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501章 流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1章 流放

第501章 流放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3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不僅僅是知縣長薪了,陳留縣每個領取薪水的人都驚喜連連。

原一個不入的經制吏,才每月三石月俸,還要分本折。而現在,不入的經制吏正俸一月也有十塊,加上補貼后也有三十塊。一般的辦也有十五塊一月,弓手、捕快們也漲到了六塊,連廚子、門也漲到了三塊。

漲薪的幅度很大,雖然朝廷新的薪俸制度里沒有了祿米這一項,給下面的胥吏們也沒有糧食這一額外支給,但也沒有本折的實物放,統一放銀元券,這其實也是提高了他們的待。

朝廷對于劉鈞的這個漲薪水,其實是有很多不同度的。普遍認為是太高了,尤其是那個養廉銀和那個補貼。

各項補貼然達到正俸的五倍,而養廉銀更高。一個知縣就有②百塊一個月,而一個總督,每年的養廉銀更高達三萬塊,巡撫也有兩萬塊,布政使、按擦使一萬塊,道員五千,知府四千,知州三千、知縣兩千四。

不過劉鈞卻還是堅決漲薪,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漲薪其實不過是一改過去朝廷不給錢,讓官員自己去拿錢,成朝廷錢,不許官員私拿。

這就如同養了一條狗看雞鴨,如果不給他吃飽,他肯定會吃雞鴨的。

官員們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們是分守地方,手里握著實權的官員,朝廷給低薪,還想讓他們廉潔,幾乎不可能。

高薪水未必養廉,可低薪必然助貪。

而且過去的薪水確實太低了。

雖然說高薪未必養廉,但過低的薪水必然使得貪污橫行。就如同現在官場上的例規,這其實就是一種默認的貪污。

家收稅,用做什么的?用供養官員、軍隊,以及救災、興修水利等等。養官員是干什么的,管理。既管理官衙也管理地方民眾,既是管理。也是導和帶領。

這些領頭羊,牧羊犬,肯定得養好了,要不然。一要還怎么帶領羊群。

明末的官場風氣普遍敗壞,貪污成風。

劉鈞現在一面搞清欠補空,一面又加薪,接下就是要嚴貪污。在大漢朝,劉鈞就是要告訴所有的官員們。他不會虧待他們,但也絕不許這些人大肆貪污。

現在這些人領了高薪厚祿,就再無理由四伸手了。誰再伸手,那他可就不會Ke氣。

而另一方面,朝廷現在也確實有錢了。如今不比前朝,天天緊著腰帶過日子。在劉鈞的新政之下,朝廷可謂是很好的抓住了錢袋子。

通過銀行、獎券、海貿,劉鈞賺到了第一桶,后的制造局,鹽茶煙酒糧食運輸等多個重要項目的成功運作。不但讓朝廷進項極多,而且也掌握了這些關系重大的家略物資在手。

新的稅法推行,更是財源廣進。

而取代前朝,新朝也接受了前朝的大量財產,皇莊、王莊、皇店、官店、礦山等等,這都是錢。數次的爭,雖然耗費不少,但每次爭都沒虧本,甚至還有賺。

蒙古諸部的歸附,更使得大量物資商品自草原入中原。

更別說。清欠追繳,也一樣讓朝廷又一筆大進項。

有錢當然得,不然錢都堆在銀行生利息嗎?那有何意義。

但劉鈞也不會亂錢,許多官員提議要把京師當年沒修完的外城東西北三面修完。還提出了一個龐大的預算,劉鈞直接否定了。

現在新朝立,手里確實有些錢,但用錢的地方也多,修京師外城,不急。

劉鈞也沒有把錢拿大把大把的賞賜給功臣們。賞罰有度,不能亂賞。

他也沒虧待這些功臣們,將士們的薪水一提再提,每次作,每次年節也是賞賜不少。劉鈞現在有錢在手,他最緊要的幾件事一是擴軍,提高將士們的待,讓他們早日為他平定各地叛亂。②是給官員們加薪,刷新吏治,把那些歪風斜氣去除,恢復地方秩序。

天下這么大,劉鈞不可能事事都管,他要做的就是制制度,然后選擇好施行的人。

劉鈞堅持了加薪,而且第一次薪水,就還額外的加了三個月的薪水。

“以后每年的十②月,加一月薪水,算是年終獎賞。另外四時⑧節的,也都要有賞賜。京師的官員們消費較高,因此,所有京官一律雙俸,正俸加一倍。”

不過加薪的同時,劉鈞也開始著手準備反腐。

薪已經提了,還提了這么多,再有人四伸手,那就是明著無視他的旨意了。

劉鈞讓都察、錦衛、東廠以及大理寺和刑部和吏部、戶部這七個部門,抽人員,組成多部寺聯合巡視查組。

多支中央巡視查組,將巡查各省府州縣。辦事不力的,敬告降職,貪污不改的,罷官免職問罪。

倪元LU有些擔憂的道,“如今各地叛亂未平,此時嚴查各地吏治,只怕會更加動啊。”

對于他的這種擔憂,劉鈞早有想過,可不能因為擔憂,就妥協退讓。那如此一,新朝的吏治還如何刷新。以后時間一久,官員們只會繼續如舊,該拿的拿,該貪的貪。現在就應當趁著新朝立之時,就擺明度。

反正該反的也反了,劉鈞也不在乎多幾個不的官員。

“你們下去之后,重點要查稅務、糧務、鹽務、漕運、海關、郵政這幾塊,雖然這些衙門都是新建的,但也更要防止他們**。”

“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監督各地,把所有前明宗室勛戚財產查清楚,納獻、侵占的都得收。”

“那些叛逆亂黨的財產也要監督地方將之沒收登記,絕不容許有人借此貪污占用。”

談話完后,輔袁繼咸請求留下奏對。

“陛下,前明宗室勛戚真的都要放海外?”他有些猶豫著道,劉鈞的這道旨意,他一直有些很糾結。“是不是太過了?”

“朕也是考慮久,本也是算留一線的。可如今的事你也看到了,各地宗室紛紛反叛,朕也很失望。前明宗室如此之多。始終會是一個問題。朕倒也不擔憂這些人真能成什么事,可現在朝廷要推行新政,不免會觸及許多地主縉紳們的利益,這些人便會捧起朱家子孫對抗朝廷。”

“送他們去海外。也沒那么壞。雖然可能會失去如今的錦玉食,做威做福的土皇帝日子。可朕也會妥善安排,去的那些地方,其實還不錯,都是大島。也不是什么煙瘴之地,比海南其實還要好。”

“那里朕這幾年一直有派人經營,如今也有挺繁華的城鎮商市。他們過去后,會給他們分田地,如果肯安心耕種,自食其力,那么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甚至還能過的不錯。朕,只是不希望他們再被人利用,也不希望他們一誤到底。畢竟不想弄到最后,成為不可化解的局面。”

新朝對于前朝宗室,可不會有什么太優待。秦統一天下,六貴族都沒好日子。漢得天下,連功臣們都是鳥盡弓藏,更別說什么秦朝宗室六貴族們了。到后三亂,漢朝宗室更沒什么好下場。

南北朝時,那更是父子兄弟都要相殘的時代。

隋篡北周,楊堅盡殺宇文氏,后再平定南方。雖然對西梁和南陳還算不錯,可也毀了陵,把所有南陳宗室和大臣都行遷往長安,然后將陳室子弟都安置到了隴右邊垂。其實也跟充軍沒什么兩樣了。

等唐奪得江山,前隋的宗室也根本沒剩下幾個。連禪位給李淵的傀儡皇帝都被殺了。

相對說,還是宋朝對于前朝待較好,但這也是后周宗室就沒幾個人,孤兒母的也很老實。

現在前明的宗室太多了,多到數不清。成千上萬。而且這些人奢侈的日子過久了,根本不愿意接受現實。

優待,也不能養一群祖宗。

如果他們不造反,劉鈞還能對他們更好點。但現在,劉鈞也懶得再考慮這些了,送他們去耽羅、巨濟等海外諸島,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優待了。

“每人給他們一塊地,給他們一筆錢糧,然后他們就得自食其力了。如果不能適應,那么也沒辦法。大明已經沒了,大漢不可能再供養他們了。想當年,洪武皇帝也是個農夫,要過飯當過和尚,各種艱辛都償過,如果他的子孫,連自食其力都做不到,那也沒辦法了。”

話說到這個地步,袁繼咸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元輔,今年的科舉考試,我希望由你親自主考。這是本朝第一次科舉,我希望能夠取得開門紅。”

袁繼咸倒也沒驚訝,點了點頭。

“元輔,對于科舉取士,你有什么意見嗎?”

袁繼咸想了想,科舉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自隋唐到如今大漢,到了如今,已經是極成的制度了。

“臣以為如今制度已經很完善。”

劉鈞卻搖了搖頭,⑧股文章,算什么完善呢。

“元輔不覺得,⑧股取士,最后選出的固然也有部份是學子英,可也有大把的都是些呆子,五谷不分。這些人科舉中士后出仕為官,可卻什么都不懂。到了任上,不是無所作為,就是胡作非為,每個官員上任還得帶幾個師爺,與其說是他們在當官主政,倒不如說是師爺們幕后操。”

“許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治理,更不知道要如何做好一個官員。除了擺架子抖威風然后四貪婪外,這些人一無事。”

“元輔,朕想要做點改,改一下科舉的陳規舊制,改掉一些弊端,為帝選出一些真正的人才。”。

ps:感謝545474o1o、友1412、厄、yy浪人生、芝葉蘭馨、起燈籠、友15o、阿寒1、山青盈、殤嵩v深的支持,謝謝大家!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