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

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2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無錯

薩摩藩作為日本最西南角落的偏僻之處,本來是經濟凋敝的地方。自然,土地不值錢,房屋也不值錢。

可自從鄭氏來了以后,土地價格飛漲,雖然通貨膨脹讓人感覺錢不值錢,可更多的人覺得薩摩藩開始繁榮了。

旅社酒肆青樓楚館都是迅速興茂。

自然,薩摩藩也可以再這樣經濟發展之中收得稅收。更不用提商家們因此可以預期的直接收入了。

日本國比起大明,町人的地位可要高得許多。

雖然傳統上來說,中日兩國都是重農抑商。但這些年來的變化之下,比起大明,日本的同行處境顯然就要順暢得多。

鄭森之能夠探聽到薩摩藩的消息,未嘗也沒有自己商人朋友得力的緣故。

若是不了解中日商人的區別,探聽一下借錢之說就可以了解稍許。

在大明,若是有哪個王侯高官找商人借錢,那是不敢想象的。大人物要錢,雙手奉上換一份庇護還求之不得呢,誰會覺得還需要借?

但日本不一樣,在日本,大名向商人借錢之事并不少見。而且更加讓明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大名還不敢不還。

島津光久為了解決財政危機,自然也是借了不少錢。這一回的自由貿易區終于讓他看到了反過來對付那些商人的機會。

租出去土地,租金自然可以償還債務。

若是薩摩藩由此發達起來,那些商人更是要卑躬屈膝地向自己求饒,以此換取發財的好機會。

從前當然也不是沒有商人來薩摩藩做生意,只是閉關鎖國之后,貧瘠的薩摩藩讓許多人失去興趣。縱然有人要來這里做生意,也不覺得需要如何卑躬屈膝討好大名。

可眼下這一處變化一出來那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若是將來薩摩藩成為自由貿易區,有更多的大明人來做生意,那所有的商鋪生意都能好做許多。到時候不僅是稅收能跟上來解決困擾薩摩藩數十年的財政危機,就是包括大名在內的大多數官員也可以因此獲益。

“我相信,大明的商人對于這一筆新增的土地,會有很大的興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里還可以升格成更高的特區,享有大明更優厚的政策呢。”朱慈烺毫不猶豫地再拋出一個誘餌,迷惑得島津光久找不著北了。

盡管不知道那個什么特區會有具體怎樣的政策,但皇帝陛下既然說是更優厚的政策,那就肯定是更給力的扶持項目。

島津光久聽聞以后,自然是更加激動不已,忍不住當即高喊:“吾皇萬歲!”

朱慈烺頓時放聲大笑。

要知道,日本可是久不服王化了。這一聲“吾皇萬歲”指的可是喊的大明帝國的皇帝,而不是日本的天皇。

這其中的區別,自然是極大的。

這意味著,大明這個巨人的手已經伸進了日本國里。而且,還十分輕易地搞定了薩摩藩這個日本第二強藩。

一旁,姍姍來遲的阿部忠秋趕了過來。

他本來擔心島津光久對于退出琉球又放棄鄭氏會有脾氣,從而給皇帝陛下帶來難堪。但結局顯然比預想得要好無數倍,其走向發展則更是全然不一樣。

原本桀驁不馴的大名面對皇帝陛下的威嚴似乎輕易被馴服,也不知道皇帝陛下使出了什么招數,島津光久竟然連“吾皇萬歲”的話語都喊了出來。

要知道,這一句喊出來,不管島津光久以后如何解釋,別人都只當他倒向了大明,徹底成了親明派。這個標簽一旦貼上去,再想撕下來,付出的代價可就要痛徹心扉了。

顯然,島津光久沒有想要撕掉自己身上親明派標簽的意思。他甚至十分自豪自己有資格可以貼上這樣一個標簽。

他看著阿部忠秋姍姍來遲不以為意,而是十分輕松,笑容滿面地請阿部忠秋做見證:“老中殿,您的到來讓薩摩藩蓬蓽生輝。而現在,更是有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等待你來做見證。一個屬于薩摩藩的榮耀,一個屬于日本國的幸運。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就要敲定了!”

說完,一旁的鄭森與祖大壽聯合著隨同朱慈烺前來的商人們紛紛涌了過來。

聽聞可以在日本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在上面自由貿易,打斷鄭氏壟斷以后,無數大明商人都如同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撲了過來。

角落里,看著無數同行涌上去,林阿平真是感慨不已。

作為曾經在鄭氏干過活的林阿平對于日本貿易了解可是要比別人多一些。原本,這是鄭氏幾乎壟斷的貿易。鼎盛時期,如果沒有給鄭氏買路錢買到旗幟,往來日本一旦遇到鄭氏的船隊就要遭殃,被劫掠。

現在,皇帝陛下決定施以仁慈,重新與日本國通商,可不知是讓多少人歡欣雀躍。

這一回來到日本國的那些商人,其中不少也是奔著這個來的。只不過,不管是中國城還是新華港,那都是鄭氏的地盤,小商人或許無畏無懼,但大商家們難免就有顧慮。

這個時候,朱慈烺與島津光久提出了擴大櫻島與大隅半島一線也成為自由貿易區,自然是打消了所有人的疑慮。

這些地方沒有鄭氏的干擾,鄭氏國內其他商人入場的好時機。

尤其是櫻島,雖然那些切支丹教徒是鄭森引發的,卻畢竟不是他完全可以控制的力量。櫻島而今更多的還是遠征公司的地盤,顯然,這是皇帝陛下在支持遠征公司的發展。

對于這一點,鄭森并不覺得意外。他不僅聽聞過遠征公司有恒信商社的股本,也聽說過恒信商社就是皇帝陛下的的私產。

當然,隱隱約約打破壟斷的心思鄭森也明白。

對于這一點,鄭氏商社內部自然分歧眾多。可是鄭森卻明白,面對強大的帝國,硬抗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尤其是而今的鄭氏是求人的時候,自然不能挑三揀四。

對于而今的鄭氏而言,依舊把持著對日貿易的壟斷權實在是一個靶子,一個不慎就要引火燒身。

這個時候眾人一起涌入對日貿易,反而是加大了鄭氏自身的安全。讓那些日本人不敢再動歪心思。

這般想著,鄭森與祖大壽就當著阿部忠秋的面將中日自由貿易區的事情一一介紹開來。

聽聞了皇帝陛下使出這一招,阿部忠秋再看向朱慈烺的時候,目光頓時一變。

他皺著眉頭,心中直覺告訴他十分不對勁,猶如壓了一塊石頭在心底里一樣,怎么都挪不開。他深呼吸一口氣,開腔道:“島津薩摩守殿,開設自由貿易區,讓渡稅收民政一應事務,確系已經考慮詳備,不復憂慮了嗎?”

島津光久見阿部忠秋這個態度,倒是心中有些驚訝。但很快,他就理解了。

阿部忠秋顯然不是很贊同,但親明派的身份或者說立場有讓他這樣的否定也并不堅定。島津光久能夠理解阿部忠秋的想法。

顯然,阿部忠秋作為江戶的重臣,是不會希望薩摩藩這個遠離江戶的第二強藩做大的。毫無疑問,自由貿易區一旦設立,薩摩藩就將迅速興旺發達起來。

日本并非是沒有通商過,曾經日本的八幡大船可是遠航海外,在整個亞洲都是極有影響力的。以至于在外的日本商人以及他們的后裔已經高達至少十數萬人。

只不過,德川家光執意閉關鎖國,讓這一切通商貿易的行動紛紛禁絕。

島津光久平素很少十分信任別人的話,但今日,他卻覺得此前那個切支丹教徒的話十分引人深思。

火種一旦撒下,再想撲滅就絕難做到了。

他可能沒有聽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但通商貿易的好處卻是每個大名都十分相信的。

只要看江戶大阪那些與鄭氏經商后繁榮起來的城市,發達起來的商人就可以明白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是多么驚人。

“還請老中殿放心,對于自由貿易區之事,薩摩藩上下必定抱以最誠摯,最堅定的信念推行。對于日本國,這是利于千萬國民的福祉。對于薩摩藩,更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我非常相信,不管是任何困難,不管是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薩摩藩上下數十黎民的信念!我島津光久必定為此奉獻自己的余生,為薩摩藩千秋事業進擊,絕不退縮!”島津光久信誓旦旦。

阿部忠秋聽完,欲言又止。

他并非是警惕薩摩藩的崛起,在京師大學堂修習過的阿部忠秋可比日本許多人更能理解主權兩個字的含義。他非常清楚,在日本領土上如果存在一片日本人不能施行司法主權、關稅主權等等主權的區域,那顯然就是一種領土的割讓。

只不過,在朱慈烺的迷幻藥作用之下,島津光久這位在日本呆了一輩子的土包子顯然不能理解主權是何物。他能看到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

甚至,對于許多軍閥而言,如果有足夠的代價,就算是賣國,那又如何?

歷史上的二十一條誰不知道是賣國的?但代價足夠……賣國賊們也就坦然面對了。

島津光久并不知道自己這一系列的舉動會在后世留下怎樣毀譽參半的評價,但老中阿部忠秋的沉默顯然是不打算堅持這個話題。

這讓放松下來,悄悄松了一口氣。坦白的將,如果阿部忠秋真的要繼續堅持,他雖然有信心可以抵抗,卻要費去不少的力氣。

這對于爭分奪秒的自貿區建設可不是一個好事。

這時,朱慈烺救命一般的話語響了起來:“聽聞琉球之事已經敲定開始執行。朕來了以后,也很想看看這個中日和解的約定現在履行得如何了。阿部忠秋閣下、島津光久閣下,給朕說一說吧。”

島津光久松了一口氣,皇帝陛下開口,阿部忠秋可沒精神去商量其他閑言碎語了。

“稟告陛下,琉球的撤離目前已經進行到三分之一的進度了。此前約定駐扎在奄美大島的薩摩藩軍隊已經在第一艦隊的陪同之下返回種子島,在琉球各處的奉行正在與琉球官員進行交接。還余下剩下兩個階段,一個是回流薩摩藩的日本民眾安置。另一個則是不能移動的不動產等一切物資的移交。目前我國正在與琉球國進行商議,初步計劃是琉球國進行贖買。”阿部忠秋這些天一直都在奔波此事,可也算是累壞了他。

朱慈烺含笑點頭,軍隊第一步撤離,薩摩藩的確沒有搞鬼。

島津光久也是趁機訴苦:“琉球之地,我薩摩藩百姓視之如本島本土。待之如自己家園一樣,悉心建設。且不提數十載耕耘荒廢,而今薩摩藩人口膨脹,人多地少。如此多的百姓一旦涌入,卻是無數麻煩將至了。但同樣,陛下圣明可查,我薩摩藩向往大明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朱慈烺沉吟稍許,卻是笑道:“這些薩摩守卻是不必擔憂。我可以提前透露一個好消息,由大明教育總署主持的中日親善學校會在薩摩藩首先開辦。預期將招收首批一千名學生教習基礎的漢語對話。而且,根據此前在朝鮮的經驗來看,一旦中日自由貿易區建設成功,將在一年內創造超過五千名就業機會。而這,還是考慮到中日親善學校漢語普及的效果,在一年里大概教習五千名合格掌握漢語的畢業生。一旦后期語言問題完成解決,我相信,哪怕是撤離了五萬,十萬民眾。中日自由貿易區的就業問題……也絕對不會成為困擾。光是劉氏印刷成衣工坊就計劃在薩摩藩建立一個一千人規模的工坊。而這樣的大工坊主,這一回隨同朕來的,至少在一百人。”

一個工坊主就能招聘一千人,那一百個是多少?

十萬人!

這十萬人的就業問題解決,薩摩藩得繁榮成什么地步?

也許島津光久暫且還不能理解就業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程度。

但毫無疑問,從薩摩藩撤離回來的幾萬百姓是絕對不用再擔心餓肚子了。

而且,薩摩藩的繁榮似乎也已經板上釘釘。

現在,島津光久要做的就是將這一切都落實下來,絕不能讓到嘴邊的鴨子還飛了!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