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圣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圣殿

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圣殿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橫琴的一處小山坡上,魏云山不知何時已經停留在了這里,看起來,顯然已經超過一個時辰了。

他的到來,完全是一種偶然。

雖然錦衣衛早在當年遠征公司試探性開展中日貿易的機會里就開始往日本安插釘子,但情報工作想要在短時間里取得效果還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故而,這一回魏云山親自出馬,完全是因為德川義直與柳生十兵衛帶著武士團到了這里。

鋒利的武器讓人警惕,在不知道刀鋒所向之前,誰都忍不住會汗毛倒豎。

錦衣衛除了情報工作,最近的首要任務就是排出一切對皇帝陛下安全的危險。出現了兩個極具威脅的武士團,自然迅速派出了人馬。

好在,讓人感覺放松的是,不管是柳生十兵衛三嚴還是德川義直,他們的目的都不是朱慈烺。

這個發現讓人松了一口氣,但很快……情報工作經驗豐富的魏云山捕捉到了異常。

“去盯緊柳生十兵衛!”

又是一天陽光明媚的日子到來了,朱慈烺難得睡了個懶覺。而御所上下,自然是沒有人敢打擾朱慈烺,只是將早點溫了又溫,直到朱慈烺在榻榻米上用完了早點這才讓廚師們松了一口氣。

后水尾天皇政仁似乎顯得非常得意,他望著臉色有些蒼白的興子,似乎知曉了朱慈烺之所以賴床的原因。

當然不是政仁所想的那般……

朱慈烺只是太早沒有睡懶覺了。

新的一天沒有什么安排,儒學的講課,朱慈烺也是完全撒手,直接安排出去了一名隨行的中書舍人楊仁愿擔任了紹仁的老師。

七月十一日這一天,唯一算得上重要的事情也許就是朱慈烺舉行了紹仁拜中書舍人楊仁愿為師的典禮。

楊仁愿是崇禎十二年的御史,因為曾經彈劾東廠而官運受阻,朱慈烺登基之后不喜言官,御史之流原本是清貴之臣,升遷卻比起其他人慢了一拍。

不過這楊仁愿不是那等只會噴人就不會做事之輩,學習能力不錯,對東亞各國風俗地理人物竟是多有了解。陳貞慧拜外交大臣之后,便將他攬了過來,舉薦進了中書舍人以示重視,只等外交部正式搭建,便調進外交部去。

大明三百年來都只有六部,就是國防大臣之類新名頭紛紛出場,也不見新開一部。故而,朝中對于朱慈烺要新開一部外交部議論紛紛,朱慈烺倒是不想吵,就索性先等一等,免得太過激進不好收場。

楊仁愿對于這個新的任務感覺格外激動,為人師表,教導后進,這是所有儒家子弟都視之為榮耀的事情。更別提教導的還是一國之主,那成就感與未來的影響力自然是杠杠的。

朱慈烺好一番勉力,惹得楊仁愿連連發宏愿,要用心教導紹仁。

政仁也只當朱慈烺真的動心,格外激動,好一番許愿,允諾大明商人進入日本,絕無阻塞。

朱慈烺對此沒有多言,他來了京都,自然也有不少商人跟著過來。

皇帝陛下的車隊是不會有稅關賊匪的,正是做生意最佳的時機。更何況他們手握重金,是甲方大爺,自然是無事不順。

若無意外,許多與天皇親近的商人都能接到不少單子,大發一筆。

當然,對于明商而言他們也是大賺。

京都附近物產豐富,價格低廉,作為第一批入駐的明國商人,自然可以拿到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多的商品。

撇去這些細枝末節,朱慈烺在京都轉悠了幾圈,也就到了辭別京都的時候了。

他要進行下一個日程,前往淺草寺接見日本的宗教界人士。隨后,在下一步就是前往上野忍岡的孔廟先圣殿宣講日本學子前往中國留學赴考。并且會見著名的日本教育家林羅山。

朱慈烺在七月十六日的這一天抵達了江戶淺草寺。

這里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傳說在一千年前,推古天皇三十六年的時候,有兩個漁民在宮戶川捕魚,撈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觀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資修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尊佛像,建成了淺草寺。

后來的淺草寺時運不濟,屢遭大火落寞,但到了江戶年代卻幸運地得到了德川家康的眷顧,重新修建,讓淺草寺成為第一大寺廟,是江戶士民最愛的游樂之地。

朱慈烺抵達這里,自然是引得全寺盛大接待。

一路邁入風雷神門,過了將近五十丈的石鋪大道,朱慈烺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觀音像。

“可惜……沒有草薙劍……”朱慈烺心中嘟噥了一句。

他并不知道,供奉草薙劍的地方其實是熱田神宮。

淺草寺轉悠了一圈,朱慈烺基本上都只是一個興致勃勃的游客,談話都不涉及政治發言。就是有不懷好意碰上來的問題,也有跟隨而來的王夫之、陳貞慧擋掉。他們雖然總有一人會被幕府高官約去談判,但總會有一人留在朱慈烺身邊。

對于日本的宗教界,朱慈烺沒有多大的好感,一群禁止百姓不吃肉的家伙……讓朱慈烺許多天嘴巴里都能淡的出鳥來了,如何能有心情搞什么宗教交流?

當然,朱慈烺也清楚,日本宗教界雖然有不少力量,但江戶時代以來,已經漸漸不再重要。

而今幕府禁止基督教,強制要求所有日本人都必須信仰佛教。雖然看似是加強了宗教,但其實并無多大區別。按照幕府的做法,是讓各家確定宗派,然后到附近的寺院登記。結果就是檀家制度之下,僧侶實際上已不能再從事葬禮以外的其他活動。

比起民眾不同,幕府則鼓勵武士們學習屬于儒學流派之一的朱子學。

這年代的朱子學在日本發展迅速,滲透到了町人,也就是城市工商居民身上,并且在上流階層里也大有市場。

但朱子學可是反宗教力量干涉政務的。

這一切的結果就是日本宗教界力量下降,對于日本的宗教界人士,朱慈烺除了游玩,倒是真的沒什么好談的。

有談的地方……在上野忍岡的先圣殿。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