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時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時機

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時機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位于德壽宮的漢城交易會辦的十分順利,六月六才剛剛過了小半日,就是一副繁花如錦的模樣。火然文.ranen`

有皇帝陛下一副字鎮住,各方宵小果然不敢來尋。原本那些恨得牙癢癢的牙人很快就被各路云集的華商三下五除二就聯合漢城府拿下,隨便搜羅了一下,就發現一大堆的鐵證,辦成鐵案押解入獄。

沒了那些寄生蟲一般的居間中介,貿易渠道轉瞬暢通,光是過去兩個時辰,金額高達一千元的貿易合同就高達上百份。

要知道,一千元可不是小數目,這就是一千兩銀子。足可以在大明京師買上十套房子了。足可見其購買力。

“本就帶來了兩百來號人,加上朝鮮各處的人手,咱們光是文職就有兩百余人,護衛隊更是上千人。再調集人馬五百過來,也不怪旁人驚嘆呀。”李巖笑著,忽而看了一眼天色,道:“時間,好像快到了。”

吳三桂也收起了笑容,一臉肅容地走進了后院。

這是德壽宮里專門預留給交易會組委會的工作場地。

但是,里面此刻卻是焦急地徘徊著十數號華商。

“方才李巖說得可是真的?”說話的是梁新立。

這一位,可是與皇帝陛下照面過的啊。眾人一聽梁新立開口,紛紛都是提起精神。

吳三桂頷首:“自然是真的。梁翁亦是見過陛下的人,這時候狂你們,到時候見了陛下能瞞得住誰?”

“自然是信得過梁翁的。”

“也是信得過吳東主。光是這一回發財的機會能給咱們,這就是天大的情誼。只是,只是這一回要辦的事情太震驚了。我們這才忍不住開口多問!”

“是啊,竟然是陛下要用我等,這真是……”

“真是三生有幸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是梁新立此刻聽完眾人感嘆,也是忍不住跟著嘆了一口氣,道:“是啊。真是萬萬沒想到,我等還能有報效國家的那一天。本以為,我等久不居大明。已然成了棄兒。朝廷埋怨我等不歸國,似如叛國。現今,卻發現大明依舊待我等為大明子民。更要遠隔千山萬保衛我等的利益。這實在是……讓我等汗顏。此刻聽聞,只恨不得能舍了此身報效,豈會不從?只是……竟然真的有這個機會!”

從前,大明謹守門戶,除了藩屬國,海外鮮少有官方的足跡。鄭和下西洋這等后世傳揚的壯舉全然成了鋪張浪費,消耗國力一無所用的壞事。自然是他們這些華商想找一個渠道報效國家都報銷不了。

至于納稅,此前明朝的稅務就是一個坑,就算繳稅了,那也很難到國庫,更容易到某些貪官污吏的兜里。

后世有人感嘆,大明都要亡國了,士紳卻不捐錢報效國家。

但問題是大明可不是后世成熟的現代政府,你想要捐錢都捐不到需要的地方去。就好似在后世你想做慈善,但你捐給紅十字會,首先就擔心能有多少錢給災民。心中一堵,索性就不捐了。

今日,吳三桂說皇帝陛下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如何不讓這些一片赤誠的華商激動非常?

且不提那些恩情報效,他們都知曉這位皇帝陛下是明君,最重功賞過罰。此刻得了功勞,日后人人都能有回報。就是一個大賺一筆的好機會啊。

當然,賺的不是錢。那是皇帝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是一個政治資本。這更是千金難買的好東西。

“諸位放心吧。陛下最是仁慈開明之君。這一回,更是咱們海外華商展現本事的時候。陛下曾經說過,士農工商,四業都為帝國之本。四民都能為大明富強做出同樣的貢獻。今日,就是我們證明大明兒郎本事的時候。鏟除朝鮮奸邪,就在今日!諸位,點起人馬,跟我預備!”吳三桂說罷,目光灼灼。

他遠離沙場很久了,卻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還會有這樣一個機會讓自己重新可以再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

吳三桂的本事并未荒廢,名將的技能點讓他很快就將這支由華商護衛隊組成的隊伍集結起來,出發前往成均館。

明倫堂。

朱慈默默地算了一下時間。

已經到十一點半了。這年頭,一日三餐對于多數人而言是個奢侈。但眼前這些人都是富貴之輩,自然不可能吃不起午餐。

故而,午餐的點很快就到了,時間,只剩下了半個時辰。

過了午餐,朱慈就不會再公開出現在能動手的場合里。

這意味著,接下來就是最后時機了。

朱慈看向李皚,李皚緊繃著臉。

在場眾人都意識到了不對。

朱慈那一句話,當真可謂是火氣十足吶。

李皚深唿吸一口氣,醞釀之間,已然準備好了措辭。不愧是朝鮮人寄予厚望的世子,更有清朝一番練以后,李皚應對很快:“沒錯,民心所向。此乃天下大勢。但民心所向哪里,卻是一個問題。臣下,對我朝鮮民心,另有想法。”

“臣下沒有陛下那么好的文采,只有一些發自內心樸實的話想說說。”李皚說罷,深情地回憶了起來,在場眾人聞言,都是紛紛注目而去。

朱慈靜靜地看著,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厲害的對手。

腦海之中,一直以來迷惑不解的敵人似乎已經有了清晰的模樣。

“想必諸位同胞們應該時而都有縱情歡歌的時候吧。我就從這里談談。一首歌,你下次再聽的時候,你就知道,一首好歌,是史的見證者。是集體情緒最忠實的記錄者。他記錄著,我們內心深處的心意。承載著,我們共同的記憶。歌的溫柔力量,強于刀劍,不畏****李皚平靜地說著:“朝鮮的命運,應當由朝鮮人自己掌握!”

臺下,鄭永文起身,重重鼓掌。

一旁,不少朝鮮人紛紛起身鼓掌。

原本劣勢的局勢為之一變。

朱慈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不由想起了前幾日藝術團在漢城過節時,傳唱的一首歌,微微露出了一副藏得很深的笑容:真是太巧了呀……

看到朱慈臉上怪異的表情,李皚心中得意,笑道:“陛下,你有一首啟蒙的歌兒嗎?”(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