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四章:新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新政

第二十四章:新政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1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二十四章:新政

金志達勉力了一下張書同要帶地主老財的想法。

雖然,越南看似沒有大明那么物產豐饒,又有足夠的工業品可以貿易。但作為一個原材料產地還是很靠譜的,別的不提,戰亂之后,糧食就可以賣了。

這看似是個十分矛盾的命題,實際上就是如此。

以后世的印度舉例,按說,以印度龐大的人口,他的糧食應該是很少有富裕的吧。然而事實上印度是全球糧食市場里重要的出口國,因為糧食產量掌握在大地主上,需要糧食的貧民并不能控制糧食的貿易。

越南這里,情況也是一般無二。

京師。

乾清宮,御書房。

朱慈難得在紫禁城里辦公,但召開的會議級別也是蠻高。

東西兩府的人都來了。

樞密院與國務內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前者可以說是朱慈完全掌控可以貫徹的保留地,后者卻藏著許多舊朝里的分子。

加上大明立國至今,幾乎沒有碰到過什么特別重大的事情,以至于兩府一起議事的時候除了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里,都很是出現。

不過今天的確是好幾個很重要的議題。

“陛下,臣這幾年軍律勞頓,多有暗疾,政務常有顧不及的地方,難免有心無力。為此,臣請乞骸骨,告老還鄉。”楊文岳起身躬身一禮,面目平靜。

朝野對此很是接受,這已經是一個經過一番醞釀與鋪墊的事情了。楊文岳明年六十五,年紀的確不小。加之此前頻頻軍律生涯,身子骨是有些舊傷暗疾。這幾年縱然軍務繁忙,也大多委任給了樞密副使倪元璐處置。

“朝廷還有許多需要卿家用力之處,卿家且多留時日罷。”朱慈的回復差不多是預備好的慣例回復。在這官員致仕的問題上,的確有些頗為虛偽的地方。比如,如果楊文岳請乞骸骨,朱慈要是直接答應了,這就是完全不給楊文岳一點面子。說不定還會傳達出一個錯誤的訊號:楊文岳卷入了什么罪大惡極的大案之中,晚節不保。

所以,為了大臣的體面,朱慈得三留,楊文岳得三退。來回折騰次數越多,越是顯得有誠意,說明朝堂重視你,離不開你,越是有面子。

“陛下,社會保障稅保工人晚年福祉。大臣官吏為帝國肱骨,亦當奉行。臣請擴大社會保障稅。,建立官吏退休榮養制度。”朗聲開口的是顧炎武。

這一位一開口,滿場皆靜,又是紛紛為之動容。

不過,參加朝議的大臣們都是人精。御書房里,能落座進來的這幾十號大臣都知道,事情絕非這么簡單。

簡單說,顧炎武是在給全體官吏加待遇。而且,是要求皇帝陛下給官員退休金。

只是,工人們的退休金是從工坊主手中割肉而來的。加上大部分工人再怎么算,也不會有超過五年的工齡。因為勞動契約是四年前的產物。

故而,朝廷完全沒有壓力支付至少三十年后才會給的工人退休金。

但大臣們就不一樣了。

遠的不說,楊文岳的退休金要給多少?

給的少了吧,大臣的體面還要不要了?說不定人家覺得太少,少到感覺羞辱,直接不要了。那這政策可就壞名聲了。

要是給多了,這羊毛得出在誰身上?

讓皇帝陛下出?

大家瞄了一眼顧炎武,又偷偷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心道:也許皇帝陛下真的會這么好心,但理智一點去想應該都明白……沒這么簡單。也估計沒這個希望。

顧炎武是皇帝陛下的親信大臣,他不可能讓皇帝陛下出錢。這個點子除非是皇帝陛下親口說,要不然幾乎沒人會相信。

而這時,李邦華與倪元璐倒是相對而言鎮靜許多。說到底還是蘇州府那個小小秀才惹得禍呀。

但皇帝陛下卻愿意為他平息事端,卻不由讓人感慨皇帝陛下對此人的好感,那等魄力與功績,的確不俗。

“老臣年邁,不敢戀棧權位,使朝政不順。幸得犬子皆是孝順,老臣無意空耗財政。”楊文岳接話了。

顧炎武緩聲說:“非也,此乃圣主一片仁心所欲。況且,近來,考成法推行之后,接連查證不少官員貪污、索賄、懶政乃至于觸犯刑律等重重罪罰。臣等一一詢問,多有扼腕嘆息之舉。不少官員并非貪得無厭之人,只因為官若是不貪,卸任之后多有衣食無著之苦。有念于此,臣懇請陛下新設官員的保障新稅,以此榮養官吏,使有心奉公之人,能純心奉公,無有雜念。”

在場之人聞言,紛紛發出各樣的感嘆之聲。

顧炎武說的是實情。

別看而今大明伴隨著朱慈掌權六年后日新月異,其實很多人依舊是老樣子,過去的思維作祟。

故而,大明各地,發展得好的地方宛若天堂。但同樣,封閉貧瘠之處,依舊是中古世紀,毫無變化。

這其中,官員的想法,官員的掌控非常關鍵。

考成法固然可以約束官員,讓風氣一新。

但光是給大棒是不能長久的。

借著楊文岳這個時機,顧炎武拋出了官員養老金的設想。

朱慈靜靜聽著,只是微笑,不置一詞。

但對于在場的眾人而言,朱慈沒反對,那已經是默許了。

陳子龍問道:“敢問顧大人所言細則如何?還請讓我等具體了解。”

見此,顧炎武便侃侃而談,將自己的全部設想都說了出來。

朱慈站在臺上,打量著臺上眾人的目光。顧炎武說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養廉銀與退休金并立的東西。

也就是說,官員們每月上繳自己月工資的百分之五,而朝廷也會對等給出月工資的百分之五。等到官員退休之后,官員們可以選擇一次性提取出當年全部存下來的退休金,也可以選擇每月領取該官員退休時該品級官員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二作為退休金。

這實際上又是一種利益捆綁。

只不過,顧炎武這個方案下手比較狠,他要從官員手中扣除一部分的工資。

少一截工資,估計沒有人愿意。顧炎武很理解大家地表示,官員們也可以選擇不上繳。只是,顧炎武明里暗里總是說,這玩意還有一個養廉銀的作用呢。

你若是犯了事沒了官身,你這退休金也就沒指望了。因為,一旦沒了官身,退休金的發放依據也就沒有了。這是官員的退休金,你不是官兒了,怎么發放退休金呢?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這點子到底是怎么想出來的?

場上的官員們看向顧炎武,又敬又怕。

月工資百分之十的錢看起來不多,但日積月累下來卻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也許這依舊無法阻止那些喪心病狂的貪官污吏,卻足以大大提高了犯罪成本,讓不少可以興于微末之間的官員選擇收手。

不管是退休以后拿到這筆錢,還是能夠每月領取養老金榮養后半生。算下來都是一個不菲的數字。

也許是這樣的計劃有些過于超前,也許是這觸碰了太多人的蛋糕,又因為過于新穎讓人感覺搖擺不定。

總而言之,場上有些安靜。

誰都沒有著急表態。

臺上,朱慈知道該自己出手了,他選擇的切入點很巧妙:“養老致仕,這是個永恒的話題。哪怕身為天子,也當如此呀。朕有感而發,決定……當朕六十六歲以后,便無論如何,也該頤養天年了。”

“陛下才高萬里,談何退休之舉。大明需要陛下,朝野需要陛下呀!”

“若非陛下,豈有今日大明中興之舉?”

“臣等以為,大明需要陛下掌舵呀。”

眾人七嘴八舌地跟著打破沉默,就如同大臣們退休朱慈需要不斷挽留漲面子一樣。如果朱慈說要退休,大家異口同聲同意,那也太掃人面子了。

當然,這一波大臣們這些花大多數都是言辭懇切,也的確是內心真實的態度。

但是,再過個二十年,再過個四十年,如果朱慈再提及退休的事情,那定然是惹起無數紛爭的。

因為,那個時候太子也大了。大明,的確到了要更新換代的時候了。

若是朱慈還戀棧不去,朝臣們也沒辦法撈取從龍之功。

到那時候,大臣們面對朱慈要退休之舉,難免又是另一個想法。

“朕意已決,諸位愛卿勿復多言。”來來回回謙讓了幾次,朱慈明智地獨裁了一把。

眾人只好躬身高呼吾皇賢德,百代流芳。

這的確是一個好的帶頭。

就連李邦華也不由決定站起身,說:“既然如此,臣請奏陛下,宰輔以六十五歲為退休之期。”

楊文岳起身說:“臣附議。”

這個宰輔,李邦華是將內閣國務大臣,西府正副長官圈定了下去。顯然,如果要細化完善這個條例,那么大約大部分的部閣大佬,軍團長官會在六十歲走上退休的倒計時。

這個時間對比后世的時間比較晚,但對比這個年代的人均壽命,其實恰好。

就是朱慈那個六十六歲,真算起來,大明各個皇帝,真正能活到六十六歲的也不多。

但這個制度無疑是上佳的。

朱慈帶了頭,李邦華倡議,雖然說的都是退休年齡,但其實都是表示了對顧炎武官員退休榮養制度的肯定。

接下來,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風向就一下子變了。

“退休榮養制度此乃善策呀,就是不知道可否能順利退休下去。”

“還請顧大人再接再厲,將此策完善。”

“吏部會提供相應支持,確保退休之時,嚴加考察官員是否有違法違紀之舉。”

“戶部對此表示支持,只是不知道公家對每位官員所增加的百分之五工資應當從哪里調配……”

傅淑訓看著戶部侍郎的發言,微微一笑,但沒有插話。

作為皇帝陛下的親信大臣,自己人。他已經知道了這一回朝議具體會有那些事情。

比如,下一項:鹽務改革。

而今的鹽政實在是太落后了。

這個原本可以說是朝廷重要財政來援支柱的收入已經不斷下降,不僅從具體數額上,從比例上也不斷下降。

這是一個沒有挽回的惡果,也是而今鮮花滿錦的中興局面里的一個毒瘡。

而這,也是皇帝陛下的聰明所在。

雖然有一點點利益捆綁遏止貪腐違法違紀的壞處在里頭,但退休榮養制度對于官吏而言,的確是一個善政。

朱慈用善政開路,那接下來順著引出鹽務改革之時就能顯得順理成章了。

果不其然,顧炎武朗聲道:“臣明白,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當然陛下的銀子也是。所以,臣以為,因當改革時局。允許天下有司可以成立國有公司,其中股份,一份在陛下名冊之中,一份在當地有司衙署之中,一份在中樞朝堂國庫之中。而具體營運事宜,以地方為主,中樞監督為輔。利潤分成,則設定一定的利潤上繳比例即可。地方的利潤,主要用于地方公共福利支出。而中樞的利潤,同樣用于福利支出,比如這退休榮養制度。”

“這樣,臣贊同,沒有問題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有問題。”史可法沉聲說。

黃道周微微一嘆,他明白,史可法這下子要出事了。

雖然史可法一片為公,但接下來的漩渦,卻會是史可法預料不及的。

“地方官府若是也經商務工,那豈是一地衙署應有之所為?官商勾結,已成地方禍患。若一縣之長也為商賈,豈不是某一天也會將百姓利益堂而皇之叫價拍賣?”史可法的問題格外尖銳,堂上不少人都瞥向朱慈。

拍賣制度,這是恒信首創。恒信的老板是誰?

又是誰身為皇帝,還經商?

朱慈沒開口,他早已超脫了與臣子爭執的層次。

顧炎武朗聲說:“史大人有所不知,而今公司設立,是需要朝廷批準的。什么業務可以經營,什么業務不可以,都可以由朝廷控制。所以,這一回暫定開放的有兩處,一處:進出口貿易。一處:鹽鐵。”

史可法眼前一黑,他忽然感覺自己踩到了一坨屎。那些臭名遠揚的鹽商!

混血女主播直播后忘關攝像頭私_生活視頻遭曝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在線看:meinvmei222(長按三秒復制)!!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