又轉回頭去,還不忘記向著那些人吐了口唾沫。

真是我輩名教子弟恥辱,枉讀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居然還如此恬不知恥。

快馬加鞭,洛陽收復的消息迅速被送入京師。

“大捷,大捷。官軍收復洛陽,生擒逆首朱常洵,闖賊十萬賊軍一朝盡滅,僅率千余殘兵向西逃竄!”

“大捷。大捷...”

轉眼之間,整個京師就都知道了洛陽大捷。京師百姓官民,聽聞這個消息,無不歡欣鼓舞,如今新朝下物價漸趨平穩,生活安寧。大家哪愿意看到明朝復辟。

“陛下,大捷!”

樞密使傅山滿臉笑意的向劉鈞報喜,不過劉鈞早已經比傅山先一步知道這個消息了。

“張山和蔡遠也在河南憋了大半年了,估計是憋壞了,終于憋出了一個大捷。”

很快,袁繼咸和九卿們也一起進宮來賀捷了。

“陛下,對于朱常洵和附逆一眾叛黨如何處置?”

劉鈞反問,“諸卿認為當如何處置?”

倪元路和李邦華等人你望我我望你,都不愿意開口。

劉鈞冷哼了一聲,面色不快。

袁繼咸不得不開先口,“陛下,朱常洵謀逆叛亂,不殺光不足以震懾宵小。”

傅山也表達自己的意見,“當殺,且必須重處,臣以為當午門凌遲,令百官觀刑,最后梟首示眾。”

李邦華忍不住道,“陛下,臣以為不如賜其三尺白綾,給個全尸,也算給前朝留個臉面,同時也安撫天下前朝宗室。”

劉鈞忍不住搖頭。

“朕并非沒給他們機會,可他們卻依然要反,難道朕還要姑息養奸不成?對于朱常洵,就槍決吧,郊外公開執行槍斃,也算給他留一個全尸了。”

至于其它的那些附逆之人,劉鈞也不打算輕饒,但也不打算殺掉。

“統統發配放流海外諸島,其三代血親全部流放。”

劉鈞稱帝后已經盡量減少死刑了,除非十惡不赦之罪處死,一般都改為流放海外諸島。而輕一點的罪刑,也不坐監,全都改為勞動改造。

人是寶貴的資源,勞動力更寶貴,想坐牢都難,得勞動改造。

“所有附逆之人,統統沒收財產,流放。”

根據罪行輕重,越重的流放的越遠,最遠就是流放到新加坡以及在日本和朝鮮的租界島上,再次就是臺灣和海南,再次就是沿海諸島,再次就是關外地區。到了這些地方,會有專門的勞改農場,每人都得靠勞動掙飯吃。

服刑到期后,也別想回中原了,直接就地發一塊地,以后就在那落地生根吧。

“陛下,那些反正之人?”

“反正者,可以根據情況減短一些勞改刑期,其它不變。”

劉鈞可不會跟這些客氣,不殺他們就是最大的饒恕了。

一整天,劉鈞心情都很好,不僅是因為收復了洛陽,滅了洛陽小朝廷生擒了朱常洵。也因為李自成敗的一敗涂地,剩下幾千人,能有什么作為。

尤其是李自成的許多麾下文武都被生擒了。

李巖和紅娘子主動倒戈,牛金星和宋獻策被生擒。也只有劉宗敏和袁宗第劉見秀等一批心腹護著李自成逃了。

可以預見,經此一敗,李自成是再無翻身機會了。

更何況,這次洛陽的收獲遠不止這些。

張山報上來的洛陽繳獲,也是讓劉鈞很高興。

查封的叛黨的田產。就擁有不下三十萬頃,這些田地并不僅限在洛陽府,而是在河南和湖北以及山西等地,另外宅院商鋪更是不計其數,加上繳獲的金錢字畫等等。

再沒有什么比這種一下子抄沒河南府近九成的士紳商賈來錢更快了。

這些大戶數百年的積聚,一下子全到了朝廷手中。他們若不反,劉鈞還不可能抄他們家,現在送上門來,劉鈞豈會放過。

改朝換代,本就是一個財富的再分配過程。本來劉鈞的改朝換代,還算比較溫和,比較是篡位。可現在的反叛,卻讓劉鈞有機會來一次大清算。

果真做什么,都不如有權來錢快,何況是當皇帝。

不說別的,光是劉鈞稱帝后,這天下軍田、官田、皇莊、王莊等收回,就有幾百萬頃。晚明以來田地兼并厲害,而漢代明的過程也算溫和。人口并沒有什么大規則減少的情況,因此現在各地的田價依然居高不下。

在江南蘇松等地方,地價最高的時候一畝能達到五十余兩甚至百兩。就是湖廣地區,畝價也能達到三四十兩。就算是北方和關中、西南等地。每畝地也得數兩銀子。

哪怕按平均每畝五兩銀子,也是十塊銀元了,幾億畝地,就是幾十億。

不過這些都算是不動產,但交給百姓佃種,哪怕只能三成半的佃。每年的這筆收入也非常可觀了。

但哪個會嫌錢少,劉鈞能賺錢,更急需要錢。

劉鈞是一個野心很大的皇帝,給官吏加薪,給將士們加餉,更換裝備等,要維持一支龐大的官吏隊伍,維持一支更龐大的軍隊,這方面的開支是相當驚人的。

按戶部交上來的報告,由于今年要擴軍,要裝備軍械,還因為今年有平亂、御虜等各個戰爭開支,今年的軍費全部開支已經達到了八千萬塊。

其它開支也不少,工部提出了要把黃河重新改回北面舊道,讓黃河入渤海,以改善自黃河奪淮這些年來沙土淤積,導致黃淮一帶經常決堤洪災。改回北道,自然能大大改善這種狀況,但要把上千里的黃河中下游段從南邊,改回到北邊舊道入渤海,這個錢要花的不是一萬兩萬,也不是一月兩月。

按工部的計劃,這可能需要起碼三年,得耗百萬民工,需要銀元起碼兩千萬。

劉鈞上次否決了修北京外城計劃,但對于這個黃河改道計劃卻很支持。

黃河雖是中華母親之河,可也危害最大,每次決堤,都將造成極大的災害。劉鈞支持治理黃河,改回舊道,同時他還讓工部同時治理淮河。

淮河的水災也是極嚴重的,偏偏黃淮平原又是最重要的產糧區。

劉鈞給工部兩千萬的黃河治理預算中,又加了一千萬的淮河治理預算,讓工部組成一個黃淮治理衙門,負責準備這項超級工程。

自古朝廷最怕的就是這種動員無數民工的大型水利土木工程,因此這將負擔極重,也極難管理,管不好就要出亂子。如隋末修東都修運河,元末的修黃河,都是鬧出了造反。

但劉鈞依然堅持要修,不過他不打算征派百姓民夫,也不打算加派治河費用,那樣無疑最容易惹出民怨。

劉鈞準備這三千萬治河款都由朝廷出,同時所有治理黃淮的民夫,都不強征,而改為雇傭,朝廷包食宿、給薪水。

一個擾民的大工程,改為一個利民工程。不但治理好黃淮利在久遠,而且還能讓百姓們也借機農閑之時做做工,順便賺些外快。

如此一來,自然也不會有民怨了。

但這樣一來,所有的治水的開支就都落在朝廷肩上了。

再加上如今地方不得征收火耗,朝廷還得從稅收中再拿出一筆錢交給地方官府,做為辦公經費,如此一來,朝廷今年的財政開支預算就高達一億五千萬塊銀元。

這么大筆的開支,劉鈞都有些覺得沉重了。

現在既然有機會抄沒這些叛逆的家產充實國庫,劉鈞豈會放過。

除掉田宅商鋪工坊等不動產,以及那些古董字畫珠寶等財寶,這次從收復洛陽后,抄沒的罪產金銀能達到不下八千萬塊。

八千萬,折算一下,四千萬兩銀子,而實際上,只要三千多萬兩銀子,就能鑄成八千萬塊銀元。

看起來不少,但其實也比較正常。

明末之時,百姓很窮,朝廷很窮,甚至皇帝都窮,但天下士紳卻都很富有。江南地方,家產千兩銀子的,只能算是小康家庭,萬兩的免費算個中產,十萬兩財產的很多,許多小縣城都有許多家產數萬甚至十萬數十萬的。

家產百萬的巨富,不在少數,千萬的也都有。

歷史上,李自攻城入京師,制作了五千具夾棍,拷打百官,追繳贓銀。短短時間,就從百官和勛戚家中抄出了七千萬兩白銀。

而其中周皇后的父親周奎,在明亡前,崇禎幾次要求周奎捐銀助餉,讓他帶著捐十萬兩,可周奎卻哭窮說自己窮的都只能吃發霉的米。最后抗不過,說捐一萬,崇禎覺得少,讓他至少捐兩萬。

周奎躲不過,便向女后周后求援,周皇后拿了五千兩銀子給父親,讓他再拿一萬五千兩出來,湊兩萬給皇帝。結果周奎拿了這五千兩銀子,最后卻只捐了三千兩,還扣了兩千兩下來。

等到李自成入京,拷打周奎,周奎一下子就交了七十萬兩銀子,劉宗敏的人還從他府上抄出五十多萬兩現銀。

僅僅短時間里京中的現銀就達一百二十多萬兩銀子,還不算是不動產,更別說在其它地方的產業。

那些縉紳官員,多是如此,一個個富的流油,但卻不肯拿出一毛來繳稅,不肯拿出一塊來支持朝廷。

劉鈞讓他們補繳五年的欠稅,一個個立馬就擁著朱常洵反了,結果如今,個個萬貫私財,全都入了劉鈞的手里。

劉鈞看著這奏折,甚至都不由的想,若是天下各地的這些大戶都跟著傻傻的造反,倒也未必是個壞事。

心情大好的劉鈞用過晚膳,看著女官捧上來的盒子,想了想,直接把愛新覺羅.馬喀塔的牌子翻了。(未完待續。)

(梧州中文臺)

《》僅代表作者木子藍色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的立場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臺。

,謝謝大家!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