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

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3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

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

無數叫喊聲隔著門響起,大玉兒卻只是不語。

一陣又一陣的沉默過后,太后望著鏡子里精致非凡的妝容,良久才重重一嘆:“一切,都該終結了……”

說著,他看著在床上安安靜靜睡著的福臨,苦笑地起了身。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個火捻子,顫顫巍巍地走向了內間,里面,早有方才太監們準備的一堆柴禾。

火捻子丟了進去,十數息后,在殿外敲門的太監們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抽動著鼻子,抬頭望去。

天空之中,青煙升騰起來。只是過了不到百息的時間,一陣火光騰空而起。

一陣驚叫聲響起,太監們聞言明白了什么,紛紛逃散而去。

這一刻,宮內秩序大亂,原本只是偷的太監宮女們一下子明目張膽成了搶。

與此同時,宮內宮外,一個消息火速蔓延而去。

“太后娘娘抱著皇帝陛下*了!”

與此同時,明軍各部的先鋒部隊已經抵達了赫圖阿拉。

眼見火光升騰進空中,意識到了不對的將官迅速下令,上萬兵馬即刻攻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明軍便攻入了這座滿清最后的據點。

城內,大部滿清貴胄被捕,皇宮內孝莊太后抱著福臨*的消息也迅速傳到了明軍軍中。

朱慈烺迅速指示救火撈人。

只可惜,清人上下早就自顧自去了,沒有一人顧得上這位太后娘娘以及皇帝陛下。

當明軍趕到的時候,火勢已經蔓延開了,甚至波及了周遭的宮殿,救火的人望著簡陋的市政設施,只能先隔離火勢阻止蔓延,一直奮戰了一個多時辰這才將已經燒的有些精光的火勢撲滅。

赫圖阿拉此刻已經全城宣告陷落,籠罩在大清頭頂上超過二十九年的夢靨就此終結。

朱慈烺遙望著燒的只剩下一團黑炭的尸首,默然沉默了一下,看著尸首上緊緊握著的一根金釵,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氣:“讓抓捕的那些八旗貴胄一個個過來認。對得上最好,對不上,也得給我告訴全城,清國已滅!”

太后與皇帝都*而死,這大清自然是滅的不能再滅了。

“清國已滅!”

“清國已滅!”

“清國已滅!”

無數歡呼聲響徹云霄,赫圖阿拉城內的數萬大明將士們縱情享受著勝利帶給他們的榮耀。

騎在一匹母馬上的吳巧兒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忽而拿出了一只鵝毛筆隨手在記事本上寫了起來。

“一個時代被終結了。值得大明上下全體國民歡呼的是,被終結的是一個屈辱的時代。遼東建奴,這個曾經只是懸掛在帝國身上的疥癬之疾在過去的二十九年里被屢次證明是足以讓大明亡國的心腹大患。而現在,這個心腹大患被皇帝陛下親手終結。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里。再也沒有來自遼東的危險……”

“邊患就此平定。審判亦是即將開始,從后方匆匆趕到的大理寺、都察院以及刑部官員即將抵達沈陽。在那里,一場盛大的審判已經準備就緒。在歷次戰斗之中抓捕的所有滿清將官都將接受來自帝國的審判。在過去二十九年的戰爭里,一切傷害帝國的罪行終將雪恥。”

“那些罪犯們會注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屠殺平民的罪行不會被遺忘,一切罪行都將得到大明律法的莊嚴審判。以此,告慰那些慘死在遼東建奴鐵蹄之下的亡魂!”

曾經盛京的皇宮宮門打開,里面,一塊新的牌匾懸掛了起來。

“大明三法司遼東特別軍事法庭”一個嶄新的牌匾矗立其中,兩旁威武的衛士們禁戒著門口,卻并未拒絕普通人的入內。唯一比較麻煩的是,他們需要經過嚴厲的安全檢查,攜帶好完整的證件并且有良民作保以后才能得以進入。

這一天,是大明三法司遼東特別軍事法庭開庭的日子。

遏必隆、蘇克薩哈、碩托、齋桑古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這里。唯一比較特別的是,他們不再是以曾經滿清高官的身份出現在曾經的大清皇宮之中。

現在,他們的身份是戴罪之囚。

朱慈烺坐在殿內特別安置的旁聽席里,楊文岳與倪元璐匆匆趕來,都是饒有興趣。

軍事審判對于過去的官員而言可謂是一個十分新鮮的東西。按說,打贏就打贏了。大清也已經滅國了,一切似乎也就此結束了。

但朱慈烺偏不,他堅持搞出了一個三法司遼東特別軍事法庭的名目,將全部抓捕的滿清將官一一審判。

曾經的八角殿此刻成了法庭,一張又一張的旁聽席一路蔓延到外間的空地之上,上面坐滿了旁觀的觀眾,大家神情各異,有興奮的,有激動的,更有感動得嚎啕大哭的。

看著這些人,幾人微微明白了朱慈烺為何要審判的緣由。

陸軍將士們很快就將這些滿清將官們移交給了刑部,而都察院則作為這一回的檢察官一方發起了公訴。

唯一讓朱慈烺感覺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顯然,沒有任何人會愿意給這些禍國殃民,造了無數罪孽的韃子辯護。

而大理寺,則充當了這一回法院的職責。

此刻,大理寺卿原潛深呼吸一口氣,躬身朝著朱慈烺一禮,進入了節奏。

擔任公訴人的都察院一方則是由黃道周,這一回,黃道周沒有選擇用詰屈聱牙的古文,朗聲道:“被告人遏必隆、碩托、齋桑古、蘇克薩哈……原為建州女真人,為我大明羈縻子民,亦為帝國臣民。萬歷四十六年起,被告人隨同奴酋努爾哈赤叛亂為逆。經陛下御駕親征,于此攻破赫圖阿拉,全部戰犯嫌疑人盡數逮捕歸案。經都察院審明……”

“天啟三年六月,努爾哈赤派遣代善、齋桑古、阿濟格、杜度、碩讬等人,率兵兩萬,前往復州,將男人全部殺光,搶掠婦孺為奴,劫掠牲畜……”

“明天啟五年十月初三日,努爾哈赤下達長諭,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歷數鎮江、長山島、川城,耀州、彰義站、鞍山、海州、金州之事,命令被告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

“崇禎十二年,被告人杜度入寇關內,進攻濟南后,報復屠城殺民十二萬,屠殺投降官兵乃至德王親眷……”

當黃道周宣讀完了公訴書以后,原潛看向遏必隆等人道:“爾等對此罪行,有何異議?”

“具為我等所謂……”遏必隆面色蒼白,額上大汗淋漓。

其余幾人自然也是紛紛戰戰兢兢,看著一雙吃人的目光望來,皆是供認不諱。

原潛起身,朱慈烺聞言起立,全場起立等候判決:“由此,大理寺認為,遏必隆、碩托、蘇克薩哈……犯謀大逆、殺人、強盜、墻間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都察院指控罪名城里。依大明律,數罪并罰,上述所列一共三百七十九人凌遲處死,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上皆斬!”

場內一陣沉默。

蘇克薩哈當即倒在地上,抽搐不止,遏必隆閉著眼睛,反而一臉輕松。其余數百人聞言,想要發作,卻在一雙雙警衛嚴厲的眼中絕望地抽泣著。

臺下,無數百姓們聽著這樣的判決,卻微微有些沉默。

朱慈烺好像猜到了什么,笑道:“所有大明帝國的子民們,記住吧。建奴所立偽清亡了,你們……盡情歡呼吧!”

朱慈烺話音剛落,無數人不由熱淚盈眶,歡呼之前直沖云霄。

臺下,馬武閉上眼,任由熱淚落下,不由想起了慘死在逃亡路上的親人們:“爹、娘!我們復仇了!這些韃子,都被審判了,你們在天上,也可以瞑目了啊!”

悄然間,所有歡呼的各色語調被統一了起來,齊齊響起,在這原本清國最神圣隆重的大殿里,嘹亮的響起:“吾皇萬歲,大明萬勝!

“吾皇萬歲,大明萬勝!

“吾皇萬歲,大明萬勝!

朱慈烺望著眼前的一切,眼珠子亮晶晶的,身后,無數人跟著忘情地歡呼。

另一處旁聽席里李香君手中朱筆勾勒,無數畫面在這一刻定格。畫上,原潛莊嚴地宣讀了判決,聽聞凌遲處死,株連九族的結果,遏必隆等清軍戰犯紛紛絕望地痛苦。

而臺下,那些旁聽席上,一個個衣衫樸素的百姓們縱情歡呼。

大明的兒郎們,這些飽受了將近三十年苦難,生受妻離子別,陰陽兩隔的帝國臣民們這一刻縱情宣泄著心中的情緒。

他們等這一天,實在是太久了,久到他們甚至以為永遠也無法實現了。以至于當真正的勝利到來時,他們甚至感覺自己仿佛在夢中。

唯有真切的現實讓歡喜刻入骨髓。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中華兒們,也許有在少數的時間里短暫沉淪,但……中華民族的興盛,是必然的結局。”朱慈烺提筆在判決書里增加了一句。幾字微言說這一章本來只有兩千字的,我一直在改增加了一些內容,所以到現在才發有讀者在群里提及了是不是快完本的事情,我還沒打算完本喲。新的劇情邁向世界的征途,會更加精彩的。盡請期待也盡情投票打賞哈哈哈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