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

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24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小說:

作者:

更新時間:2017082400:02

陸軍醫院的船只?

陸軍醫院,這顯然只能是說中國陸軍軍醫院了。那是朱慈烺時代在創立軍隊之初就設立的機構,要知道,在當時,這可是一個極其奢侈的舉動。

古代當然也是有軍醫的,但軍醫基本上都是為江陵,主要是主帥服務。基本上不會為士兵服務,這既是因為醫療資源緊張稀少,根本沒有足夠的醫生,也是因為大多數將領都沒有資本配備這樣的醫療支持。

醫療,是昂貴的。

哪怕是在科學昌明的后世,醫療也往往是一個昂貴的選項。

多少人一場大病下來生活淪為赤貧就是明證,

更何況在古代,醫療資源更加昂貴的古代。

明朝同樣如此,想要搞一個軍醫院,主將的意識是一個難關,但比這更難的一個關卡是錢。沒有足夠的錢,是對車不起來軍醫院這樣一個只會消耗巨額資金而帶不來任何收益之黑洞的。

但朱慈烺建立起來了。

他是皇帝,一言而決,既然愿意出資金,也就沒有了難關。

就這樣,陸軍醫院迅速發展起來,更是帶動了醫學技術發展的飛躍。在民間,陸軍醫院甚至比起帝**隊更加得到崇敬。

因為,陸軍醫院并不拘泥于只治療軍人,一樣也會治療百姓,而診金卻更加低廉。

無數人甚至將陸軍醫院供奉起來。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醫術高明,救死扶傷的代名詞。落到今日的場景上,卻是正好給了所有人希望。

“陸軍醫院啊,那里有無數的神醫。失血過多算什么?只要陸軍醫院的醫生出手,一樣有希望起死回生!”雄文剛充滿了期待。

這時,阿方索疑惑不解了。

“那,明明是荷蘭樣式的船只啊。還有些更是西班牙船,我記得很清楚,有一艘船就是當年載著我從歐洲本土來到遠東的船只。沒錯,不會記錯的,可是……為什么掛上了中國人的旗幟?”

“這還有問嗎?哈哈哈哈哈,自然是我大明已經取得了在臺灣戰爭的勝利。事實上就是這么簡單!”雄文剛充滿了自信。

阿成聽說李榮生還有救,頓時瞪大了眼珠子,吼著讓人將李榮生抬上彈夾,送到港口去。

來的的確是陸軍醫院。

他們的目的也很清晰,就是為支持呂宋華人的反抗復仇。

只可惜,朝中對于是否要用并與海外始終爭論不休,朱慈烺猶疑再三,只好決定派遣陸軍醫院的醫療代表團出擊。

這是一個十分合適的選擇。

駕著俘虜自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船只運送陸軍醫院醫療團,同時又配備武力做自衛行動。這表達了極其豐富的含義。

首先,大家已經知道中國與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英國人在臺灣島爆發沖突。這是一場較為克制,烈度有限的試探性戰爭。

本以為大家都會繞來繞去兜圈子拖延很久。

沒想到,中國人駕著西班牙人、荷蘭人兩國的船只來了。這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中國人非常迅速地擊敗了荷蘭人、擊敗了英國人,同樣擊敗了西班牙人。他們的到來,是炫耀武功,耀武揚威的。

但同時,陸軍醫院醫療團的身份也緩和了徹底決裂的氛圍。

沒有人會拒絕救死扶傷的醫生,哪怕按照最壞最糟糕的情況,如果中國方面提出要救治在呂宋的中國人,西班牙殖民地政府也沒有理由拒絕。

更何況,醫療團也并非毫無武裝,陪同他們來的,有足足一個營的正規軍呢。就是船上的水師兄弟也是配備有足夠火力的。

阿方索很快就承認了現實。

更如阿成所期望的那樣,當陸軍醫院收治了李榮生以后,并沒有嘆息地搖頭,而是開始忙活著找病人家屬簽字。

要輸血!

但這意味著有就!

阿方索在一邊不斷地念叨著上帝,神神叨叨。

雄文剛回望著馬尼拉,仰望天空:“馬尼拉……終于光復了!”

“在下錢明禮,福建舉子。自呂宋歸來,感觸頗多。今日借著京師大學堂提供的這樣一個機會,也就分享分享我這樣一個南洋游子的感受。談一談,這今日世界,究竟是個什么模樣。”

錢明禮站在京師大學堂的大禮堂里,靜靜地占著。

臺下,朱慈烺被朱之瑜等人簇擁著坐在前排。堂內一片靜謐,所有人靜靜地候著。在大禮堂的入口,更有無數聞訊而來的學子立在過道的兩旁,等候著。

“是南洋歸來的呀。”

“聽說呂宋的同胞們可慘了,兩次屠殺呢。國內本來就亂了,沒想到國外也一樣如此。這世道,還真是沒有世外桃源之處。”

“就是有,說到底也還是要我們一拳一腳自己闖出來。需要我們用鮮血去捍衛。大明才好了幾年呢,卻不知道多少將士犧牲在邊關,每天不知道多少警員倒在犯罪分子的刀槍之下。”

“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里呀,說到底我們生活在一個愿意維護和平的國家里。同學們,說起來我也想去轉校了。前陣子京師開設了大明警察學校,我想轉校過去,為這朗朗乾坤的清澈,出一份力。”

朱慈烺聽著身邊的學子們議論著,不由露出了微笑。

朱之瑜也是感慨,看著臺上的錢明禮,輕聲說:“錢舉人的事情,其實我聽說過的。被一個兵痞敲詐勒索年年不休,索性就舉族遷徙了。沒想到,今天也會愿意站出來,為軍方說話。”

朱慈烺眉毛一挑:“那個兵痞怎么樣了?”

“前年朝堂調兵,開始請教國內山賊,開始剿匪行動。那兵痞帶著十來個兵,為了護著一個獨子新兵,擋了一箭,死了。在福建主持剿匪的是張德昌,他想報一個烈士,地方的人不讓。后來那獨子新兵改了姓,跟著去守墓。有個舉子夸贊那肚子新兵的德行,地方就沒在攔著。”朱之瑜說。

“時間哪有百分百的惡人……”朱慈烺心中說著,忽然想到了什么,問說:“那個舉人是誰?”

“錢明禮。”

錢明禮腦海里浮現了那個獨子新兵與他講的故事。

“崔營頭不容易,營里一大伙人要吃喝,軍中發下來的錢糧卻越來越少。他卻想去打大戶,真正的士紳他惹不起,就只好挑能拿捏的。畢竟他要的糧多,要的錢少。唉,可惜營頭就是愛賭,好面子,不少人恨他,看不起他。可營頭……真的是個好人……”

“后來呢?怎么死了?”

“張將軍來剿匪,吊了營頭去。是選鋒隊,餉銀拿的足。其實張將軍來了以后,大家也不去找大戶要糧食了。軍中發的足,大家就想掙軍功。往常那世道,如果要當壞人才能活下去。大家也真的是沒選擇。可是,如果有機會,誰不想挺著腰板活著呢?營里給我報了功,我不想要。營里折了銀錢給我,我想著,這輩子也沒什么念頭了,就這樣給營頭守墓吧。”

“從前,我們重文抑武。總覺得,武夫是亂邦的源頭。總覺得,那些人不通經義,非圣人門徒,都是粗鄙野人。看不起,嘲弄,欺壓。覺得這世道就該是讀書人壓著武夫才對,就該是天下兵馬都馬放南山才對。但后來,我去了菲律賓,在呂宋馬尼拉呆著,才發覺了不對。”錢明禮緩緩地說著,無數回憶涌來。

“職業無分貴賤,只是活命的法子不同罷了。而軍人,更是一個備受誤解的群體。從前,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軍人的存在,他們的意義。直到在馬尼拉,在一個華人危機四伏的世界我才明白,我們的國家,留著多少錯誤、落后的觀點。”

“一百年前,西班牙人手持著刀槍征服了呂宋,也征服了上面的一切居民。除了那些助紂為虐的土著以外,一樣還有華人。身在中國,在大明內陸。我們遇到的,從來都只是民族內部的斗爭。哪怕是最殘暴的女真人,他們也終究被我漢家文化漸漸征服、融合。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有這樣一個異族,有這樣一個可能,有這樣一個現實……在呂宋,華人真的可能會亡國滅種。”

“而這個時候,我才終于體會到了軍人兩個字的含義。他不僅意味著養家活口的職業,更意味著一份榮譽,一份責任。他們在同胞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最危險的時刻迎難而上。保家衛國,為我們的國民而戰。這時真正的軍人,有這樣的軍人,有這樣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未來,就有無限美好的希望。”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仁義禮智信的,不是溫良恭謙讓的。不是一切美好品德盡皆展現的世界。這時一個叢林,你的存在,取決于你在生物鏈里的層次。你是麋鹿,就只能吃草,然后被猛獸吃掉。你是狼,便可以團結起來吃肉,保護自己不被猛虎一巴掌拍死。而我們中國人……應該是龍。我們要讓所有人明白,我們不可冒犯,強大無比。能行云布雨,吞吐火焰,讓一切敵人被燃燒殆盡。我們能吃別人,沒有任何人能吃我們。這,就是我在呂宋體會到的,這個世界的面目……”

錢明禮站起身,一鞠躬,準備離去。

一名學子站了起來。

角落里,李允兒站了起來,鼓掌。

他的身邊,柳英彩怔怔地聽著,隨后緊接著鼓掌。

這時,朱慈烺也站起了身,鼓掌。

全場掌聲雷動,所有人盡情地鼓掌表達著自己的支持。

這時以為偉大而讓人感覺驕傲的時代。

因為,有著無數偉大的人,他們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為了自己的親人,奮勇向前,不惜性命。

一份報紙被緩緩放了下來。中華報的頭條上,赫然寫著一行標題:呂宋榮獲解放,將納入大明第四個海外領地。

“呂宋解放了啊。”朝鮮駐京辦里,李繼勇表情復雜:“解放……”

這時一個新鮮的詞匯,更是讓李繼勇感覺心態格外復雜。

“中國人用詞倒是很有意思……還有海外領地,哈哈哈……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朝鮮國、日本國究竟還能留多久?真是個未知之數啊……”

李繼勇想著,腦海里對朝鮮國王的忠誠度忽然間有些下降。

沒有人愿意跟著一條注定沉默的船只一起被埋葬,包括李繼勇也是一樣。

這一刻,李繼勇忽然想到了前任駐京辦主任崔成恩。他本以為國王陛下只是因為崔成恩與大明皇帝陛下過于密切的身份而明升暗掉,把人換走。

現在想來,他有了更多的體會。

在中國呆得越久,就越容易感覺絕望。

這種絕望,是因為他李繼勇打算與中國為敵。明國,幾年前才是搖搖欲墜的模樣,現在的勢頭卻讓所有人感覺不可抵擋。

這個時候,崔成恩原本想要幫著朝鮮國王繼續做小動作的心思也就淡了。

大明的第四塊海外領地,這是一個很講究的詞匯。

首先,什么是海外領地?

這其實算得上是一國兩制,大明對海外領地有無可爭議的主權與管轄的行動,卻又實施與國內不一樣的施政制度。

那什么是第四塊呢?

朝鮮是第一塊,日本是第二塊,臺灣是第三,呂宋是第四。

顯然,朝鮮已經漸漸被大明吞吃到了肚子里去。伴隨著兩國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軍權權力更是被漸漸聚攏,朝鮮國王究竟有多少實權已經很難秒回了。

這個時候,正常人都明白朝鮮已經落寞。

“如日中天啊……”李繼勇看著中國的地圖,默默地評論著。

法國大使館,費馬想了想,決定還是提起這一封寄給路易十四的信。

“尊敬的國王陛下。我想,不得不再次向您匯報關于中國的事情。請您務必相信,重視中國,就是重視世界,重視法蘭西的未來。雄才大略的皇帝掃平了中國國內的紛爭。而現在,他已經證明了自己中國的力量。請您務必注意……解決呂宋西班牙人的,并不是中國人的正規軍,那只是一支民兵。而這,就將曾經的霸主拉下了馬……”

“中國,不可為敵……”瑞典公使,文斯特普

可以使用回車、→閱讀

本站內容系衍墨軒網友自愿上傳,不代表衍墨軒贊成被搜索網站的內容或立場。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