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253章 銀彈攻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3章 銀彈攻勢

第253章 銀彈攻勢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紫禁城,乾清宮。fqsw.Cm∈↗,

大明皇帝的寢宮,后三宮之,也是大明歷代皇帝日常理政的地方。

“此次從揚州一眾奸商處查得黃金十三萬二千余兩,銀錠三百余萬兩,另外,各奸商名下良田三千二百六十余頃,房屋及出租店鋪一千余間,大量珠寶玉器衣服書籍等,臣在揚州公開拍賣所有罪產之后,與查獲金銀共合計一千三百六十八萬七千四百五十三兩!所有銀兩,為使用方便,兒臣皆已經將之傾鑄為銀幣,每枚銀幣銀九銅一,二枚當銀一兩,計鑄銀幣三千萬枚。”

崇禎看到這里,突然放聲一陣大笑,驚的一旁的宦官宮人們都極為驚訝的小心望向皇帝。不過看到皇帝是高興而笑,大家又松了口氣,還真擔心皇帝突然失心瘋了。前些天,周皇后的父親嘉定伯入宮哭訴,說皇上新收的義子鎮南侯一出京師,就胡作非為,大肆索賄等等。

結果向來對周國丈很優待的皇上這次卻沒站在國丈一邊,反而大雷霆之怒,當場要削國丈的爵位,還要將他下獄。最后弄的皇后和太子都來求情,皇上才沒削他爵位,可也罰他十萬兩銀,并讓他閉門悔過。

一次罰十萬兩銀子,這樣的處罰震驚了整個京城上下。可最后國丈還是老實的把銀子交了出來,并開始閉門思過。

崇禎大笑連連,臉上全是興奮。

“銀子呢,銀子在哪?”崇禎喊道,他早前就知道了劉鈞在揚州的所為,其實劉鈞在揚州動手拿那些鹽商之前,早就請示過崇禎了,這件事情是得到崇禎準許的。用劉鈞的話來說,每個鹽商都該殺,不過為了安定,只殺小部份震懾下那些不法奸商。

但劉鈞在揚州一下子殺了三十六個奸商,抄出上千萬銀子。還是大大震驚了崇禎。而現在,劉鈞密折上寫的明明白白,整整一千三百多萬銀子。

朝廷現在一年開支兩千多萬兩銀子,而國庫太倉一年銀子收入不到三百萬兩。朝廷全靠著遼餉剿餉練餉這三餉的加派,才勉強維持著這巨大的開銷。可三餉加派,卻更加劇了中原的流民造反。

現在梅之煥和李長庚主持內閣,已經上奏要求先撤除剿餉和練餉。朝廷的三餉,遼餉每年征銀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剿餉兩百八十萬兩,練餉征銀七百三十余萬兩。

三餉加起來一千七百五十多萬,如果免掉剿餉和練餉,那就要少掉一千萬的進項。哪怕現在流匪基本平定,可遼東形勢卻越來越惡劣,少掉一千萬,那北方很難維持。

崇禎現在勉強答應梅之煥他們,從明年開始免征剿餉二百八十萬,但練餉只能免除一半。如此一來,朝廷明年也將立減六百萬的年入。

從哪里弄來六百萬補這窟窿。崇禎實在是沒有什么好辦法。

現在,劉鈞卻一下子送來了一千多萬兩銀子。

殺幾十個奸商,就能弄到這么多銀子,崇禎相當高興。FqXsW

錦衣衛千戶陳鑫跪在殿中,頭也不敢抬,聞言連忙回道:“國姓爺抄沒奸商財產后,便一面開始出售,一面傾鑄銀幣,第一批銀幣一百萬鑄完后,立即就讓微臣親自押解進京。現在一百萬銀幣就在外面侯著。”

“王承恩。立即讓人把銀子運進來,都送到朕這里來,朕要親自察看。”崇禎喊道。

陳鑫帶著王承恩到宮門外把一車車的銀子運入宮,直接運到了乾清殿里。

銀箱被一個個打開。滿眼銀燦燦的,崇禎激動的走到銀箱面前,他伸出手從銀箱里撈了一把銀幣在手,銀幣出嘩拉拉的響聲,聽著這清脆的響聲,崇禎不停的點頭。最后。他手里留下一枚銀幣,仔細的打量著。

這枚銀光燦燦的銀幣,圓形,中間無孔,正面中間是一條蟠龍,龍頭旁邊還有一個太陽,上方邊緣有一行字,大明崇禎十二年。背面則有一輪彎月,正中有兩行字,中間兩個大字一元,旁邊是四個小子,當銀五錢。而且在銀幣的邊上,還有許多齒紋。

“為何要鑄成銀幣?”崇禎問。

陳鑫連忙按來時劉鈞交待他的那些話回答,“因查抄的錢財,有金有銀還有制錢等,后雖都折變為銀,但銀子也有各種不同,有大錠也有散碎,成色也大不一樣。為了統一明了,國姓爺讓都融化,然后鑄成銀幣。這些銀幣成色都是一樣,每枚含銀八成九,含銅一成一。這種銀幣鑄成后,有許多方便,一來成色不變,二來統計清楚,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崇禎想了想,再低頭看了看這銀幣,似乎確實如此。以后朝廷如果用這種銀元,那么就不用擔心下面的官員從中做手腳,一來免去那些貪官污吏們通過不同成色的銀子調包貪污,或者在經手時在重量上做假。一枚枚的銀幣不像是銀錠,可以做假的地方多,而且如下軍餉時,也不用再把大銀子剪成小銀子,也不用再稱量分割。

“國姓爺還說了,這鑄成銀幣除了使用方便之外,還有一個大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通過鑄幣,有火耗之利。朝廷行銀幣,不必純銀,銀九銅一,雖不是等重純銀,可因為方便以及可信,能夠讓大家接受,每鑄一枚銀元,面值一元,等值五錢銀,實際上卻只耗銀四錢五左右,那半分銀子拋開鑄幣成本和銅料錢,還能有火耗剩余。”

崇禎捏著銀幣,面值五錢,實際只用銀四錢五,甚至不到。這種做法,其實并不算新鮮。早在漢唐時代,官方就經常行當十當二十的大錢。或者直接行鐵錢,實際上跟現在劉鈞四錢五銀鑄五錢銀幣是一樣的,給錢升值,讓幣值大于錢幣本身價值。

這也跟寶鈔有些相似,不過劉鈞的銀幣還是大有不同的,畢竟里面是四錢五的真銀子,而且鑄幣行的這種銀幣,確實能帶來許多便利之處。銀幣使用,就不必再擔憂成色,也不用擔心重量。每一枚銀幣都是固定成色和固定的重量,而通過鑄幣,又能得到火耗之利。

百姓方便,朝廷利利。

不過如此一來。很可能會引起私鑄,畢竟銀九銅一有利可圖。

一千三百多萬兩的銀子,劉鈞鑄成三千萬銀幣上交,算算,劉鈞還留了四十萬銀幣算是成本。

而朝廷也等于通過鑄幣。一下子得了一百七十多萬的火耗。

“慈燁確實讓朕欣慰啊。”

“剩下的一千四百萬銀幣什么時候能夠鑄造完送入京師?”崇禎問。

“回陛下,侯爺說一個月內這批銀幣就全部鑄完,到時將分批送入京中。”

“好!”崇禎滿意的大聲道。

崇禎本來想把這鑄幣之事收歸戶部,不過一想如今朝廷里的各種貪污橫行,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算是看透了朝廷的各個部衙里,完全是爛到根了。各部衙不再是用心辦差,反都借著手中權利貪污,就跟開店做買賣一樣。

吏部的官員借著選用官員之權,公開賣官,甚至都明碼標價。上到巡撫下到知縣,都有標價。吏部賣文官,兵部就賣武官,武將要升官晉級,都得走通他們的路子,得錢到位才行。工部則靠掌握的工程水利之權,撈錢,朝廷拔款建造的工程,他們都要從中克扣一筆款子。

戶部更是厲害,錢糧稅賦都從他們手上過。過一道就扣一道。

禮部本是個清閑衙門,可他們一樣利用手中的權利貪污。大明的宗室到如今數量龐大,這些宗室不如科舉不能當官,又不能經商。只能在封地領朝廷拔給的俸祿。雖也有如福王周王等富裕無比的王爺,可還有許多宗室隔的遠,早窮困不已。按規定,宗室男丁出生,取名都得由戶部有關部門取名,而如果宗室不給錢。或者給的錢少,那他們就不給取名或者取個難聽的名字。

有些窮困的宗室五十多歲了都沒有一個大名,而按制度,沒有大名是入不了宗譜的,更不能娶妻,因此有些窮困的宗室五十多歲了不但沒有大名,還得打光棍。

六部如此,科道更勝。大明上下都稱科道言官是抹布,就是抹干凈別人,自己卻臟污不行。官場有句話說的好,行賄最多者縣官,收禮最厲害者言官。

此外廠衛、內臣,哪個不是如此,從上到下都爛到根了。可崇禎面對此,也有心無力。想了想,罷了,若是把這鑄幣的事務交給戶部或者工部,到頭來說不定又把這件有利之事弄成烏煙障氣。

當年崇禎不信任六部,派特出了自己信任的宦官總理戶工兩部,可最后事實證明,這樣做不但引得所有官員攻擊,而且宦官也沒有這種專業的能力。

還是把鑄幣之事交給劉鈞吧,就憑劉鈞最先想到這種鑄幣之法,并且能夠在短短兩三月內就可以把三千多萬銀幣鑄成,就值得把此事交給他。

看著那些銀子,崇禎感覺大為高興。

劉鈞出京前,跟自己說要通過行債券給自己一年內籌到五百萬兩借款,可現在這剛出京不到一月,就已經弄到了一千五百萬銀子,還是不用還的。

滿朝上下,那么多官員,怎么就沒有一個如劉鈞這樣能干之臣呢。

相反,這些人不但不會干事,反而只會貪污,甚至劉鈞這樣能干事的人,反而要被他們彈劾。崇禎又想起前些天國丈進宮攻擊劉鈞,甚至還有些官員上奏攻擊劉鈞,拿他收劉鈞做義子這事做文章,說劉鈞是幸臣,是奸佞。

這些無能的家伙,除了會瘋狗一樣的亂咬人,還會什么。

“把這些銀幣都送進內庫。”崇禎沒把銀子送去國庫,而是收進了內庫。但他也不是要把這些錢當成私房錢,他只是不信任戶部的官員而已。這些銀子連著以前劉鈞給他弄來的那幾百萬兩銀子,崇禎都收進自己的內庫。

等朝廷有需要時,梅之煥可以跟自己提出來,他考慮后再拔款,免得那些貪官胡亂的揮霍貪污了這些來之不易的錢,這些錢,他必須要親自把關。

第二天,鎮南侯又有奏章送到。

劉鈞的奏章有崇禎特旨,可以不經過內閣和通政司,而直接送到御前。崇禎仔細看過,劉鈞新送到的奏折,向皇帝稟報了幾件事情。

其一,劉鈞已經在揚州、南京等地設立了數個海關,并建立了河北、南直隸兩個市舶司,一切進展順利。

接下來又奏報了一個重要消息,劉鈞在南京與鄭芝龍會面,取得了極好的進展。劉鈞上奏請求將鄭氏兵馬編為東海、南海兩個水師艦隊,另外從鄭氏部下抽調一批兵將,分別組建長江水師艦隊和北海水師艦隊。其實長江水師艦隊為整編原提督操江統領下的各營人馬,而北海艦隊,則是一支新編艦隊,用于明年運送兩湖新軍渡海攻遼。

劉鈞因此舉薦加臺灣總兵鄭芝龍為提督海防軍務一職,并隨表附上四支艦隊的軍官保舉名官,每艦隊一名副總兵二名參將四名游擊八名都司十六守備三十二名千總六十四名把總一百二十八名百總,這些水師軍官,多是原鄭氏海上商團艦隊頭目,部份已有官銜。

劉鈞在奏章上說明,鄭氏如今在東南海上有三萬余人馬,亦商亦兵亦盜,朝廷不如給予編制。而給予那些頭目官職,將他們分調四艦隊,實際上也有助于削弱和控制鄭氏。

當然,最讓崇禎滿意的還是劉鈞提出的編制四支水師艦隊,并不需要朝廷額外的錢糧支出。四支水師的錢糧支出,將由市舶司和海關收入中支出。市舶司和海關的收入,將一分為三,一部份用于供軍,水師和其它地方軍,另外一部份留給地方督撫調派,一部份上交朝廷。

既然不用朝廷出錢,那一切好辦,崇禎毫不猶豫的朱批同意。雖然四艦隊一下子增加了上千武職,但相比于把鄭氏這支強大的海上力量控制在手相比起來,又算不得什么了。

最后劉鈞在奏章中請求,為方便行債券,要新設立一家銀行,在各地開設分行支行,請求朝廷批復同意。崇禎看過后,也批復了個可字。(未完待續。)

ps:感謝櫟陽樾的打賞!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