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211章 為董小婉柳如是贖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為董小婉柳如是贖身

第211章 為董小婉柳如是贖身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鄖陽城很大,城池十里合圍,三里穿心,連東西兩關,長達五里。FQxSW.Om∑,城垛三千六百,東西南北依將分建宣和門等四大門三小門,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房屋鱗次櫛比。

整個鄖陽城呈現的是一個橢圓形,城中有大街小巷七十二條,并不是常見的十字街道,而多是丁字街,就是斷頭街。而鄖陽最有名的街道還是河街,沿著鄖陽五里碼頭而建,船、港、商一體的河街,店鋪林立,沿碼頭密布,形成前街后港的格局,大量的商人會館在漢江北岸建立,既有陜西、福建等大量商人會館,也有許多船工纖夫們自建的船幫會館。

城中的那些街道的丁字路口大多建有土地廟,少數沒廟的也都立有一塊刻有泰山石敢當字樣的大石碑。

五里長街,布匹、百貨、雜貨店比鄰相接,石板鋪成的街道上,米酒、粽子、糊辣湯、酸漿面、火燒饃、三合湯等濃香撲鼻!

劉鈞帶著李春江和陳貞慧等一群公子們在街道上漫步,隨行的還有董小婉等不少麗人。在八月初剛過去的秋試里,復社取得了令人震奮的勝利,憑借著復社越來越強的影響力,這次復社在秋試中也是大放異彩,僅南直隸一省的秋試,就有六十余人高中舉人。

原來復社四公子中只有方以智是舉人,其余三人都只是秀才,且多考過數次不中。而這次秋試,侯方域、冒襄、陳貞慧等都一舉進舉。

此次秋試還有一個大好消息,那就是劉鈞的三弟劉鍵也一路高歌猛進,縣試府試院試皆連過關,然后科試鄉試再次奏捷,一舉連中秀才、舉人。

除了他們外,李長庚的兩個兒子還有劉家、梅家等一些麻城大族子弟這次也還有七人中舉,可以說創造了麻城科舉史上的一次記錄。劉鈞為自己的兄弟高興之余,也差不多能明白一個情況,那就是如今的科舉。其實跟主考官有莫大關系。

這次在江南主持鄉試的諸省考官,據說都是東林黨或者是江南官員為主,尤其是跟復社關系不錯,因此他們的考題對江南考生很用利。而在最后錄取之時,也是如此。雖然這還算不得做弊,但確實已經是大大傾向于許多復社的考生。

一眾新進舉人們個個神采飛揚,意氣風,這次結伴前來鄖陽會見劉鈞。

李春江望著滔滔漢江水。感嘆的道,“鄖陽,鄂之屏障,豫之門戶,陜之咽喉,蜀之外局。漢江也是自古就是黃金水道,而鄖陽可當之無愧黃金碼頭。川鄂豫陜各類特產均在此云集,繼業坐鎮此處,確可穩定半邊天。”

劉鈞點了點頭,鄖陽之繁華富裕是讓人驚嘆的。漢江在此時大明,就相當于一條帝國的大動脈,漢江黃金水道,一年的流量比黃河還大,溝通南北東西,三千里水道確實揮了無比的作用。FqxsW

“據說,三千里漢江上,光是跑船拉纖的船工纖夫就足有五十萬之眾。”劉鍵今年還不到十六,只是一個少年,一臉稚嫩。可卻已經高中了舉人,因此也如大人一般的站在大哥身邊。他還對一路上乘船上來時見到的那些船只,船工、纖夫們印象深刻。

“前面是鄖陽本地最有名的一家三合湯店,他們家最有名的是百年老湯。精選牛骨,一鍋湯熬了百余年,自鄖陽設府這家店就開了,一直到如今,代代相傳。有句話說的好叫,天下香客朝武當必吃萬歷三合湯。”

“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含有本地的紅薯粉、肉片以及碗中的幾個小餃子。大家來了鄖陽。可不能不吃這道本地風味小吃。”劉鈞帶著一眾人進入百年老店內。

上樓的時候,李春江挨著劉鈞走在一起,低聲道,“繼業,那件事情你考慮的如何了?”

李春江所提的事情,正是復社一行人前來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他們來找劉鈞籌款來了,而且一開口就要十萬兩銀子。

復社之前正籌劃著要推周延儒復位,重進內閣,再做輔。這次楊嗣昌失寵,上呈辭職,皇帝已經正式同意。隨著楊嗣昌的離開內閣,現任內閣輔薛國觀也便勢單力孤起來,周延儒入閣之事也便有了更好的機會。

不過雖然周延儒曾經做過輔,現在形勢也不錯,又有復社為之奔走推動,但要想完成這一目標,還得有幾個最關鍵的步子要走,其中有一個就是得重金去賄賂曹化淳、王承恩這兩個宮中最權重的太監,另外還得花錢行賄其它一些重要朝中大臣,為周延儒說話。

復社與東林黨有個極大的區別,東林黨主要是朝中官員而且還多是高官。而復社則主要都是士子,還大多是些只有秀才功名的士子。復社要行賄,就得籌款,而且還不能弄的聲勢太大,得低調而行。

而他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籌款對象,同是復社一員的劉鈞。

復社準備向曹化淳和王承恩各行賄五萬兩銀子,然后向其它的官員行賄五萬兩。現在復社自己已經籌集了不少銀子,但依然遠不夠十五萬兩。

劉鈞也不由的苦笑,他當初加入復社,當然也是看中這個團體的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可現在,他晉升鎮南侯,官任鄖陽總兵,一時間,倒成了上萬復社成員中,官職爵位最高的了。

特別是劉鈞剛搞了一個鹽場后,大家都覺得劉鈞成百萬富翁了。其實劉鈞想說,我真沒錢,雖然剛進了一大筆,可這邊進那邊出,錢都有了用處。

但復社的要求,劉鈞也不得不仔細考慮。復社想推周延儒復相,這事情若能成功,應當來說還是有極大的利益的,不單對復社一眾人有利,對劉鈞也一樣有利。若有一個輔在朝,那么劉鈞在地方就能越的放的開手了。

不管劉鈞現在猶豫的是,如果這筆錢自己來出,那為什么要把錢交給復社去運作呢,為何不自己直接運作?如果自己直接把錢送給曹化淳和王承恩這兩個大太監,那豈不是更好?

如果直接給他們送錢,那么劉鈞開鹽廠的事情應當就徹底的穩妥了。再不怕中途生什么其它的事情。

“公輯,這事情我仔細考慮過,錢我可以出,但我有另外的打算。一會我們再細談。”

李春江聽到這話,笑著點頭,“好。”

大家一起上樓,店家先端上來一壺茶,茶只是普通的茶。一眾人倒不是太在意。這時陳圓圓靠到劉鈞身邊輕聲的道,“董姐姐遇到麻煩了,夫君能幫幫她嗎?”

“董姑娘有麻煩了,當然有冒公子全力出手相助的,哪輪的到我啊?”劉鈞笑道。

“這事,冒公子也力有不逮。”

劉鈞仔細聽陳圓圓略說了一遍,才明白董小婉遇上什么麻煩了。原來冒襄中舉之后,就想將董小婉正式贖身納為妾,可結果卻現,董小婉的父親這幾年居然在暗地里用她的名號。在江陵借了大筆的銀子,據說借單加起來都有三尺高。

現在這些債主都找上門來,冒襄雖然家境也不錯,可一時間也拿不出那么多錢來。

“多少錢?”

“董姐姐的贖身之資要五千兩,而董姐姐父親用她名義借下的外債多達一萬五千多兩。”

兩萬多兩銀子,這確實不是一筆小錢了,冒襄除非去變賣田地祖產,否則想要一下子湊這么大筆銀子也很難。

兩萬兩銀子,劉鈞倒是拿的出來,可他現在花銷也大。養一支數萬人的兵馬,一年那是兩三百萬的花費,他的錢也不能隨便亂花的。何況,他剛還決定要向曹化淳等京中太監官員們花錢打點。

“算是暫借。他們以后會還的。”陳圓圓哀求道,她當初從貢家被趕出去后,前往金陵就是董小婉收留了她,對她多加照顧,又是她替她牽線,幫她安排了一樁美好的歸宿。現在姐妹有難,她自然想要幫忙。

“沒問題,董姑娘是你的姐妹,冒襄是我的朋友,他們有困難,我一定會幫忙的。”劉鈞想了想,最后還是決定借這筆錢。

“啊,謝謝夫君,我馬上去告訴董姐姐。”陳圓圓興奮的笑起來,然后去告訴董小婉這一喜訊。那邊董小婉聽到這喜訊后,也是喜上眉梢,連忙又告訴了冒襄。冒襄這段時間也正在愁著這事,現在見劉鈞肯出手相助,滿心感激,牽著董小婉的手就來到劉鈞面前。

“感謝的話就不要說了,咱們之間,何必還那么客套。”

“大恩不言謝,不過這錢我肯定會還的。”冒襄拱手謝道。

香辣好看的三合湯端了上來,劉鈞正準備開吃,結果卻現陳圓圓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坐在一邊,“還有什么事情,一并說了。”

“就是,就是還有一個柳姐姐,她也想從良了,可假母要五千兩銀子贖身,她現在一時拿不出來這么多錢。”陳圓圓見劉鈞似乎有些不高興了,連忙道,“那位柳姐姐以前在金陵也幫過我許多的,我上信她去信說現在跟沈姐姐經營紅袖坊的事情,她說想來幫忙,只是一時贖身錢太貴,如果夫君允許的話,我和沈姐姐想從紅袖坊里先拿五千兩銀子出來幫柳姐姐贖身。”

“你那柳姐姐叫什么名字?”

“楊愛。”

劉鈞皺了下眉頭,好像沒聽過這個名字,而且不是柳姐姐嘛怎么又叫楊愛?

“楊愛是她的本名,后入章臺,改名柳隱,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說楊愛這個名字,劉鈞還沒什么印象,可一提柳如是,劉鈞立即就知道了,這是如今金陵河上最紅的姑娘之一。

“你和沈曼想請柳如是來一起經營紅袖坊?”劉鈞問。

陳圓圓點頭,一臉期待的看著他。

“好吧,這個事情其實你不必問我的,你們自己決定就好,紅袖坊是你們在經營,用紅袖坊的錢也不必問我的。”

“啊,多謝夫君。”陳圓圓高興激動之下,直接在劉鈞的臉上親了一口,引得周圍諸公子和麗人們側目。(未完待續。)

ps:感謝地南營玉、性本愛美女、聽了那曲兒、a卐沙之舟…、rqz296諸位的支持,謝謝大家!sfo916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