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更厲害的漢兒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五章:更厲害的漢兒軍

第一百五十五章:更厲害的漢兒軍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在鐵軌旁邊的空地里,大明皇家陸軍獨立騎兵團上校團長劉振縱馬疾馳,沖入了奉集鎮。幾個還未來得及逃跑的清兵轉瞬被追上,一陣干脆的砍瓜切菜之后,奉集鎮宣告收復。

城頭之上,百姓們紛紛沖出街道,歡呼著大明官軍的抵達。

在奉集鎮的城頭之上,一桿嶄新的日月龍旗旗幟迎風招展,飄揚在空中。

東面,跑得快的富德倉皇地回到了清軍陣中。

阿燕達見富德身上沒有一絲打斗的痕跡,一陣又羞又怒的情緒滋生,頓時便想要斬了富德祭旗:“你這懦夫,未戰逃跑,那是逃兵,按軍律當斬!”

“阿燕達!我又不是前鋒兵馬,只是打草谷,兼作斥候。現在我有緊急軍情,要面奏鰲拜大將軍!耽誤了大軍戰略,你擔得起嗎?”生死關頭面前,富德罕見硬氣一把,矮小的身子挺直脊梁,竟是也有幾分氣勢。

阿燕達仿佛第一次見到富德一樣,咬著牙,卻是悶不做聲帶著富德去見鰲拜。

鰲拜身前,富德將在奉集鎮里所見一一說出。

待說到那軌道車的時候,鰲拜很快便明白了之前一直以來疑惑不解的地方是什么。那些鐵條,顯然就是軌道。是用以行車的專用道路。

交通在戰爭里能起到什么作用,打老了仗的鰲拜當然清楚。騎兵為何能在冷兵器時代稱王,還不是因為其迅速的機動力?

“所以……明軍這一回來了,是集結了附近所有殘存的兵馬嗎?”想著那三千騎軍,鰲拜冷哼一聲,卻并沒有如何畏懼:“也好,省得我還要一個個打過去找,能自己一起上門來送死豈不是更妙?哈哈哈!”

鰲拜的信心感染了大家,眾人紛紛振作起來。

“沒錯,這奉集鎮城小墻薄,如何能守,還不是要野戰?”

“論及野戰,眼下我大清精銳在此,誰會怕了那明人?”

“戰戰戰!”

清軍的預料沒錯。明軍進了奉集堡,并沒有打算依城而守。奉集堡是一處新興集鎮,但這里實在是太小了太亂了。

三千騎軍進去,便如同鳥入樊籠,頓時就施展不開。

很快,劉振便率領三千獨立騎兵團的將士們位列城北,靜靜地盯著北方漫無邊際,將整個視線遮蔽的清軍。

清軍從東面殺來,排成橫列,龐大的數量由北往南,充斥了所有人的視線。

相較而言,奉集鎮面前的明軍便顯得單薄許多,他們孤零零地護著奉集鎮背后的軍民,如同一只驕傲的牧羊犬立在莊園的門口,沉默而堅毅地盯著一群綻放著綠光的餓狼。

當清軍不斷拉近距離以后,清軍放緩了速度,緩緩停在了距離西面奉集鎮三百步的距離里。

與此同時,后方,轟隆轟隆鐵軌與車輪摩擦的聲音微微有了一些放緩,來自城內整齊的腳步聲傳來,一共兩個團三千余步卒進入了奉集鎮,在行軍之中整隊之后,與劉振所部獨立騎兵營一起并肩列陣。

鰲拜微笑地看著這一切:“聽聞漢人有一句話,叫黔驢技窮,說得就是所有的花招都用了,還是掩蓋不了自己孱弱無比的事實。現在,我大清鐵蹄已經抵達,區區不過六千的兵,誰能抵擋?”

“大清必勝!”

“大清必勝!”

“大清必勝!”

萬眾歡呼,氣勢恢宏。

奉集鎮內一處民宅里,一個老漢下了屋檐,抹了抹臉上渾濁的熱淚,他扯臉上留著一條刀疤的兒子,道:“虎娃子,你與我說,咱漢兒的兵,到底能不能打?我在屋檐上瞧了一眼,那建奴的兵足有好幾萬,咱漢兒的兵,卻就那么一些,瞧著連一萬人都不到……”

老漢的兒子聞言臉皮抽動了一下,臉上的刀疤也如同蜈蚣一樣扭動起來,看得人頗為可怕。這刀疤漢子本是漢軍旗的人。建奴在城里大殺漢人,他心寒無比,便帶著老父逃出城未曾想,現在卻能親眼見到一場大戰。

刀疤漢子遲疑了一下,道:“建奴還是那副吊樣,自覺天下無敵,對上往常的明軍,恐怕的確會如此。可眼下,我瞧著眼前這部明軍,卻覺得比兒子我見過的任何兵馬都要厲害。別的不提,往常便是再厲害的兵,進了城就和狼進了羊窩一樣,不得雞飛狗跳一陣?可剛剛……一連出了兩路兵馬,都不傷百姓分毫。能約束得住將士不作惡,自然能率領將士殺敵……”

“比你見過的所有兵馬都要厲害?就是那什么八旗里勞什子的正黃旗,也要厲害?”老漢渾濁的雙眼里出了一抹亮色。

刀疤漢子不做遲疑,重重點頭:“爹,是要更厲害!”

“好!”老漢笑著道:“那我這一把老骨頭也不折騰了,不跑了。有咱們的漢家兒郎的大軍在前,我要活著看一場,看一場咱們漢家兒郎殺敗韃虜的大勝仗!”

劉振的呼吸呼吸微微粗重了些許,作為獨立騎兵團的團長,劉振接管了陣前的指揮權。他軍銜更高,亦是資歷更深。若非之前遵化之戰中稍有差池,眼下也不會只是一個團職軍官。

雖然如此,但劉振并不缺乏足夠的勇氣以及指揮藝術。

兩個步兵團以及獨立騎兵營被劉振布置的緊緊有條,雖然以寡敵眾,卻并未露怯。與此同時,城頭上的火炮亦是開始緩緩架設,無論清軍如何聲勢浩大,劉振都是按部就班,猶如閑庭信步,信心十足。

此刻,只見劉振騎在馬上,目光遠眺東方,似乎越過了兵馬在兩萬左右的鰲拜所部,落在了更東方一些的撫順關里。

此刻的撫順關一樣是大戰開啟。

來自東面兵馬超過二十萬的代善所部清軍主力擺開了架勢,開始進攻。

相較之前面對清軍殺來,撫順關這一回的應對顯然從容許多。易守難攻的撫順關對于清軍而言并不是一個炫耀胖大兵力的好所在,東面城關上能展開的兵力不超過三千人。而城內能夠三班倒下來亦是可以擠出兩倍兵力的預備隊。

對于明軍而言,比起勇氣更加重要的一個顯然那就是后勤。在這方面上,第四師的將士們運氣顯然不錯。此前建奴劫掠的軍需物資驚喜地發現都還在撫順關,由此,就連最摳門的軍需官也不由地松了口氣,放開了節約傾瀉火力。

兇猛的火力讓上午的攻勢變成了清人的末日,天空仿佛一下子就此陰沉了十數倍,滾滾陰云凝聚而來,為這一場戰爭添加了新的背景色。

城頭之下,濟爾哈朗咆哮著砍下了一顆腦袋,上面年頭久遠的金錢鼠尾象征著這是一名真韃子,也就是女真人。

殘酷的攻城持續了一個上午,但清軍的推進顯然并不順利。

“誰敢逃跑,這就是下場!”濟爾哈朗說罷,心中不由吐出一句話:太早了。

濟爾哈朗同樣是打老了仗的人,關鍵時候,便需要軍法隊上去,將敢于怯懦退后的士兵斬殺以儆效尤。

但是,眼前戰事才開戰不到半日,卻已經到了需要清軍出動軍法隊的地步,這顯然有些出乎預料。而這,也就是濟爾哈朗所言太早的意思。

他們并不應該這么早就開始出動軍法隊,只是,戰事并未到關鍵的地步。

轟隆……

天空之中傳來轟鳴,濟爾哈朗瞇起了眼睛,感受到了空氣里不斷增加的濕度。

代善出現在了前線的戰場里,他看了濟爾哈朗一眼,露出了一絲笑容:“要下雨了,明人暢快不了多久。”

轟隆轟隆……

電閃雷鳴響起,秋日的遼東,暴雨說來就來。

大雨如天空缺了一角一樣,傾盆落下,轉瞬就剿滅了這一場打得如火如荼的戰事。烈度迅速下降,而明軍引以為傲的火炮也在這時紛紛啞火,火銃在雨水里亦是跟著不再能夠發射。

清軍見此,紛紛激動起來,高吼著,趁勢再度發起進攻。

“鑲藍旗的,給我殺啊!”暴雨之中,一名清軍將官大呼著,身后數千清軍涌入前線,掙扎著朝著前方推進而去。

沒有火銃與火炮的火力遮掩,焦灼的守城攻防戰一下子往關城城墻上推進了一大短。一刻鐘后,更有城頭下的清軍歡呼了起來。

只見西南角落的一塊城墻上,一隊清軍登上了城墻。而此刻,大部分的明軍并未察覺到這里何時多了一個云梯。

“迅速突破,擴大……”濟爾哈朗的話剛剛吐出半截,便不由硬生生咽了下去。

只見那個突破口里忽然間下餃子一樣的無數人倒退著下了城,一直到后頭里排列著整齊隊列的明軍出現,濟爾哈朗才發現這是明軍援兵抵達。

不比祁山只有一個團作戰,第四師可是齊裝滿員兵馬在一萬余人的主力師團。這么多兵力,一見暴雨導致火力下降,頓時就有預備隊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里補上空隙。

火銃雖然熄滅,但是有坩堝鋼打造的刺刀卻讓他們依舊可以排槍刺殺,將倉促登上城頭的清軍趕鴨子一般推下城頭。

伴隨著明軍增援的抵達,清軍士氣一陣低落。

濟爾哈朗死死地盯著城頭看了足足一刻鐘,最終還是走到了代善的身邊,囁嚅著嘴,道:“禮親王……二哥……今天,打不下撫順關了。”

代善表現得很平靜,亦是很從容:“今天這一仗,鑲藍旗與正藍旗都打得好。尤其是正藍旗,作為阿巴泰麾下的兵,這一回能有人登上城頭,可見勇武不失。來人,囑咐后方熬好姜湯,給前線將士驅寒。”

“喏!”當下就有軍需官轟然應喏。

見此,濟爾哈朗心中動容:“謝禮親王!”

“都是八旗兄弟,客氣什么。”代善頓了頓,道:“更何況,這一戰也算探明了明人虛實。漢人有句古話,叫做天時地利人和。眼下,天時地利,則暴雨傾盆讓明人沒了火器逞威風,人和之上,明人主力遠離。我大清,勝算高的很。初戰受挫,算得什么?”

濟爾哈朗重重頷首:“明日末將繼續請戰!”

代善笑道:“不必,明日,瓦克達會上。各部輪流進攻,明人不是自詡兵馬雄厚嗎?我二十萬大軍,晝夜不息,輪流攻城,到要看看,誰更加兵力雄厚!”

說罷,代善一掃之前對濟爾哈朗的慈善,眼中兇光閃爍。

濟爾哈朗既是有些失落,又是感覺一陣振作。八旗將士攜手同心,齊心結力,如何不讓他對這一戰信心大增?

這一戰,一直到黃昏日落后還未收尾。

清軍雖然大部分都退了,可呼嘯的馬蹄聲還是時不時響起。大雨停歇過后,一陣陣箭雨帶著火光攝入城內,試圖來一場火攻。

雨后雖然不利于火攻,但彌漫的火光與箭雨的殺傷依舊讓明軍不得不疲于奔命。

三班倒準備的三班人馬一下子在這一天里來回上陣了一遍,明軍守的很穩,吳三桂卻按捺不住想要出關大戰一場。

“建奴欺人太甚了。他們的主意很明顯,就是要攪得我們不能休息。他們有足夠的兵馬可以晝夜不停,可我們卻不行!撫順關就這么大,鬧騰一下,大家都別想睡好!論及夜戰,我皇家陸軍營養上佳,也選得出勇士!”吳三桂說罷,躍躍欲試。

張德昌想也不想,便攔住了吳三桂:“師長,眼下不是沖動的時候。夜襲,我們的確做得到。這是我們的優勢,但王牌不能一下子都打出去。眼下雖然辛苦許多,但建奴這么就想摸清楚我們的跟腳,卻不能讓他們如愿。更何況,建奴心思歹毒,恐怕有詐。”

吳三桂明白張德昌的意思,他稍一停頓,便喊來傳令兵去搖熱氣球的鈴鐺。

很快,來自空中顧小七的探報回來了。

“回稟師長、軍師。小七的探報回來了,清軍果然是埋伏了兵馬,雖然火光藏得很隱秘,但還是叫小七發現了。”傳令兵回報。

張德昌看向吳三桂。

吳三桂擰著眉頭,對視著張德昌望來的目光,道:“陛下那邊……真不知道是否能如愿。或許,我們直接在撫順關堵住鰲拜以及建奴清軍會更好……”

幾字微言說

大年初一,開始拜年了。不讓大家久候,就決定兩章合并四千字一起發布,稍后微言也會準備口令紅包給大家拜年啦感謝兩年來的支持,微言會繼續努力的!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