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六章:歸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歸服

第八十六章:歸服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1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公爵,那是何等隆重的榮耀。

雖說而今的公爵已經不再發放高額俸祿,僅是多了一些參政議政的權利以及榮譽地位。但公侯之位啊,那是徹底的貴族。能讓自己子孫厚待榮耀一生,世代傳襲。光是想想每年能有機會得到皇帝陛下接見,就足以夸耀進族譜之中,讓后代傳唱。

但同樣,不比那些冒險者,陸慶衍的身份也是不同。

他是哈爾濱知府。是親民官,在北疆這樣開拓邊疆的地方,哈爾濱是前進大本營的角色。

封侯的吸引力是非凡的,這一點,陸慶衍已經切身體會過。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無數人會涌上北疆。在盛京,在九連城,在鳳凰城,更重要的……在哈爾濱,以及剛剛被設立成吉林府的吉林城。

同樣,據傳,伴隨著東北都督的軍事管轄統一。原本并無統屬的東北各地勢必將出現新的省級行政單位。

到時候,封疆大吏落入誰手,也顯然是個極具吸引力的一點。

本著來自各種各樣的誘惑與鼓舞,陸慶衍對于工作的積極性高漲百倍。不過,沙爾湖達顯然不是很懂那些彎彎繞。

“沙爾湖達老丈,你若信得過我,便只管做。將這里的屋舍修的多多的,到時候你開價一個月一銀元也有人住。將湖里的魚打得多多的,就是開價一銀元一條也有人吃。再將地里的糧食種得多多的……”陸慶衍努力地用著沙爾湖達能聽懂的方式表述著。

沙爾湖達眼睛一亮,提前插話說:“就是我開一個銀元一斤,也能賣得出去?”

“老丈,可不能做奸商。”梁益心這會兒笑說:“湖里的魚,抓起來,能有幾十斤。這才賣一銀元,內里來的同胞雖然是愛吃大米飯,大白面饅頭。可也不是有潑天的錢能隨意花銷的。”

“曉得曉得了。但種地的事情,老漢我是操弄不來。還得年輕一些的娃子去學會。倒是捕魚的手藝老漢我懂得,這就去帶幾個老頭子一起去捕魚。不過,陸大官人,你可得好生準備上鹽。這魚經不住放,過了夜,能不能吃就兩說。最好是咸魚干。”沙爾湖達應聲而去。

這會兒,不知何時李巖卻是來了。

他扯住了沙爾湖達,說:“老丈,打魚這等事,讓其他人去做便好。老丈是左右里最有聲望之人,今日,有大事要留老丈了。”

李巖的出現有些突兀。

此刻,更是一連風塵仆仆。整個人似乎是一直趕路著,疲倦又有點脫力,但精神頭卻是極好。

“李大郎,有什么事,要尋著我這個老頭子,要說是什么大事。”沙爾湖達撓頭。

要說此前,這松花江流域里還真是時常有事,比如打仗。

畢竟,能夠度過上一個平靜的冬天,那是真多虧了這些漢家兒郎的幫助。是他們,帶來了足夠的過冬糧食以及衣物,伴隨著這些到來的,還有秩序。

當李巖組建的哈爾濱守備隊成立以后,就再也沒有哪個部落膽敢過來挑刺。平靜魚安寧,讓沙爾湖達分外感慨背后一個強大國家的好處。

部族,不就是為了在外界的沖擊之中能生存下來而出現的產物么?

投靠明朝就能做到,那顯然沒有人會拒絕。而且,這也并沒有讓沙爾湖達覺得有什么受損。

單單從生活質量上來說,他已經從明人醫生的藥物之中將此前的暗傷舊疾都緩解了許多。能夠住進明人新秀的磚石新房子里,堆上熱炕,可是比在冰冷簡陋的老房子里舒適許多。

建設的力量,歸功于陸慶衍與梁益心。

但要說秩序的維護,顯然還是李巖的軍隊更加給力一些。

這會兒,見李巖來尋自己,沙爾湖達卻是更鄭重一些。

“不知,沙爾湖達大叔可聽說過拉夫凱的名諱。”李巖說。

“聽說過。那是黑龍江北面一個大部族的首領,只不過距離這里極遠。而且,人家有自己的大城堡,自成一體。加上隔著一條大江,來回能有上千里,大家都不大交道。要不是他曾經遣人來打聽過大明與大……建州的消息,我們也不知道有這一號存在。”沙爾湖達回憶了稍許,就緩緩說了起來。

聽此,李巖微微點頭:“那巴托加此人呢?”

“也是聽說過,大約是拉夫凱的對頭罷。”沙爾湖達有點茫然,不知為何提起這兩人來。

“眼下,他們都投靠我等,歸化入境大明。”李巖驗證了消息,一臉古怪,雖然挺開心的模樣,卻很是不解。

看神情也知道,那是比沙爾湖達這個大部落更強大的兩個部落。

只是,眼下卻突然間都投靠了過來。

要知道,渡過黑龍江就已經是個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況,哈爾濱還在松花江上。

“要投靠大明?這是好事啊,使者在哪里,我親自去迎接。”陸慶衍激動地說。

李巖連忙說:“知府,他們還未到來。是我此番巡游黑龍江見到他們前隊人馬得知的,這就急忙過來,先尋沙爾湖達老丈驗證。”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出發了?”陸慶衍不傻,一聽這樣意外的情況就明白肯定有異常。

“這也是古怪了……”沙爾湖達喃喃自語:“恐怕,還真有大事發生了。他們兩個部族,都是大部族。有自己的石頭筑成的城堡,各個手底下都有將近千戶的人馬……況且,還是兩個一起……”

“再怎么古怪,都要接下來!”陸慶衍分外明白人口的可貴。

東北之地并非是無人區。

只是很多地方,都是部族林立。他們近乎是原始人一樣,漁獵山野。穿皮衣,用的打獵武器都是骨頭制作的箭頭。生產力十分落后,生產關系也近乎原始。

但再怎么原始,他們對于陸慶衍而言都是一筆極為難得的勞動力。

就如同沙爾湖達一樣,有一點漢語基礎,待了一陣子,已經能頗為流利地說起漢話了。

只要是人,就能將他們變成大明的勞動力,建設哈爾濱這個亟需人口的地方。

“接,是肯定的。眼下我們要做的,是得給他們準備好安置之地。還得想好,安置的政策。”梁益心又說。

陸慶衍當即點頭:“各位,迅速行動吧。房屋、糧食、飲食、衛生、安保、民政。各個地方,都要迅速行動起來。至于政策的問題,這卻是簡單。入我大明戶籍,為我大明子民。服徭役稅務,暫為軍管。若是服從,便得我大明庇護。”

所有人各自行動去了。

陸慶衍又安排完畢行動,拿出了府庫里的賞銀作為激勵以后,卻是迅速提筆寫了一封書信。

那是奏書給皇帝陛下的。

陸慶衍的奏章很快就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紫禁城里,不出意料的朱慈烺提出了親自北征的命令。

朝議之上,短暫的沉默之后,眾人心中嘆氣,各自開始躬身應命。這一回,沒有人再有多說什么勸阻的話語。只是盡力為皇帝陛下效力,準備好一應事務。

李邦華與倪元璐都是熟手,也是經歷了朱慈烺多次不在京師的情況,準備得妥妥當當。

雖然皇帝陛下說了一應開始有他的私房錢買單,但朝堂顯然沒有這么吝嗇。大量軍資開始調撥出京。

此前東北地區開始動員之后,關內也開始動員。

京師各個倉庫,各個國有的工坊,特別是軍工作坊開始運送存活,增加既有訂單,乃至于擴招工人。

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短時間里爆發出來的力量匯總到朱慈烺的案臺上時,更是讓他充滿了信心。

來到這個時代,改變這個世界。

一切都顯得那么充滿成就感。

當朱慈烺再度抵達盛京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五月十九。

天色越來越熱了。

盛京也符合了原來朱慈烺對這里的規劃:避暑。

帝國理工大學的學堂里,擠滿了前去報名參軍的人。對此,朱慈烺只得婉拒。讓科研工作者走上戰場,要么是這個國家的治理者昏頭了。要么是這個國家已經到了末路。

不管是哪一個,都不符合眼下大明的情況。

抵達盛京,并不是朱慈烺一路出發的終點。他的目的地,卻是要一直前往到哈爾濱。

聽聞這個消息,李定國嚇了一跳,卻又不得不佩服紅娘子此前的判斷。為此,這讓他們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應對。

朱慈烺沒有在宮殿里見李定國、朱笛。而是在直接在行軍的路上,這一回朱慈烺不再任性走海路前進,而是走了陸路,出發哈爾濱。

東北三省聽起來很近,實際上哪怕是有鐵路,也得開行大半天。更何況這年頭道路通行條件頗為惡劣。

好在,因為有預料到朱慈烺會前往哈爾濱前線,路上的道路已經初步有了修繕。

在路上,朱慈烺有了足夠的時間聽朱笛魚李定國匯報他們進剿的計劃。

“此戰,在內部的討論之中。頗有些大炮打蚊子的說法。”李定國先是詼諧地開了場,隨后笑著細說起來:“我們的敵人,充其量在整個亞洲方面只有幾萬人。能夠動員的軍事力量很難超過一萬人,可能魚我們作戰的,只有幾千人不到。但是,為此,卻是東北方面出動正規軍兩萬人,民兵無以計數。而這,還不包括陛下為了這個計劃而策動起來,很可能高達百萬的流動人次。上百萬人帶著武器進入北疆,哪怕是那些兇手化成灰潛入深山,也別想逃出我們的手掌心。”

“準備充分,信心也很好。”朱慈烺淺笑地說著:“還有呢?”

紅娘子,也就是被賜名朱笛的此戰長官輕咳一聲說:“陛下,情況大約已經摸清楚了。”

朱慈烺輕輕嗯了一聲。

隨后,李定國拿出了一張顯然是剛剛被繪制出來的戰地地圖。

朱笛開始講解起了眼下摸清楚的情況。

此戰,那個杰日涅夫顯然還不是什么大BOSS。在被委拉斯凱茲雇傭來搗鬼之前,他僅僅只是一個帶著七艘船的冒險家,并不具備大規模入侵內陸的實力。

倒是這一回在中國內陸帶著眾多的馬匪搶了一頓以后,他一躍而成,成了俄羅斯督軍弗蘭茨別科夫麾下受看重的一員殖民先鋒。

但是,真正在遠東地區俄羅斯一方有足夠實力與狡詐能力的,還是那個哈巴羅夫。根據錦衣衛以及探馬斥候的情報,不管是哈巴羅夫還是杰日涅夫,兩人都在俄羅斯督軍弗蘭茨別科夫的安排之下組合了起來。

這樣的新意外讓朱慈烺有些皺眉。

但這似乎還不是最壞的消息。

也許是朱慈烺的蝴蝶效應,也許是杰日涅夫在委拉斯凱茲的手中獲得的鼓舞。總之,這一回俄羅斯人的兵力比原定歷史上都顯得多了許多。

當年,面對清朝上萬兵馬的進攻,俄羅斯方面的兵力也只不過是幾百人。

但現在,俄羅斯人似乎是將遠東的重要性提高了好幾個級別,遠東方面無論是人力物力,都比原定歷史上多了許多。

根據各方面情報,俄羅斯人的兵力很可能在三千人的規模上。

五月到來,北疆之地也暖和了起來。

同樣,這也是一個適合戰爭的時候。

朱慈烺掀開簾子,看著外間不知何時多起來的車馬,心中稍安:“將士們對于那些封侯計劃如何看?”

李定國干咳了幾聲,不知要如何說是好。

朱笛猶疑了一下,還是說:“陛下大魄力,有些將士也想去冒險一番。”

“戰功之上封侯,一樣是條出路。況且,等后方的人手到了。恒信商行也會在東北有些動作。來了這么多人,難道都是抄起刀子去搶,去打打殺殺么?只有建立起了產業,百姓們才會在這里定居。只有生計,百姓們才能樂業。當地官府,也才能組織起秩序,建立軍隊。而這些,都是賺大錢的機會。這些,都少不了將士們的賞,當然,做得不好,也有罰。”朱慈烺說著忽然見一匹高大神駿的阿拉伯馬疾馳而來。

一看馬上那人,朱慈烺有些驚訝。

那人,不就是西班牙的瑪麗亞公主么?

還未等朱慈烺做出反應,瑪麗亞便笑著放滿了馬蹄步伐,說:“皇帝陛下,就不想知道為何俄羅斯人忽然間在遠東有了重兵嗎?”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