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255章 走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5章 走私

第255章 走私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崇明島。fQXsw

在得知東南督撫大換血,鎮南侯殺氣騰騰的南下,一個個市舶司與海關相繼建起后,蘇松的一群大海商們坐不住了。在一番密議過后,這些人沒有等官府在吳松設立海關,他們打算提前今年的出海時間。

甚至還把出海的貨物增加了,原本四艘大海船,最后卻增加到了十二艘大海船。

他們迫不及待的提前出海,就是要避開朝廷的海關,逃避要交付的一大筆稅收。

雖然海貿利潤驚人,可他們依然不愿意拿出部份利潤來交稅,這么多年了,他們也早習慣了不用向朝廷交稅了。

“貨物都裝好沒有,我們得抓緊時間出海。”蘇州大海商王英催促道。

“都差不多了。”

松州海商,也是這次船隊的一個商船主趙嗣祖有些擔憂的道,“我聽說這個朱慈燁來勢洶洶,在揚州,那些鹽商沒招沒惹他,可他卻一下子殺了三十六家鹽商,還把他們的家都給抄了。這次他渡江南來,設市舶司,建海關,咱們這樣,會不會得罪他。”

王英冷笑幾聲,“怕什么,他建他的市舶司海關,咱們跑咱們的海上。我們也不是不交稅,這不是蘇松的海關還沒建起來嘛,若是建起來了,咱們肯定會交稅的啊,怪只怪他度太慢。”

“前幾天鄭家的數十條船過了吳淞口往南京去了,會不會對咱們不利?”

“你別瞎擔憂了,我聽說鄭芝龍如今當上了臺灣總兵官,還被加封了個什么海軍提督,他們鄭家軍現在要編成東海南海北海和長江四個水師艦隊。這些鄭家的船只,說不定就是調到南京去,改編成長江水師艦隊的,跟咱們沒關系。”王英絲毫不擔憂,“況且,咱們跟鄭家也是老交打道了。每次出海,咱們都有買他鄭家的旗幟,一條大海船兩千兩銀子一面旗,咱們每次一文錢都沒少鄭家的。”

聽王英這么一說。其它船主們倒也輕松了不少。覺得事實確實如此,每次他們出海都要花大價買鄭家的旗,雖然說兩千兩銀子貴了些,可有了鄭家的旗幟,他們在海上航行就能無憂無慮。沒有哪個海盜敢打劫掛著鄭家旗幟的船只。兩千兩,花的物有所值,再不用提心吊膽,甚至連荷蘭人、西班牙人也不敢打劫他們。

“聽說那海關收稅不少,又是水稅又是6稅還有什么進出口稅、附加稅、引稅什么的,朝廷這是想銀子想瘋了,搶劫吧。”一名商船主笑道。

“還不是看著咱們出海放洋賺了點錢就眼紅唄。”一人道,“這些稅還只是明面上的,這關鍵還是受不了這個折騰勁。出海得先去跟他們申請由引,辦許可證。這辦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一進衙門,那就是一張張要錢的手,哪一張嘴沒喂飽,事情都別想辦好。”

“就是,貪官污吏,沒一個好的。”大家都有同感。

“引稅看著不多,幾兩銀子的事情,可要把這由引辦下來。你前后得跑多少趟衙門,得請客喝酒還得送禮送錢,要是有人故意拿捏,這還不知道得花多少冤枉錢呢。還耽誤時間。”

“一個由引就如此麻煩,更別說后面了。我打聽了一下,這海關,可麻煩著呢。拿著由引了,才能出海,然后每次出海前。還得把貨物先送到海關港口的碼頭庫區,把貨都一件件送進去,讓他們核查。查啥?查多少貨,值多少錢,然后最后根據這個貨物價值來征稅,據說要征貨價百分之五的稅,交了稅之后,才能提著貨出庫上船。”

另一個忙道,“還不止呢,我聽說海關還會有許多什么違禁物品,如出洋不能帶金子銀子甚至銅鐵都不行,另外什么硝啊硫磺啊等等,違禁的東西多著呢。fQxs一經查到有違禁品,都得沒收,還得罰銀。”

“這就是變著法子在弄我們的錢啊。”王英拿著根玉嘴金斗大煙桿,吧嗒吧嗒的吸了幾口,道,“這貨來回折騰不說,放在海關倉庫里咱們放心嗎?誰知道放在那里,那些官吏不會侵占偷走一些。”

“就是,而且如果以后大家都得這樣,要把貨物先送進海關倉庫,就以衙門里的那些老爺們,只怕貨物進去,一時半會都別想馬上出來。”

有人說,“百分之五的抽稅,這才是要了親命啊。這要販十萬兩銀子貨,就得交五千兩稅,我的個親娘,這不是要了親命嗎。”

“這還不止呢,貨進了海關倉庫,值多少錢,還不是他們說了算。你十萬兩銀子的貨,要是他硬說值二十萬兩,那你就得交一萬兩稅了。”

一眾商船主水手們你一言我一語,反正對于朝廷要搞的這個什么市舶司的海關,還有那征稅之法那是極不信任。

“他娘的,剛安生了幾年,說不定以后又得這生意又要難做了。”

“怕他個鳥,大不了咱們就跟從前一樣,海商做不了,就做海盜嘛。”

一眾人哄笑,其實海商還是海盜,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大家的商船,實際上都有許多銃炮,和諸多亡命之徒,他們也不怕擔個海盜之名,反正給官府點銀子,生意再做。既然如此,又何況要把銀子送給海關呢。

至于什么朝廷,國家稅賦,管他們屁事。

近六十艘戰艦船只,載著一萬余兵馬,順江而下,很快就接近了崇明島。

崇明島上也現了這支艦隊。

“鄭家的船怎么又走了?”

“不對,他們好像沖著咱們來的。”有海商驚訝現。

一名船員眼尖,看到了艦隊中那條最大的三桅戰艦桅桿上高高掛著的旗幟。

“東家,快看,九個腦袋。”

“什么九個腦袋?”王英抬頭,太遠看不清楚,“拿千里鏡來。”

一名家丁取來千里鏡交到王英手上,王英望去,桅桿上的那面旗幟清楚的顯示在他眼中,九頭鳥。九個腦袋的鳥!

鎮南侯!王英倒吸了一口涼氣,拿九個腦袋的怪鳥當旗幟。這大明天全下,也就只有鎮南侯劉鈞一家,不,現在是皇帝義子鎮南侯朱慈燁獨此一家。

一股不好的感覺升上心頭。王英后背涼,鎮南侯怎么來了。一想到揚州三十六名鹽商被殺,家產被抄,家人流放充軍的結局,王英突然有些后悔起來。

自己為何要做那出頭之鳥。要何要挑戰鎮南侯的威勢。

可這個時候后悔已經來不及了,艦隊已經圍了過來,堵住了他們的商船。

一條小艇脫離艦隊而來,登上岸。

“誰是商船船主?”那名上岸之人過來,掃視了王英等人一遍說道。

王英身邊的一名家丁湊到他旁邊,低聲道,“老爺,這人小的認識,好像是鄭家的人。”

聽說是鄭家的人,王英臉上強展笑顏。上前幾步,“不知這位官爺尊姓大名,在何處當差?”一面說話,一面向手下家丁使眼色,那人會意的掏出了一個足有五兩的金錠子送上。

來人見了金子也沒拒絕的收下,然后掃了一眼眾人道,“在下鄭關,是鄭軍門麾下東海艦隊的一名把總,現奉鎮南侯和熊、鄭兩位提督軍門之命,過來通知你們。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立即放下武器,老實投降。”

“投降?包圍?王某不解,我等只是老實本份的商人。犯了何罪?”王英問。

“你們因走私而被包圍,老實的就乖乖認罪投降。”

“官爺,這都是誤會,我們沒有走私。”

“有沒有走私,你們說了不錯,我說了也不錯。得三位提督說了算。”

一眾海商群情激憤,鄭關喝道,“你們想干嘛,要造反嗎?也不惦里下自己幾斤幾兩,看到那邊的艦隊呢,數百門大炮正對著你們呢,隨時能讓你們灰飛煙滅。”

“鄭大人,還請你向三位提督軍門通稟一聲,我們絕無走私之意,還請侯爺給小人一個解釋的機會。”

“先讓你的人都過來,把兵器什么的都放下。”

這就下令。”

看著那龐大的艦隊,還有那戰艦上一門門黑洞洞的炮口,王英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了。十幾條大海商上的船員水手全都被叫了過來,放下了手里的兵器,空手站在岸邊。

戰艦上放下許多小艇,一隊隊的九頭鳥登6,將一眾海商船員都圍了起來,等完全控制了岸上局勢后,劉鈞和鄭芝龍等人也一起下船登6。

“商船主是誰,哪個是商隊的頭領?”劉鈞掃視了一遍眾人,問道。

王英和一群海商出列。

“回侯爺,小的王英,是這商隊的領,這些是各商船的船主們。”

劉鈞瞧了王英一眼,“你可知走私的下場?”

“稟報侯爺,小的沒有走私啊,完全是誤會。”

“你的意思是你本來就準備今天出海,原本就準備十二條海船出海?”

王英額頭冒汗,咬著牙點頭,“確實如此。”

“死到臨頭,還敢如此嘴硬。”劉鈞冷哼一聲。

“侯爺,這只是一場誤會,真的。小的愿意出一筆銀子,算做侯爺帶弟兄們出來的花費。王安,快給侯爺拿一千兩銀子來。”

劉鈞冷笑了一聲。

“不,拿三千兩銀子來。”王英忍痛道。

劉鈞卻是搖了搖頭,“十二條海船,貨物價值多少,估計得有百萬吧,按朝廷的海關稅制,你們起碼得向海關交納五萬兩以上的關稅。”

“侯爺,我們做買賣也不容易,本小利薄啊。侯爺,小的們愿意拿出五千兩犒軍,請侯爺放過小的們一馬。”

“看來你沒明白本侯剛才那番話的意思啊,你以為本侯是那些貪官污吏,想要收你的賄賂嗎?你錯了,本侯不是那樣的人。本侯其實是要告訴你,你們偷逃五萬余兩的稅銀,情節特別惡劣,罪大惡極,罪無可恕!”

“來人!”劉鈞高喊一聲,“把這些走私者通通給我拿下,押回南京,連船帶貨都帶走!”

這下子,王英等人是真的怕了。

“侯爺,侯爺,這都是誤會啊。小民愿意補交關稅,五萬兩,我們一文不少,愿意全部補交。”

“晚了!”

“侯爺,我們愿意再拿出一萬兩犒賞官軍。”

“公然賄賂,罪加一等。”

一隊隊的九頭鳥上前,把這些商人連帶著水手船員全都綁起來,王英等人這下又驚又懼。

他們不停的說著求饒的話語,向劉鈞開出的價碼也越來越高,到最后甚至愿意拿出十萬兩銀子給劉鈞了。

可劉鈞這次來就是為了殺雞的,哪肯放過他們。

艦隊浩浩蕩蕩的又返回南京。

“公開審判!”

三天后,在南京,由劉鈞、熊文燦、鄭芝龍三位提督,以及南京的內外守備、南京兵總尚書方孔炤、南京戶部尚書侯恂以及江南巡撫陳奇瑜、應天知府等大批官員會審。

南直隸的許多有名的鄉紳商賈被邀請前來觀看,圍觀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

在劉鈞的授意之下,審判進行的很快,王英等一眾海商被判走私罪,且數額特別巨大,又犯有海盜罪,因此判較立決。

審判過后,立即當眾執行。

王英等數十位海商被一一送上絞刑架絞死,然后其尸體掛在城頭繼續示眾,他們的商船和貨物都被沒收充公。

那些船員水手,則被判處以一定罰金。

這場審判,就如揚州鹽商案一樣,再次震驚了整個江南。

掛在南京城頭上那幾十具海商的尸體,讓江南的海商們意識到,這位皇帝義子的狠辣無情。

不過比揚州案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處死走私海商后,并沒有罪及他們的家人,也沒有抄沒他們的家產,只是沒收了他們的商船貨物而已。

那些船員水手,更是在象征性的罰了一些銀錢后,轉身就被劉鈞招走了大半,剩下的則都被鄭芝龍給招走了。

至于那價值百萬的貨物,最后直接連船帶貨給了鄭芝龍,然后鄭芝龍給了劉鈞八十萬兩銀子,劉鈞再轉手給皇帝送去了三十萬枚銀幣。

在南京再次殺了一群海商嚇猴后,劉鈞便也打算繼續南下,不再逗留南京了。

“相信經此之后,沿海各省設立市舶司的海關會比較順利了,這些事情以后就交由各督撫們了,咱們接下來直接去臺灣,會會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這些海上強盜!”

“侯爺真要跟紅夷開戰?”鄭芝龍問。

“這算什么開戰,驅除些海盜而已,就算是為明年征遼做一些實戰練習好了。”

鄭芝龍笑道,“侯爺好霸氣,鄭某愿為侯爺前驅。”(未完待續。)

ps:感謝馮家第四少的支持,謝謝!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