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485章 女真欲亡族滅種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5章 女真欲亡族滅種乎?

第485章 女真欲亡族滅種乎?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6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五月初三。

遼西,廣寧城。

城中帥府,身著鑲著紅邊的藍甲將軍盤膝坐在炕床上,面前橫著一柄古樸的腰刀,一爐薰香悠悠升起。

但是這名貴的香卻無法平靜他起伏的心緒。

看著擺在面前那個打開的木箱,看著里面用水銀密封保存的栩栩如生的兩顆級。濟爾哈朗牙齒都快要咬碎了。

十五萬大軍,一朝覆沒,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能逃回來。

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自己的兩個堂侄,大清國的兩位旗主,兩位親王,兩位統兵大將,就這樣死不瞑目的呈現在自己面前。

五月的遼西,遍地野花盛開,這是一年最美好的時節。

可現在濟爾哈朗卻覺得自己如墜冰窟一般,他充滿絕望。

那條斷臂處傳來一陣陣幻痛。

“你說豪格降漢了,吳三桂和祖大壽也降漢了?”

跪在地上的那名清軍嚇的大氣不敢出一口,小心的稟報,“肅親王灤河被伏擊,兵敗被俘后投降漢皇,吳三桂與祖大壽也叛歸漢軍,他們聯手突襲了英親王和豫親王的大營,殺了他們。”

“別叫他肅親王,背棄祖宗的王八蛋,不孝子,認賊作父。身為先皇長子,堂堂輔政親王,西征元帥,居然降敵,還甘當走狗前鋒,覆滅我軍,千古罪人!”濟爾哈朗一把抓起面前的腰刀,猛的一刀將炕桌砍成兩段。

“劉繼業的使者呢?”

“在外面等侯。”

“帶他進來。”濟爾哈朗怒喝。

使者進來,讓人意外的來人居然是馮元飆,前明的兵部侍郎。之前代表明朝入清營與吳三桂談判,結果被吳三桂所囚。吳三桂再降漢廷后,劉繼業便讓他做了談判使者,前來遼西。

“馮侍郎,不知道如今你是明國的侍郎還是漢國的侍郎?”

馮元飆一拱手,“在下代表大漢皇帝陛下前來會見鄭親王。.`”

“哼,想不到馮侍郎居然也成了劉繼業的臣下。說吧,你所來何意?”

“大漢皇帝陛下派某前來,想要問鄭親王一聲,女真欲亡族滅種否?”

濟爾哈朗一掌猛拍在炕上。“你威脅我?”

“我只不過是陳述實情,何來威脅之語?當初明清和議,清國君臣是都簽字畫押用過印的,如今卻妄然撕碎和議,侵犯我疆土。這難道不是自取滅亡?漢皇讓我轉告一聲殿下,滿清十五萬聯軍已經灰飛煙滅,阿濟格和多鐸也都被摘了項上人頭。豪格也棄暗投明,歸降我朝。”

“我皇帝陛下一心仁慈,現在特讓我來問一句,滿清是否想亡族滅種?如果是,那大漢帝國愿意成全你們,不日將揮兵百萬,踏平遼東,砍倒每一個女真人。從此讓女真亡族滅種。”

濟爾哈朗氣的胸膛不斷起伏,臉脹的通紅。

雖然心中不甘,可此時也沒法硬氣。

“我們大清也并不懼任何人,但我們也愿意化干戈為玉帛。”

“很好,這種態度我們喜歡。皇帝說了,如果女真人還有絲懺悔的態度,那么我們也不想斬盡殺絕。陛下提出三個條件,一,清國皇帝改稱國王,尊奉大漢為宗主國。清國為大漢藩屬國,清國取消年號,尊大漢年號為正朔。大漢賜清國王金印,清向漢稱臣。奉正朔。

第二條,大遼河以西,皆收歸大漢所有,遼東則按雙方現實際控制線劃分界線。

第三條,蒙古為大漢之藩屬國。”

“大漢皇帝陛下給你們三個月時間考慮答復,但你部必須于即日起撤出遼河以西。如有違抗,大漢百萬王師必來征討。”

濟爾哈朗長吸一口氣,忍著心中不快,“此事我無權作主,必須稟報盛京。`”

“皇帝陛下給了你們三個月時間商議,但最遲撤出遼河以西的時間限期只有十天。”

“我會認真考慮的,來人,送馮侍郎下去休息,好好招待,莫要怠慢。”濟爾哈朗叫來侍衛。

等馮元飆離去,濟爾哈朗召來麾下諸將。

“燕北大敗,想必你們應當也知道消息了,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多鐸、阿濟格殞命,豪格、鰲拜降漢,吳三桂祖大壽陣前倒戈。”說著說著,濟爾哈朗說不下去了。

身為鑲藍旗主,四輔政親王之一,又是遼西前線的鎮守大帥。濟爾哈朗非常清楚這次兵敗意味著什么。

這是繼先皇遼河兵敗殞命,遼陽城破盛京被圍這后,大清面臨的最嚴重的一次慘敗。

去年的兵敗,損兵折將,大傷元氣。可現在這一戰,卻是真正的傷筋動骨,甚至都算的上是斷手斷腳了。

大清現在還能湊齊十萬人馬嗎?

劉鈞初入遼東,大清失去了朝鮮這個藩屬。現在燕北之敗,不但損失十幾萬兵馬,還意味著大清可能還要失去蒙古藩屬,起碼現在已有情報顯示,喀喇沁兩翼已經直接倒向漢人了。

“我們在遼西還有三萬人馬,你們說說,我們該何去何從?”

每一個將領都低著頭,一臉灰敗。

失敗來的太快,他們之前還在慶幸抓住機會,不但招降了吳三桂和祖大壽的十萬遼軍,還把遼西趁機收入囊中,而現在,失敗的苦果充滿苦澀,西征軍一去不復,僅憑著他們這三萬人馬,能守住遼西?

“應當馬上稟報盛京,請援兵,遼西堅決不能讓。”一名將領紅著臉怒道。

馬上有另一名將領冷哼著打斷他,“遼東又還有多少兵馬,整個大清又還有多少兵馬,就算掃地為兵,都湊不出二十萬青壯了。這個時候沈陽哪調的出人馬來,遼東不要了?別忘記了,旅順和鎮江還各有數萬漢軍精銳,一直虎視眈眈。而現在又是五月,一旦遼東兵馬調到遼西來,他們立即就能趁虛而入殺進遼東。”

“再說了,遼西現在還能守,有什么可守的。這么一塊飛地,守之何用?我們調援兵來,只會正中漢軍下懷,他們到時可以把我們的兵馬都引到這里來。然后把他們一網打盡。”

“王爺,我堅決反對再調援兵來,援兵少了沒用,多了也沒有。十幾萬大軍都在燕北全軍覆沒了,而劉繼業不過傷亡數千人而已。他實力未傷分毫。是真能說打就能打過來的。我覺得我們不能再犯錯了,現在不是保不保遼西的問題,而是能夠保證大清不會被漢軍一舉掃滅。”

另外幾員大將也一起上前勸說,“王爺,漢軍的提議還是不錯的,不如就此答應,撤軍吧。”

“請王爺撤軍!”

濟爾哈朗不甘心,可諸將的話也說到點上,他要守也守不住,打也打不過。要援軍沒援軍。最要命的是,萬一惹怒了漢軍,他們真要全力東征,那大清在這次慘敗后連個反應的時候都來不及。

濟爾哈朗的目光再次在諸將臉上掃過,在他們臉上,他看到的只有畏懼,沒有一個敢打這一戰。

“罷,先撤回遼東吧。”

濟爾哈朗叫來一位將領,讓他帶著多鐸和阿濟格的級,以及他的一封親筆信。火送回盛京。

馮元飆的一位隨從第一時間把打聽到的消息趕來稟報。

“大人,清軍已經準備撤退了。”

馮元飆有些意外,眉毛挑了挑,“哦。清軍真的要撤?”

“是的,濟爾哈朗已經下令,明日一早就撤回遼河以東,不留一兵一卒在河西。”

聽到這消息,馮元飆心緒有些復雜。在吳三桂的軍營里被軟禁了一段時間,他也曾極度絕望過。甚至曾想過自殺。

經歷了這段灰暗絕望的日子后,如今的他已經和過去的想法有了許多不同。

他也聽說了如今中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看到劉繼業輕松的在燕北大敗清軍,他也深感揚眉吐氣。

這次他受命前來,一開始他還帶著自己不是以漢朝使者前來,而是以華夏漢人一員的身份前來的,事關華夷,中原與胡夷。

但一路走來,他的心情在不斷的變化。

遼西如今真的成了一片無人區,千里之境,無雞犬相聞,了無人煙。

五月初,清軍燕北大敗之后,濟爾哈朗率三萬清軍撤出遼西,退往遼東。

與此同時,劉鈞調關外提督左良玉入京任兵部工兵司令,以把兄弟曹端接任關外提督兼遼西總兵官之職。

同時,原關外總督侯恂調任塞上總督,樞密院中軍司令調任關外總督。

鄧原就任漠南鎮總兵官,朱元成任旅順鎮總兵官。

濟爾哈朗退出遼西,曹端就已經帶著軍隊進駐了遼西,不但把原來松錦等地收復,還把義州、廣寧也都收復,東面疆界一直延伸到了遼河。北邊也越過了早先的遼西長城,而到了新的北面疆界努魯兒虎山。

新到任的塞上提督張國棟也帶著漠南總兵鄧原,在喀喇沁兩旗的帶路下,一路北進。

敖漢旗和翁牛特旗,紛紛望風而降。

“我們愿意獻上我們最肥美的牛羊,獻上我們部族最美麗的少女,敬獻給大漢皇帝陛下,我們愿意永遠臣服大漢皇帝陛下!”

“提督大人,這位是翁牛特左旗扎薩克多羅杜棱郡王遜杜棱部長。”

喀喇左旗的領色楞為張棟介紹著翁牛特左右兩翼旗的兩位領,兩人一個被清人封為世襲多羅郡王,一個是世襲多羅貝勒。

“這位是世襲多羅貝勒棟代青。”

翁牛特左右兩翼旗和喀喇沁左右旗情況差不多,都是近年歸附的清朝蒙古部族,他們的部族名就是甕牛特旗,左旗的現在扎薩克遜杜陵就是原來的族長。

遜杜棱連忙上前道,“別再提女真人給的那些銜頭了,如今我等都是大漢帝國子民。遜杜棱拜見提督大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