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96章 造反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造反了

第396章 造反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2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書號:54405)


作者:木子藍色

崇禎十四年八月六日凌晨,沖天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那沖天的火光的源頭就在京師外運河上,通州方向。

通州是京師東面的門戶,也是運河入京前必經之地。朝廷在年前調整京畿九鎮前,通州就已經設有一鎮總兵。調整后,通州與昌平、密云,同隸屬于京師警備大營。

天津屬于京畿最外圍的一鎮,而通州已經是京畿防御圈的中層了。

京城的禁衛大營接到稟報后,大為驚惶。禁衛大營協理侍郎張福臻、禁衛提督定國公徐允禎、禁衛大營內臣提督王德化不知所措。

王德化甚至以為是發生了兵變,差點準備收拾東西逃跑。

還是張福臻和徐允禎稍微鎮定一些,派人出城打探。

“大人,楚軍兵變了,聽說楚國公帶著十萬楚軍殺過來了...”

“楚國公叛亂了?”徐允禎根本不相信,“大行皇帝賜封楚國公為遼東郡王,又任他為顧命大臣,如此榮耀,他又是大行皇帝義子,怎么可能反了?更何況,楚國公哪來的十萬大軍?”

那報信的人跪在地上,“屬下也弄不太清楚,通州那邊火光耀天,運河上好似一條火龍,無數的船只軍艦,有說是通州兵變的,有說是楚軍入京的......”

“賜姓剛在天津遇刺,怎么可能轉身就帶兵進京來了。”徐允禎也瞪了那人一眼。“稍可靠的消息是什么?”

“聽說楚國公遇刺后,北洋水師就占據了天津鎮,解除了天津鎮兵馬的武裝。然后如今又一路順著運河入京,通州鎮試圖阻攔,被他們直接擊敗,奪了通州城。還說要殺入京師,擁立楚國公為帝,要改朝換代!”

“胡說八道!”徐允禎斥道。他的祖上乃是大明開國元帥徐達,當年徐達死后將魏國公爵位傳給了長子徐輝祖。定國公是徐增壽是徐達的幼子,在靖難之變時暗助燕王,為建文帝所殺,后朱棣奪得天下,便封已經去世的妻弟徐增壽為定國公,并令其子襲爵。

開國元帥徐達家族是大明最鼎盛的勛貴之家,徐達生前封魏國公,死后追封中山郡王,三個女兒都嫁給朱元璋的兒子為王妃。其中一個后來還做了皇后,四個兒子也有兩個封國公。并且魏國公、定國公兩系爵位一直傳承到了今天,延續兩百多年。

魏國公一系一直在南京,擔任守備重任。而定國公一系在京,也是長盛不衰。如今他又身為禁衛提督,他很清楚在大明勛貴們封爵之難得,爵位雖貴重,但權力卻也有限。

朱慈燁以軍功封侯,再封國公。如今再封郡王,可謂是大明第一人。他都已經封王了,又怎么可能造反?

“賜姓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造反?要造反。也不可能就這么冒然而來,怎么也會把遼東的精銳一起帶來才對。”

“現在外面兵荒馬亂的,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

王德化這會也清醒了一點,“這些話不能信。真要造反,早殺到京城了,還打什么通州啊。”

就在大家胡亂猜測之時。一隊人馬奔至。

錦衣衛指揮使劉僑到了。

“圣諭到!”

王德化三人帶著禁衛大營的一眾軍官們連忙上前,“東卿,這是怎么回事?”

“是郡王接太子旨意到京了。”劉僑回道。

然后他向禁衛大營官員們宣讀了太子圣諭。永定門守衛交給錦衣衛!

“這,怕不好吧?”徐允禎猶豫著道。

“這是新皇旨意,郡王是奉旨入京的。”劉僑再次重申。

張福臻黑著臉,“陛下召郡王入京,但郡王帶兵入京,這卻是不合規矩。”

兩邊人正在相持不下之時,有禁衛營的軍官趕來報告。

“錦衣衛已經接管了永定門,楚軍已經護衛遼東郡王入京了!”

張福臻一聲怒喝,“他怎么敢!”

劉僑這時在一邊道,“郡王不但是顧命大臣,還是直隸總督,京畿九鎮兵馬皆受郡王節制。眼下皇帝剛剛大行,新君還未登基,郡王帶些兵馬前來,也是為了加強京畿防衛,保持穩定。”

“京畿有九鎮兵馬,難道就保護不了京畿安全?非要從外鎮帶兵入京?”

劉僑站在那里也不說話,反正劉鈞已經帶兵入京,成為事實了。

“不行,我們禁衛大營才是負責京師內外的安全,賜姓入京可以,但他的兵馬不能入京,必須駐扎于通州以外。趕緊傳令下去,把永定門控制權再拿回來,讓楚軍立即撤出城去。”他大聲喝道,“若讓楚軍入城了,那就全亂了套了,祖宗制度何在?”

“這...”徐允禎站在那里猶豫不決,這楚軍都入城了,再想讓他們出去,只怕很難了。

“定國公,你這是在猶豫什么?”

“侍郎,萬一楚軍不肯聽令呢?難道要打起來?”徐允禎道,“我看此事,不如還是先稟報四顧命,讓他們決定吧。”

不說劉鈞如今是郡王,劉鈞還是直隸總督呢,是他們禁衛營的頂頭上司,而且人家現在還兼著一個顧命大臣,上司的上司。徐允禎這個禁衛提督,其實也只是相當于掛名,真正實權還不如內臣提督和這位協理侍郎,禁衛營三鎮兵馬,實際上都控制在三鎮總兵和下面的各師協的副將參將手里。

張福臻一陣惱怒,他望向王德化。可王德化明顯也不想得罪如今紅的發紫的新顧命大臣,根本不接話。

“咱家馬上去稟報太子,一切聽太子發落。”說完他先跑了。

張福臻一陣無名火起,“我去稟報三位顧命。”

張福臻費了好半天的功夫都沒見到三位顧命,他們都在皇城內閣里,最后好不容易只見到兵部尚書陳新甲。

“本兵,賜姓入城了。”

“我已經知道了。”陳新甲有些無奈的道。

“那本兵怎么還不下令讓楚軍退出京城,怎么任他們進入京中?”

陳新甲嘆了一口氣,“惕生啊,你不知道啊。郡王可是帶了整整三萬楚軍入京,他們自永定門入京,這份功夫,外城七門,內城九門,已經全部為楚軍所接管。換句話說,如今京師內外,除了皇城和宮城為廠衛侍衛把守外,京師已經被賜姓控制了。”

“朱慈燁帶了三萬大軍入京?他這是要干什么,好大的膽子!”

“哎。本官也去派人去問過了,他們說是護衛郡王入京,以免再遭刺客。”

“胡說八道,護衛入京,需要三萬人護衛?”

陳新甲咂巴下嘴,“也不盡是護衛郡王,他們還運送了許多糧草錢餉入京。”

張福臻有些疑惑,“運錢糧入京?”

“嗯,說是給京畿三大營的糧餉。還有百官的俸祿,以及給大行皇帝舉行喪葬營建山陵的錢糧。銀子是郡王自四海銀行借的款子,糧食等也是早就購買好的要用北洋水師護送運輸入京的,因為天津遇刺。加上皇上突然大行,郡王接到太子召入京師的旨意后,便帶著運送錢糧的北洋船隊一起入京了。”

這番話說的,讓張福臻都不知道要怎么說了。

郡王帶三萬水師入京。原因不過是順路同行,因為北洋是來送錢糧的.....

“可這終究太過有違制度.....”

陳新甲笑著道,“惕生兄你有些過于擔憂了。楚軍雖然入京了,但他們的紀律很好。城中秩序井然,沒有士兵趁機做亂。他們入城之后,既沒有搶劫,也沒有擾民,連借宿都沒有。楚軍就一隊隊的坐在大街兩邊屋檐下休息,而且他們確實是帶著許多糧食和銀子入京的。”說到這里,陳新甲有種很復雜的感覺,“京畿九鎮都已經斷了三月餉了,將士們怨氣不小,若是再不能解決,還真有可能鬧餉兵變,現在有了這批錢糧,起碼能穩住京畿將士的心了,要不然,在這個時節鬧出點子事來,那才是要命呢。”

“還有一事,郡王是被抬著入京的,我剛去拜訪過他。躺在病榻之上,臉色蒼白,連站都不能站立,若非太子急召,他根本不會入京。”

一夜過去。

天亮之后,京師內外城的百姓打開屋門,突然發現,街道上一夜之間居然滿是穿著藍袍外罩紅號坎的士兵。

這些兵就一隊隊的坐在他們家的屋檐下睡了一睡上,他們居然絲毫不知情。許多百姓驚惶的把門又關了起來,過了會,見毫無動靜,忍不住又悄悄打開了一絲縫往外面看。

“大叔,我們是遼東郡王麾下的北洋水師兵馬,借你們家屋檐下睡一晚,多有打擾了。”一個年青的藍衣軍對著露出一口大白牙,然后笑著說道。

門里的大叔聽說外面的居然就是名滿天下的楚軍,充滿驚訝,然后忍不住把門又打了一些,“原來你們是國姓爺的部下啊。”

“你們怎么入京了啊?”

“回大叔,我們是押送糧食和銀子來的。”

這時外面響起了哨聲,有楚軍軍官騎馬緩馳而過,留下大聲的命令。

“集合,所有人集合,太子殿下要在承天門前檢閱我北洋弟兄,大家立即集結,前往承天門前等候檢閱!”

劉鈞入京之后,便立即稟報朱慈烺,得到入宮允許后,劉鈞先去崇禎靈前祭拜哭喪。劉鈞是讓人抬著入宮的,不是擺架子,而是他表面上的樣子傷勢還很嚴重,走不了路,只能抬著走。

劉鈞祭拜崇禎后,不等周延儒等人發炮,立即就向朱慈烺稟報,稱自己帶來了大批錢糧。

“臣尚在遼東之時,大行皇帝就曾告訴我朝中財政困境,京畿九鎮兵馬已經缺餉數月,朝廷國庫內帑都已經干渴。此次奉詔入京前,臣就已經四方籌措了一批糧草,并抽調北洋水師運送。不料在天津遇刺,耽誤許多時間,然后竟然就此與陛下天人永隔,未能見到最后一面。”劉鈞說話的時候,聲音虛弱,但所說的內容卻讓太子等人都聽了大為感動。

“臣聽聞皇帝大行,知道喪葬更需要錢糧開銷,又怕值此之時,欠餉已久各鎮兵馬鬧餉,便不及請示殿下,直接押送糧草趕來京師,還請殿下降罪。”

周延儒看著劉鈞那虛弱的模樣,心里不免暗暗高興。不過他還是不想輕易放過劉鈞,“就算你押送錢糧入京,可也沒必要率兵入城。”

“首輔大人說的對,等錢糧與朝廷官員交接過后,我便令他們撤出城,駐于城外。”劉鈞說道。其實只要能把這些楚軍駐扎在京畿,對劉鈞來說目的就已經達成了。他又不是真的打算要馬上兵變造反稱帝。

昨夜帶兵入城,不過是為了今天好退一步,只要這支楚軍駐留京畿,劉鈞的目的就達到了。

聽到劉鈞如此痛快的同意把楚軍再撤出城外,周延儒和吳甡等人都有些意外,太子倒是沒太大的反應,不過周皇后明顯臉色好了許多。

“郡王帶了多少銀子入京?”劉宗周問。昨天他們商量了半天,可也沒想到什么好辦法可以弄到那大筆治喪費用和營建山陵的費用,更別說京畿九鎮的軍餉了。

“兩百萬塊銀元。”

“只有兩百萬銀元么。”吳甡有些失望。

“到月底,我還能籌集三百萬銀元,應當能頂一陣子了。”劉鈞道。

有了這兩百萬現銀,和三百萬塊的承諾,再加上劉鈞痛快的同意馬上把兵撤出京城,也許還要加上劉鈞那副虛弱的模樣,最終周延儒和吳甡、劉宗周三位顧命大臣,以及其它大臣,最終沒有再深究劉鈞率軍入京的事情。

不過太子也提了一個要求,在楚軍撤出京城之前,他要在承天門親自檢閱一下押送錢糧來京的北洋鎮兵馬。

“臣朱慈燁遵旨!”

出了宮中,劉鈞立即派人傳下令去,讓各部集結,開往承天門,接受新君檢閱。

從今天起,劉鈞就是大明的遼東郡王了。

欽差直隸總督、掌中軍都督府事,少師、少傅、少保,上柱國、加兵部尚書、左副都御史、上將軍銜,顧命輔政大臣、遼東郡王朱慈燁。(未完待續。)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本站所轉載的小說均為網友上傳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