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

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0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感謝a卐沙之舟..萬物尺度兩位的打賞支持,謝謝大家,求收藏求推薦票!)

遠處幾聲公雞鳴叫后,冬狗子家的公雞也開始共鳴。

天就要亮了,劉鈞披衣走出院子,黎明前的夜空,顯得越發的黑暗。幾個影子在跳躍,劉鈞走近幾步,才發現是冬狗子和狗剩兩個,正領著一群年輕的后生在那里練步伐隊列。

冬狗子很有幾分教官的味道,他光著一個膀子,站在院外曬場上,動作敏捷,步伐標準,腿腳有力。劉鈞看著,心里很是高興。

這幾天,冬狗子在太平鄉成名人了。附近十里八莊的村民們都知道了石嶺張家村里有個叫冬狗子的后生,兩月多前參加了縣里的鄉團隊伍,然后立了大功,不但得了大把的銀錢賞賜,甚至還升了官,當了隊總。

許多人都聞訊趕來爭相目睹這個山里出頭的娃究竟如何發達,又有哪里不一樣。看著冬狗子帶回來的那一樣樣的新奇物品,大家都相信了那些傳聞,果然是發達了。要不然,你看那大白米都堆的跟小山一樣,裝了好幾籮筐,而且還有絲綢這樣的好東西,整整有幾匹呢。

再看冬狗子那穿著,長袍長靴,整個人紅光滿面,完全就是個城里人呢。

再然后,來的人更多了。張家的各種三大姑八大姨的親戚都趕來做客,此外鄉里的媒婆們也是聞風出動,爭相趕來,把張家的門檻都快要踏破了。他們都受了附近那些有適齡宜嫁的女方家里委拖,主動來張家提親,開出了不少的好條件,甚至都不要彩禮,只是希望能把女兒嫁到張家過些好日子,以后也能吃大白米穿綢緞。

有些人見張冬狗太吃香,便干脆轉而求其次,托媒人要跟張冬狗的弟弟做親,甚至是拖媒人想來向張冬狗的幾個姐妹們提親。

一連幾天,偏僻的張家村人來人往,張家更是賓客不絕。

這場面,讓張老爹覺得極有面子,凡是來找他的,他都熱情的招待。以往自己都沒吃過幾天大白米飯,沒喝過幾兩好酒,現在卻大方的讓冬狗子把拿回來的茶葉、糖、米、酒這些待客。

除了來提親的,好多人則是帶著自己家的后生過來,也想讓自家孩子能跟冬狗子一樣進入鄉團吃糧拿餉。

對于這些人的期待,劉鈞并沒有完全拒絕。

他這次來本來就是要來招募些新丁的,對來趕來的年輕人,他仔細的考核,挑選的十分嚴格。其中在張家村挑了二狗等三個年輕人,后來劉鈞又去了趟狗剩家,回來時又帶回好幾個合適的年輕人。

然后劉鈞就干脆在張家村里樹起招募旗,有張山等十余位兄弟還有冬狗子和狗剩兩個幫忙,招募進行的很順利,原本他只打算招募個二三十人先,不過沒想到意外的發現這太平鄉的窮鄉僻壤的山坑里,居然有很多條件相當不錯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雖然說家窮,可卻不少人都有身好蠻力,還有不少獵弓射的不錯。如二狗那大個,箭射的不錯,可最擅長的卻是兩把大板斧,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二狗長期砍柴,特別是把砍下來的雜木樁子劈成劈柴去買,打小就劈柴,劈了十幾年,兩把大斧頭舞的比菜刀還順手。這樣的人,當個前排刀牌手,那絕對合適啊。

左挑挑,右揀揀,有太多優秀的好兵苗子,最后劉鈞還是招募了一百二十個新兵。劉鈞也想通了,既然要招新兵,到哪招不是招。雖然說這次新兵都從太平鄉招募的,可能以后太平鄉的兵也許會在隊中抱團。不過從初期來說,來自同一地區的新兵,會讓他們更快適應新隊伍。而且以后隊伍也肯定還會擴張,到時再盡量少招太平鄉的兵就是了。

現在還是假期,劉鈞招募了一百二十個兵后,本意是讓他們先各回各家,等過幾天他們再去女王城報道,到時再給他們發放安家銀、制服等。結果這些新兵們一個個興奮的不得了,根本不肯回家,就呆在張家不走了。

劉鈞無奈,只得讓他們留下,他拿了筆錢出來,讓張家幫忙管他們的飯食,晚上安排到村民家里睡覺。

劉鈞并沒安排訓練什么的,可冬狗子和狗剩兩個每天一早天亮就起來鍛煉身體,然后這些家伙也跟著起來,最后冬狗子兩個便干脆當起了新兵教官,把自己前不久才受訓學到的那些內容,一一拿過來教這些同鄉新兵們。

對于這些劉鈞雖意外倒沒意見,一開始是沒當回事,可只幾天功夫,冬狗子和狗剩這兩個二把刀教官,居然還真的把那一百二十個新兵訓的已經有些模樣了。

起碼,左轉右轉這些也不會轉錯了,甚至齊步走的時候居然還蠻整齊。

“這批新兵不錯。”張山也起來了,在劉鈞身邊說道。

“嗯,我打算等休息結束后,把我們九頭鳥隊再整理一下,現在的前后旗編入中軍局,而左右旗外,再補充新設一個中旗,三旗全戰兵隊,都配馬。另外再編一個步兵局,下面轄三個步兵旗。如此到時一來,我們就是一個司三局的編制。”

“搞這么大?”張山有些意外。

劉鈞低聲對他道,“告訴你一件事情,公輯這次回家之后可能就會退出九頭鳥隊了,以后這個隊就只有我們了。而且,如今各地賊寇又死灰復燃,我敢肯定的說,這一次賊人不只是小打小鬧,朝廷很可能再難壓的住這些賊寇了。我們鄂東這一塊也很難再安穩了,以后我們要對面的就不將再只是些小賊小寇,極有可能會是那些縱橫流竄天下的悍匪巨寇。咱們現在正好手里有一批錢糧,還有李家梅家的支持,正應趁這個時候把九頭鳥壯大。”

“然后呢?”張山問。對于李春江可能會退出,他并不覺得奇怪。但對于結義兄弟劉鈞一心要把九頭鳥擴張起來,他卻有些不解的地方,比如擴張起來之后呢,他們要干什么?

“平賊殺寇,保家衛國。”劉鈞說出了八個字。其實他更想說,全力壯大自己,準備迎接幾年后的滿清南下。不過就算他真這樣說,只怕不僅張山不信,這麻城那些鄉紳們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相信滿清幾年后就能滅亡大明。

在許多鄉紳們眼中,滿清后金太遙遠了,遠的在他們看來,后金對他們的威脅還不如幾個周邊的盜賊來的厲害。他們很大方的拿錢給鄉團助餉,卻不肯掏錢支持朝廷對遼東用兵,說到底就是覺得后金離他們還遠,反正天塌了,還有北京還有河北還有山東河南呢。

張山有些沉默,覺得跟不上大哥的思維。

正在這時,外面卻突然傳來一聲喊叫:“九頭鳥的劉隊頭在哪?”

“什么人!”

外面冬狗子喝聲問道,同時帶著一群新兵拉起一個陣列,把正奔馳而來的一個騎手攔住。

劉鈞抬頭望去,只見晨曦里,一騎狂奔而來,遠遠的就能看到馬匹全身是汗,馬上的騎士也早就被汗水打濕了衣襟。

“你是何人?”劉鈞高聲喊道。

騎士被攔住,從馬上滾下來,喘著粗氣道,“我找九頭鳥的劉隊長,有緊急情況。”

“放他過來。”劉鈞喊道,一邊上前去。

那人累的不行,冬狗子和狗剩兩個扶著他到劉鈞面前。

劉鈞打量了那人一遍,看他裝束似乎是個驛卒。

“我就是九頭鳥的隊副劉鈞,你找我有什么急事?”

“我是太平驛的驛卒,奉虎頭關趙巡檢的命令,特趕來這里向劉隊長求援。賊寇圍住了趙巡檢和一眾弓手弟兄們,現在危在旦夕,請劉隊長速速相救。”那驛卒喘著粗氣說道。

冬狗子在一邊向劉鈞小聲道,“太平驛離這里不遠,驛站歸屬于北邊的虎頭關巡檢司管轄。趙巡檢是虎頭關巡檢司的巡檢,手下有二十個弓手,不但守著虎頭關,而且整個太平鄉都歸他管。”

大別山上雄關十三座,五關森列麻城北境。

對于巡檢司劉鈞也是知道一些的,在洪武四年,朝廷于虎頭關設有巡檢司。

據明典,巡檢司常設立關津、要沖之處。巡檢吏官統領攜刀槍箭駑之武士,負責稽查往來行人,打擊走私,緝捕盜賊,維護商旅往來之安全。虎頭關巡檢司兼管太平驛。

巡檢司這種機構有些類似于派出所,但權力卻比派出所還大些,是官府在縣以下的鄉一級中設立的重要派出機構,并不是所有的縣都有設立巡檢,但設立之處肯定都是重要的關津之處,要么是邊防要地,要么就是內陸的重要通道。

虎頭關的巡檢司設立在縣北七十里的虎頭關上,由一名從九品的巡檢鎮守,有獨立的巡檢司衙門,還有典史、書吏以及二十名弓手。

平時最主要的任務是輯賊捕盜,然后是負責稽查往來行為,打擊走私。

大明在天下共有一千多個這樣的巡檢司,巡檢只是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可頭上的任務卻極重。

虎頭關是湖廣黃州與河南光州之間的重要通道關口,扼守著光黃大道。

劉鈞沒有料到虎頭關巡檢居然派人來這里找他求援。

“給這位兄弟拿水來。”劉鈞叫道,水拿來,那驛卒連喝了好幾口,終于好了一些。

“你慢慢說,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劉鈞問。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