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

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2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景福宮的會議廳里,眾人一聽高名衡似乎要推脫,場上氣氛頓時一變。

當即就有鄭永文高聲出列,道:“是不簡單。那倭寇殺我國民,掠我百姓,更是毀城燒衙。目無我朝鮮有此一國,有此一君。王上,下臣唯請親批戰甲,募集勇士,戰那倭寇。縱然死了,也算得上胸中無愧!”

“好一個胸中無愧!”李亻宗感動地說著:“只是如此忠臣義士,孤又如何舍得讓你出戰戰死。再者,你一個文人,談何行軍打仗。我朝鮮上下,就沒個敢戰之士么?”

“恐怕,往后是沒有了。”鄭永文微微瞥了一眼高名衡,輕哼一聲。

高名衡目光一凝,當即就聽出了對方口中那隱含嘲弄之話。

顯然,他們說的就是中華同盟而今已經執掌了軍權,教官下派,當先就將漢城之中的數萬大軍給接管了過去,準備開始改組兵馬。

這個時候,全軍之中人心惶惶,都擔憂自己什么時候被裁汰掉。哪里還有什么士氣作戰?

哪怕就是強硬要他們重新恢復編制,那也顯然不是朝鮮人自己說話就能算數的了。得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說話才能算數。

要不然,這一回的會議顯然也開不起來。

更重要的是,倭寇進犯朝鮮,糟蹋的不僅是朝鮮的主權,更是對大明的挑釁。

高名衡的話語引起在場所有人的側目,一半的目光怪罪地落在了高名衡的身上,另一半的目光則是期盼地落在了朱慈烺的身上。

李亻宗對鄭永文的贊同可謂是一顆軟釘子頂在了朱慈烺的身上,讓他無法沉默。

“倭寇進犯,必加嚴懲。這毋庸置疑,對中華同盟境內和平的維護,讓我們必須挺身而出。但是,高愛卿的擔憂當然也不是沒有道理。倭寇進犯,必須加以區別。第一,這是個別海賊的行為,還是日本國的國家行為。第二,針對倭寇的進犯,事涉日本國民,有必要要求日本對此進行處置,聯合進剿。第三:對于倭寇必須立刻進剿,窮追不舍,一經抓捕,立刻審判執行,亦不給日本國干涉之機會。”朱慈烺說罷,看向高名衡與吳甡示意。

兩人參加會議之前就已經收到了大量的消息,自然,針對這一回倭寇進犯也提出了相當多的議案。

此刻見朱慈烺決意進剿,兩人都無疑慮。

見此,朝鮮人們紛紛長長出了一口氣,李亻宗感激連連,朱慈烺卻只是擺手。

他又如何不知道這一回倭寇的進犯來得特別奇怪,但既然是有倭寇進犯,那自然必須予以回應。

臺上,吳甡與高名衡簡要地商討以后便開始討論進剿方略。

大明比起朝鮮不愧是久經斬獲考驗的大國,一個個調兵遣將的計劃安排出來,場上眾人都是紛紛點頭。

“駐扎釜山的第二艦隊即可前往日本海,進剿海上倭寇力量。”

“駐扎仁川的第一艦隊移駐釜山,監視日本動靜。”

“水師陸戰隊進入漢城待命,與朝鮮官軍一同進發。”

“調集駐扎在鳳凰城的遼東鎮進入朝鮮……”

當吳甡與高名衡的計劃說完以后,場上眾人紛紛看著看向朱慈烺。

這時,世子李皚在李亻宗耳邊輕輕低語幾句。李亻宗眉頭一擰,打破了沉默:“孤方才注意到,大部分的計劃都是水師。雖然倭寇主要以在海上移動,但他們這一回沖入江陵城,毀城破衙,端的是跋扈非常。孤的擔憂是,他們恐怕會深入內陸。水師陸戰隊的確是天下勁旅,但若是對方深入內陸,以一支水師陸戰隊之軍力加上其余朝鮮兵馬,這恐怕……”李亻宗擔憂地看向朱慈烺。

朱慈烺思慮稍許,便覺得李亻宗的擔憂的確有道理。

水師陸戰隊兵馬最初始的時候只有六百余人,這一回排遣他們出戰,是因為其中有相當大部分是日本武士。這些人是大明的外籍軍團,花銷低,戰斗意志堅韌,對付同樣是日本流浪武士組成的倭寇十分對癥。

但水師陸戰隊擴充至今,又經歷林慶業回歸朝鮮軍隊的事情,一共只有千余人馬。這樣的人馬,在三千里江山的朝鮮上實在是太稀少了。

至于朝鮮軍隊,因為軍權異位的變動,正是軍心動蕩的時候,讓他們打打下手已經是極限,再要做多的,顯然會力有未逮。

按照原計劃,是徐徐圖之,等紅娘子的遼東鎮兵馬進入朝鮮就不用擔心兵力短缺。可是鳳凰城距離漢城路途遙遠,以倭寇之機動,朝鮮地方之糜爛,都可能留下讓倭寇肆虐的時間差。

“等朱笛所部遼東鎮兵馬進入朝鮮,時間恐怕會來不及。”朱慈烺沉吟稍許,便道:“高愛卿,跟隨水師陸戰隊一同去的,朕決定再加兩個禁衛團。”

“陛下!這些都是宮中親衛!”高名衡當然知道大明還有一直兵馬,戰斗力強大,是軍中精銳選拔出來的榮耀之師。

可是,這些是皇帝陛下的親衛啊。是保護皇帝陛下的,這一抽調,那豈不是皇帝身邊的保衛就要出漏洞了?

朱慈烺不以為意,又似乎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朝鮮人,道:“禁衛軍乃是各軍強兵選拔出來的,朕每次作戰時,都將身邊的禁衛軍作為后備軍在關鍵時刻投入戰場。每戰必勝,攻無不克。區區一個倭寇算得了什么?況且,朕又不是將兵馬都抽調走了。還有一個近衛團呢。”

不同于大多數人想象之中,中央的就一定是厲害的。

在王朝末世,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中央的力量太過于衰微,以至于讓地方諸侯做大,天下大亂。

故而,一聽高名衡又表示異議,不少朝鮮大臣都想到了這一點。

朱慈烺辟謠完畢,一旁的高名衡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還想說點什么掙扎一下,但一想到朝鮮大臣們的目光,他遲疑著,最終還是嘆息一口氣,道:“臣謹遵圣命。”

朱慈烺笑著頷首,站起了身:“諸位愛卿且放心好了,區區倭寇,還算不了什么。就算再來一個壬辰倭亂,我大明也一樣可以輕易評定。”

“陛下圣明。”

“吾皇萬歲……”

眾人轟然稱是,一片謝恩的山呼之中,李皚輕輕地笑了起來,隱藏在眾人的歡呼之中,顯得格外另類。

幾字微言說

感謝晨風中的紅葉一千起點幣打賞支持感謝云海書游詩同舟一千百起點幣與一張月票支持,感謝因為不同所以欣賞一張月票支持

本書來自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