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192章 帝國雙璧:劉鈞、吳三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2章 帝國雙璧:劉鈞、吳三桂

第192章 帝國雙璧:劉鈞、吳三桂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崇禎站在殿中沙盤前,看著那大好河山,心里卻是憤怒。fxSW

憤怒,極其的憤怒。

這些天,每天都有快馬到京,飛報軍情。先是飛報爛泥溝大捷,總理梅之煥與李長庚、袁繼威三位督撫率劉鈞、胡公國等兵將在爛泥溝再次誘敵伏擊,一戰斬八千余級,陣斬一條龍、二只虎等賊,并生擒張獻忠。

曹操等經此大敗,率兵南遁。

梅之煥率部迅撤回巫山然后乘船趕往奉節大梅溪,搶先一步趕到北岸賊匪必經之路唐家灣布兵攔截,這時四川總兵秦良玉率五千白桿兵趕到唐家灣。

同時,楊嗣昌也率領三萬余各種兵馬趕到大昌城。

督師、總理兩路兵馬,成功的把曹操等數萬賊匪包圍起來,賊人至此已經插翅難飛。

眼看著勝利在即,剿匪即將競全功之時,受命出京督師一直表現不佳的楊嗣昌這邊卻出問題了,先是陜西總兵賀人龍明明早就到了大昌城,可他得知爛泥溝大戰之時,卻沒有率兵增援,一直呆在大昌城不出。

而等楊嗣昌等各路官軍到達大昌城,準備進軍合圍殲滅賊匪時,賀人龍等率領的秦軍卻嘩變,還搶了友軍的糧食馬騾等跑了。這個時候如果楊嗣昌暫時不管賀人龍,直接進兵也是好的,偏偏楊嗣昌卻派河南總兵陳洪范率豫軍去追賀人龍。

然后楊嗣昌就那樣錯過大好合擊時機,坐守在大昌城還全無防備,被曹操等三千余敗匪突襲且大潰,楊嗣昌兩萬余兵馬就這樣全軍大潰而散,眼睜睜看著曹賊就這樣輕松的突破了包圍圈,揚長而去。

崇禎只覺得憤怒難言。

賀人龍李國奇部一路西歸,在途經漢中咋略陽的時候,這些亂兵還搶了瑞王的田租。陳洪范率領的豫兵因為追不上賀人龍所部,便也鼓噪著直接返回了河南。

楊嗣昌匯合左良玉所部追擊曹操等賊,卻在川陜邊界被曹操伏擊。楊嗣昌和左良玉所部大敗,幾乎全軍盡沒,只有左良玉護著楊嗣昌、鄭崇儉帶著幾百人逃回鄖陽。張獻忠擊潰楊嗣昌所部后,再無攔截。成功的遁逃于漢中的綿綿群山中,再無消息。

一場完美的大捷,結果最后卻成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又是一個袁崇煥!”崇禎拔劍一劍砍掉那沙盤桌案的一角,恨聲罵道。他對楊嗣昌的信任,可以說不出當年對袁崇煥之下。可結果呢,結果就是年初楊嗣昌故意見死不救,置總督天下兵馬的盧向升孤軍戰死。然后楊嗣昌舉薦的熊文燦做剿匪總理,結果卻一力招安,錯失一網打盡賊匪的大好機會。然后這次讓楊嗣昌做督師,卻屢屢判斷錯誤。

崇禎失望無比,愛之深則恨之切,當初多少人彈劾過楊嗣昌,可他都一直維護著他。

崇禎回到御案前,看著上面擺著的幾封奏折。其中一封是楊嗣昌舉薦熊文燦為總理,一封是彈劾盧向升,一封是彈劾孫傳庭,還有一封是彈劾梅之煥,還有兩封一封是舉薦左良玉為平賊將軍,舉薦賀人龍為陜西總兵,最后一封則是彈劾兵部尚書傅宗龍籌措糧餉不力。

此時崇禎看著這些奏折,越看越惱火。

他突然的想,自己這些年為何就這么相信楊嗣昌呢,自己竟然被他騙了這么多年。

事實證明。十個楊嗣昌也不如一個梅之煥。左良玉加上賀人龍,兩個一起還不如一個年輕的劉繼業。

感覺到被欺騙的崇禎很憤怒,就如同他當初感覺被袁崇煥所欺騙一樣。而讓他覺得被欺騙,后果是很嚴重的。崇禎繼位十二年來,撤換的內閣輔臣無數,殺過的督撫總兵更不少。年初更是一次就殺了三十六個督撫總監總兵級的官員。

崇禎向來認為亂世當用重典,對于有才能的人不能拘于成規舊例,當破格重用,而對于那些只會說卻不會做事的官員。他也不能容允尸位素餐,那些無能而又誤事的官員,他更不會輕饒。Fqsw

“往四川的圣旨追回來沒有?”崇禎問。

一直安靜的站在一側的王承恩連忙回道,“回萬歲爺,往四川的詔書都已經追回來了。”

先前捷報連連,崇禎接連出不少獎賞詔書,其中既有大功臣梅之煥劉鈞等人的,也有楊嗣昌左良玉等將的。不過詔書剛出去不久,結果就又傳來賀人龍所部嘩變,楊嗣昌兵敗,梅之煥俘虜賊匪數萬等新消息。

“擬旨,晉梅之煥文淵閣大學士加禮部尚書兼兵部尚書銜,加少保兼太子太師,賜尚方寶劍、坐蟒,子孫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賞白金五萬兩。”

王承恩在一邊聽的暗自咋舌,梅之煥居然憑此次剿匪之功,一下子就入閣了。

崇禎繼續道,“著梅之煥以輔臣督師,統領中原各省兵馬剿匪滅賊。”

楊嗣昌原來就是以輔臣身份督師,朝廷不可能立兩個輔臣督師,果然,崇禎接著道,“另調楊嗣昌即日回京,回閣辦差,中原剿匪事宜皆交予梅之煥。”

“再擬,陜西總督鄭崇年免官奪職,授孫傳庭為陜西、三邊總督,丁啟睿為陜西巡撫。四川巡撫邵春捷革職查辦,授汪喬年為四川巡撫。升鄖陽巡撫李長庚為總督江南江北以及河南湖廣軍務,坐鎮鳳陽。原漕運總督朱大典調任鄖陽巡撫,史可法奪情,授漕運總督兼江北巡撫,授陳奇瑜為江南巡撫。”

崇禎一口氣調整了數名督撫要員職務,其中不乏如此時還在監獄中的孫傳庭,早年曾任五省總督后來被革職的阿奇瑜,甚至還有在家守喪的史可法也奪情起復。從這里面,王承恩就意識到,朝廷只怕又要開始一地震了。

崇禎停頓了許久,似乎有些猶豫不決,最后才道,“新設鄖陽為總鎮,晉劉鈞為鄖陽團練總兵官,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加太子少保銜,授鎮南侯爵位。特賜尚方寶劍。”

“晉遼東前鋒右營副將吳三桂為寧遠團練總兵官,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罷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由左都督劉僑接任。”

“把這些交給內閣,讓他們商議一下。然后擬旨出吧。”崇禎有些疲倦的揮了揮手。

“圣旨到,左都督劉僑接旨!”

劉僑今天休沐,難得在家享受一天的輕閑,結果一大早卻有天使前來宣旨。劉僑連忙讓家人大開中門,焚香設案迎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宣旨的公公一番抑揚頓挫。好半天旨意才宣讀完。

“劉大人,接旨吧。”

劉僑連忙上前迎接圣旨,小心的拱在大堂案前。

“哎喲,咱家恭喜劉錦揮使了。”宣旨太監滿臉堆笑,老臉都笑的根朵菊花似的。劉僑這個時候還有些懵,滿腦子只記得一件事情,皇帝授他當錦衣衛指揮使了,這是正正的錦衣衛指揮使,以前他伯父劉守有也當過。他現在雖然也被人稱為錦衣大帥,但實際上只是充當皇帝和錦衣衛之間的一個聯系人。正當的指揮使是駱養性,其父親駱思恭是萬歷到天啟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是劉守有的繼任者。

劉想到,如今他又從駱養性手里接過了這個指揮使職,成了真正的錦衣大帥了。

這個變化,讓他有些始料不及。劉允文這個時候已經給傳旨公公送上了一百兩銀子的謝禮,另外同來的也都各有不少謝禮,一行人都非常高興。就算不給銀子,大家也都非常愿意來這一趟的,劉僑以后可就是錦衣衛指揮使了。

更何況。劉僑還有一個正得意的侄子呢。

“哎呀,這怎么好意思呢。”太監一邊笑著一邊收下銀子,“劉家深得圣眷啊,劉大帥升任錦衣衛指揮使。那邊劉將軍又升任了鄖陽總兵官,還欽封鎮南侯爵位,真是可喜可賀啊。”

劉僑也是第一次聽說劉鈞升了總兵官還封了侯爵,當下驚訝萬分,拉著宣旨太監小聲的問了好一會,總算聽到了前因后果。

送走宣旨太監一行。劉僑回到廳中,坐在那里還跟坐夢一樣。

“我出去一下,一會回來。”劉僑突然起身,對著家人說道,然后快步出門。這一走,走到日暮黃昏的時候,劉僑才滿臉興奮的回到府中。

他出去了一天,先去宮里謝恩,然后又四處打探了一下,終于明白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昨天皇帝召內閣輔臣們議事,拋出了多項人事提議,輔臣們爭了半天,然后直到今天早上的早朝,不過雖然許多大臣對于皇帝的提議并不贊同,可最后所有的任命卻都強行通過,最終頒詔下旨出。

在這些充滿爭議的任命中,最具爭議的主要還是有兩個,一是年剛二十歲的劉鈞升任鄖陽團練總兵官,而且還封了鎮南侯爵位。其二就是關寧將門子弟,前鋒將軍祖大壽的外甥,前遼東總兵吳襄的兒子吳三桂,今年也不過是二十七歲,卻由薊遼總督洪承疇、總兵祖大壽、巡撫方一藻以及總監高起潛等聯合舉薦,得到皇帝同意,晉升為寧遠團練總兵官。

兩位新總兵官,一個剛二十歲,一個也不過二十七歲。

而且皇帝封的這兩個總兵官,都是新設的。鄖陽原來只有一個參將,這次皇帝特設鄖陽為總鎮,任命劉鈞為總兵官。寧遠的情況也差不多,天啟時,遼東總兵設廢不定,曾經一定分為寧遠和錦州兩鎮總兵,但袁崇煥督師遼東后,又合二為一,遼東只剩下一鎮。

這次皇帝再次設立寧遠鎮,并任命了吳三桂為總兵官,可以說,確實讓許多大臣們驚訝了。

兩個年輕人來頭都不小,一個有梅之煥、李長庚、袁繼咸、李樹初一督三撫的聯名舉薦,一個則有洪承疇、祖大壽、方一藻、高起潛等聯名舉薦。同樣的,兩人都很年輕,而且都有勇將之名,吳三桂在遼東已經嶄露頭角,稱為遼西將門后起之秀,劉鈞則更是了得,短短半年時間,就如一匹黑馬,強勢嶄露頭角,鋒茫必露。

有皇帝的一意推動。最終還是通過了。

大明朝最年輕的兩位總兵官,鄖陽團練總兵官劉鈞,寧遠團練總兵官吳三桂,而且還有了百余年來大明第三位以軍功封爵的鎮南侯劉鈞。

不過許多大臣也從皇帝任命的兩位年青總兵官官名前的團練二字有些了然。這二位年輕的總兵官,不同于一般的總兵,皇帝還給予了他們訓練兵馬的特別要求。

皇帝要求吳三桂在寧遠精練五萬兵馬,而劉鈞在鄖陽精練五萬兵馬。皇帝讓這兩位年青的總兵們各訓練一支精兵,吳三桂訓練的五萬精兵為對抗關外的建虜。而劉鈞訓練的五萬精兵則用做對付中原的流匪。

但不管怎么說,這次的官場劇震,朝野都認清了一個事實,先前被稱為楊相的楊嗣昌圣眷已經到頭了,就算他還能繼續呆在內閣,也不可能再得到皇帝的寵幸了。而且按皇帝一貫的性格,楊嗣昌運氣好的話也許能得到一個致仕歸鄉養老的機會,如果運氣不好,他很有可能要被下獄,甚至是問斬棄市。

朝野上下。都震驚的現了一個事實,湖廣人得勢了,就如同當年嘉靖皇帝在位時一樣,湖廣人如今大得重用。

閣臣督師梅之煥,內閣大學士姚明恭,兩江、湖廣河南總督李長庚、河南巡撫李樹初、湖廣巡撫袁繼咸,錦衣衛指揮使劉僑、鎮南侯鄖陽總兵劉鈞

“爹,你回來了。”劉僑剛進書房,兒子劉允貞和劉允文就一起進來。

劉僑點了點頭,靠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撐著頭,滿臉的興奮。雖然今天東奔西走,忙碌了一天,身體疲憊。可精神卻十分的亢奮。

“聽說劉鈞封鎮南侯了?這是真的?”劉允貞問。

“已經通過內閣和中書了,我們劉家居然出了位侯爵,是世襲侯爵,不是流爵。”提到這里,劉僑都不由的驚嘆。

“聽說劉鈞在四川斬殺賊匪十幾萬,被人稱為劉閻王。”

劉僑瞪了兒子一眼。“劉鈞也是你叫的,按輩份你得稱他一聲三哥,若按官爵,你得尊稱他為侯爺或者總鎮大人,沒大沒小。”

“殺了十幾萬?天啊,那不成尸山血海了。”

“別聽人瞎胡說,怎么可能殺十幾萬,是前后大小數戰,斬萬余,俘虜七萬余!”劉僑自己說著的時候,心里也都震驚不已,不說俘虜七萬余,就說斬萬余,那人頭還不都得堆成小山。

可是他自己清楚,這段時間東廠和錦衣衛派出無數人馬趕往四川,為的就是查驗這些戰績,其中有一項就是得一個個人頭的查看查驗,另外還有御史和太監等也去了好幾批,可以說這事情是不可能造的了假的,而各方回報的消息,也確實證明梅之煥和劉鈞他們的戰績是沒有摻半點水份的。

尤其是張獻忠,一個完好的大活人,更造不了假,現在正由錦衣衛押來京師途中。

“京師好多人現在都說劉鈞是武曲星下凡。”

“還有人說劉鈞是破軍星下凡呢。”

劉僑沒理會兩個兒子關于劉鈞究竟是武曲星下凡還是破軍星下凡的事情,他現在想的是,劉鈞才二十歲啊,就已經封侯爵官總兵了,這以后還了得?自己原先讓族里把劉鈞請回來,果然是對的,自己把大兒子送到劉鈞的軍中,也是明智的。

嗯,老二老三,有機會也要送過去。

“老二老三,你們兩個明天就回湖廣去。”

“回去做什么?”

“投軍!”

允貞允文都吃了一驚,他們又不是跟大哥一樣學武的,他們可是學文的,卻投軍?

“如今這世道,到處亂轟轟的,武人也不比從前輕賤了。你看這次,繼業和吳三桂升任總兵,都不過二十余歲,繼業更是一舉封侯,要是早個二十年這樣的事情你想都不敢想。”

“可匪不都剿滅了嗎?”

劉僑冷笑一聲,“剿滅?只是剿滅了一個張獻忠而已,曹操不還跑了嗎?另外那個淮西的革左五營也一直盤踞山中呢。你看皇上這次任命李長庚為兩江、湖廣河南四省總督,那就是朝廷接下來要重點圍剿革左五營了。仗還有的打呢,中原的匪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剿滅的了的,更何況,在關外,建虜更是一天比一天強大,如今朝廷在關外可只剩下寧錦一線了。總之,以后武人越來越吃香了。”

“再說了,軍中也有文職的,你們去了繼業軍中,有他照顧,想要得個官身易如反掌,甚至迅升職也是容易之事。看看梅之煥,打了一個大勝仗,立即就從總理升入內閣了,而李長庚原來是巡撫,也一下子升為了數省總督。”劉僑頓了頓,“皇上讓繼業練兵,他肯定很需要錢,你們回去后,讓族里面一起湊些銀子給劉鈞送去。”

“湊多少?”

“先拿個十萬兩吧,若劉鈞急缺錢,就拿二十萬兩。”

“這么多?”

“多什么,一點銀錢而已,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想遠點,劉鈞現在才二十歲就是總兵侯爵,以后能借用的時候還多著呢。你們以為,為父這次突然接任錦衣衛指揮使是為什么?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劉鈞。”(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13o417174o46598的支持,謝謝angang9349a、卑微的行者、歷史逝去的真相、meb、墨香風韻、萬物尺度諸位的月票支持,謝謝!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