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140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第140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劉鈞一連幾天都在招兵買馬,各方應募者云集。fxsw+◆

三千新兵數額雖多,可擋不住九頭鳥的待遇好,大家爭相前來報名應募,九頭鳥招募條件嚴格,層層選拔,最后花了十多天時間,總算還是招滿了三千新兵。

三千新兵招滿,許多未能入選的報名者都還舍不得離去,數度要求再給個機會。

恰逢皇帝升劉鈞為游擊,雖然游擊統領三千兵馬。不過劉鈞考慮到游擊就不再是分守一地,而還得聽候調動協助督師總理總兵們剿匪,因此他干脆又讓招募三千人。不過這回招募的就不是戰兵了,而是輔兵,說白了就是輜重營、運輸隊。畢竟幾千人的隊伍如果出擊作戰,后勤糧草彈藥等肯定不少的,總不能再如現在一樣,只靠著每隊的那一個火兵就搞定后勤吧。

輜重輔兵待遇當然不如戰兵,甚至比起預備隊員都還差一些,但九頭鳥的輔兵也比邊兵比衛軍的待遇好,九頭鳥是從不克扣的,甚至吃的都很好,穿的也不錯,那些流民、礦徒甚至衛所軍余、農夫們,都想擠進九頭鳥吃糧。

除了那三千輔兵單獨建立一個輜重營外,劉鈞將新招募的三千新兵和原來的六百老隊員合建一個新的游兵營。

“游兵營下設三部,每部三司,每司三局,每局三旗,每旗三隊。另外營下還設有一個直屬司。”

張山向劉鈞做著擴編報告,九頭鳥雖然擴張成營,但基本上的編制還是不變,依然是伍、隊、旗、局,現在又在局上增設了司、部、營三級。全營基本上都是實行的三三制。

一隊十二人,一旗三十六人加一名旗總,每旗配虎蹲炮一架。

一局一百零八名戰兵,另局百總一名。旗總三人,百總配五名親兵,每司配滅虜炮一架。

一司總共有三百六十四人,其中士兵三百二十四人,軍官十三個,親兵二十七個。司把總有親自一隊十二人,另外每司配小號佛郎機一架。

一部總共一千零九十三人,軍官四十,親兵八十一,每部配大號佛郎機一架。

而一營轄三部一司。總共三千七百五十六人,旗總及以上軍官一百三十四人,親兵三百八十二人,戰兵三千二百四十人,營另配紅夷大炮兩門。

全營共有三部十司三十局九十旗二百七十隊,編配九十架虎蹲炮,三十架滅虜炮,十架佛郎機炮,三架大號佛郎機。FQxSW兩架紅夷大炮。

火炮的編制很猛,甚至張山他們還計劃單設一個炮兵部,弄更多的火炮。不過,暫時還沒有這么多火炮。這些只能是在計劃之中。

劉鈞的打算是以后全營編成一騎兵部一步兵部加一炮兵部然后一個直屬部。

不過暫時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畢竟新兵太多。六百老兵配三千新兵,最后劉鈞還是打算把老兵都摻到新兵中去,以老帶新。以期能早點形成戰斗力。

“在原來的編制基礎上擴編吧,原來的炮兵局步兵局騎兵局,直接就升為部。原來的各局百總升任各部千總。各旗旗總升任各司把總,隊總們按優選為局百總和旗旗總。伍長們選為各隊隊總。新兵中表現出色的,先暫任伍長。”

隊伍一下子擴張了數倍,劉鈞也只得采用這種所有隊員都破格越級提拔的辦法,讓老隊員們擔任各級軍官職務,把九頭鳥的骨架給立起來先。

現在不論是馬還是炮,都還是太少,因此暫時來說,九頭鳥也只能是個步兵營,炮兵和騎兵依然只能是局級編制,會隸屬到營直屬司里。所以說,九頭鳥營三部一直屬司,其實就是三個步兵部,加上一個擴編前的九頭鳥司。

“讓火器坊先給戰兵營裝備好火銃,優先供給我們自己,然后再滿足外來的訂單。”騎兵和炮兵一時受限展不起來,劉鈞便只好讓自己的步兵先裝備上足夠的飛龍銃,以增強戰斗力。

“三個步兵部,按每旗一個全火銃隊,一個全冷兵器的殺手隊,再加一個冷熱混編隊的編組組成,步兵的火銃裝備要達到百分之五十。火銃手們都要換裝飛龍銃,輔兵也要裝備火器。”

“明白。”張山等新升任千總的原百總們高興的點頭,短短幾月時間,他們從平民一路飛升到了千總。營千總,這可是相當于正六品的武官了。原來官服補子上的犀牛海馬如今全換成了彪,走路都威風了幾分。

劉鈞提醒他們道,“編組盡快完成,然后開始訓練,擴編雖增添了人馬,可我們的實力現在是不升反降,說不定我們很快就有調令來得上戰場,我們必須得抓緊時間訓練,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總理提拔他為守備,皇帝升他游擊,官是不斷高升,可他們肯定也不會讓他們一直悠然的坐在麻城的。

姚謙林鋒等一群公子哥兒這些天一直留著虎頭堡衙城里,每日里好吃好喝著,不過卻沒敢回家也沒敢出衙城,蓋因為劉鈞幾次有意無意的告訴他們說劉家人正在找他們呢。姚謙也曾氣憤的要把此事稟報伯父姑父,跟姓劉的斗一斗,不過劉鈞勸住了他,畢竟事情鬧大了,不管結果如何,姚謙也肯定要受到家里責罰的,他又幾次保證自己正在幫他們和劉家溝通說和。

幾個人也就安心把此事交給劉鈞了,住了幾天,倒也在這里玩的樂不思蜀。他們每天搖著折扇看著九頭鳥招兵買馬,看著他們訓練,覺得十分新奇,有時也跟著后面練練,體驗一下。

特別是劉鈞給這些公子哥們每人贈送了兩把新近正試制的轉輪打火手銃,短短的可以直接裝在身上,而且不用火繩,事先裝好了彈丸,要用的時候,直接扣下扳機,就會自生火點燃火門里的引藥,轟擊出鉛彈。

這種極新穎的手銃。據說在泰西諸國早有明,但在大明還是比較新奇的。雖然說這種手銃的自生火也還不太靈光,打十次倒有五次不火,可他們反正又不上戰場,平時帶著確實很新奇,拿去打鳥打獵反正一次不行可以多開幾次火。特別是這種火銃還能在馬上射擊,不用擔心后坐力太大。

據說劉鈞的火器坊研究試制這種火銃,也是打算裝備給騎兵用的,不過暫時還在想辦法解決火率太低的毛病。一旦解決,那就能大量生產裝備騎兵。雖然這種火銃短,射程也變的很短,但卻不用火繩,不怕風雨,馬上騎射擊,如果給騎兵裝備上三四支,先裝填好彈藥,騎戰的時候,掏出來啪啪啪啪的當頭射過去。這絕對比起關寧軍那些簡陋的三眼銃牛多了啊。

這些天,姚謙等人每天無事時就拿著自生火手銃左右開弓,對著耙子打來打去,現在二十步外已經能十九中了。個個自詡神銃手。

“哎呀,沒想到,劉鈞的名字都已經直達天聽,一下子就欽封游擊將軍了。”

幾個人打了半天的手銃。回到樹下喝著酒,一面感嘆著劉鈞的厲害。

“確實啊,半月前劉鈞還是個從八品的縣團練練總呢。誰能想到,轉眼間已經青云直上,成了皇帝都欽封的游擊將軍了。”

“最讓人難以相信的是,他才二十歲啊!”

“是啊,再過十年,劉鈞難保不就是總兵甚至都督了。”

“可惜他是個武人,若他是個文人進士,二十年后保不齊就是提督總督甚至總理經略了啊。”

大家說著說著都心里都有了一個共識,哪怕劉鈞只是個武夫,但以他的這種能力,以后肯定會前途不凡,大家跟劉鈞多結交結交總不是壞事的。

“劉鈞其實是個蠻講義氣的人。”姚謙端著酒杯說道。

而此時的劉鈞,卻正站在虎頭堡南門外迎接著老爹的突然到來。

“爹,你怎么來了?”劉鈞走到馬車旁扶著老爹下來。

劉老爹拍著兒子的肩膀,眼睛里還有淚花在打轉,“鈞哥兒出息了,如今是堂堂游擊將軍了。你娘聽說你被圣上欽封正三品后,高興的都哭了。”

這時馬車上又鉆出來一人。

“這是?”

劉老爹笑著道,“這是劉金吾的大公子,名字叫允升。”

劉允升跳下馬車,走到劉鈞面前,“允升見過鈞哥,論起來我是我們這一輩中最大的,而你是我們這輩中排行第三,我當稱你聲三弟。”

劉鈞一下子猜到了來人身份,劉僑的長子劉鋌劉允升,武舉人。

劉鋌的來意很簡單,就是希望劉鈞能歸宗,甚至直接先去找了劉修。劉老爹其實心里很希望能夠回到劉氏家族,這也是當初劉老爹父親留下的一個遺愿。當劉鋌找到劉修說明來意后,老爹立即就同意了,甚至急急的趕來虎頭堡為劉鋌做說客。

劉鈞當然知道回歸劉氏家族對自己其實是利大于弊的,只是他不想被劉家人牽著走罷了,此時見老爹也出動了,當下也就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認祖歸宗沒問題,但得先答應我三個條件。第一,劉家得先把我手里的那兩萬兩莊票給兌現了。其二,劉鋼打了我的客人姚公子等人,我希望此事能就此了結,我擇一日子擺一場酒宴,雙方就此化干戈為玉帛。”

劉鋌點頭,“這兩個條件都沒有問題。”

“那好,最后一個條件,我希望劉家能借我五萬兩銀子,沒有利息,五年期限。”劉鈞拋出最后一個條件,一臉笑意的看著劉鋌。(未完待續!

ps:今天第七章送上,吐血了,大家記得訂閱一下啊!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