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153章 迅速膨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迅速膨脹

第153章 迅速膨脹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報告,戰兵營左部一司三局甲旗甲隊隊總耿捷,已經選定本隊隊員,請登記。FQSw”

桌案后負責登記的那名手書感覺耳朵都有些震的聾了,連忙點了點頭,提起筆開始登記。

一名文書負責記錄名冊,在名冊上詳細寫明該隊每個成員的名字,并細細注明每個成員的職位、位置以及軍級。

另一個文書則取來十幾條白布,開始在上面依次寫上該隊各成員的名字。

“湖廣游兵九頭鳥營戰兵營左部一司三局甲旗甲隊左伍伍長兼藤牌手張秋生”

“張秋生,拿去。”文書把那白布條連一件比甲背心一起交給他,這比甲無袖無領,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比甲胸口和后背上都有一個九頭鳥的圖案,兩邊圖案下是一個大大的白色勇字。“這是你的號衣,回頭拿針線把這布條縫在你的衣襟左側。”

張秋生接過號衣和布條,走到下一張桌案前,桌后的文書遞過來一個木牌。木牌正面寫著九頭鳥戰兵王秋生,左側則寫著戰兵營第零零零七號幾字。背面則寫著五尺身高面黃短須方面左臉黑痣,左側同樣還有一行字,凡九頭鳥戰士懸帶此牌,無牌者、遺失者、借者及借與者皆依軍法從事等字。

張秋生領了木牌,不過他看不懂這上面的字,但還是聽明白了文書的意思,這牌子就是他的身份牌,丟掉了或者借給他人,甚至平時不攜帶在身上的,一經現,輕則打板子,重者就要開革出營。

他連忙寶貝一般的握著這塊木牌。

這時前面的一張桌子后的那個中年文書已經有些不耐煩的在喊,“快點,磨蹭什么。”

這次他領到的是一頂明盔。也是俗稱的八瓣兒鐵帽,不過經文書提醒他才知道,原來他這帽子上也有標記。上面有一塊鐵片,早已經刻了一行字,聽文書解釋,他才知道上面刻記的是九頭鳥戰兵營左部一司三局甲乙旗甲隊幾個字,帽子上沒有刻名字,只刻到了某旗某隊。某隊后面有塊空白,可以回去后再自己刻上名字。原來的字都是預先刻記好的,這帽子也得保存好不得有失。

校場上已經開始不止一個隊總選人。每次二十個隊總一起選人,場面熱鬧無比。

陳貞慧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感覺校場上就如買菜一樣,或者說是某些地方的一些隱秘的人市,隊總們左挑右選的挑隊員,被挑中者喜氣洋洋,未中者站在兵堆里焦急不已。

“別開生面啊。FQxSW”

“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六百人的隊伍,現在變成了近萬。也只能如此了。”劉鈞道。不過他覺得,這個選將選兵的辦法效果還不錯,通過這種選將選兵的過程,各級的上下級關系迅變的親近起來。

而提前把所有的兵分出兵種。也讓各個隊的搭配更合理。

陳貞慧等人都有些想不到,劉鈞的擴張度是這么的快,六百人一下子擴張近萬,事實上劉鈞現在還有兩個營正在招兵買馬。一旦守備營和團練營招齊了,那劉鈞可是一下子擁有五個營的兵馬了,簡直就是膨脹。

這度太驚人了。

以致于一直在旁邊觀看的李春江都不得不低聲提醒劉鈞。“兵貴精不貴多啊,你一下子招這么多兵,只怕未必適合。”

對于這老伙伴,劉鈞只能回以一笑,“這我也知道,只是現在不比原來,我們不再能龜縮于這鄂東一隅了,你也看到了,熊總理招我前往襄陽,要面對的可是張獻忠、曹操等悍賊,而這些賊人最擅長的就是流竄做戰,他們動不動就能裹挾起數萬甚至是數十萬人,如果我們還是幾百號人,那真的給人塞牙縫都不夠。”

另外劉鈞心里還有些沒說出來,“時間已經不等人了,賊人將會再一次死灰復燃,星火燎原。同時,劉鈞這般大舉擴編,心里更多的是在防著襄陽的那些頂頭上司們。沒有點數量,僅憑著幾百號人,不說被賊匪吞掉,甚至隨時可能被那些上司吞并甚至出賣。雖然現在確實膨脹的有些快了,可就好比有些生物面對危險的敵人,會把自己迅膨脹起來威嚇敵人一樣。你只有六百人,再精銳也沒有人怕你。可如果你有六千人甚至是一萬人,那就連皇帝,也說不定得高看你幾分了。

亂世之時,有兵就是話語權。原來好多將領都是占著兵額吃空餉,可到了此時,一些有野心的將領已經開始暗自私擴兵馬了,就如左良玉,到了幾年后,就已經號稱麾下八十萬大軍了。

劉鈞帶著李春江等一行人走下高臺,來到下面的一排長桌前,看著文書們登記名冊,放號衣,號帽,號牌。那牌桌子很長,除了登記名冊放號衣號牌號帽外,后面的還開始放各種裝備。

張秋生看著游擊將軍走到面前,激動的手都有些抖。

“長官好。”

“嗯。”劉鈞對他點了點頭,然后走到那桌案前,“他的裝備是什么,擺出來給大家看看。”

桌后的那名文書連忙站起來,這些文書其實大多都不是九頭鳥的人,而是劉鈞為了應付今日這樣的場面,特別從縣里各大書院借來的學生,讓他們來幫忙登記放物品,當然也不白來,每人一天五分銀子,書院也樂得幫新任的游擊將軍一個忙,各書院派來了數百名學生。

桌后的那文書是個連童生都還不是的書生,麻城書院眾多,文風鼎盛,許多稍有些條件的都跑到書院里讀書。年輕文書看到劉鈞顯然也很激動,連忙站了起來,有些結巴的道,“回劉將軍,這位兄弟是步兵隊的伍長兼藤牌手,按規定,他的主要裝備是六斤藤牌一面,腰刀一把,雙插一副。合力弓一把,箭三十支,另有短劍一支。”

不得不說,兵雖是新招,但劉鈞對于士兵們的裝備還是準備的很充足的。晚明之時,雖說朝廷**,武備馳廢,可另一方面,大明的商業也前所未有的繁榮,可以說。只要有銀子,就沒有買不來的東西。

就好比早幾年被熊文燦招安的鄭芝龍,號稱富可敵國,擁有千萬兩銀子的身家,遠朝廷的年度財政收入。鄭家擁有船隊數千艘,每年的海上貿易額達數百萬兩之多,每年甚至能獲利過百萬之巨。

鄭家的船隊甚至根本就是一支極龐大的海上武裝,許多船都擁有數十門大炮。

這也就是大明,一面朝廷窮。百姓窮,可另一面,許多官紳地主海商鹽商們,卻都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甚至他們的私人武裝都遠朝廷的軍隊精銳能戰。也正因此,這個時代,特別是在廣東福建等沿海之地。各種地下的軍工坊多如牛毛,不說刀槍弓箭,甚至就是紅夷大炮。也都能源源不斷的制造出來。

劉鈞暫時手上有不少銀子,他本身也有不錯的信信譽,因此當他打算擴兵之后,就開始大肆采購軍械,而短短一月之內,他要的各種裝備就都已經到貨。

張秋生的裝備除了藤牌、腰刀、弓箭外,還有雙肩帆布背包一個,另外明盔一頂、綿甲一套。還有寬邊笠帽一頂,作訓服兩套,作訓靴一雙。外有雨披、號衣背子,牛皮腰帶、綁腿。一頂單兵帳篷,一床氈毯。

此外還有一個挎包,一個水壺,一個掌心雷袋,戰時配兩枚掌心雷。飯盒一個,干糧袋一個,戰時配十天的干糧。此外還有火鐮火石一套,工兵鏟一把。

而做為刀牌手,戰時還要攜帶鐵蒺藜十串,每串六個。

零零總總,裝備一大堆。

“這么多裝備?都是這個刀牌手一人的?”

“是的,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劉鈞點頭道,雖然看似東西很多,不過全裝備起來,其實也不是太重。那個雙肩帆布背包,可以把帳篷毯子備用衣物靴子雨披都裝進去,而綿甲頭盔可以穿戴身上,也可以裝進包去,那個包能裝的東西實在很多。

另外有一個挎包,也能裝很多東西。干糧袋也可以斜挎背上,水壺可以掛皮帶上。

全副武裝的話,張秋生的負責重可能達到三四十斤,不過劉鈞認為,寧愿多帶一些,也比好過只拿著簡陋的武器去打仗。

火兵的裝備倒是少的多,火兵沒有綿甲,他最主要的裝備是一口銅鍋,另外一根尖刀棍,可充做扁擔,另外兩只木桶,既可用來挑全隊的補給,也可以用來打水做飯。

而火器隊的火銃手們,則是裝備一把飛龍銃,配有銃套,以及一個彈藥盒以及一個彈藥背袋,在戰時,火銃手們會分攜帶一個基數二百的定裝彈藥在身上。

每個士兵的裝備都不少,但真正比較花錢的還是那綿甲和鐵盔與武器,其余的背包啊毯子衣服之類的并不值幾個錢。只是,朝廷的軍隊平時連點餉銀都要克扣,豈又會愿意給士兵們置辦這些東西。

但說到底,劉鈞其實也是缺錢,要不然,九頭鳥也不會從當初的一個純馬隊,終究又變成了一支步軍。相比起什么毯子水壺來,馬終究還是太貴了,而且馬不但本身貴重,而且供養也貴,一匹馬消耗相當于六個人的。

劉鈞現在也就六百來匹馬,勉強組成一個騎兵局,另外建立了一個夜不收騎兵司一個親兵騎兵司而已。

他的輜重營,連普通的挽馬都用不起,最后只得統一購買了一千多匹騾子來代替挽馬。

好在劉鈞自己的火器工坊,投入那么大,如今終究還是成了規模,不但開始可以滿足九頭鳥自己的火器裝備,還能對外出售。既免除了九頭鳥大筆的火器裝備費用,也還能開始賺錢反哺。要不然,劉鈞還真一下子弄不齊這些裝備來。

“繼業兄,我不得不說,你確實非常有魄力。就憑你的這種魄力,我相信你們此次移師襄陽,一定能再建新功。”方以智感嘆的道。雖然劉鈞的三營兵馬都是新兵,可就憑著這些裝備,也足以提升他們的戰斗力許多了。

侯方域等人也都是同感,看來他們當初決定送一批復社成員來九頭鳥受訓,確實是明智之舉。(未完待續!

ps:連續兩天停電,一停就是十幾個小時,今天早上好不容易碼了兩章字,結果停電,然后現在來電,現居然后面那章怎么也找不到了。明明有自動保存的,結果還是無影無蹤,郁悶!謝謝fcm123、bbmmeb三位的月票,大家如果還有月票的來一張,安慰下木子吧!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