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319章 轟炸東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9章 轟炸東京

第319章 轟炸東京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真要和日本全面開戰?”

“當然不可能,我們沒時間在這里和日本人開戰,也沒什么必要。Fqsw”劉鈞笑著回答道,雖然有強大的艦隊,可眼下大明的形勢,也不允許劉鈞真的跑到日本來打一場全面戰爭。而且,真打全面戰爭,僅靠著一支艦隊也打不贏。

“不過我們得讓日本人相信我們會跟他打一場全面戰爭,也能打贏他們。”

對于這點,劉鈞還是很有自信的,打一場局部短期戰爭,他毫不擔憂。日本是個島國,而劉鈞擁有這時代強大的海軍艦隊,有最猛烈的炮火。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狠揍日本幾頓,然后讓日本人回到談判桌前來,再狠狠敲詐他們一筆。

兩年前,肥前剛爆了一場島原叛亂。當時那些被禁教要求改信的教民早心懷不滿,當災年之時,藩主還要求他們上交原額的年貢,最終爆了一揆。一揆也是日本的起義。日本有各種各樣的一揆,宗教、農民、商人等等起的一揆。

島原之亂,就是由教民和農民們結合起,就在肥前的島原半島,然后對面海峽的天草也爆,最終有四萬余人,幕府派兵鎮壓,一開始卻反而大敗,死了數千人。最后調集十余萬兵馬,用了近一年,才最終困死了這些教民亂軍。

而付出這么大代價的這場動亂,其領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四萬義軍,更是只有萬余青壯,其余都是老少婦孺教民。

日本幕府連對付這樣一群人,都得花這么大代價,十足的說明德川家族控制的江戶幕府實力很一般。

特別是如今德川家光的鎖國令。禁止各藩與外國貿易,把對外貿易權全收歸幕府,這使得很多實力強勁的外樣大名本就心中不滿。

“看來我們得給德川家光一些壓力才行,鄭兄,你是海上的老手,你分帶艦隊劫掠日本沿海各地。能搶就搶,一定得把聲勢制造的大點,我們得讓日本人相信,我們這次是認真的。”

鄭芝龍也是打劫的前輩了,早年劫掠起家,干海盜,那是重操舊業,輕車熟路。有了劉鈞的許可,他毫無壓力。

“不過有一點你需要注意。我們只搶劫,但盡量不要殺戮,更不要奸淫。”

“這似乎有些難度啊?”鄭芝龍道。

“那就盡量多搶些日本商船,再多攻破些城池,搶劫他們的府庫,不要去搶那些普通的漁村。”劉鈞要把聲勢鬧大,但也不希望弄的日本上下一心,非要跟大明拼死一戰。

日本雖說能動員三四十萬兵力。但這又不是傳統的戰爭,這是海權時代的新型戰爭。明軍有制海權。日本人能動員再多的兵有什么用,劉鈞只要守住平戶等幾個島就好了,有艦隊控制海上,加上新型的堡壘加大炮,有多少兵也不管用。

而日本島國,到處都是海岸。到處可以停船,劉鈞的艦隊隨便從哪都可以登6,劫掠他們的沿岸,攻擊他們漁船、商船。

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各國的艦隊就是這樣干的,劉鈞又不打算要占據整個日本。因此只是占據一個點,那么日本人永遠也打不贏這場戰爭。

只是劉鈞也不希望真的到那一步,畢竟是為求財。只是想要迫日本人退讓一些,把對外貿易對東印度公司更開放一些,順便還可以大肆搶上一筆,也算是為當年倭寇們侵略中國沿海付些代價了。

“慈燁與鄭芝龍率艦隊在攻打日本?”

聽到提督東廠的王之心這個匯報,崇禎一下放下手上的奏章,神色變的沉重起來。

前些天他還剛下密旨往朝鮮去,讓劉鈞早點處置完朝鮮的事務,盡快回到遼南。結果劉鈞反而跑到日本去了,而且在事先沒有報告朝廷的狀況下,居然就調了海軍提督鄭芝龍率艦隊一起進攻日本了。fqxsw

當年太祖曾經將日本朝鮮等國定為不征之國。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崇禎意外劉鈞居然不經奏請就跟日本人開戰。

“知道為什么要打日本嗎?”。崇禎問。

王之心連忙回道,“據東廠番子回報,朝鮮將耽羅和巨濟二島租借于我大明,然后,楚公現來自日本對馬、壹岐和平戶的倭寇劫掠巨濟沿岸漁村,搶奪運往島上建筑商港的物資。楚國公認為這是日本對大明的挑釁,必須加以懲戒。楚國公派人文是本當政的幕府大將軍,結果對方不理不睬,楚國公惱怒之下才兵的。”

“現在楚國公和鄭提督已經攻占日本的對馬、壹岐、平戶諸島,這些島是日本松浦家族的領地,當年我國沿海倭亂,也正是松浦家族資助日本浪人劫掠侵犯。松浦家當年還有家主親自率隊前來大明劫掠。當年大海盜王直,自稱微王,就是和松浦家勾結。”

王之心平時沒少拿劉鈞的孝敬,這個時候也少不了替劉鈞說些好話。

崇禎聽到這里,也對日本人更加厭惡幾分。

“日本人雖可惡,但也得分清輕重緩急,眼下我大明要之急是與清虜作戰,收復遼東。至于日本跳梁小丑,讓他暫時先囂張一會,來日再收拾就是了。”崇禎話雖如此說,可語氣里已經沒有多少責怪劉鈞之意了。

“皇上說的是,其實楚國公也就是一時氣不過日本人囂張。正好日本又要鎖國禁海,不許海貿,楚國公越不滿,按楚國公所說的,如今我國每年與日本貿易,商人獲利良多,朝廷每年也能從對日貿易之中獲得數十萬元的稅收,日本人要禁海,對我們影響不小。”

一聽說要影響大明一年幾十萬塊銀元的收入,崇禎就不高興了。這年頭,弄點稅收容易嗎?今年罕見的大旱災,數省夏糧幾乎是顆粒無收,連做為天下糧倉的蘇松和湖廣兩地,都僅有半成收獲。

到處都需要銀子和糧食賑災。收入更是大減,許多地方不得不減免了今年的稅收,這使得朝廷的財政剛剛好轉又開始惡化。而二十萬大軍集結于關外,更是每天消耗無數錢糧。

若不是有債券籌集的那總計三千萬塊銀元,以及去年以來的關稅、商稅的一千多萬塊銀元的收入增加,朝廷都不知道要如何運轉下去。

現在崇禎也明白一個事實。指望著從老百姓手上收稅支撐財政,那是不現實的,不倒貼進去就是好的了。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債券以及關稅和商稅,其中關稅和商稅都主要來自于海上貿易,商人才是現在朝廷能征到稅的對象。

王之心小心的打量著皇帝的表情,趁機又道,“其實皇上也不必過于擔憂,東廠的探子回報,楚國公也只是打算教訓一下日本人。威嚇他們一番,讓他們重新開放互市,楚國公估計日本人馬上就能服軟,到時再談判,事情就解決了。據說楚國公已經打算等和議之后,向日本采購百萬石糧食,運回遼東,用做軍糧。以解決今年糧食欠收帶來的糧食不足狀況。”

“真能從日本采購到這么多糧食,另外從日本購糧運回遼東會不會耗費太多?”

“現在國內到處缺糧。糧價極高,從日本買糧倒不會太貴,運輸費高點,但可以接受。”

崇禎點頭,“日本那邊朕還是交給楚國公全權處置,但還是那句話。盡快結束,莫要把事情鬧的不可收拾。”

日本。

現在日本人終于償到了當年明朝沿海百姓的那種恐慌,大明的艦隊四處出擊。不但九州的肥前肥后筑前薩摩等沿海受到攻擊,就連四國、本州等也同樣被襲擊,最后連江戶灣。都出現了大明的艦隊群。

打著日月旗的艦隊群直入江戶灣,到達橫濱附近海面。

德川家光調來水軍二百余條船,試圖擊敗驅趕明軍艦隊。

“讓他們見識一下大明艦炮的威力。”面對著匆匆趕來的日本水軍,劉鈞率領的一百余條艦船組成的大明艦隊,毫無畏懼。

九月中,中日雙方艦隊在江戶灣橫濱港外海面,生海戰。

戰斗一開始,明軍艦隊立即搶占上上風,然后以當時最先進的線列戰陣,以強大的艦載炮火在遠距離給予日本水軍毀滅性打擊。

德川家當等日本幕藩諸多大名一起在橫濱親眼見證了這場海戰,日本船只根本無法靠近大明艦隊的水師,一艘接一艘的被擊沉。

尤其是在這一戰,劉鈞的戰艦上裝備了新式的加農榴彈炮,使用了對于日本水軍木船最為致命的榴彈炮。普通的實心彈有時命中船只,只要不是水線以下,雖然會被打出個大窟窿,可一時并不會沉毀。可這種爆炸彈,在船上二次爆炸,對于木船來說卻是致命的,會引大火,甚至直接炸爛船只。

江戶灣海戰從早到晚,整整打了一天,最后日本水軍全軍盡沒,海上盡是日本船的碎片。而戰斗結束,大明的艦隊無一船傷亡。

這個結果震驚所有日本人,獲得海戰勝利之后,劉鈞讓艦隊駛進橫濱,向橫濱城射艦炮。隨后,艦隊繼續深入,直抵江戶港,并向江戶射了上百炮彈。

九月十八日,日本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派出代表請求議和。

劉鈞向日本提出談判條件,“日本向大明稱臣納貢,從此永為大明藩屬。日本天皇改稱日本國王,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授印,每年向大明六次朝貢。其二,日本將平戶、對馬、壹岐、馬島永久租借給大明,大明每年付給日本一千兩白銀。大明對諸島有駐軍、司法和行政權,日本無權干涉。”

“其三,日本向大明開放所有的港口貿易,并享受最惠國待遇,最低關稅。第四,居留在日本的大明子民可以不服從日本法律約束,不受日本審判,如犯罪,當移交大明處置。第四,大明擁有對日本的獨家貿易權,日本不得與其它各國貿易。”

江戶幕府也給出了談判底線,向大明開放互市貿易,有限優惠待遇。允明國在五島建立商館,允明國人在五島居留,開放平戶和長崎二處港口與大明商人互市。此外,日本要求大明人居留地范圍是五島列島內,禁止進入日本其余地方。

在平戶和長崎二港,允許明人建立商館。明人在二處港口十里內范圍可以活動,以港口十里為限,禁止越過十里界線。

這個條件劉鈞直接拒絕,他直接向日本使者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日本不答應大明的條件,那么他就要進攻江戶城。

通過緊急商議后,江戶幕府最后勉強答應了劉鈞的條件,同意將對馬、壹岐、平戶、五島等幾個大島及周邊的附屬小島都租借給大明,承認大明對租界為駐軍、司法、行政等權。也給予大明最惠國待遇。但沒有獨家貿易權。

在租界外,另只對大明商船開放長崎、唐津、難波、橫濱、江戶、名古屋、兵庫津七個港口。各開放商港承認明國人的居留權和房屋租賃權,允許明人自由貿易,雙方國民買賣物品,一律不受限制;對支付方式等,日本官員概不干預;對于日本人買賣或攜帶購自美國人的商品,不加妨礙。雙方制定協議關稅,不得單方面提高關稅等。允許明人在日本的旅行權。

這樣的條件。已經是日本人的最大讓步了。

劉鈞也見好就收,當天。在大明的戰艦神龍號上,劉鈞代表大明帝國,德川家光代表日本江戶幕府,正式簽定九一八江戶條約。

和約簽署后,還需要各自上交給日本國王和大明皇帝簽署,然后交換各約。正式生效。

簽署完和約,劉鈞立即當德川家光的面下令大明各艦船返回平戶,以后不得再無故侵擾日本各地。對于被俘的平戶藩主和日本士兵也都予以釋放,允許日本將平戶等租界內的百姓遷走。如果半年內未遷走,則視為自愿留在租界之內。以后他們得遵守租界法律而不是日本法律,得向大明租界交稅而不是日本。

德川家光也不想再和大明作戰,他立即下令從租界遷出百姓,同時給松浦家換了一塊領地。

簽署和約的第二天,劉鈞和日本又談好了數樁貿易合同,其中包括生絲、瓷器、砂糖、鹿皮、絲綢、香料、胡椒、麻布、歐式軟帆商船等貨物出售給日本,而從日本商人處購進大量的大米以及漆器還有黃金、白銀與銅料。

這批交易量極大,劉鈞特意壓低了下價格,給了日本商人些優惠。另外劉鈞也與日本協議好了關稅,這些稅收雖然不高,但也讓日本幕府小賺一筆,雙方各自滿意。

各約和協議達成,劉鈞就率著艦隊揚帆離去,返回平戶。

站在船頭,看著越來越小的江戶灣,劉鈞長松口氣,這次敲詐終于成功了。

“落后就要挨打,一定得記住了。”劉鈞對站在身邊的朱成功道,這個年輕人早迫切的想回平戶去了,與母親分別多年,如今終于重逢,當年離開時的弟弟,如今也長的很高大了,父親已經跟他說過,等離開時,要帶母親和弟弟回臺灣去。

朱成功點了點頭,他一直跟在義父的身邊,很清楚這是一次冒險,一次訛詐,可日本人妥協了。難以想象,義父打著大明的旗號,帶著兩萬人馬,幾百條船,就讓一千多萬人口的日本臣服了,還租借了這么多個島,開放了這么多港口。

少年對于年青的義父,充滿崇拜!

北京。

劉鈞派人快船快馬將與日本的和約送到京師,當崇禎看到這份和約之時,充滿驚嘆。

“他居然真的辦成了,短短月余時間,就讓日本臣服了。”

崇禎感嘆一聲,都不知道要如何來形容劉鈞了,入遼南,敗建虜,使得遼東幾百里沿岸,成了無人區,韃子現在甚至不得不主動下了遷海令。

就在這月,崇禎剛得到奏報,黃臺吉已經下令,自遼河口到鴨綠江寬甸一線,一千五百里的沿海地區,所有百姓遷后五十里,嚴禁商民船只下海,不允許進行海上貿易。同時,下令焚毀清軍和百姓所擁有的所有船只,界外沿海五十里內的城池堡壘房屋,通通焚毀。凡越界百姓,一經現,立即就地處死,以防通敵。

看到這個奏報的時候,崇禎非常高興。

韃子已經被劉鈞的進攻弄的狼狽萬分,不得不下達這樣的昏庸政令了,靠遷海五十令,制造無人區來防御劉鈞,這充分說明韃子已經懼怕明軍了。這遷海令,對大明來說,是極大的好事。

楚國公去了趟朝鮮,朝鮮立即換了個更加親明忠明的國王。去了趟日本,日本也臣服大明。

“立即讓翰林院擬詔冊封日本國王。”崇禎滿意的下旨。

他更高興的是,劉鈞向他奏報,今年當可在朝鮮與日本以及南洋等地,采購到大約三到五百萬石大米,以接濟中原災荒。雖然從海外運輸這么多糧食回國,代價很高,但有這么多糧食就能大大減輕今年的糧食危機,錢多花一些也是值得的。

以往各年,大災之后就是大饑,朝廷就算有銀子都弄不來糧食。現在卻還多了海外幾條購糧渠道,非常好。(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