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281章 復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1章 復遼

第281章 復遼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崇禎正在猶豫不決之中,劉鈞以一新練之軍,戰四川,攻淮西,打西夷,無往而不利。fQxsn∈n∈,相比起湖廣新軍,朝廷的九邊邊軍,尤其是關寧鐵騎那更是久經戰陣,朝廷投入了無數的錢糧進去。

尤其是自去秋以來,崇禎把關寧軍整編為三鎮,下轄九萬之眾,清理了空額裁撤了老弱,又補了軍餉,更換了許多軍械,崇禎覺得如今的關寧軍實力應當更強。

而且他還在考慮從陜西把孫傳庭、猛如虎、虎大威等一眾猛將精兵調到寧錦去。既然流匪已平,這些精銳也不必一直坐鎮西北,那些殘留的流匪交給地方兵將就好了。

以現在關寧錦三鎮九萬大軍,再自陜西三邊抽調五六萬兵馬到寧錦,那么朝廷可以在錦州一線集結起碼十萬精兵。

十萬精兵起反攻,攻占義州城。

洪承疇一連上了多道奏折,稱清軍已經筑完義州城,現在還開始在義州城外屯田,還不時派騎兵到錦州外圍破壞明軍屯田。若再不反攻,今年錦州的屯田不但無法完成,而且義州的清軍還會進一步擠壓錦州明軍的生存空間。

如此下去,錦州必難以堅持。錦州若不保,遼西也將難以堅守。洪承疇把錦州和整個關外的安危,都綁在了奪取義州城之上。

可輔梅之煥與次輔李長庚以及兵部尚書傅宗龍和兵部左侍郎陳新甲也都反對打義州,依然堅持讓錦州派小股兵馬去破壞義州的屯田,以及襲擊他們的補給路線。

可越來越多的朝廷大臣都在支持洪承疇的計劃,其中尤以吏部尚書周延儒為的許多大臣,特別是不少東林身份的大臣,更是喊的最響亮,一直上書要求對建虜用兵,攻打義州,收復遼東。

這些主張決戰的聲音越來越響亮,甚至還有人重新開始上書提議要調劉鈞的湖北新軍入錦州參戰。

在多數大臣們的奏折里。似乎關寧軍加上楚軍,就必能取勝。

今天崇禎詔請兩位輔臣入宮,再次商議要不要攻打義州,要不要調劉鈞到錦州。從心里上來說。崇禎現在已經有些心里支持攻打義州城,不過要不要調劉鈞入錦州,他則還沒有想好,他心里也還是覺得不要把劉鈞調到錦州來更好些,劉鈞用兵更加靈活。現在又有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讓他在遼東沿海出擊,更加合適。

他心里有另一個方案,打算用孫傳庭來代替劉鈞出兵增援錦州。

梅李二人入宮,崇禎親自到殿門口迎接。

即位十三年來,啟用輔臣無數,可唯有梅李二人,雖入閣時間不長,卻迅的扭轉了整個朝廷的局勢。FQxSW.Om不但平定了流匪,也大大改善了朝廷的財政狀況。梅之煥主持的整頓衛軍清理屯田。替朝廷節省了大批軍費不說,還新增了無數屯田。而李長庚主持的整編新軍計劃,也裁撤了大批老弱清理了許多空額,大明軍隊的戰斗力提升了不少。還有開放海禁,建立市舶司海關,新開商稅,整頓鹽茶,短短半年時間,朝廷就已經增收了一千萬元銀元收入。這個收入相當驚人,尤其主要還都來自東南沿海各省。雖然朝廷今年取消剿餉。減征練餉,少征七百多萬兩銀子加征,可朝廷的財務不但沒變壞,還在變好。收入還在上升。

尤其是現在的軍屯田租以及關稅商稅地方也還都有部份截留,這使得不但朝廷收入在增加,地方上可用的錢糧也更寬裕了。

崇禎當了多年皇帝,眼光也早火眼金睛,他能清楚的感受到這兩位輔臣與以往的那些東林黨輔臣不同,不搞黨爭而是一心做實事。也與溫體仁薛國觀這些人不同。這些人只懂迎逢同樣沒有真正的治國之才。

梅之煥見到皇帝親自站到殿門口迎接,連忙上前行禮。他緊走幾步,卻引得一陣咳嗽不止。

崇禎見了,上前親自攙扶,“先生為國操勞,要多加注意調養,回頭朕讓御醫上府去為先生好生診斷,開些調理溫補方子,從內庫里拿最好的藥材。”

“老臣多謝陛下,年紀大人,不中用了。”

“朕還要倚靠先生治國,為朕處理國政,中興大明呢。”崇禎一面說,一面甚至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氅解了下來,為梅之煥披上。

入殿后,崇禎又讓宮人為梅李取來軟椅,并搬來銅炭盆放在二人面前取暖。

坐定之后,崇禎提起今天的正事,可他剛開了個頭,梅之煥便立即態度堅決的反對出兵攻打義州。

“陛下,大明雖然平定了中原流匪,可就如人之大病初愈,眼下正是虛弱之時。朝廷雖在朝廷各項改革,可一時之見也無法收到功效。此時朝廷要集中重兵與清軍決戰,非正確之法,實冒險之舉。一旦戰事失敗,或者遷延不決,那朝廷重兵集于關外,一來中原流匪可能死灰復燃,二來十余萬大軍集結關外,對于糧餉的需求也將大大增加,朝廷負擔大大增加。若勝,僅僅是拿下一個義州,對朝廷在關外局勢并無多大助益,若敗,錦州必然不保,遼西門戶頓開!”

“老臣斗膽,請皇上下旨,以后但有敢言與清軍決戰者,皆斬!”梅之煥說出幾句硬邦邦的話語。

崇禎心中不快,臉色漸沉。

“難道輔對于我大明邊軍如此無信心?就一定認為我們打不贏東虜?”

“老臣不是對大明邊軍無信心,而是陛下委臣以輔,老臣必須穩重持國。臣是輔,不是將領。猶如一軍之中,將軍可以奇兵謀勝,但主帥卻不能總寄希望于僥幸。陛下,眼下朝廷形勢正在轉好,待休養三五年,那時朝廷實力恢復,內部安穩,再向外征討,何愁遼東不復?又何必急于這一時半會?”

“可我不攻建虜,建虜卻會來攻我,難道我們就任由建虜一步步逼近?”

“陛下,此事早有商議定論。清軍屯義州。我軍駐錦州,他來襲擾,我亦可反襲擾,他不讓我錦州屯田。我們亦不讓其屯田。兩軍各據城池對壘,不要浪戰,清軍一時半會亦奈我何?”

“若清軍大軍來圍錦州?”崇禎又問。

“若清軍傾巢圍攻錦州,我軍堅守錦州,憑城池之堅固。糧草之充足,可保起碼一兩年不失。而若賊敢傾巢而來,鎮南侯所部正可趁虛直搗虜穴,此正是賊取敗之道,我大明正求之不得,何懼之有?”

崇禎板著臉,心里卻有些不能接受,輔的這種策略,明顯是被動挨打。等三五年?崇禎是一年也不想等了。

“若調陜西孫傳庭與四川秦良玉至錦州,可否能奪取義州?”

“陛下!”梅之煥無奈的喊道。

“先生。朕意也不必與建虜決戰,但義州必須得奪下。不然錦州無法安全,錦州若有失,整個寧錦不保,朕不能冒這個險。我們集中兵馬,趁敵不備,摧毀義州就收兵。”

“陛下,朝廷調動大軍,豈能瞞過建虜?我們增兵錦州,建虜必增兵義州。到時兩軍對峙,就勢成騎虎了。”

梅之煥嘆息,皇帝的意思本來還是想打這一仗,變著法子來。哎。

“陛下,李自成、羅汝才等大賊還未就擒,一直還盤踞在陜西四川邊界山中,若是秦良玉與孫傳庭出關,只怕到時二賊就會趁機復起。”

李長庚也勸說道。

可兩個越勸,卻反而越堅定了崇禎的要打義州的決心。

當天稍后。崇禎召集內閣大學士以及九卿議事,最終決定出兵摧毀義州城。

詔總督孫傳庭率猛如虎、虎大威等秦軍入遼,調四川總兵秦良玉率川兵入遼。

詔湖廣提督劉鈞率楚軍自海上渡海攻遼!

皇帝要反攻韃子。

這個消息,幾乎在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師各大街小巷。一開始還有人不信,可很快消息就得到了確認。

大明幾十年來對后金勝少敗多,甚至韃虜幾次突入關內,燒殺擄掠,明人對建虜是恨之入骨。若是以往,也許聽說朝廷要兵遼東,大家會充滿擔憂,怕又要加征糧餉。而現在,朝廷剛減免掉了三餉的一半加征,且朝廷去年平流匪敗紅夷,滿朝野上下正是信心大增的時候,對朝廷的出兵遼東,個個都充滿樂觀。

若是能勝,誰又會畏懼戰爭。

當滿京師都在議論著朝廷大軍將如同大敗韃子時,梅之煥卻躺在府里的書房中,不停的咳嗽著。皇帝最終還是決定出兵,還抽調孫傳庭和秦良玉北上。

哎,這個執拗的皇帝啊,梅之煥又是一陣咳嗽。可他知道,自己已經勸不動皇帝了。

“大人,皇上駕臨。”管家跑來稟報。

梅之煥起身,不明白這個時候皇上來做什么。

崇禎依然是微服而來,他還帶來了幾名宮里最好的御醫。

“先生,朕讓他們來為你好好瞧瞧身體。”

“沒什么可瞧的了,油盡燈枯而已,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梅之煥嘆道。然后道,“陛下既然堅持要調孫傳庭和秦良玉入遼,老臣無法勸阻,只有一個建議。既然決定要打,那就全力打這一仗,不要再有半點猶豫,請陛下調鎮南侯率湖廣三鎮,并水師艦隊一同赴遼,集中全力,與建虜一戰。”

崇禎驚訝,“先生不是反對決戰嗎?”

“臣是反對決戰,可如今陛下要和建虜打,那就不如大打,全力去打,如此才能多一些勝算。”

“此事朕會考慮的,先生身體不適,這段時間先在府中休養,暫時不必操勞內閣事務了,朕讓次輔暫領內閣。”

梅之煥心中嘆息,他聽出皇帝并不打算接受他的建議,不想調劉鈞入遼。而這讓他休息的話,確實是對他的關照,也許還有趁機讓他休息,以免干涉到他反對的這場大戰吧。想到這里,梅之煥有些心灰意冷,當下干脆閉起了眼睛什么也不說了。

“先生好好療養,等身體好了,朕還要倚靠先生輔政治國。”崇禎的話語在耳邊響起,然后腳步聲響起,皇帝離開了。(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15o526、立緣的支持!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