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409章 愿為郡王效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9章 愿為郡王效死

第409章 愿為郡王效死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7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您的位置:


作品:

字數:

有三萬北洋兵在京坐鎮,兩萬登萊軍又已入京,在這種情況下,舊京軍的點驗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這次點驗兵部官員只是帶個頭,實際工作由北洋和登萊兩鎮入京兵馬負責。驗進行的很快,原來名冊上三大營九鎮二十七萬兵,馬騾十八萬匹。結果一遍清點核對后,實際上只有兵不到二十萬,馬騾不到八萬。

就這二十萬人八萬馬,還有其中大半是老弱,以及被皇親中戚勛貴官員們調走了許多去為他們服務。

還有一些是注名支糧,到此時點名,還試圖雇人應付,也有些人親自來點驗。可這些人根本就算不得兵,既不會操練陣列,也不會射箭騎馬放銃。

經過嚴格點驗后,最后那些被調去做工服役的劉鈞把他們算入舊京軍中,但那些注名支糧,買閑占役的則通通不算。

核點名冊驗對過后,劉鈞在正式的考核選拔之前,先把銀子取了出來,堆在了北校場,給在冊的這二十萬人發放餉銀。

積欠的四月糧餉,最后算下來,除掉已經發放的部份和扣除發放的糧菜等,最后只需要支付二百萬塊銀元。

劉鈞親自坐在校場上,皇帝也被他請來。

除了北校場,在東西兩大校場,還有其它京畿六鎮的營房,也同樣在進行著發銀子的事情。大把大把的銀元擺在那里,京軍們這些天來的惶恐不安怨恨,漸漸都化為了欣喜。

按照點驗的名冊,各鎮的京軍按師協標營的序列,一一上前領銀。校場前,擺開了長長的桌案,有數以百計的北洋軍和登萊鎮兵中識字的軍官士官們被臨時調來發餉。

平均每兵能拿到十塊銀元的欠餉。

當十塊亮銀銀的銀元一塊不少的交到一名老京軍的手中時。他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什么時候朝廷真的如實發餉,而上司又不克扣了?

他是個老京軍了,當了三十多年的京軍,他的父親就是京軍。父親的父親,祖父的父親都是京軍,世代京軍。可從來都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朝廷沒拖欠,兵部沒漂沒。長官沒克扣。

以往的軍餉,總要拖三欠四,最后就算發下來,可也頂多拿到個五六成,甚至還有部份得是折色的米布等物。

他看著掌心里的十塊銀元,顛了顛,銀元發出清脆的響聲,是那么美妙。

“這可是標準的銀元,天下通用。你若嫌帶著銀元不方便,一會到東邊去。那里有四海銀元的臨時兌換點,可以兌換成更方便攜帶使用的銀元券。你也可以去西邊,那里有東印度公司的糧食兌換點,兩塊銀元一石大米,從南洋海運來的,口感不錯的。另還可以兌換粟麥面粉等,每個京軍都可兌換二塊銀元的糧食,這可是京軍特權哦,只此一次,過期作廢。”一名給老軍發放餉銀的北洋年青軍官笑著對他說道。

老軍打量了一眼那軍官。年青英武,看上去也就二十三四歲,可肩膀上卻已經掛著三只銅鷹。

按現在的軍銜制,軍官的軍銜有將軍、軍校、都尉三大階。其中將軍有上、前后左右五階,軍校有上左右三級,都尉也是上左右三級。其中將軍的軍銜肩章又以獅子為標記,軍校肩章以老虎為標記,都尉以鷹為標記。

三只銅鷹,那就是上都尉了。起碼是個連長。

連長也是個七品啊,這么年輕,就是上都尉七品連長了,現在的軍階官品可不比從前,動不動就掛個高品。如今的軍銜基本上與軍職掛鉤,品階都很實。尤其還是個北洋的上都尉,前途無量啊,居然對自己這個老軍頭如此客氣。

“郡王體恤士兵啊,悔沒晚生二十年,也可以追隨郡王建功立業了。”老軍感嘆一聲。收起十枚銀元往西面去了,他很喜歡這種銀元,成色一致,使用方便,不用稱量,不怕上司發餉時缺斤少量的,也不怕成色弄假。但他不太喜歡銀元券,總覺得一張紙不可靠。

拿著頭次領到的足餉,老軍唱著曲往西邊去了。京師最近物價漲的厲害,尤其是糧價,十天半月就漲一次,如今憑著這京軍的身份還能去平價買一石糧食,算是個福利了。反正領完這次餉,肯定就要被裁汰了。

裁汰就裁汰吧,排著隊購糧的時候,老軍想到,自己也五十多了,一把年紀了,被裁汰了也算能安享幾天安穩晚年生活。

排了半天的隊,老軍購買了兩塊銀元的糧食,不過他沒全買大米。雖然他也看到從南洋運來的大米很不錯,亮晶晶的跟珍珠似的。

老軍最后買了兩斗南洋大米,然后買了兩斗麥子,又買了一些大豆,最后買了一石的薯粒干,兩塊銀元還剩下一點,他全買了土豆和玉米。

這樣的摻合,比全買大米只能買一石要劃算多了。不過這也就是在這里,若是在外面買,兩塊銀元頂多能買到這里的三分之二。

心里暗念了一聲郡王好,老軍招呼自己的兩個孫子過來。老軍的本有三個兒子,但先后在清軍入關時以及后來出關援遼時戰死了,他們本來也都是京軍的。三個兒子留下了五個孫子,其它幾個都還小,唯有眼前這兩個剛滿十八。

本來老軍打算今年找親戚借錢給上司送點禮,然后把這兩個孫子補進京營吃糧。可現在,他自己都在京營呆不下去了,兩孫子只怕也進不了京營了。

“把這些糧食都裝上車,托郡王福,這也算是我被裁撤前的福利了。有這些糧食,再搭配著點疏菜野菜的,咱們可以吃到明年開春后了。”老軍笑著對兩個大孫子道。

兩個大孫子都長的很壯實,打小練武,受老軍親自指點,身子骨打熬的很不錯,龍精虎猛,不過現在沒個正式營生。全靠在朝陽門那邊扛糧包。入京的糧食都走朝陽門,在朝陽門內有海運倉等諸多糧倉,兩小子從十二歲起就在那邊扛糧包掙錢補貼家用了。

三個兒子先后戰死,讓這個家庭日子相當艱難。一家全靠老軍一人的糧餉養家。三個寡婦兒媳拉扯著五個孩子長大,然后靠女人們刺繡和縫縫補補幫人洗衣服勉強渡日。

三個兒子雖說都是為國征戰而死,可朝廷這些年處境艱難,兒子們的撫恤根本就下不來,上次整編京軍說是漲到五塊銀元一月。可卻又欠了四月餉,若不是年紀大了。前些天有人煽動鬧餉的時候,他都想要跟著去了。

好在沒去,老軍心想著。

把糧食拉回京里,老妻看著孫子拉子一車糧食回來,高興連連。

“哎呦,哪來這么多糧食?”

老軍掏出煙斗,借著灶火點好煙,吸了幾口,一面指揮著孫子把糧食放進地窖中儲存好。一面道,“今天郡王發餉了,四月欠餉都發了。十塊銀元,一分都沒少,上好的龍洋。還有個福利呢,京軍可以在營里用比市價低的多的價錢,買糧。那大米可好了,珍珠似的,一石米才兩塊錢。”

“大米才兩塊一石?”老妻也驚訝無比。“前頭的米店里,粟米都快要兩塊一石了啊。”

“可不是嘛。要不怎么說是郡王給的福利呢。這些糧食都是郡王從南洋海運過來的,萬里迢迢呢。不過我沒舍得都買米,花了兩塊銀元,只買了兩斗米。剩下的都換成麥、豆和薯干、土豆等等了,你看,拉回來一車,夠我們一家子吃到明年開春了。”

老妻一聽,也覺得老爺子算盤打的精。不過她了想,“我們家這么多張口呢。一家子上下十幾口人,還有五個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時候。我看啊,咱們也別留大米了,多精貴啊,咱們一會把這些米和麥,都拿店里去換成小米和紅薯土豆好了。”

老這一聽,連拍大腿,“哎呦,我怎么沒想到呢。早知道在營里就買一石大米,然后再拿去糧店換成雜糧好了。”

“也一樣的,糧店里雜糧也貴呢。你拿糧店換,還不如在營里就全換成雜糧。”老妻道。

老軍想了想,“算了,也別換了,反正米麥各只有二斗,咱們也留點細糧。況且,三個媳婦娘家里頭日子也不好過,給每兒媳娘家里各兩升米兩升麥吧,接濟一下,咱們對不住他們啊,委屈他們的女兒了。”

“好,就按你說的了。”老妻說著,見老軍把煙斗在鞋底子上敲了幾下收起,又往外走,忙問,“你又去哪呢?”

“去校場參加考核。”老軍說道。心里不免有些酸楚,他都過五十了,這次考核肯定過不了,到時就得被裁撤了,以后家里又少了主要的進項了。“哎。”他忍不住一聲長嘆。

“爺爺,我們也跟你去。”兩大孫子放好糧食好,出來聽說爺爺要去軍營,也忙道。

老軍想了想,“好吧。”

德勝門外北校場,原京軍第一鎮的餉銀已經如數發放完了,皇帝正在劉鈞的陪同下,親自從北洋和登萊軍中挑選侍衛軍。

其實皇帝挑選也很簡單,在臺上看兩支兵馬分列閱操,然后皇帝從中點選了數個標營,重編成侍衛親軍四部。

侍衛親軍各部,完全就是自北洋和登萊鎮兵中點選的,皇帝堅決不肯再用原來的京軍侍衛。

好在皇帝同意守衛京師內城外的禁衛軍可以由北洋、登萊和原京軍中選拔的精銳合編,讓大臣們勉強同意了皇帝選的這支新侍衛親軍。

老軍帶著兩孫子到達校場時,第一鎮的考核也開始了。

第一鎮原編有三萬人,實有不到兩萬人,而且這次只選擇擇優留用八千人。淘汰的比例很高,因此老軍早就對自己留用不抱希望了。

考核的流程并不簡單,先是根據花名冊點名,驗明身份,核對年齡,檢查有無殘疾。五十五歲以上的,有身體殘疾的,直接裁汰掉,不用進入下一輪。

老軍通過了第一輪,他今年只有五十二歲,雖然看上去有些蒼老,但身體還滿強壯,確定了年齡無誤后,他進入下一輪。

老軍被通知進入下一輪的時候,心里又抱起了一線希望。

第二輪的考核很簡單,腿上綁兩沙袋,身上披雙層鐵甲,負重四十斤進行二十里武裝越野。

“一個時辰之內完成二十里四十斤負重越野長跑的就算合格,可以進入下一輪!”

聽到這個考核任務,老軍并沒畏懼,不就是負重跑嘛,這算什么。他有充份的信心,一個時辰內可以跑完這二十里。

一個時辰后,第一鎮的京軍能達標的不足萬人。

劉鈞宣布所有沒達標的都被裁汰,連這么簡單的任務都通不過,你連跑步都跑不動,你還當什么兵。

第三項考核,個人武藝考核。

騎馬、射箭、放火銃、**、駕車、刀槍六項,任一項合格,都算本輪過關。

老軍參加了六項全部考核,最后居然六項全部合格。尤其騎射和刀槍這兩項,還是個優的評價。劉鈞聽說有個五十二歲的老軍頭,居然六項考核全過,還有騎射、刀槍兩項都是上優的評價后,都不由的驚訝。

他親自召了老軍前來。

“你叫何名,原是何職?”

“稟報郡王,屬下郭萬年,只是普通京軍,無任務職務。”老軍報告的時候,聲音洪亮,雖然頭發花白,可身上卻有股子京軍中很難見到的英武之氣。

劉鈞驚訝,“你在京軍中從伍多久?”

“回郡王,屬下家族乃是世代京軍,到我兒那代已有九代矣。屬下十八歲入伍,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矣。”

當了三十五年兵,精通各項武藝,居然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兵?

這時羅平安走過來,在劉鈞旁邊小聲的匯報了一下張萬年的資料。

“張萬年從軍三十五年,確實未擔任過任何職務,據說是年輕時得罪過老定國公,因此一輩子蹉跎,始終只是個普通的京營軍卒。他原來還有三個兒子,也先后加入京營,但一個在寧遠之時時戰死,一個在在京師城下與清軍作戰而死,一個在援大凌城時而死。三皆戰為國戰死,三兄弟留下了五子六女,其中兩個年長的孫子今年都已經十八,長的很強壯,家傳武藝不錯,靠給糧倉扛糧為生。”

聽到這里,劉鈞突然對這個老軍肅然起敬。

家族九代為京軍,三個兒子為國戰死。

“張萬年!”

“屬下到!”老軍頭高聲應道,胸膛挺的筆直。

劉鈞走到老軍面前,“你已經通過選拔,正式留用,從現在起,我授予你上都尉銜,待整編后,授予相應軍職。”

張萬年愣在那里,甚至忘記了謝恩。

劉鈞舉起右拳敲擊左胸口,向他行了一個軍禮,“老兵不死!”

無數磨難都不曾擊跨過這個老軍,但此時他卻突然淚水模糊了雙眼,聲音都哽咽了,連忙右手握拳,重重敲擊在自己的左胸口,砰砰作響。

“老兵不死!”

老兵不死,劉鈞喃喃念道,不論怎么說,這些人都是值得敬佩之人。

“聽說你兩個大孫子也武藝出眾,而且年紀已過十八歲。為了表彰你們馬家九代為國效力,我破格允許他們參加此次考核,只要通過考核,便可加入新的京營。到時,他們就將是你們家族為大明效力的第十代人了!”

“謝郡王,愿為郡王效死!”老軍已經不知道要說什么了。但這一刻,他真正的愿意為郡王擋刀擋箭,為他去死!(未完待續。)

ps:求票票啊。。。。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