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

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

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

“什么時候的消息?”鄭芝豹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首里城,鄭氏商行的樓頂會議室里,氣氛緊張而嚴肅。

鄭芝豹砰地站起身,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外間的人以為鄭芝豹遇到了什么麻煩,紛紛一擁而入,虎視眈眈地盯著鄭芝豹。

手下們的關切反而讓鄭芝豹恢復了清醒,讓他迅速回歸了冷靜。

這個時候將消息泄漏絕不是什么好事,他揮手讓手下人退了出去,又定了定神,看著眼前的伯尼布萊恩,緩聲道:“你想要什么貨,我現在就能給你調配齊全。琉球人是拒絕了你的好意,但我鄭氏一樣可以提供給你無窮無盡的貨源。荷蘭人是如何在東亞混的風生水起?那是靠著我鄭氏在供貨。他要的絲綢、瓷器、茶葉、甚至書籍。都是我鄭氏給的貨品。你們英吉利人想要,現在就有機會!”

伯尼驚喜難掩:“這是六個小時之前的消息,當然,這件事是何時確定的,請原諒我們還不知道。但無論如何,上帝保佑,鄭先生是我見過最慷慨仁慈的人……”

鄭芝豹非常沒有禮貌地打斷了伯尼的真心話,天知道英國人為了打開東亞貿易的缺口付出了多少的努力。這個時候看到了希望,自然是喜不自勝。

“我需要你們的船只。你們的大帆船,將我的士兵迅速運抵日本。我需要你們的軍人為鄭氏戰斗。而酬勞,就是剛剛說的。有我們鄭氏的供貨!”鄭芝豹死死盯著伯尼,心中滿是緊張。伯尼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六個小時之前了。

但這件事什么時候敲定的?

那肯定會更早。

消息從江戶傳到薩摩藩又是什么時候?無論如何,也肯定是在今天更早的時間。也許,這個時候在日本的鄭氏船隊、移民已經遭遇不幸。想到這里,鄭芝豹哪里還顧得上在外國人面前表現什么中華兒郎的禮儀風度。

但是,對于伯尼而言,這就是一個困難到需要終其一生去奮斗的目標。

但對于鄭芝豹而言,卻不是什么大事。商人就是為了賺錢的,為什么賣給荷蘭人?他們資本雄厚,貿易渠道暢通,給的價格高。而不是英國人,他們的國家艦隊甚至被斥之為海盜。出來貿易的船隊,不管是人手還是資本都遠遜于荷蘭人。

自然,給出來的價格也就低。

可是,眼下鄭氏大規模開發臺灣,數十萬人如潮水一樣漫入臺灣澎湖,以及福建諸島。人多力量大,對比只有幾千人的熱蘭遮城,在臺灣誰的勢力更大一眼就能明白。

原本,荷蘭人與鄭氏就在漫長的合作之中為了索取更高的利潤發生了不少爭端。現在雙方又要爭奪臺灣的權益分配,自然是關系更加惡劣。

可以想象,在鄭氏遷徙的這個節骨眼上,荷蘭人肯定會趁機發難,狠狠敲剝一筆。這個時候,將貨物賣給英國人反而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至少會讓荷蘭人不敢伸手過分。

總之,賣誰不是賣。

鄭芝豹完全有這個權利與理由擴大與英國人的合作。

伯尼聞言,心中的驚喜難以言表,他想了想,又道:“尊敬的鄭將軍,我想您找對了合作者。我們的船隊之中有一艘大名鼎鼎出自偉大明國的飛剪船,這是我們將去年一整年利潤貢獻出來的結果。現在,他完全可以運載著我們的勇士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日本國。”

“當真?”鄭芝豹驚喜萬分:“多久能抵達日本?”

伯尼微笑以對:“請相信我們英國人的誠意。按照上一次的速度,我們可以在明天太陽升起之前抵達日本。”

鄭芝豹胸膛劇烈起伏,從對鄭氏未來的恐懼之中升起了希望。

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鄭氏的主力艦隊集結在了東海。雖然他們的母港在薩摩藩里,但他們活動的區域卻在琉球,接受著鄭芝豹的領導。

一旦日本人決定武力進攻琉球,他們就將爆發與駐扎在琉球第二艦隊的戰爭。

與母國作戰,自然不可能大張旗鼓。故而,他們隱藏在種子島的港口之中,不讓人看見。同樣,這也意味著他們遠離日本。一旦日本有什么事情發生,他們就無法支援。

“但是……只要等到我們抵達。只要撐過去,鄭氏就不會有事,不會滅亡!”鄭芝豹深呼吸一口氣,心急如焚。

從鹿兒島港口上下來十天了,不知不覺,甚至連新年都過去了。

新的一年來了。

大明二七九年,也就是一六四七年已經抵達。

不過,到了日本,一切都要換一下。剛剛改元兩年,前年1645年的時候還是寬永年間。不過女天皇退位給了后光明天皇,年號就改成了正保。

這些東西,平民百姓一般都是不管的。別說沒有實權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天皇。對于大多數老百姓而言,就是幕府,他們也只能仰望,仰望到了距離過于遙遠而幾乎沒有感覺。

對于他們而言,有感覺的是銀子,是錢。

鄭森抵達了日本很快就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因為鄭森有錢,給錢又很大方。抵達日本的移民非常之多,幾乎都是鄭氏中高層的家眷。

日本人雖然準備了一千間屋舍,但哪怕是住宿舍也完全不夠,以至于許多人依舊只能在船上飄著,好似是在大明完全沒有地位的連家船民,也就是民。他們雖然與漢人同文同種,也是漢人,但幾乎被打壓成了劣等民族,完全沒有地位。

甚至,許多為了改變命運,也完全不在乎自己是否會成為海賊,加入進了鄭氏集團之中。

鄭森不愿意大家月回憶過去,一下船就大興土木,雇傭人手修建屋舍,改善居住環境。自然,也是給錢的。

當然,光是有錢顯然還不夠。

或者說,鄭森精力充沛,為了擺脫回想大明歲月的惆悵,他將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鄭氏集團上。很快,他就將此前三千支火銃配發了下去,留了一半封存,又迅速購置武器,打造兵甲,培訓出了兩千兵馬。

兩千人狹小的區域里每天操練,吆喝聲不斷,引起了不少投訴。薩摩藩來了一名地位不低的家臣厲聲呵斥。

鄭森忍著憤怒答應了下來,給了一筆不小的銀子,自此以后默默訓操。

但讓他心中稍稍自豪的是,自此以后,四方出去采買物資的人倒是紛紛平安回來,再也沒有路遇劫匪了。

沒錯,而今的日本可不比后世,治安良好聞名于世。眼下的日本,戰國剛去不遠。武士出產過量,供過于求,流散魚野。

鼎鼎大名的流浪武士能惹得天下騷動,自然也能讓日本國內治安敗壞。

更別提這里是薩摩耶,作為日本第二大藩,薩摩藩偏偏是山地,物產并不豐饒。在這樣的基礎上,薩摩藩卻一直以來維持著一支強大的軍隊,自然是亞歷山大。治安敗壞僅僅只是一個小的因果。

年關將近,日本人也感受到了春節的氣氛。

但鄭森卻沒有一點時間休息,他辭別了故友,拜別了長輩,整理好了身上的裝備,檢查了一下別在袖中的短手銃,鄭森深呼吸一口氣,走進了冰冷的室外。

很快,他就感受到了火熱的氣氛。

那是一個新修筑的營房,在緊湊的時間里第一時間修筑起來。在室內操練,好歹有墻壁隔著。左近倒是不怎么知曉這里練兵了。

這年頭,除了官方軍隊亦或者遠征公司這等土豪,才會有24小時,全年無休常備的軍隊。

鄭氏海商集團倒是有不少得力的人手。但籠絡人心之下,也不會要求人家春節值守。

當然,這是從前了。

現在在這里當家作主的,是鄭森。

作為鄭氏少主,鄭森沒有多言,只是親自宣布自己也將在元宵值守,同時呢,又準備好了好酒好肉,在營房里備著。

其余人倒是也給假,發些糧米,也不強求。

鄭森如此舉動倒是反而籠絡了不少人心,都是些年輕人,有不少共同話題。最重要的是鄭森做出了表率。這讓不少背井離鄉,實際上沒什么親人的人反而對營房多了許多牽掛。

“大過年的,還每天拉著大家來值守,說起來,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指著我說我黑心黑肚。”鄭森席地而坐,拉著操練完畢的護衛隊兄弟一同坐在了外間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幾個壯婦抬著燒烤架,架著牛羊肉串一盆一盆地搬了過來。

大多數日本人不吃肉,但日本山里海里卻有的是葷腥。如此一來,倒是便宜了鄭森。

聽鄭森如此講,不少護衛隊的兄弟們紛紛開腔。

“少主這是哪里話,誰家妻小不在這里。干的是正事,又不是給哪家將主做牛做馬,大家伙都是心甘情愿。”說話的名作楊朝棟,本來是鄭彩的部下。這會兒倒是被派遣給了鄭森。知曉這是鄭氏少主,十分積極。

“少主給咱們好吃好喝,有……酒雖然沒有,好菜好肉卻是管夠。大家知曉這一節,哪個不是心中感激?”

“少主可別多想,大家都念著少主的好呢……”另一旁,林鳳也跟著開腔。

有人起頭,眾人紛紛勸慰。

鄭森見此,心道士氣可用,心中莫名地松了口氣,頓了頓,道:“這幾日說到底是春節。也該休息休息。只不過,我想了想,身子應該休息,但腦袋不能休息。我在大明時,也聽說過官軍如何練兵。其中一條,說起來極有意思。大家說不定有聽說過,一點很感興趣。”

楊朝棟心中一動,很激動地想著是不是要發雙俸。

從前官軍是出了名的寒酸,士兵靠著軍餉根本養活不了自己。

但現在的官軍卻一下子逆轉了印象,人人都曉得貧寒子弟當兵從軍就有希望改變命運。至少,年底一到,人人都拿著軍餉回鄉。當兵在軍營,吃喝衣食住行都有軍隊負責,軍餉幾乎都是沒動過,自然顯出豪富的景象。

林鳳倒是腦筋活躍,他明白軍旅的殘酷。當兵打仗固然可以立功升遷,當軍官,光宗耀祖。但大部分人終究是只能領著一筆不算少數的退伍金回家。

但大部分的退伍兵卻是結局不錯,不僅大多數都有安排不錯的工作,就算不接受安排,也能找到好的工作。

除了紀律嚴明,聽話肯干這些優點以外,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一點就是:識字。

“少主……不會是要來帶我們念書吧?”林鳳目光一亮。

楊朝棟卻是一臉頭大的表情:“少主……不會也跟著官軍折騰咱們吧?要我老楊跑圈操練,我都能使得。可要我去識字,去拿……拿筆,可真是要了我老命了。”

鄭森大笑,卻是一臉好笑地看著楊朝棟臉色越來越苦。

顯然,林鳳猜對了。

大家一下子都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起來,有人十分認同楊朝棟,但也有不少人嘴上不錯,眼睛卻是巴巴地看著鄭森。

楊朝棟是心怯,但并不妨礙大家明白識字的重要性。

“好了好了,都別忘了,我來日本之前是干什么的?南京師范學校教師,教的是學生們如何當老師。給兄弟們講講課,還不是手到擒來?這幾天,我看大家也不用跑操了,就跟著在軍營里一同跟我識字吧!”鄭森正色地說著。

林鳳歡呼雀躍:“少主英明!”

“少主英明……”楊朝棟怯生生地說著,卻是聽聞過不少明軍退伍兵關于識字文化課的傳言。為了督促士兵學習,不少法子都在軍中使出過。比名詞,定獎懲。學不好,有的是丟臉的時候……

鄭森看著大家的表情,心中悄然松了口氣。

他倒不是真的很在乎識字會有多大的進度,雖然他很有自信,但主要的并不是這一點。他想將人留住,聚齊。

春節每日操練總不是個事,讀書學習反而是一種福利,也能將人一直聚起來。至于操練,三五日來一回也不會手生。

與此同時,中國城的遠處里,多了兩個日本人,靜靜地看著這里,仿佛在看一頭大肥羊。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