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48章 天下大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8章 天下大亂

第348章 天下大亂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錦州西北大勝堡外。

一隊清軍士兵,將一群衣衫實襤褸的婦孺推到大坑前。帶隊的軍官冷眼望著這些大明的百姓,用力甩動手中的鞭子,把一個挖的慢了一些的俘虜重重抽了一鞭。

一個懷抱著嬰兒的婦女緊緊的把孩子抱在懷里,憔悴的面孔上流露出深深的惶恐。

“你們就是一群廢物,多余的廢物!”軍官大聲喊道,“你們總想騎在我們女真的頭上做威做福,為了你們皇帝的野心私欲,一次次的動對我大清的侵略,導致無數的無辜關外百姓生靈涂炭,為了那些現在還在遼東的戰火中**的兄弟姐妹,為了那些至今仍在臺灣做著苦役的滿蒙兄弟們,我,豐申額!代表所有被野蠻南朝明國壓迫的滿蒙百姓,處死你們!”

說罷他一揮手,命令清軍把那些老弱婦孺都推進深坑,讓那些剛挖好坑的明軍戰俘開始填土。

一時間,哭鬧之聲四起,一些女人掙扎著沖到他的面前,磕頭求饒,希望他能大慈悲,起碼放過那些還在吃奶的孩子。

“放過這些孩子?好讓他們長大以后再來侵略殺戮我大清子民嗎?”豐申額大聲喝道,“你們想過我們的孩子嗎?我的孩子臨死之前也還沒斷奶,可你們丈夫卻沖入我的村莊,闖入我的家中,**了我的妻子,還把在一邊哭鬧的我的兒子扔進了灶膛的火中。我的妻子被**后,還被擄回了寧遠,被你們丈夫以二十塊銀錢價格賣給了奴隸販子,運去了臺灣,這輩子我都不可能再見到她了。我一家人都是拜你們這些可惡的南蠻所賜,生生家破人亡。”

他轉過身,對著士兵再減喊道,“埋,一個都不許落下,全都活埋!”

趙小四就躲在不遠處。親眼目睹著這樁慘劇生,看著數十個被抓獲的明軍俘虜挖了一下大坑,然后把那些被清軍從附近村莊抓到的明軍婦孺給活埋進了坑里。那些活埋了自己同胞婦孺的戰俘,最后則被帶走。成為了清軍的包衣奴才。

看著這一切,他無能為力,就如當年他親眼看著自己一家人被清軍殺死一樣。

“畜生!”趙小四暗暗罵了一句,強迫自己閉上眼睛,塞住耳朵。可是那一陣陣絕望的哀號卻深深刺入他的腦中。待清軍押著戰俘們遠去,趙小四走出來,站在那處已經填平的大坑前站定,對著在這里被活埋的一百余個同胞跪拜磕頭,“我誓,一定會替你們報仇的!”

磕完頭,趙小四頭也沒完的一路向西。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初九。

昨日,遼西大敗的消息傳到湖廣,武昌的米價已經飆升至十塊銀元一石。

自從楚國公調離湖廣,轉任遼東提督。同時第八第九兩鎮楚軍亦調離湖廣移駐遼東后,湖廣的糧價已經有些不受控制的在猛漲。

今年先是旱災再逢蝗災,湖廣夏糧只收不到一半,秋收更是情況不妙,許多地方顆粒無收,兩省糧食收獲不及常年三成。而相鄰的河南與陜西二省許多地方更是幾乎顆粒無收,一場大饑荒眼看就在近前。

而此時朝廷盡抽中原精銳往關外作戰,本已經平寂的中原地區,又開始蠢蠢欲動。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大巴山中的羅汝才。兩支流寇開始趁著災荒饑年,又在四處煽風點火,死灰復燃,以期卷土重來。

如今兩支流寇已經重新打出旗號。在商洛和漢中一帶活動。

遇此災荒之時,朝廷今年雖已免了三餉,可有的地方官吏卻依然還在征收這些加征。還有一些官吏則在依照朝廷旨意清理衛所整頓屯田時簡單粗暴,趁機漁肉百姓,以致民怨沸騰。

黃州,時報報社。

時報的總編張岱緊盯著桌上的許多封文章。閉上眼睛想了片刻,復又睜開,搖頭嘆氣,“都這個時候了,地方卻越的**了,國事怎么能好?”

他面前的這些文章,都是時報的編輯們交上來的稿子,是時報記者們收集到的時事情況而寫的稿子。

時報自從江南錢莊分離出來后,聘請了江南有名的文人張岱為總編。雖然張岱的名聲褒貶不一,但其書香門弟出身,家學淵源,他也精通史學、經學、理學、文學、小學和輿地學。

張岱博洽多通,經史子集,無不該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獵。雖無緣功名,卻有志撰述。而且張岱不僅有才,他還涉獵極廣,尤其是行走四方,足跡遍天下,眼界也是極開闊的。

當初李春江將他介紹給劉鈞,后來劉鈞在南京與張岱見了一面,一番相談之下,劉鈞就覺得張岱很適合明報主編這個人選。

當劉鈞向張岱提出了自己辦時報的方向后,張岱對時報這份新奇的刊物很感興趣。時報不同于一般的書刊詩集,五天一期,刊登時事,不論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民生,都包含在內。這種新奇的東西,張岱很有興趣。

劉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經選中張岱后,與張岱細談了一番時報的辦報宗旨和方向后,就把時報完全交給了張岱。

張岱根據劉鈞所講述的辦報方針,以原來的彩報那套班子,很快就展開了時報的擴張。時報總社建在黃州,然后在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南直隸山東四川七省都設有分社。他親自招募了一批編輯,又招募了一大批記者,另外還利用自己在士林之中的人脈,邀請了許多名士做為特約記者,給報社寫文章。

為了能夠把時報的影響力盡量擴大,他按劉鈞所說的,把報紙分設八個版塊,每一版設立一個主編,下面有數名編輯帶著許多記者和特約記者,組織內容。再層層把關,最后由張岱統一拍板決定。

五天一期的報紙會在行前一天,就把版樣排好,然后用快馬分送到七省各個分社。由各分社在該省的印刷廠提前半天印刷好,然后再分到該省的幾個主要府州城市中。等到了行當天,就能迅的鋪散開來。

因為張岱嚴格按劉鈞的辦報方針來辦,使得時報內容緊貼時事。天下大事盡皆包羅,做到一報在手,天下大事盡知。而且,時報也很注重廣告。刊登了許多民生經濟的內容,并且在夾縫等處還有廣告位置。

這份報紙可謂是做到老少皆宜,不論是官吏還是士子讀書人,或者是普通的商人百姓,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原來采報曾經最高賣到五千份。如今改名時報進行了全新改版后,時報規模迅擴大,在七省設立分社,行幾乎覆蓋大半個大明,每期銷售達到過萬份。

這個銷售數量學在不斷上升。

“河南總兵左良玉在河南強行行助餉獎券,向各府縣攤派強售獎券,變相搜刮民財,民怨沸騰。”

“陜西官員在陜西清理屯田,存在嚴重問題,清理衛所屯田過程中官員大肆侵吞衛所田地。原衛所軍戶田地被奪,卻無安置,陜西衛所軍官武官皆心懷不滿,形勢緊張。”

“河南陜西山西四川山東河北南直隸諸省都現糧商在加緊囤積糧食,各地糧食價格節節上漲,陜西大米一石需十六塊銀元,河南大米一石最高十五塊,兩湖糧價雖低,但也漲至十塊銀元,而且各地有錢也難買到糧食。”

“闖賊李自成再度出山。已經襲擊數個城鎮,許多饑民響應,還有不少原衛所的軍官和軍戶,也投奔賊人。”

“曹操羅汝才也開始在漢中一帶活動。四處劫掠。”

張岱目光掃過這一封封的通訊稿,長長嘆了一聲,吐出了讓幾名主編都為之驚駭的字,“天下又要大亂了!”

“遼西大敗消息一傳回,那些賊匪越的跳的歡了。”一名主編嘆道。

“恰逢災年,又遇關外兵敗。原本各地精銳都已經抽調到了關外,如今關外大敗,皇上又緊急抽調各地精銳往關外,這腹心空虛,只怕星星之火,轉眼就要勢成燎原啊。”

“第十鎮馬上要調去關外,兩湖的安穩也要守不住了。”

張岱搖了搖頭,“第十鎮走了,兩湖一時倒不會有太大變動。咱們兩湖不同他省,還有不少民團鄉勇,若加上四海銀行的保安隊等,小股的流匪是不怕的。怕就怕李自成羅汝才等大寇借勢壯大起來,到時來犯楚地。”

好好的經被歪嘴和尚拿到手,哪還念的出好經?原來清理整頓衛所和屯田,是一件大好事。衛所到了如今,馳廢無用,既不能保境安民守家衛國,卻還空占著大量的田地,這些田地至今還都被衛所軍官所侵占。

有見于此,當初劉鈞才提出整訓新軍,撤除衛所,清理屯田。把那些衛所軍官侵占的屯田清理出來,再分給軍戶屯田,用產出的屯租來供養新軍。這是一個極好的方案,在兩湖試行也效果良好,可一到了外省,立馬就變了樣。

尤其是在河南陜西等地,那些官員和地方豪強相互勾結,把從衛所武官那里清理出的屯田轉而又多半瓜分掉了。衛所的武官們屯田被清理收走,軍戶們依然沒有分到田地,只不過是把田地從衛所軍官們的手上,轉移到了地方官吏和地方豪族的手里。

官吏和地方豪強們是吃的肚滿腸肥,可那些衛所武官卻是最大的利益損失者,甚至原來軍官們的佃戶軍戶們需要從新地主那里佃田,還要受一層剝削。

朝廷在這些地方的整頓清理中,并沒得到什么真正的好處,反而使得那些衛所武官和軍戶們因為沒得到妥善的安置,而變的危險了起來。

還有獎券,兩湖的獎券為當初新軍提供了不少軍餉錢糧。可現在在其它各地,獎券卻成了一種斂財的工具,甚至如左良玉和賀人龍這些向來跋扈的總兵官,更是借此強行向各府縣士紳百姓強行攤派獎券,成了變相的加征。

本來朝廷都已經停征了三餉,可現在好多地方卻還依然在征收這三餉。錢征到哪去了,自然是落入了那些貪官污吏的手里。

在張岱等人看來,大明官場的**已經太嚴重了,爛到了根子。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也都嚴重走樣。在兩湖情況還好一些,可別的地方,完全失控。

國事到了如今,已經不只是某一個問題的事情了。

而是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全都出了問題。

“但愿楚國公能夠擊敗清軍解錦州之圍,援遼的各鎮兵馬能夠早日返回,要不然,這中原局勢只怕會要失控了。”

遼東,海州。

短短數天時間里,京師已經下達了三封圣旨給劉鈞。

“以京營總督之職,加朱慈燁督師銜,總督遼東遼西諸鎮兵馬,并節制援遼各鎮兵馬,全權指揮諸軍解錦州之圍,關外各督撫總兵悉聽節制!”

“臣朱慈燁接旨!”

接過圣旨,劉鈞立馬又成了遼東兵馬的統領,甚至還直接成了傅宗龍和范志完等的人上司。這一次,是真正的上司,皇上明旨宣布的。之前,劉鈞名義上還是屬于兩人之下的。可現在,劉鈞這個武將,卻加了督師銜,真正的位居督撫之上。

“拜見督師!”

傅宗龍率先上前一步,向劉鈞拱手行參拜禮。傅宗龍這一禮,弄的范志完也只得上前跟著行禮,傅山張山等一眾楚軍將領更是歡欣的上前大聲拜見。

“諸位免禮。”劉鈞伸手虛扶。

重新見過禮后,也正式確立了劉鈞督師之位。

傅宗龍坐回位置,“救兵如救火,不知我們何時出兵救援錦州?”

劉鈞語出驚人,“錦州城下清軍重兵云集,我們趕去救援,并不是上上之策。本帥以為,眼下沈陽一帶防守空虛,我們還是應當繼續先前的計劃,繼續北上直攻遼陽。”

“圍魏求趙?”傅宗龍驚問。

“沒錯,與其去攻重兵云集的錦州清軍,倒不如去攻兵力空虛的遼陽,我們攻其必救,錦州之圍到時自解!”(未完待續。)

謝謝書友12o7o8152529812、tangqun、小勝勝、白云的城主、左道之人而的月票,謝謝大家!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