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43章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第343章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義州。

大同總兵王樸接到吳三桂的調令之后,并沒有理會,反而下令繼續加緊攻城,欲趁機拿下破城功。另一面的山海關總兵馬科接令之后,倒是率部往南增援,但也只帶了一萬人馬,依然留下了一萬人馬繼續攻城。

吳三桂調了東西兩面四萬人,結果卻只有一萬人接令前往。

但是馬科的一萬人馬,也沒能立即趕到城南戰場。他們在半路上被攔截了,獨臂的濟爾哈朗帶著義州城里最后的一支兵馬,趕來攔截。至于義州城,濟爾哈朗直接丟給了義州城里的民夫們,他不管了。

戰場上的隆隆炮聲早已經停止。

濟爾哈朗雖然少了一條膀子,但此時卻兇悍無比,他很清楚的知道此時到了拼命的時候,若不能乘著石廷柱的突襲機會,一舉反擊取勝,那么他們都得死在這。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把義州城都扔在了后面。

“勝負就在此一舉,殺!”

一千余騎兵,帶著隆隆的蹄聲,滿蒙騎兵高舉著馬刀,疾向對面趕來的一萬山海關兵馬撞了過去。

在城外那片空地上,清軍騎兵們哇哇的喊叫著,以增強自己的勇氣。

一千對一萬,清軍卻沒人畏懼。

馬科帶著十倍于敵的馬步騎兵,可看到清軍那一往無前的沖鋒氣勢,反而有些畏懼。他揮手叫停了跑步前進的隊伍,沒有選擇直接與清軍對沖,而是下令就地列陣。

山海鎮的士兵開始緊張的列陣,步兵盾手在中間最前排,長矛手布置在中間,兩邊是火銃手,再是騎兵押陣,中間略后是弓箭手。

他們的陣形在一點點排開,清軍卻已經迅疾而至。

隨著雙方越來越近,清軍開始在馬上用力拋射弓箭。無數的箭支呼嘯飛上空中。組成密集的箭雨向明軍還未成形的陣中灑落。

許多士兵中箭,慘叫著倒地。

馬科騎在馬上,位于陣中總兵旗下,看著清軍那兇猛拼命的勢頭。咬著牙揮著劍喝令,“放箭!”

許多明軍弓箭手匆匆舉起弓還擊,不過這種匆匆射出去的箭稀疏凌亂,對于披著重金的清軍騎兵并沒多少殺傷,沖鋒的清中騎兵有部份人中箭落馬。但其它的騎兵依然在猛沖。

“沖過去,砍死他們!”濟爾哈朗一馬當先,高聲喝令。他沒有讓清軍繞著明軍軍陣射擊,而是帶著手下直直的硬沖向敵陣,準備直接破陣。

狹路相逢勇者勝!

“盾牌!”

許多明軍看著清騎沖鋒的勢頭,也感覺到了這次清軍的意圖。一些陣前的軍官高聲大喊,讓盾手們用肩膀頂住大盾。

后排的軍官也在喝令自己的長矛手,“放平長矛,快,把矛尾插進地里去。握緊長矛!”

“這些該死的韃子,真不怕死!”

在步兵的兩翼,是山海關的騎兵,數量不多,但也有兩千騎。可是馬科并沒有下令讓騎兵上前攔截,那些騎兵都是山海關的精銳,他并不想在這里跟韃子硬拼消耗掉。他甚至認為,有這八千步兵列陣,一千韃子并不能突破。

只要頂住韃子的沖擊,到時再讓騎兵兩翼包抄不遲。

濟爾哈朗帶著騎兵一路直沖到了陣前。無人攔截。

“殺!”

濟爾哈朗沒有絲毫猶豫,就這樣縱馬沖躍向明軍匆匆結起的軍陣。在他身邊,一騎又一騎的清軍義無反顧的縱上了明軍的盾牌和長矛。

這是一種相當愚蠢的戰術,騎兵絕不該如此使用。可在此時。濟爾哈朗就這樣上了,他的部下也就這樣跟著上了。

戰馬撞入步陣,臨時結起的單薄步陣在晃動,戰破撞開口子,清騎揮刀猛砍,不少明軍士兵被戰馬撞倒。踩踏,被清軍砍例刺死。

可很快,明軍也開始反擊。在承受了這波猛烈的沖擊之后,盾手們在竭力穩固盾陣,后面的長槍手更是拼命的把長矛刺出來,戰場上戰馬嘶鳴,騎士悲叫。

清軍如飛蛾投火一般的前仆后繼的沖向明陣,明軍士兵也在拼命的捅著長矛。

傷亡慘重,兩邊都是如此。

血流成河,廝殺異常慘烈。

濟爾哈朗的戰馬被十幾支長矛刺穿,悲叫著例斃。

他從馬上滾落,揮刀只是左右猛砍,他旁邊的清騎也在拼命的跟進,后面的騎士還在繼續沖鋒。

執盾的明軍都已經倒在馬尸之下,長矛手們的長矛也多刺在戰馬身上,許多拔不回來,還有些被壓折。

“砍死他們!”濟爾哈朗渾身是血,身上帶著多處傷口,可他恍如不知,狀若瘋狂的揮刀猛砍。

一個缺口出現。

后面的清軍還在跟進,缺口越來越大。

馬科也看到了陣線不穩,清軍已經沖破了寬闊的陣線,在中間撕開了一條口子。

“攔住他們。”

他沒有料到清軍如此兇悍,如同野獸一般的,愣是生生的撕開了他們的陣線。

戰場上突然就大轉變,馬科雖有一萬兵馬,清軍只有一千人,可現在清軍的一千騎卻如同一把大劍插進了清軍陣中,還在不斷刺入撕開。

陣形被撕開,沒有了外面那層最堅固的盾陣槍陣的保護,明軍只堅持了片刻,然后就開始四處躲避清騎。

轉眼間,一萬明軍已經擋不住一千清騎,戰場上甚至出現了明軍如同鳥獸般四散逃開,而清騎卻如一把利刃直直的往中軍旗下沖殺的景象。

馬科揮動著大刀,想要調左右的騎兵,但為時已晚,兩翼的騎兵雖是精銳,可中軍崩潰,在敗兵的帶動下,這些騎兵也開始后撤。

濟爾哈朗跳上了一匹無主的戰馬,揮刀繼續率部前沖,他一面沖一面哈哈大笑,暢快無比。他終于又找到了久違的痛快感覺,一萬明軍不敵一千清軍,兵敗潰散,這才是明軍。一千清軍追著一萬明軍殺。這才是八旗勇士啊。

松山之戰后,一系列的戰事,清軍屢屢失利,濟爾哈朗甚至都有些覺得自己不會打仗了。一打仗。總擔心明軍那呼嘯的炮彈。可現在,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面對明軍,他再次感覺到自己是狼,而明軍只是羊。

被擊殺的明軍尸體到處都是。更多的明軍已經喪膽,他們開始四散而逃。

那面總兵大旗也開始后撤,明軍敗了,一萬山海兵敗了。

“砍光他們!”濟爾哈朗縱馬追擊,大聲呼喊。在他們的前面,山海關鎮的敗兵正拼命的逃跑,頭也不敢回。

義州南面戰場。

吳三桂和祖大率還在率著寧錦兵馬與多鐸等率領的清軍激烈交戰,寧錦軍面對殺出城來的清軍,爆出激昂的戰意,奮勇殺敵。死戰不退。

沒有人后退,也沒有人去割級,在吳三桂的大聲呼喝之下,這支松山之戰后多次對清軍作戰取勝的關寧勁兵,對過去這段時間的手下敗仗,沒有了畏懼。

兩支兵馬激烈交戰,不斷有人倒下,每時每刻都有數十成百的戰士永遠倒下。可兩邊都在激烈戰斗,沒人后退。

“馬科和王樸怎么還沒有來?”祖大壽戰陣經驗豐富,雖然明軍此時爆出異常的戰意。可戰場上,清軍的攻勢還是太猛烈了。明軍正在漸漸處于下風,尤其是在炮陣被奪后。眼下寧錦軍還在憑著一腔熱血戰斗。可他知道,若再沒有援兵過來。等這腔血氣一降,那么明軍很有可能又會恢復到過去那種畏懼建虜的狀態。

一旦落于下風,很可能隨時會崩潰。

吳三桂也現了兩人久久不至,心里憤怒異常。

“來人,再去催王樸、馬科前來!”

吳三桂轉頭對祖大壽道,“我先把寧遠騎兵調上去頂一會。”

祖大壽面色猶豫之色。然后他拉住了外甥。

“情況有些不對勁。”

“怎么了?”

祖大壽回頭望著義州。

這時只見馬科正率著一支騎兵狼狽的向這邊跑來,而在他們身后,是一支疾追擊的清軍騎兵。

“敗了,敗了!”

隨著馬科到來的,還有無數的驚惶喊聲。

“他娘的這是怎么回事?”吳三桂怒火騰騰。

馬科縱馬奔來,遠遠的就在喊,“大事不好了,大股清虜自廣寧殺來,帶隊的是睿親王多爾袞,起碼兩萬滿蒙八旗精銳騎兵。他們已經擊敗了總兵劉肇基的兵馬,我抵擋不住,部下已經潰散了。”

吳三桂愣住,有些難以相信。

廣寧就在義州的東面,隔了一座大山,相距并不遠。

石廷柱并不是孤軍來援,他只是一支前鋒,真正救援義州的主力是多爾袞率領的兩萬精騎。

遠處,蹄聲如雷,九王多爾袞殺到了。

吳三桂眼中滿是不甘,他望著對面的那片白旗,隱約看到旗下的正白旗主多爾袞,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與他同年,甚至還比他小了幾個月。在努爾哈赤諸子侄中第九個封王,因此也稱為九王。

現在,他的到來,粉碎了吳三桂奪取義州勝利的計劃,甚至還將讓他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多爾袞來了,沒希望了。現在得想辦法立即撤退,保存軍力。撤吧!”祖大壽很冷靜的勸說侄子。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就差一點點,就差一點點吳三桂就要取得義州勝利了。

可就是差了這一點,天堂到地獄。

“舅父,我們跟他們打,我們有十二萬大軍,韃子加上援軍也不過五萬,只要咱們頂住他們的這輪攻勢,我們就能贏,起碼能穩住局面。舅舅,現在不能撤,一撤我們就完了,到時必然潰敗。”吳三桂不甘心,他很清楚,如果此時撤退,那極可能變成一場大潰敗。到時,能帶回多少兵馬,都難說。

“別傻了。”祖大壽喝聲道,“現在這局面,別說十二萬,就是二十四萬,我們都打不贏了。馬科已經敗了,劉肇基也敗了,王樸那邊還沒消息,但以這家伙的品性,只怕會第一時間逃跑。就靠我們寧錦兩鎮兵馬,如何擋的住這些擋子?若是炮還在,說不定不家機會,可現在炮都落入韃子之手了,咱們拿什么跟韃子拼?”

“聽我一句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這里還拼什么,多想想以后,若是我們能帶著兵馬撤回去,哪怕是只保住寧錦精銳,到時也還能保住地位不失,不被朝廷追究。若是我們真在這里跟韃子拼光了,那時真的一切休矣。沒有了兵馬,你拼的再勇敢,也會被問罪。”

祖大壽自當年袁崇煥被殺后,就一直對朝廷始終提防著,平時都不離軍營。他深深明白,當年皇帝殺了袁崇煥,卻不追究他,皆只因為他們祖家是遼西將門,對遼兵影響極大。關外戰事的緊張,使得皇上需要他而已。

可如果手上沒了兵,那皇上豈還會容他們。

至于說跟韃子拼,祖大壽根本不相信能拼的過,也不愿意拼。處于順風局勢之時,寧錦兵馬還能憑著一腔熱血奮戰。可現在這局勢,還怎么打?

戰場局勢瞬息變幻,證實了祖大壽的話語。

在多爾袞率兩萬勁旅自廣寧一路殺到后,戰場上剛剛還在與韃子英勇對拼的寧錦戰士,立馬就開始動搖了,戰場上很快出現了后退的明軍,接著整個戰場的明軍都在開始撤退,很快撤退變成了逃跑。

“大勢已去,跑吧!”祖大壽長嘆一聲,也開始策馬轉身而逃。

吳三桂望著崩潰的戰場,痛心不已,一世英名盡喪于此。他很想沖上去,與韃子死戰到底,可最終,他也長嘆了一聲,調轉馬頭跟著舅父祖大壽向南撤退。

“敗了,敗了!”

“跑啊!”

明軍甚至已經連像樣的撤退都沒了,只是各顧自己的逃命,四散而逃。營帳、輜重,一切都拋在了后面,五鎮兵馬,甚至也完全各自撤退,甚至就連在一起做戰的寧錦兩鎮兵馬,此時都完全是四散而逃,吳三桂和祖大壽都只帶著一支騎兵,完全管不上其它的兵馬了。

“我的大炮!”吳三桂騎在馬上,忍不住還回頭望向城南的寧遠炮陣。他費盡心血從劉鈞那里換來的火炮,全完了。(未完待續。)

大家圣誕節快樂!感謝失憶LoVe敏、L的自由、1eon浪子幾位的支持,謝謝!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