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62章 輔政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2章 輔政王

第362章 輔政王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鰲拜,你想干什么?”濟爾哈朗也站了起來喝問道。

今天的會議,是代善與多爾袞濟爾哈朗等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和各族固山額真們參加的會議,鰲拜只是三等男爵一等梅勒章京,卻帶刀闖進來,十分無理。

濟爾哈朗是鰲拜的頂頭上司,對這個下屬一向都很欣賞,作戰勇猛,表現出眾,更是得黃臺吉親自賜過巴圖魯稱號的滿州第一勇士。他這番喝斥,更多的是為了維護這個手下。

鰲拜卻似乎并不知趣,他大踏一步上前,站在帳中,大聲的說道,“我與索尼等皆是兩黃旗人,聞知諸位王爺貝勒在此商議,要推舉新皇,特冒死闖入,只為了代表兩黃旗的將士們告訴諸位大人一句話。”

索尼此時也上前一步,他手按著腰刀,十分膽大的道,“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其它的我們什么都不管”

“放肆,你們有什么資格闖進來說這些話?”多爾袞怒聲喝罵。

鰲拜雖然在此次作戰中隸屬濟爾哈朗,但他卻是鑲黃旗人,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更是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之侄。在鑲黃旗中,他也是一等梅勒章京,在如今兩黃旗的旗主黃臺吉,兩黃旗的兩個固山額真圖爾格和英俄爾岱都隨著皇帝戰死后,鰲拜這個一等梅勒章京在鑲黃旗中的地位已經很高了。

尤其他與索尼等都是原來黃臺吉的心腹。

這個時候,他們自然要來代表兩黃旗說話。他們絕不愿意接受沒有上三旗代表出席的選舉會議,尤其是現在局勢多爾袞占優的情況下,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有多年恩怨矛盾,他們可不愿意看到多爾袞當上皇帝。

“新皇必立先帝之子”索尼和鰲拜等人再次高喊了一句,然后轉頭離開。

“簡直是放肆”多爾袞氣憤不已,他沒有想到,這些人居然敢跑出來說這樣的話。如此一來,讓多爾袞很是不利。原本他還想著就在錦州與濟爾哈朗和代善一起把新皇推舉了,借機把豪格排除出選舉會議。也把兩黃旗給排擠出這個會議。

可現在鰲拜和索尼跑來這么一鬧,事情走向卻變了。

黃臺吉在位十幾年,如今形勢已經不比當年黃臺吉初繼位之時了,八旗中很多人都擁戴黃臺吉。現在也支持立黃臺吉的兒子繼位。

黃臺吉兒子不少,但成年的只有一個豪格,這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要擁豪格為皇帝。

豪格是多爾袞的侄子,但其實比多爾袞還大三歲。早在努爾哈赤的時代,豪格就已經在戰場上開始沖鋒陷陣了。而且豪格并不僅僅是個武夫。他以往在對待大明和朝鮮以及蒙古察哈爾等的戰略關系上,也眼光獨到。

豪格經常與年紀相當的爾袞搭檔出戰,往往是多爾袞為帥,豪格為副,譬如從蒙古得到的那顆傳國玉璽,就是兩人一起拿到的。不過雖然搭檔多年,叔侄兩人之間卻從沒有建立起什么生死楊共的情誼。

豪格從不服多爾袞,多爾袞也一直把豪格當成一個重要的對手。

把鰲拜和索尼等兩黃旗的六人趕走后,大帳中便沒有了上三旗的人。

帳中的氣氛一時有些緊張沉重。

這時武英郡王阿濟格立即打破了沉默,他站了起來。“我提議由睿親王繼位”

阿濟格是原來八貝勒執政時的四小貝勒之一,也是多爾袞的一母同胞哥哥,這個時候他自然是為自己的兄弟說話的。他的話一落,豫郡王多鐸,也立即支持贊同,他也是多爾袞一母同胞的兄弟,還是鑲白旗旗主,這個時候當然也支持兄弟繼位。

多爾袞在打量著代善與濟爾哈朗等人的表情,代善坐在那里如老僧入定,但很明顯卻是不肯支持。而濟爾哈朗向與黃臺吉關系好,此時也不肯出聲贊同。

兩黃旗已經明確反對他繼位,正藍旗更不可能支持他,如果兩紅和鑲藍旗再不支持。那么多爾袞想繼位就難比登天。

多爾袞有些后悔此時發起推舉會議,他應當多做些準備,起碼要先把濟爾哈朗拉攏過來再說。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AiQuXs.cOM可現在后悔也晚了,箭在弦上。

濟爾哈朗和代善不表態支持,多爾袞不敢接受,接受了也沒用。

多鐸見多爾袞一直沉吟不語。未置可否,忍不住大聲道,“你若不愿意,那就立我為帝,我的名字那也是在太祖遺詔中的。”

多爾袞冷哼一聲,“太祖遺詔里不止你一人名字。況且,彼一時,此一時,豈可同日而語。”

這番話明確的反駁了多鐸。

“既然我不行,你不肯,那就立長,當立禮親王代善。”多鐸突然說道,這是為多爾袞試探代善老狐貍的態度。

代善是努爾哈赤次子,黃臺吉的兄長,算是黃臺吉這一輩中現存最長的。

代善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繼位,多爾袞不會支持,豪格和濟爾哈朗說不定也不會支持。他心里其實也反對多爾袞繼位,更愿意豪格繼位,畢竟他當年因多爾袞之母被廢,后來他又殺了阿巴亥。相反,他曾經擁戴了黃臺吉繼位,如果再擁豪格繼位,他的地位不會改變,甚至還可能上升。

代善道,“我是先皇的兄長,年紀半百,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老了。先皇在時,我都已經很少參與國家大事,現在哪里還能接受你們的推舉當皇帝呢。”

接著他又道:“睿親王如果同意繼位,那當然是國家之福。”代善面帶著微笑道,“可既然他不愿意,那就該立皇子。豪格是皇長子,應當立他。”

說完,代善便起身離開會場。

這時,多爾袞讓各旗統領軍政的固山額真們表態。

兩白兩紅和鑲藍旗五名固山額真都摘下自己的佩劍上前,舉著劍說,“我們這些人食于帝,衣于帝,皇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兒子。我們寧愿跟隨皇帝于地下。”

固山額真是黃臺吉選派任命在各旗的軍政大臣,統領一旗軍政,是皇帝選派。他們在各旗中是僅次于旗主地位的,只對皇帝負責。因此這些人都是忠于皇帝,支持皇子繼位的。

此時公開表明態度,要擁立皇子繼位。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真是大大出乎于多爾袞的意料之外。

現在說什么也晚了。

代善此時離場,也就是表明他也是支持皇子繼位。態度不容改變的。

多爾袞心中萬分不甘,絕不愿意讓豪格繼位,當年黃臺吉繼位,強行把他們兄弟三人的兩黃旗換成了兩白旗,如果再讓豪格繼位,只怕他們兄弟三個的兩白旗又要被削。

可現在各人都表了態度,僅憑兩白旗是改變不了結果的。

多爾袞深深的思慮著,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當機立斷的也跟著表態,“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我們大清已經不再是后金汗國之時。如今是大清王朝,一切都應當按照正式的禮儀制度。皇帝大行,那么應當父死子繼,不應兄終弟及,我也贊成由皇子繼位。”

緊接著他又道,“既然我們現在由父死子繼,那么也應當實行嫡長子繼承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立嫡不長,立長不立賢。”

“先皇元妃早逝無子。中宮皇后也無子。”

“接下來先后后宮以四宮妃為貴,關睢宮宸妃海博爾濟吉特氏蘭珠生一過子,但二歲而殤。麟趾宮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無子。衍慶宮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巴特瑪璪無子。”

“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有一子福臨。”

多爾袞對著黃臺吉的后宮一番評論,結果大家發現,還確實是如此。要論立嫡的話,也只能立皇九子福臨了。

豪格雖是皇長子,可他的老娘既不是原配的元妃。也不是如今的中宮皇后,甚至連四宮皇妃都排不上,豪格的老娘是繼妃烏拉納喇氏,地位遠不及蒙古部落嫁來的五位博爾濟吉特氏。

若子憑母貴的話,豪格的繼承權不如福臨。

可福臨今年才三歲啊,豪格都三十了。

但多爾袞就是趁著現在代善和豪格都不在,趁著這個漏洞,表示同意立皇子,但繼續要父死子繼,那就也應當立嫡長,嫡長自然是非福臨不可了。畢竟福臨老娘莊妃在宮中排行第五嘛。

這個時候沒有人站出來反駁,也沒有人提出只有皇后的兒子才算嫡子這樣的話,女真人是不止一個妻的,他們是多妻多妾制,皇后固然地位最高,可下面的四宮妃子也一樣算是正妻,她們的兒子自然也算是嫡子。

豪格運氣不好,他老娘不算正妻,因此他只能算是庶出。

至于福臨才三歲,這個好解決。

“福臨年幼,但可以由四親王輔助,等他成年之后,我們即行歸政。”多爾袞沒敢獨占輔助權,而是提出福臨繼位為帝,但由四大親王輔助,如此進行平衡局面。他還提議,四大輔助親王加封輔政王。

他的這個提議,滿足了上三旗以及五固山額真們要求立皇子的愿望。

“我等愿意擁戴九皇子繼位”五位固山額真表態。

多爾袞滿意的點點頭,轉頭望向濟爾哈朗,“鄭親王,你意下如何?”

濟爾哈朗也沒料到,局勢一波一折,最后居然把三歲的福臨給抬了出來。但他想了想,這種折中的結果倒也不錯,若他真的強要支持豪格,只怕事情還會有變。眼下局勢,大清應當團結穩定,不能內亂。

想到此,他點了點頭,“我也擁戴九皇子繼位。”

多爾袞派人把鰲拜索尼等兩黃旗的大將們前來,向他們當場宣布了推舉皇九子福臨為帝的結果。

索尼和鰲拜等人同樣大出意外,大家本意是要選豪格,現在這樣的結果雖有些意外,但他們想了想,這個結果也算不錯了,起碼皇位還在上三旗,是先皇之子。

“我們擁護這個決定。”

多爾袞笑笑,“很好,來人,去請禮親王前來。”

代善又被請了過來,當他得知推舉了福臨為帝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是要反對,可等聽到立福臨為帝,加四親王為輔政王的時候,代善又猶豫了。

沉吟了許久,代善見濟爾哈朗和各固額真,以及在場諸郡王和貝勒們也都支持,最終點了點頭,也同意了這個結果。

如此一來,此事就此拍定,在豪格缺度的情況下,多爾袞代善和濟爾哈朗等人的主持下,最終他們推舉了皇九子福臨為帝,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肅親王豪格俱加封為輔政王,在皇上年成之前,由四輔政親王輔政,直到皇上成年后還政。

“現在,新皇已經推選出來。”多爾袞在推舉會議結束后,立即召集了遼西清軍各部的大將議事。“我們接下來便商議下接下來的行動。”

代善做為四輔政王之一,提議立即揮師回援沈陽。濟爾哈朗則提議他率一軍繼續攻打寧遠,多鐸提議進攻遼陽。

“我以為,眼下當務之急是先跟南朝議和。”多爾袞緩緩說道。

“議和?”代善和濟爾哈朗都不能接受。

“當然不是真的議和,是邊和邊戰,行緩兵之計。”多爾袞道,“我們先和南朝議和,讓明軍停止發兵,先讓遼西停戰,穩固我們現在占據的松錦各城,然后我們才好抽出兵馬來全力對付劉繼業,將他擊退。”

“意思是假做議和,實際上是要騙南朝不再發兵關外,然后我們全力去圍打劉繼業?”多鐸問。

“沒錯,就是如此。”多爾袞已經深深意識到劉繼業成了大清的眼中釘肉中刺了。“不除劉繼業,不奪回遼東,我們就算攻占寧遠,打破山海關,也一樣不得安寧。必須得正視劉繼業了,這一次,我們得想盡辦法,集中全力,將劉繼業給趕出遼東。”

“那先回援沈陽,還是先打遼陽?”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Copyright20122014愛去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