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

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25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

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

日本也漸漸被大明控制得日益嚴密了。一看書

王夫之的確是個手腕高超,本事不凡的青年才俊。這位日本太上皇靠著在日本天皇與幕府之中來回平衡,讓自己成為了超然的存在,又通過扶持一批如薩摩藩這樣親近大明的地方諸侯分化瓦解了日本國內的各地大名。

尤其伴隨著朱慈的兩個弟弟依次分封進日本為諸侯王以后,日本就越發老師了。

雖然,日本各地面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越發地軟弱無力無法抵抗。

但同樣,伴隨著大明力量的進駐,秩序也漸漸平靜。

各個i地方大名諸侯有了矛盾,首先想的不是超刀子干架,而是尋江戶的王夫之裁決。各個主要城市里,在大明派駐的警官的培訓之下,各城的警視廳迅速建立。秩序迅速成型,治安也迅速好轉。

這樣的趨勢之下,大名們忽然間發現,花大價錢養著武士已經沒有必要了。

與此同時,在不斷涌入的中國貨物之下,日本人漸漸失去了抵抗力。大名們沉迷于來自中國的高級享用品,美酒華服,乃至于各類高級食品、玩物等等。而日本普通百姓們呢,也是紛紛感嘆著在手工場里不斷生產出來物美價廉的貨物。

衣食住行,越發離開不中國產品的身影。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物價漸漸騰高,武士們也紛紛嚷嚷著要提高待遇。

只不過,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除非是經營有道的大名,要不然,大多數都無法面對日益高漲的開支以及日益顯得沒有必要的武士。

就這樣,一聽大明需要武士們去為中國人開疆擴土,人人都興奮地連忙敢去了江戶。首批趕到的,紛紛興高采烈。他們不僅能從王夫之手中拿到一批“轉會費”一樣的存在。更是也頗為良善地為那些有幸能去中國定居的武士祝賀。比起在日本蹉跎,大明境內顯然有更多的機會。

海參崴的港口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排平房。碼頭開辟了兩處,卻還有六個泊位已經開始修建。

平靜的日本海上,是一艘又一艘從朝鮮與日本趕過來的船只。上面滿載著采購自日本與朝鮮的貨物。

除了糧食、衣物這些基本的貨物以外,還有海量的木材以及從大明本國運載而來的水泥等貨物。

源源不斷的物資涌入,伴隨的是源源不斷的人流。

而這一切,都讓海參崴迅速的繁榮起來。

來自內陸的一些土著在會漢話的酋長帶領之下,將積存的皮毛、獵物販賣進城內。而這些,都得到了高價的贖買。有力氣的丁壯比劃了幾下收拾,明白了在這里做工的價錢以后就迅速加入了進來。便是女子,也或者做廚娘,或者縫補衣裳,紛紛收入充盈起來。

伴隨著這樣安居樂業的現狀,消息不斷擴散之下,這些在十年前還是清國治下的國民紛紛安然地享受著身為中國居民的好處。

當遠道而來,從京師趕來的席斌抵達這里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大明二八二年的六月三。要看書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這海參崴的變化也一樣稱得上是日新月異。只見此處港口之上,屋舍林立,商鋪遍布,人口繁茂,商船眾多。

席斌本以為從軍職轉為文職要面對的是一片荒野之上著手,不曾想,這海參崴的港口之上,卻是儼然有了新興市鎮的氣息。

隨同席斌而來的,還有一共四艘戰艦。雖然都是已經在軍中排名靠后的二號福船,但上面一共十六門火炮卻依舊是足以將四周所有水面力量擊潰的存在。

席斌的到來讓崔成恩以及興子都是大為高興,他們交代了一番港口上的事務,便紛紛開始朝著內陸深入而去。

朝鮮提供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在海參崴上堆積,再等下去,卻是要堆滿不多的倉庫了。至于日本武士也是一樣,在江戶操練了一陣子以后,又在海參崴訓練了一些十日,再不走,卻是要將海參崴的存糧平白消耗更多了。

席斌的新身份是海參崴州的知州,因為是新建的域外新州,是以品階只有正七品。只有將海參崴發展好了,人口與經濟都達標以后,才能得以正式列入民政規劃的版圖之中。

哈巴羅夫驚訝地看著眼前的城堡,嘖嘖稱奇:“傳說中蘊含寶藏的東方,果然名不虛傳。更加溫暖的南方,光是這樣完善的城堡就足以抵得上我們這一回冒險的所獲。”

眼前,正是拉夫凱的城堡。

城堡內城門緊閉一片寂靜,四周一樣也是無人,似乎已經知曉了哈巴羅夫要來的消息。

哈巴羅夫的身邊,杰日涅夫心中輕輕笑了一聲,心道:“你恐怕是還未去過更南方,還不知道中國的真正富有吧。只不過,剛剛抓住的那個婦孺口中的博格達汗已經滅亡,現在是屬于漢人的天下了。那些漢族人境內的世界,那才叫繁華呢。這個拉夫凱酋長的城堡只能用簡陋的荒野土房來形容。”

撇去這些內心戲,這時,一人快馬來報,正是前去巡視的安德烈:“我繞城走了一圈,沒有見到有一個活人的蹤跡。不管我怎么交換刺激城內的那些土著,他們同樣都是毫無反應。”

“這倒是奇怪了。”哈巴羅夫有些驚訝:“不管再怎么孱弱的人,連自己的老巢都被威脅,也一定會試圖來保護吧。這些土著,竟然沒有一點聲息。”

安德烈大笑說:“也許都是被我們嚇破膽子了吧。”

哈巴羅夫微微凝眉,心中有些不爽。

杰日涅夫南下一趟就帶去了一千多人,而他此前卻是籌集了全部家當,也只敢募集一百五十人。若不是有督軍的支持,讓他又擴招了五百多人,恐怕也比不上杰日涅夫了。

而今,他們又帶上了一千三百余人出發,各自對半,這才成了均勢。

只不過,那個叫安德烈的家伙老是說著中國境內如何富裕,說著他們在朝鮮人的國度里劫掠了多少錢財,聽得人人都心向他們,哈巴羅夫都有些壓不住陣腳了。

好在,在督軍的支持之下,一路的補給與用度都掌握在他的手中,還算能夠統一命令,沒有失去控制權。

“我親自帶人去沖入城內!”哈巴羅夫當機立斷。

只有足夠的勇武與功勛,才能讓下屬服眾。

杰日涅夫剛想說什么,卻見哈巴羅夫已然開始布置人馬,只不過一刻鐘,攻城的準備就已經開展。

只是,當哈巴羅夫剛剛發起進攻的時候,安德烈忽然間對杰日涅夫說了幾句。

不多時,喊殺聲震天的哈巴羅夫沖入了城內。

等城之戰順利的難以相信,翻越城頭以后,哈巴羅夫就帶領著哥薩克騎士沖了進去。

只是,剛進了城堡之內,他就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杰日涅夫,怎么是你?”哈巴羅夫十分驚訝。

“哈巴羅夫閣下既然已經下令攻城,我自然不甘落后。于是也殺了進來,只不過,這才發現……水門之上,這些土著都已經逃走了。”杰日涅夫說。

哈巴羅夫一臉不爽,他瞪了一眼安德烈。

但無論如何,收獲一個城堡是所有人都滿意的喜訊。

“檢查城內的收獲!”哈巴羅夫壓制住不爽。

“拉夫凱走得很匆忙。”一番檢點后,杰日涅夫得出判斷:“還有一些東西都沒能帶走就離開了,除了城門緊閉試圖延緩我們的動作以外。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們準備充分,一定會試圖將整個城市毀壞。”

“也許他們還存著打回來的心思,不是嗎?”哈巴羅夫知道杰日涅夫在想什么:“誰也無法渠道,他們是不是還在其他的地方等待著我們一頭闖進去,然后狠狠伏擊。當然,下一步進軍的命令很快就會做出。但必須主力出發,謹慎地進攻。直到我們獲得進入阿穆爾河的可靠基地。”

“哈巴羅夫閣下說得沒錯,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進軍?我認為,單單只是征服那些土著毫無趣味。他們貧窮得讓人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有中國,進軍中國,才能獲得我們所渴望的財富。絲綢、茶葉、瓷器、書畫以及美貌溫柔的東方女人。”杰日涅夫鼓動著。

“看在這些美妙誘惑的份上,我們是應該團結起來。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獲得一個可以讓我們在阿穆爾河上通航的可靠港口。”說著,哈巴羅夫取出一張手繪得潦草而簡陋的地圖。

杰日涅夫側身看過去,赫然在這張地圖上也看到了伯力城的字樣。

當然,伯力城是杰日涅夫從中國人地圖上看到的稱謂。

在哈巴羅夫的地圖上,寫著的是一個古老的名稱。亦兒古里。

這是明初年亦兒古里衛的駐地稱呼。他實際上距離伯力城還有一點距離,也不知道哈巴羅夫是怎么找到的這個名稱。

歷史在這一刻重新交匯了起來。

因為,伯力城這個稱呼在后世俄羅斯的名稱上,赫然是叫哈巴羅夫斯克。

似乎關注到了杰日涅夫看到地圖后的異樣,哈巴羅夫斜著眼睛看向杰日涅夫:“怎么,你似乎對亦兒古里有不一樣的看法?”

“啊不……只是我這邊也有一張地圖,地方應該也是一樣。但這個地方,應該是叫伯力。也許,這是中國人的稱呼。我一時間有些失神。”杰日涅夫說。

“噢?中國人的稱呼?不不不……杰日涅夫,我覺得你應該改正一點想法。那就是,對于我們而言。來到了這里,就會政府這里。伯力……沒錯,也許亦兒古里曾經是中國人的地方。但我想,這應該成為過去的事情了。我們既然來了……那應該就給他換一個稱呼。比如,就讓我們叫他哈巴羅夫斯克好了。”哈巴羅夫平靜地說著。

杰日涅夫微笑著點頭,不再說話。

“現在我宣布,占領拉夫凱等附近左右的城,留下兩百人負責相應的后勤轉運工作。其他的人……跟隨我進攻這里,我們要拿下這個地方,哈巴羅夫斯克!”

離開哈爾濱以后,朱慈不再步行,而是乘坐上了軍中的內河艦船,在松花江上一路前行,朝著黑龍江出發。

上了船以后,再接受陸上的消息就有些麻煩了。

朱慈打發走了朱笛與李定國下船,讓他們就近指揮各部兵馬。

只不過,一路上穿回來的消息都有些讓人沮喪。

“沒有搜尋到羅剎人的痕跡……到目前為之。”李定國與朱笛上了小船,在即將見到朱慈之前,互相討論著。

“至少這說明我們的情況不怎么糟糕。你應該有注意到,陛下對于黑龍江這條河有著特殊的情緒。也就是說,如果敵人已經進入黑龍江,在黑龍江境內占領了我們任何一片領域。皇帝陛下都會心情很糟糕。但是,我覺得,如果敵人還沒進來。或者說之前進來的敵人已經都退出了黑龍江,那說明我們的情況并不糟糕。”朱笛安慰著搭檔。

“那就要繼續推進了。說實在的,我很擔心拖延日久的情況。”李定國說。

“安心一些。至少從拉夫凱手中了解到的情況,羅剎人一定在拉夫凱的城堡里有駐扎守兵。和我們一樣,羅剎人一樣要吃,一樣要穿。更重要的是,既然他們是一支火器部隊,那你應該就能想到,火器部隊有著那些特地,或者說弱點。”朱笛頗為鎮靜。

兩人上了船,朱慈招呼了一會兒,便聽完了兩人的匯報。

“他們的行動倒是挺謹慎。沒錯,這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情況。敵人的行動并不清晰,情報的獲取比想象的艱難。”錦衣衛并非萬能,在東北這片地方,建州衛那邊還有些本事。但出了黑龍江就是瞎子了。

而且,羅剎是錦衣衛此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存在。要不然,朱慈也不會連杰日涅夫潛入盛京都沒發現。

“繼續推進。”朱慈沒有遲疑:“還有,朕并不著急。傳令各個小隊,朕要恢復奴兒干都司時期的分封。按圖索驥,將奴兒干都司時期那些接收過分封的土著都找出來。朕要聽一個回復,他們是接受大明皇帝的統治,還是接受羅剎人的統治。臣服,還是滅亡。”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