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劉允貞給父親杯中加滿酒,一面憤憤不平的說道。皇帝已經正式下詔,稱楚國公朱慈燁功勛著著,特加升為京營總督,總督京營九鎮兵馬,授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中軍都督府事。

皇帝的這道封賞詔書看似給劉鈞又加官了,遼東提督升為京營總督,原本管四鎮兵馬,后來削了一鎮,現在升為京營總督一下子又管九鎮兵馬。甚至還加了個中軍左都督,掌中軍都督府事。

不過劉允貞對這道詔書看的很明白,所謂封賞,實際上是明升暗降。遼東三鎮兵馬是實兵實權,升任京營總督,統領京營九鎮,卻是虛的。至于所謂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中軍都督府事,更是虛的沒邊。

京師哪個不知道,如今五軍都督府的職權早被兵部侵占。特別是如今隨著天下衛所制的崩壞馳廢,五軍都督府也幾乎成了一個擺設。隨便一個游擊將軍,都有可能加一個都督僉事銜。

五軍都督府的官職,幾乎已經成了武將們的加銜,只起一個階官之用。

現在朝廷在各地都在整頓衛所清理屯田,所謂整頓衛所,實際上就是在徹底的裁撤衛所,僅還保留一個衛所名字,剩下一些世襲的武官,實際上連兵都沒了,全都轉調到各地新軍中,或者轉為屯田屯丁。

地方衛所都沒了,這管理天下衛所的五軍都督府,自然也就成了一個空衙門。

朝廷又新頒布了軍銜,使得原來武將們例加都督府和衛所職,都沒必要了。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劉僑細細品著酒,卻沒多少不憤之色,相反,他覺得這是個好事。

如今鎖口河劉家早已經與劉鈞命運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劉鈞得寵,劉僑自然地位穩固。劉鈞若是失勢,劉僑也當然會受到牽連。

當年劉鈞想要認祖歸宗,劉老太爺還不肯,生怕劉鈞會搶了劉家的世襲千戶職。現在想想。多么可笑。如今劉鈞已經是皇帝義子了,有一個世襲國公爵位,甚至皇帝還特別給了劉鈞娶朝鮮公主為平妻,許朝鮮公主為劉鈞所生之子以后可以姓劉,承襲劉家香火。這個還不知道在哪里的小子。皇上已經說過等他出生之后,就讓他承襲鎮南侯的世襲爵位。

一門兩爵位,一楚國公一鎮南侯,這是何等的恩寵榮耀。大明二百余年,也就是當年開國元帥徐達的兩國兒子一人得封一個公爵爵位,傳承至今,魏國公定國公兩支一支南京一支北京。可那也是特殊情況之下才有的,除此之外,再無他例。

這等恩寵榮耀,固然讓人欣喜。可也讓劉僑隱隱擔憂。劉鈞才二十一啊,就已經位極人臣了,這以后就怕難以長久。

現在皇帝下詔將侄子調入京中,雖然明擺著是明升暗降,可他卻認為是好事。侄子升的太快了,一直握著一支精銳的大軍,也是招禍。就算沒有皇帝的這道旨意,劉僑都準備讓侄兒想辦法自污一下。

現在這樣,很好。

劉僑舉起酒杯,笑著對坐在對面還憤憤不平的兒子道。“吃虧是福,有時往前一步是萬丈懸崖,退后一步反而是海闊天空。現在只要繼業把遼東軍權交出,那么皇帝就再不會猜忌他了。”

“話說如此。可總覺得心寒。二哥為朝廷南征北戰,平流寇,征韃虜,立下赫赫戰功。況且還為陛下費盡心機籌措錢糧,這等忠心居然還被猜疑,這不是讓人心寒嘛。”

“你懂個屁。所謂帝王心術,要的就是平衡。皇帝是不會把大權讓臣子把持的,尤其是兵權,更不可能。”

天子的封賞詔書已經明旨出,京師盡知。宣旨天使已經快馬出了京師,一路趕往天津,自港口乘船往遼東而去。不出意外,三天后劉鈞就會接到圣旨,然后把遼東軍務做番交接,就要回京上任了。

科道言官彈劾劉鈞之事,也就到此為止。雖然周延儒和吳甡都對這個結果難以接受,但那些還想要趁機繼續的言官們的后續彈章,無一例外的都被皇帝給留中不了。其中一個彈劾措詞比較激烈的給事中,還被皇帝下旨訓斥了一頓,被罰了一個月俸祿。

皇帝并不想治劉鈞的罪,更不想因為劉鈞獲罪,而引遼東兵馬的動亂。

“其實皇上的恩寵已經無比厚重了,二十出頭,就已經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已經足夠了。”劉僑嘆道,侄子這輩子就算以后什么都不干,天天坐著享受,掙下的這份封賞,也夠子孫享受了。一個世襲公爵一個世襲侯爵,再加上四海銀行、江南錢莊以及東印度公司的錢財,真的足夠了。

“吳三桂也才二十多歲,也一樣任遼西提督,總領關寧錦三鎮,也沒見言官彈劾啊。鄭芝龍原來還是一個海賊,現在不也是海軍提督,總領三鎮水師艦隊嗎?也沒見言官彈劾啊。”劉允貞還是有些憤憤不平。

“當然有彈劾,只是沒鬧的人盡皆知而已。而且他們的情況也和你二哥不一樣,吳三桂任提督,那是吳祖兩家族在遼西軍中的影響力,必須得用遼人統遼兵。而且吳三桂就算任提督,對遼西三鎮的控制也不可能如你二哥在楚軍中的影響一樣。況且,現在遼西軍正節節勝利呢,這個時候誰會多說什么,就跟當初你哥封侯封公之時,誰又能說什么。但以后,吳三桂也不可能長久坐著遼西提督位置的。”

“父親,你說二哥真的會奉詔嗎?”

劉僑輕笑,“除非你二哥真的頭腦昏,想要造反,不然,他當然會奉詔,也只能奉詔。”

父子兩說著話,這時管家小跑著進來。

“福伯,何事慌張?”

“二公子回來了”福伯忙道。

劉僑二子劉允文有舉人功名,劉僑沒急著讓他考進士,而是有意讓幾個兒子多磨磨。后來又讓老二劉允文跟隨老大劉允升一起去了劉鈞軍中效力。如今老大劉允升已經官任遼東鎮下北洋水師總兵官,老二劉允文也任著一個四品提調官,負責遼東第八鎮的后勤糧餉。這個時候二兒子突然回來。也是讓劉僑有些意外。

“老二怎么這個時候回來了?”

劉允文一入京,就先回了劉府。他先去了自己的院里見過妻子,換了身衣服,然后就來書房拜見父親。

“你怎么這個時候回來了?”劉僑問。

“我回來報捷!”劉允文笑道。

“報捷?”劉允貞疑惑。他問劉允文,“哥,你回京的時候,有沒有遇到朝廷的使者?”

劉允文在劉僑對面坐下,一臉平靜的道。“你說的是往遼東宣旨的使者吧,遇到了。”

“那你也知道皇上新封二哥為京營總督了?”

“嗯,聽他們說了。”

劉僑瞪了小兒子一眼,他咳嗽一聲,問,“你還沒說報什么捷呢?”

“我們剛剛拿下蓋州,以三萬兵攻五萬人把守之城,僅用了半個月時間,沒折損一兵一卒,就殲敵四千余。迫其余五萬余人開城投降。”劉允文說的很平淡,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殲滅了清虜五萬漢軍。

“真的?”劉允貞驚的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哥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劉僑也坐不住了,“天啊,這.....這....”

花了好一會功夫,劉僑才從兒子口里聽到了蓋州之戰的完整過程。從突襲蓋州,成功將孔有德五萬余人馬堵在蓋州,再到步步為營,用壕溝土墻加炮臺。一步步逼到蓋州城下,再到如何用大炮把蓋州城墻轟破,瓦解守軍的防御,逼他們一步步退入內堡。再到最后叛軍無路可退,被迫開城投降,一切娓娓到來,聽的劉僑父子兩驚嘆連連。

“嘿嘿,朝中一群言官剛剛才彈劾繼業消極避戰,說他擁兵自重。養賊自重,結果剛說完呢,繼業就把蓋州給攻破了。哈哈,這臉打的,真是啪啪響,過癮!”劉僑一陣哈哈大笑,讓兒子給自己倒滿一杯酒,一飲而盡。喝完一杯不過癮,又連喝了兩杯。

“這事你稟報兵部了沒有?”劉僑紅著臉痛快的問兒子。

劉允文也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痛快的一飲而盡。聞父親問,搖頭道,“我在路上聽說了彈劾和封賞之事,一回京就先到家里來了。”

劉僑想了想,“你馬上去兵部報捷,別把這正事耽誤了。”

“急什么,圣旨都下了,使者也已經去了遼東,追不回來了。”劉允貞道。

“為父會不知道這些么,但既然繼業讓允文回來報捷,就不能耽誤正事。”

劉允文起身,“是,父親,兒子這就去報捷。”

劉僑也站了起來,“為父跟你一起出門,我也要去向皇帝報捷,不知道皇上聽到這捷報之后,會是什么表情。”

周延儒剛從宮中出來,坐在八抬大轎中回府路上。坐在輕輕搖晃的暖轎里,周延儒正和吳昌時一邊喝茶一邊談話。

“這次失算了,皇上對劉繼業很信任。”周延儒嘆道。費了半天功夫,劉鈞雖然被從遼東調回來了,可卻升任京營總督,明面上還升了官。雖說這是明升暗降,可旁人看來是實打實升官了。

尤其是在皇帝處置了一名繼續彈劾劉鈞的言官后,這已經明白無誤的在透露一個信息,劉繼業恩寵依在。

“一步步來,大人莫急。既然皇上把劉鈞從遼東調回來,終還是說明皇上確實對劉鈞有所猜忌的,要不然也不會臨陣換將了。”吳昌時笑著說道。

這個時候,街道上傳來一陣陣歡呼之聲。

“怎么回事?”周延儒掀開轎簾一角問旁邊隨行的家丁。

“回大人,是遼東捷報,楚國公攻破了蓋州,孔有德尚可尚等四漢奸帶著五萬叛軍開城投降了,大捷!”

周府家丁興匆匆的稟報著,說著說著他現輔大人聽到這個消息并沒有半點高興之色,反而臉色陰沉沉的,家丁茫然不解,后面的話說不出來了,知趣的閉上了嘴。

轎簾被放下,里面傳來周延儒惱怒的哼聲。(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