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241章 小閣老劉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1章 小閣老劉鈞

第241章 小閣老劉鈞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出了會館,劉鈞又去分別拜訪了梅之煥和李長庚。FQSw◎,如今兩位老師都入閣秉政,一縣出了兩輔臣,兩人還是親戚,這可以說是相當特殊的情況了,這也就是在崇禎朝的內閣才有可能,在大明其它朝是斷不可能的。

兩人入閣為輔次輔后也是日理萬機,并沒有多少時間與劉鈞這個弟子多談。但對于劉鈞提出的明年攻遼計劃,卻都持贊成態度。他們之前也反對崇禎準備錦州決戰,可惜他們的話崇禎并不聽。卻不料,最終皇帝竟被劉鈞給勸說改變了主意。

梅之煥留劉鈞一起吃了頓飯,其間他感嘆道,“其實我是真不想當這個輔,若可以,我連京城都不愿意來。都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一當了這大明輔我才知道朝廷已經窮困到了何種地步。”

“到處都是要錢,到處都沒處,累啊。”

“好在流匪已經剿滅,算是救了命了。”梅之煥感嘆連連,“繼業啊,你之前搞的那個清理整頓衛所和屯田之事,非常好。我看了你們送上來的公文,僅整頓清理湖廣行都司的諸衛所,你們就清理出了二百多萬畝屯田,明年計劃能收到二百多萬石的屯租,相當了得啊。”

“我打算在全國相繼推動衛所整頓清理,第一步先清理湖北湖南四川云貴,第二步清理南畿閩浙兩廣,第三步清理河南山東,然后是九邊各地。等完成第一階段的清理整頓后,到時我還打算將衛所徹底的撤消,各省的都指揮使也一并撤消。”

劉鈞聽了,對于梅之煥的大膽計劃也是動容。

“老師,這衛所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還是應當先步子小一點,一步步來。而且學生以為,清理衛所,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前提,那就是得先考慮好安置那些衛軍。若是不能安置好這些衛軍,一個不好,這好事就可能變壞事,就如當初裁撤驛卒一樣。另外清理整頓。也得有一個好的執行,絕不能讓有些官員把整頓當成財的手段,借機斂財。弄不好,整頓衛所就會成為新的動亂之源。”

“你說的對,這些我都會考慮的。你到明年夏天才會出戰。這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就先從兩湖和四川陜西這四省先整頓,兩湖有你在,四川也有秦良玉,陜西有孫傳庭,都有強軍駐守,由你們出面協助清理整頓,不用擔心出問題。”梅之煥說道,“等到明年整頓好的各地屯田收獲,朝廷就能放開手來清理整頓更多地方。”

“如果今年能整頓好湖廣四川陜西四省。那明年這四省的軍屯就能收到數百萬石屯租,這將大大改善朝廷的困境。”

其實劉鈞覺得梅之煥這樣苦心竭力的為大明縫縫補補根本不會有用,大明早已經從頭到腳爛到根了,不是一兩項改革就能救的了大明的。

可劉鈞現在也無法說太多,他也是在這個漩渦里打著轉,也一樣還只能隨波逐流,勉強掙扎著。若他現在跟梅之煥說要造大明的反,估計得被上梅之煥打破腦袋,要被梅之煥親自出手清理門戶。

劉鈞提起侯恂和方孔炤之事,梅之煥道。“放心吧,這兩人很快能夠得新啟用的。”

“會安排什么官職?”

“你覺得如何安排合適?”梅之煥問,他現在對劉鈞這個學生,從不當成一般學生看待。

劉鈞想了想。“我覺得方孔炤可以出任南京兵部尚書,侯恂可以出任南京戶部尚書。Qxs”

梅之煥想了想,“不錯的安排,我到時和酉卿商量一下。”

南京兵部尚書和南京戶部尚書這兩個官職其實相當重要,雖然也和南京工刑禮吏四部一樣都掛著南京兩個前綴,但南京兵部和南京戶部的權力卻遠跟其它四部尚書不同。

北京六部。以吏部權最重,而在南京六部,卻以兵部權最重,其次為戶部。

南京兵部尚書慣例加參贊機務銜,和南京守備太監以及南京守備勛臣這兩個內外守備,一起同為南京甚至是整個南直隸地區最高決策三人組。南京兵部尚書不是個閑職,而是相當于江南江北兩江總督這樣的實權地方大員。

南京兵部尚書掌控整個南直隸地區的軍務,擁有調動南直隸各地兵馬,以及南京三大營還有水師等權力,還負責南京城防,負責江防海防,等等諸多大權。

說白了,南京兵部尚書,就等于是南直隸總督。他所掛的那個參贊機務銜的意思就是南京距京師太遠,但有緊急事務奏報不及,因此南京兵部尚書加參贊機務之銜,以擁有臨機決斷,便宜全權處置之責。

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守備勛臣,實際上權力還不如南京兵部尚書,在這個南京決策三人組中,兵部尚書才是權最大的那個。

而南京戶部尚書的權利也同樣極大,整個東南地區的錢糧都經過他手,還總理漕糧食鹽等。

南京兵部尚書和南京戶部尚書,這兩個官職,一個相當于南直隸總督,一個相當于南直隸的巡撫,實權人物。

劉鈞提出這個安排,其實是考慮到歷史上大明沒幾年就要完蛋了。現在做這樣的安排,也許萬一,將來這個后方還有個自己人。

劉鈞自己能一直把湖廣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若是將來南直隸地區是自己人,哪怕只是盟友,也好啊。

在梅之煥家吃了頓便飯,談論的卻是許多軍國重事。飯后,劉鈞告別,出府的時候,突然有人攔住了他。

“梅小姐。”攔路的是梅清。

梅清一襲儒袍,站在劉鈞面前,“聽說你過些天就要回去了,我想歸隊。”

劉鈞皺了皺眉頭,“你留在京師照顧老師吧。”

“我爹有我娘和諸姨娘們照顧,我想歸隊。”梅清固執的道。

“女子在軍伍之中多有不便!”劉鈞剛說了一句,就被梅清打斷了,“先前我也在軍中,還參加過數次戰斗,不也一樣表現很好嗎,照樣殺敵立功,我還憑軍功升到了把總。”

劉鈞無言。

“明年我們要去遼東作戰。兵危兇險。”

“我不怕。”

“我怕。”劉鈞無奈的道,你是大明內閣輔的女兒,卻要女扮男裝在我軍中打仗,這事情傳出去。老師和我都要被彈劾。“

“我不管!”

劉鈞拿他沒辦法,只得道,“你為何這么喜歡打仗啊?”

“就是喜歡。”

“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哪需要女人替我們沖鋒陷陣啊?”

“四川秦總兵也是女的,她不也征戰沙場嗎。而且都幾十年了,打了那么多勝仗,天下稱贊。”

劉鈞拗不過她,只好道,“這事情老師答應嗎?”

“我爹不會反對的。”

劉鈞只能在心里對梅之煥寫了一萬個服字,這爹還真是奇特。“好吧,我服你了。”

“你哪天離京,我跟你一起。”

“到時我派人通知你。”劉鈞頭也不回的走了,遇上這樣的奇特父女他有什么辦法。不過回頭想想,梅清跟著他從頭到尾的打完了四川之戰。表現出眾,還立下了真真切切的戰功,憑本事從隊頭升到了把總,他又能說什么。

在李長庚府上拜訪的時候,李長庚倒是比較放松,他早年在京為官多年,在四個部任過尚書,還曾經官至吏部尚書,已經是和閣老差不多份量的大臣了。之后罷官回鄉,休養了多年。再次出山,也是表現極好。如今再次回京,入閣做了次輔,還兼管了兵部的事務。倒沒什么困難的,依然是得心應手。

“這次回湖廣后,我準備按鄖陽練兵的方式,整頓湖南兵馬。老師,我有個請求,請您幫我把左良玉從湖南總兵位上調走。”

左良玉囂張跋扈。所部軍紀極差,尤其是他手下招降了大量的流匪,嚴重標,朝廷又不給那些標的糧餉,結果這個左良玉就全靠自籌。

不過左良玉的自籌糧餉和劉鈞不一樣,他籌餉的辦法只有一個,就一個字,搶。縱兵搶掠,這種將領劉鈞實在不愿意要,尤其左良玉的資格又老,而且也能打仗,這樣的人就是個老兵痞,實難管束。劉鈞也不想跟這種人麻煩,趁早把他調走。

“那調他為河南總兵。”李長庚倒是很維護劉鈞,對劉鈞提出的這種很無理的要求,根本沒反對。

“誰來擔任湖南總兵,你是不是也有中意的人選?”

“我覺得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是個不錯的人選,馬軍中號稱獨眼馬,又叫小馬,打仗勇猛,而且是個可靠的人。”劉鈞跟石柱馬秦兩家關系不錯,他覺得與其調個不熟悉的人過來,還不如把小馬調來。

“回頭我跟傅宗龍和陳新甲商議一下,問題應當不大。”

“湖南你準備練多少兵?”李長庚問。

劉鈞想了想,“我是這么打算的,現在湖北練了五萬新軍,我打算在湖南再練兩萬余人馬,到時編成三鎮,兩萬余人馬編為一鎮,每鎮下設二協,每協下設二標,每標下設二營,另外鎮下再直轄一兩個營,一鎮編八到十個營,兩到三萬人一鎮。”

“兩省設三鎮?”李長庚想了想,“湖廣屬于內6腹心之地,設三鎮七八萬兵馬有些多了吧。”

“編練三鎮兵馬也是為明年出兵做打算,明年夏天我打算帶五萬人攻遼,湖廣兩省也得留一鎮兵馬鎮守地方啊。”

如今朝廷主要實行的鎮戍營兵制,以營為基本單位。而劉鈞提出的這個鎮協標營的新布置,卻等于在營以上又增加了幾級,隸屬統領關系更清楚了。而且按劉鈞的意思,現在的各種標營等于是取消了。總兵統鎮,副將統協,參將統標,游擊、都司統營,守備、千總統部,把總統司,百總統局,旗總統旗,隊總統隊。

上下的關系更加明了,而劉鈞這個提督統領三鎮。

“巡撫的撫標營呢?”李長庚問,大明軍制的最大特點就是以文馭武,巡撫也是有直屬的標營的,甚至還有好幾營。

“標營也在其中,巡撫也是通過參將、游擊統領標營的。”劉鈞笑著回道。不過李長庚還是聽明白了他其中的意思,劉鈞等于是剝奪了巡撫的統兵權。這樣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如果劉鈞表面上設立撫標營,實際上卻是由自己的參將、游擊將軍分領撫標,也是可以的,那等于架空剝奪了巡撫的標營。

看劉鈞的樣子,李長庚知道他肯定早已經這樣干了,湖北巡撫朱大典的那幾營營兵,肯定早就被劉鈞控制了。

“事情不要做的太過火,有些事情鬧起來就不好看了。”李長庚提醒劉鈞。

“學生明白。”

李長庚想了想,“你回去后可以按你的想法編練湖南新軍,但是暫時只能有湖北湖南兩個總兵,你還得兼任湖北總兵。”

“明白。”

湖廣終究是內6,不是邊地。如今大明的北邊,其實有些鎮已經不止一個總兵官了。就在京畿地區,就有六巡撫八總兵。如薊鎮這樣的大鎮,擁有好幾個總兵。基本上,原來的分守副總兵,都被提升為了總兵銜。

但內地畢竟不同,一鎮依然只有一個總兵。

“老師,周延儒最近如何?”劉鈞突然問道。

李長庚哼了一聲,“周延儒原本是想要復相的,結果臨到了被長公占據輔之位,肯定是有些不滿的。不過他能出任吏部尚書,那也是沒虧待他的。放心吧,有我們在,他就算心有不滿,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來的。”

如今的東林極得崇禎的重用,加之有劉鈞和復社一伙人又與太監們聯合起來,使得現階段東林不但得到皇帝重用,還得宮中的太監們聯合,甚至連過往的閹黨都不再如過去那般生死仇視,因此如今朝中氣氛還算很好。

只是劉鈞還是比較擔憂的,眼下崇禎也許是迫于形勢不得不重要東林,可他相信,以崇禎心中極度厭惡朋黨的態度,也許等局勢稍好些后,崇禎就會再來算后帳了。

哎,劉鈞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起碼現在的形勢還是很不錯的。

“需要把朱大典調走嗎?”李長庚送劉鈞離開時問。

劉鈞笑著搖了搖頭,“其實我和朱大典合作的還不錯。”

李長庚搖搖頭,不說話了。這個學生,雖是武將,卻相當于個小閣老一樣影響著內閣了。(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