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三章:權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權柄

第三章:權柄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5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小說:、、、、、、、、、

遼東收復,京師自然是載歌載舞,各處一片慶典。不少商家們都紛紛掛出了復遼東,進店優惠的招牌。

至于各處如何張燈結彩歡慶遼東收復,滅亡清國,禮部、樞密院、內閣又是如何熱議著怎么辦一場獻俘大典,那自然是無需贅言。

總而言之,歡樂的海洋席卷了全國。

大明重歸承平,百姓們再也不用擔心異族還會闖入關內,屠殺搶掠,美好的日子就這么來到了。

朱慈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之中,抵達了塘沽碼頭,悠然地陸路回到了京師。

感受著久違的和平氣息,朱慈掀開窗子,貪婪地深唿吸了一口氣。

“還是得回京一趟啊……”馬車里,朱慈腦海里想著如何外出的事情。

沒錯,這一回又是讓李香君猜對了。

或者說,這個聰慧的女子深切明白朱慈骨子里那一刻躁動的內心是不會忍受紫禁城對他約束的。

當初的朱慈頻繁去京師大學堂便足可以證明這一點。

眼下,遼東已經收復,御駕親征開始進入收尾的階段。皇帝陛下過足了軍事審判的癮,繼續滯留宮外已經讓皇帝陛下收到了很多封太過于思念的奏章。

這一回,倒是少有官員敢于直接指責皇帝陛下貪玩了。

盡大勝,連那個曾經懸掛在帝國頭頂之上的心腹大患已然為皇帝陛下鏟除。舉國上下,盡皆歡唿慶賀之情。人心之中,紛紛為朱慈這般武功赫赫所敬仰敬佩。

這會兒的朱慈,正是權柄威望最隆重的時候。

事實上,數前朝帝王,除了那些開國皇帝,極少有人能比得上朱慈的武功。而且,文治之上,朱慈亦是不俗。

往常,朱慈年紀輕輕,難以壓服群臣。但現在,朱慈的年紀輕輕不再成為朝臣們可以忽視的理由,反而成了朱慈更加可怕的優勢。

對于尋常小皇帝而言,年輕意味著不懂事,意味著好欺負,意味著沒本事。

但朱慈顯然已經不需要懂事這種忽悠小孩子的評價了,這一位更是只有他欺負別人,沒有別人欺負他的,至于本事,文治武功的頌詞遍滿京華。滅國平賊,這等巔峰級別的戰功,舉國無出其右。

沒有三個特征,朱慈的年幼就成了優勢。

畢竟,只要朱慈不自己作死中途掛掉,哪怕按照后世正國級領導人的退休時間,朱慈也可以繼續執政五十年。

五十年是個什么概念?

那意味著朱慈再久一點,可以從十七世紀執政到十八世紀。

這么漫長的政治生命,哪怕再刺頭的官員都必須敬畏。這意味著,若是真有人打算拿皇帝陛下刷聲望來積攢政治資本,朱慈完全可以冷藏人家三代,從本人到他兒子再到他孫子……

縱然朱慈自己忘記了有這么一個人得罪了自己,但官場之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聰明人。只要皇帝陛下活著,這種自不量力的倒霉鬼就絕不會被人提拔、贊賞。

對于之前的官員而言,得罪了皇帝,熬幾年等這個皇帝掛了,自己就成了兩朝元老,靠著之前刷的聲望和資就可以回京更勝一層樓了。

可在朱慈這里,卻絕沒有人敢打這個念頭。

因為……大部分官員,正常一點的考上進士都是三四十歲了。三十多歲得罪了皇帝陛下,到退休都還沒熬出頭。到時候,兒子孫子都走上官場了,還得受到牽連。

故而,此刻朱慈的權柄還真是穩固又強大,直追太祖皇帝與成祖皇帝。甚至,比起朱棣,朱慈還要名正言順許多。

當然,朱慈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他可不是任性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丟下京師一大把國務就跑去大同與蒙古人開片。朱慈要的不僅是星辰大海,更要的是國泰民安。只有帝國強盛了,海外殖民才可以算得上是根基深厚,而不至于朱慈在外打得好好的,結果后院起火,前功盡棄。

車隊一路順利地開進了紫禁城,朱慈一回宮,沒怎么封鎖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城。

慶祝大勝的氣氛當然是更加濃郁了,但很快,宮城就熱鬧了起來。

留守班子紛紛趕到,李邦華、劉宗周、傅淑訓、高名衡、史可法、黃宗羲、常志朗、朱之瑜……

一個個熟悉的目光和身影出現在眼前,讓朱慈好生唏噓:“諸位愛卿,可真是好久不見了。”

朱慈的動情讓在場不少人準備好的話語吞了進去,紛紛一陣感慨道:“圣上更加英武了。”

“這一仗打得好呀。圣上這一回御駕親征,可真是舉國沸騰,民心士氣之凝聚,實屬大明之幸甚!”

“圣上攜大勝回來,微臣恭賀圣上!”

“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吧。”朱慈笑著伸手,示意大家各自落座,道:“慶賀的事情,各部擬好了折子,給朕看一下就行。不過嘛,朕看來,諸位來此,應該不止于此吧?”

李邦華等人對視一眼,紛紛笑著頷首:“吾皇英明。”

“這是工部呈上來的修補黃河水利折……”

“這是教育總署呈上來的興修各省師范學校折……”

“這是刑部呈上來的興修警察學院并革新提刑按察使司折……”

“還有禮部的請奏泰山祭天折、擴建同文館折……”

“這是太常寺的……這是戶部的……”

眾人一個個次序遞上折子,朱慈無奈地扶著額頭。他就猜到,朱慈一回來大臣們就得趕忙過來。

畢竟,換句話說,這其實也是朱慈自己欠下來的作業。是這個帝國運行之中,必須完成的功課。

看著堆積如山的政務,朱慈一邊處理著,一邊心中想著,他已經對此有過一些改革。但眼下看來,還得再改一改……

要不然,接下來的計劃可就不怎么順利了呢。

按照之前的權力運行,下面有司官員上奏的折子,先是會到內閣票擬出處理意見,然后給司禮監披紅,最終由皇帝應允。當然,有時候皇帝的權力放權給了太監,以至于有些太監權柄極大。

但朱慈上臺以后,悄然間將這些統統改掉了。(未完待續。。)

瀏覽閱讀地址:/damingzuihougetaizi/3541003.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