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57章 多爾袞的得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7章 多爾袞的得意

第357章 多爾袞的得意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錦州。

一大早,多爾袞就調動兩白旗的精銳推進到錦州北門外。大片穿著白色綿甲以及穿著白色中鑲著紅邊的兩白旗士兵,使得城外仿佛一夜間被白雪覆蓋。

嘹亮的軍號響徹曠野,戰鼓震天動地。

多爾袞的帥旗就在距城不過兩里地的地方,此時多爾袞就站在那里,用千里鏡打量著對面這座城池。

錦州,這是明清多年來爭奪戰的焦點,是核心城池。特別是自清軍取得廣寧之戰和大凌河之戰的勝利后,清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小凌河一線,而位于小凌河東岸的錦州城,就成了明軍把守著遼西走廊的東大門。

由于此前圍錦州時已經挖了環城壕溝筑了土墻,因此這次再圍錦州,清軍很是便利。錦州城又稱廣寧左屯衛,曾經也是繁華城池,但這些年遼西戰事不斷,自天啟到如今,往來催殘,城池早不復當初繁華。

此時城中有兵馬五萬,薊遼總督洪承疇、陜西總督孫傳庭以及五位總兵官被困城中。兵馬雖多,但好多兵馬跟清軍相比,僅能算是八旗兵攜帶的包衣阿哈奴才。

事實,當時吳三桂解了錦州之圍后,錦州城里的錦州兵就隨著北上義州,然后洪承疇帶著人馬押著一批糧草物資趕到錦州,他那五萬兵,還真有半數差不多算是些民夫輔兵。

由于祖大壽北上時把炮也都拉去了義州,因此錦州城的城防只有幾門紅夷炮,還都是早年制造的舊式紅夷。

本來有這幾門炮,加上五萬人馬,要守錦州還是能守個一年半載的。

可現在多爾袞面對著那城門緊閉的錦州城,卻是信心滿滿。義州城下奪得的那批明軍火炮已經都運到了錦州城下,足足大小火炮有上千門,就算除掉虎蹲之類的小炮不算,也有一百多門。

特別是其中一批新炮,據說正是吳三桂從楚軍手里購得的。威力極強。義州之戰時,轟開義州城城好幾個大洞。

不過現在,這些犀利的火炮全是清軍的了。有了這批炮,多爾袞自信能夠很快拿下錦州城。

多爾袞親自見過了這些火炮的試射。比起清軍這幾年才仿制出來的紅夷大炮,這些炮更輕便,但射的更遠。尤其是其中的那些攻城臼炮,輕便好運輸,可卻能射極大的石彈。用于攻城,威力無比。

現在,多爾袞的手里,如果把千斤以上的炮都稱為紅夷炮,那他手里起碼有一百門大小不一的紅夷火炮。

黃臺吉和代善先后率五千兵馬回去增援遼陽,如今多爾袞統領錦州城下兵馬,濟爾哈朗統領義州清軍,多鐸統領松山外圍城兵馬。

這三路清軍中,又以多爾袞為主帥。

黃臺吉走前把情況說的很清楚,先讓遼東的劉鈞猖獗一陣。只要守住遼陽不失,那任劉鈞暫時占領海州蓋州等地。冬天馬上到來,那時遼海結冰,那么楚軍的制海權的作用大大減弱,他們的水師無法四處投送兵力。而從6地機動,楚軍擁有的許多火炮,就會成為他們的拖累。

清軍先集中兵力把錦州拿下,再把松山杏山等地遼西明軍擊敗,那個時候,劉鈞孤軍在遼東。也將孤立無援,清軍有的是時間剿滅他們。

對于如何攻打錦州城,原來黃臺吉的計劃是用打大凌河的辦法,長期圍困。圍城打援。不過現在既然有了大量的火炮,多爾袞就打算仿照吳三桂攻義州,劉鈞攻蓋州的辦法,用火炮集中攻破城墻,然后奪城。

只要沒有了城墻依靠,多爾袞相信。明軍根本不足與清軍一戰。

別說錦州城中有五萬明軍,就是再加五萬,多爾袞也不怕。在錦州城下,多爾袞率領的可不僅僅是兩白旗的兵馬,還有其它各旗和漢蒙各旗兵馬,加起來足有五萬之眾。

清軍一半的精銳盡集在多爾袞手里,他現在是自信心十足。

明軍現在根本沒膽子出城作戰,而且有壕溝土墻圍城,又有壕溝切斷了松山、杏山與錦州之間的聯系。

固山額真石廷柱和馬光遠提議,不必如吳三桂打義州那樣四面圍攻,只集中重兵猛攻一面。反正在城外還有圍城壕溝和土墻,只需要要少量騎兵,就可以關注全局。若明軍想要逃跑,也能立即攔截。

因為錦州城各門都有甕城,因此多爾袞打算直接炮轟門城的城墻,攻打城門,而是準備直接把城墻轟開。避免去爭奪明軍重點防御的城門,畢竟城門還有甕城,破了城門,還得再攻城門一次,而甕城狹小,又有千斤閘和閘樓,易守難攻。

數百門大小火炮,往北城下運去,前面是百多輛盾車,在抓來的漢人戰俘的推動下,掩護著后面的炮車推動。

原本清軍對付錦州這樣的堅城,要么只能圍城,要么就是蟻附攻城,或者挖地道,可現在,有了諸多大炮在手,清軍也學會了新的攻城方式。

特別是從義州城南下來的清軍,當日他們可是真正領略到了火炮攻城的厲害。現在大炮在手,他們連云梯都懶得打造了。

錦州城上的明軍也現了清軍的意圖,連忙讓城頭上的大炮轟擊。

盾車和炮車剛進入兩里左右,北門上的紅夷大炮一聲巨響,一枚大鐵球呼嘯著飛出,高高的飛入盾車的陣中。

那枚炮彈直接落在了空地上,彈跳了幾下,終于砸中了一輛盾車。那架剛打造的新盾車直接破碎,旁邊的那幾名戰俘跑的快,倒沒受傷。

可他們還沒來的及慶幸自己逃過一劫,一邊督戰的清軍卻在馬上對著他們連連射箭,把他們全都射殺在地。對清軍來說,這些戰俘的作用就是推盾車炮車,既然盾車都沒了,那他們也沒有用了。當場射殺,還能震懾其它的戰俘,免的他們逃跑。

盾車繼續在前推動著,掩護著后面的炮車。

城頭上的大炮又射擊了一次,可這次什么也沒打著,遠遠的偏離了車隊很遠。

接下來紅夷炮射了好幾次,都一次沒射中目標。這時清軍的車隊已經推到了城下四五百步遠,紅夷大炮反而越的打不中了。

紅夷大炮最后干脆不再射,但接著城上射程更近的大將軍炮和千斤佛朗機這些炮火又響了起來。

這些炮在以往的明清戰爭中算是主力火炮,可比起現在清軍手里擁有的這批火炮,可就大大落后了,更不用說跟楚軍的火炮比起來,更是屬于淘汰裝備。

不過雖然這種炮射程近,精度差,但在幾百步的距離,從城頭射,還是有不少威力的。

一連好幾個盾車被擊中,數十名戰俘被殺傷殺死,還有一架炮車也被擊中,炮車炸毀,暫時不能使用了。

好在城頭上的紅夷炮彈道平直,炮隊靠近城墻后,反而是進入了城上紅夷大炮的死角,讓這威力最強的火炮成了擺設。

“三百步,停!”

帶隊的清軍軍官一直頂著城頭的稀疏的炮火進入到北城前三百步左右的時候才停下,這也是他們在義州現明軍炮陣安放距城池的位置。這個位置,基本上能保證大小火炮全都能夠攻擊到城墻,而且能保證準確度。

“裝彈!”

多爾袞派了石廷柱親自指揮這炮陣,許多炮手都是來自于漢四旗,許多漢四旗的漢兵原本就是烏真哈的兵,那時的烏真哈也是大量裝備火器的部隊,對于火器他們最精通,本來清軍中還有孔有德等人的部隊最擅長火器,可惜現在全都又降了明。

好在石廷柱義州戰后,從戰俘中搜羅出了許多原來的明軍炮手,把這些炮手重新編入這支新炮兵,倒也讓這支清軍炮兵部隊實力大增。

三磅、六磅、九磅、十八磅的長、短加農炮,還有好幾個尺寸的大口徑臼炮。雖然沒有加農榴彈炮也沒有榴彈炮,更沒有榴彈,但僅憑著實心的鐵彈,都足以對付那面并不寬厚的城墻了。

用臼炮直接砸城頭上的守軍,用紅夷炮直接硬砸城墻,小炮保護炮陣。

“所有的紅夷炮就給我盯著那段城墻打,不要打城門,直接打城門一側的那段城墻。狠狠的轟,直到轟塌城墻為止!”石廷柱高聲下令。

號聲響起,上百門大小各等紅夷大炮,幾乎同時開火,一枚枚大鐵球呼嘯著砸向錦州城。這些炮既有明軍自己制造的,也有自澳門購買的,還有清軍自己制造的,也有吳三桂從湖北買來的楚軍淘汰貨,這些炮有的是荷蘭人的艦炮有些是英國人、西班牙、澳門人的艦炮,還有一些是6軍野戰短加農。

此時各種口徑不一,大小不同的大炮,全被清軍稱之為紅夷大炮,一股腦兒就對著錦州北城墻狂轟爛炸。

僅僅轟擊了半天,到午后,千瘡百孔的城墻終于轟隆一聲倒塌了,足足有好幾丈寬的一段城墻全塌了。

多爾袞看到煙霧中隱現的那一段大大的豁口,興奮無比,放聲大笑著喊道,“吹號,沖鋒,奪下錦州!”(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