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

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


更新時間:2017年10月2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朱慈烺笑,是覺得自己這種不上進的念頭有些好笑。身為大明皇帝,朱慈烺的權勢與財富已經到了天下之中無人能及的地步。

如果要弄一個全世界權勢人物排行榜與全世界財富排行榜的榜單來,哪怕朱慈烺每天睡大覺也依舊能夠排名第一,一直到朱慈烺死去。

但是呢,每當朱慈烺想起一些見聞里所見過的故事時,又覺得人世間苦難何其多。身為天下萬民之君,帝國之元首。大明的皇帝,朱慈烺哪里能有半分懈怠?

“不知兩位姑娘,可有聽說過保險之事?”朱慈烺說。

孔洛靈稍稍迷茫,表示自己沒有聽說過這東西。柳如是顯然是見多識廣的:“保險之事,我聽說過。是個挺流行的東西。”

聽說過保險的人顯然不少,朱彝尊也聽說過,更是有過一番不堪回首的過往。朱彝尊前年進了家族里南洋的海上生意的公司,在里面歷練做事。做事之時,有個朋友便介紹他去買海上交通安全搶盜險。可是,這海上交通安全險一問,卻開出了一個足足六千銀元的價格。雖然足可以保五年之久,也證明了朱彝尊家族的事業龐大。

但是……六千銀元啊。那是朱慈烺一擲千金的雙倍了,而且,在這年頭。六千銀元的價格,拿出去都能在南京城里置辦出一個舒適宜人,風景秀逸的宅院了。

沒錯,朱彝尊想著省點錢下來。年終結算的時候,遵照太爺的承諾,他能拿著公司一年的收益自己去花銷。

就這樣,朱彝尊便忘了這事,再也沒提買保險的事情。

可是,世上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太巧合,太巧合了。

平平安安過去了半年,當朱氏海外貿易的船隊遠航南洋新加坡的時候,路上竟然遇到了海盜!這可真是一道驚天霹靂傳來,讓朱彝尊感覺天要塌了一般。

碰上了海盜,足足十三條船全都被俘虜走了。

如果說是碰上了風暴這種不可抗力,朱彝尊也還好接受一些。

可是,這一回碰上的卻是海盜。

這可真是個稀奇事了,而且還是非常低概率的事情。

因為,原來在海面上主要的海盜就是鄭氏集團。現在,鄭氏集團變成了希望公司。由大明控制的遠征公司也成了聲名赫赫的殖民集團。這都使得在大明沿海周圍能遇到的海盜都變得十分稀少,至少再也沒有成組織的海盜了。

當然,西洋海盜終歸也是有可能的。

原來就發生過這種事情,到了南洋之上,被歐洲殖民者的船隊給洗劫了。

但自從大明在臺灣一戰勝了荷蘭人,又俘虜了西班牙、英國以及荷蘭人三國的船隊以后。在亞洲范圍內的歐洲殖民者船隊都乖巧得和小綿羊似的,鮮少還有敢搶劫的。

這也是朱彝尊不愿意花冤枉錢的想法,他也打聽過,許多人都覺得而今大明水陸兩軍十分強大,有定期巡航的水師艦隊在,不用花這冤枉錢。

再加上這也是一條成熟的航道,都是熟人熟路,碰上風暴的可能性也很小。

只可惜,世事難料。

十三條船都被搶了,朱氏幾乎破產。雖然隨后水師給力,一番找尋后在爪哇國全殲了海盜巢穴,也救出了十三條船上的人員。

可是,上面的貨物自然是都已經轉手被賣光。

朱氏損失慘重,雖然人和船救回來以后終歸還能繼續做生意緩過氣來。但當初沒買保險的事情被傳出來以后,朱彝尊好一陣灰頭土臉,人人都覺得朱彝尊眼界太小,沒有格局,讓他氣得不行。

尤其是那叫什么華夏保險公司的人聽聞以后,竟然還主動上門來推銷保險,氣的朱彝尊直接甩手不干這商賈之事了。

自此以后,朱彝尊也更加對商賈之事不喜起來。

而今,朱彝尊聽朱慈烺提起保險,當即便冷嘲熱諷地說了起來:“我當這位兄臺是個什么來路,原來卻是個賣保險的。保險保險,一紙文書,巧言令色取人家財萬金。閣下的職司很有前途嘛!”

說完,朱彝尊便哈哈大笑了起來,更是繪聲繪色地說那些賣保險之人的故事。說著這些賣保險之人如何如狗皮膏藥一樣,黏上了就甩不掉,自己愣是實在甩不掉,才施舍地買了一些。

朱慈烺臉上表情微微一抽。

賣保險和狗皮膏藥一樣,那是后世常見的情況。但也不都是如此,至少公司主體買保險的時候,很多都是必要的。

比如后世天津大爆炸,許多企業被爆炸損毀十分嚴重。但是,這些企業卻并沒有因此就紛紛倒閉。許多都是按慣例會買一大堆保險,這種爆炸原因造成的損毀也是理賠范圍內的。

故而,朱慈烺對此記憶尤深。

當時天津大爆炸事情發生之后,竟然有人花了大篇幅說起天津保險行業會因此利潤被抽干。因為都得賠進去。“”

朱慈烺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些保險公司真肥……這么大的爆炸,這么高的損失,這么巨大的理賠額。這些人竟然只是把利潤丟進去……

撇去這些題外話不論,朱彝尊這一歪樓,氣氛頓時變了起來。

大家看向朱慈烺,似乎都有些擔心。

賣保險的人真這么恐怖如騙子一樣,是不是自己得離遠一點?

柳如是輕哼一聲,看了看孔洛靈,她想提醒一下自己那個糊涂的小妹妹。不過,一看孔洛靈笑吟吟又專注地聽著大熊貓先生說話,柳如是頓時失去了勸說的興致。她沒興趣繼續做無用功了。一年與此,柳如是覺得有些挫敗,又狠狠瞪了一眼大熊貓先生。

被柳如是瞪眼了,朱慈烺有些無奈,摸了摸剃光的胡須,感受了一下扎手的感覺,朱慈烺也有些惡狠狠地看向朱彝尊:“既然如此。我便出三千兩銀子,為朱彝尊閣下買一份保險便是。只要閣下聽完我這故事以后,不會搶著不要!”

“這故事,也不是我從保險公司里聽到的。而是前陣子,我去捐資援建的景山學校里看望學子的時候,聽了里面講學的一位老師,黃宗羲老師的講課。”朱慈烺緩緩說:“景山學校修筑不易,里面進學的學子。許多都是身在外地入京,暫時沒有京師戶籍的孩子。這里面,少不得有些人覺得讀書無用。”

“故而,那一堂課一開,黃宗羲老師就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么要讀書,讀書有什么用?”朱慈烺環顧身邊眾人。

被朱慈烺瞪了一眼,朱彝尊也是很不爽,冷哼地說:“這是三歲小兒都知曉的事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說著,朱彝尊直接朗聲背誦了起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取妻莫愁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門莫愁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有沒有師長教你過,長輩說話的時候,少插嘴!”朱慈烺皺起了眉頭,這回是真的有些惱了。

這一回,朱慈烺沒有瞪眼,沒有放狠話。但這氣勢一出,卻是真的讓朱彝尊感覺到了仿佛是自己老太爺走來,平靜地看了他一眼。他很清楚老太爺的脾氣,如果是這么平靜地看過來。那基本意味著有大麻煩來了。

朱彝尊奇異地安靜了下來。

“當時,黃宗羲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是黃宗羲老師創辦華夏保險時的情況,當時,華夏保險的業務主要是海上交通安全搶盜險這些。為的,是為海上貿易的企業保駕護航。讓他們不用擔心風暴,不用擔心海盜。”朱慈烺說到這里,朱彝尊感覺眼眶有些濕潤。

情況不對啊,怎么自己變得這么老實。還有,明明天空晴朗,自己在屋子里,怎么感覺眼睛有水,不會是腦子里流出來的吧。

“當時。有個老伯來到華夏保險大興分公司里,聽聞了這保險的事情。說什么,保險公司能保一切平安。便是人老死了,意外被賊人殺了,也能賠一大筆錢,上奉父母,下養妻兒。這本來是海上保險里的一部分。若是有船員被海盜殺了,保險公司會按照定配額約莫每人五百兩銀子的規模,賠給船員的親人,解決身家安危之事。到了老伯那,不知怎的,只傳出去了一半。老伯不是船員,自然無法適用這一條。”

“但老伯堅持要買,掌柜的出面幾番勸說都無用。此后,老伯無論刮風下雨,一直堅持了七天,直到黃宗羲老師去了,破例單獨賣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險給了老伯。當然,黃老師也很好奇。就派出去了人,一路跟隨了過去。找到了那老伯。”

“老伯好像重重松了一口氣一樣,放松了下來,在一個酒家鋪子里買了一袋水餃,白菜餡的。餃子不多,十六個。老伯下了鍋,煮了吃。隨后一起上吊在了家中。桌子上,餃子湯被喝的干趕緊加,碗底都是干的。碗的旁邊,壓著那份保單,還有一份情人寫的遺書。遺書里,說出了事情的真相。老伯還有個兒子,在礦里做工,一條腿斷了,在醫院里養著,要做截肢手術。可是,連截肢手術的錢也拿不出。閑話里,老伯聽人說華夏保險公司里買著保單。人要是死了,能賠五百兩銀子。老倆口兩個人,死了,那就是一千兩銀子。”

“等等,這又不是被海盜殺了,怎么會賠錢?”徐秋聽到這里,忍不住打斷了

“沒錯,那說的是意外呀,又不是什么風暴的。自殺怎么會賠錢,黃大官人何等聰慧,辦的華夏保險公司是有名的大公司,怎么會由這等疏漏。要不然,每年光是詐騙保險的案子都能從京師排隊到天津衛去。

“就是,這白死了啊!”見有人開口,朱彝尊也敢說話了。

“但老伯死了呀。兩條人命,為了一千兩銀子。死了。”朱慈烺輕輕地說著,長長吐出一口氣:“死了。孩子的疾病逼得他們愁白了頭發,貧窮的生活讓他們吃一頓餃子就是臨終前最好的美味。為了一千兩銀子,偉大的親情讓他們放棄了生命。最美好的事情與赤裸的金錢結合在一起,卻是如此的悲哀。”

“后來呢?老伯……還有老伯的兒子呢?”孔洛靈皺眉地說:“據我所知,截肢雖然很不幸。但如果換一條假肢還是不慎影響生活的。就是未來往后生活艱難一些,工作不便一些。”

“但老伯都不知道呀。”朱慈烺緩聲說:“老伯沒有讀過書,看不懂合同上說的關于意外的解釋,自殺不屬于意外。因為老伯窮,所以孩子裝假肢的價格他根本不敢去問。所以,有的同學問,為什么要讀書。因為人,不能無知。為什么這社會要為了利益而驅動,而向前發展。因為,全大明的福祉,離不開每一個人為了金錢而奮斗。”

“后來,華夏保險公司為老伯的孩子某了一份差事。后來,老伯不知道的是,原本一對假肢開價要三百銀元,因為楠木昂貴,做的假肢自然也昂貴。但京師鋼鐵廠技術革新,開發了可以用作假肢的材料。價格暴跌,算上手術費二十銀元足夠。他兒子勤懇工作,三月就攢了出來。”朱慈烺又說:“貧窮是如此的可怕,讓一對老人走上了死亡的陌路。知識又是如此的可貴,沒人知道,如果不是老伯的兒子去了夜校掃盲,他也不會獲得那份工作。”

“朱彝尊同學說,這個世道為了賺錢,人倫喪盡。道德流失……是啊,為了一千兩銀子,讓一對老人走上絕路。甚至,我也親眼見到。有從朝鮮逃難而來的百姓,跪在屠夫面前。因為他的孩子一年沒吃過肉,偷了一塊肉。”朱慈烺沉聲說:“敢問,這是世道為了賺錢而人心淪喪呢。還是說……這世道不能讓更多的人賺到錢,讓人可恨呢?”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