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

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0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幾字微言書名:

行進在遼中的土地上,大明征東大軍顯得疲倦而沉悶。

作為征東大軍的主力,飛雄獨立師從遼海回撤沈陽,經過短暫的休整以后,迅速開拔向南方。

而今,大明二七七年十月十三的下午,位于威寧營的野外,飛雄獨立師里忽然間響起了一陣歡呼聲。

這樣的歡呼聲顯得是那么的突兀,以至于讓一旁正在修筑緊急軍用鐵路的遼東難民們都不由側目望去。

很快,前方就傳來了讓人興高采烈的消息。

“皇帝陛下正在檢閱飛雄獨立師!”探聽清楚消息的小伙子激動得放聲大喊。

他的喊聲仿佛是一個號角,讓場上所有人在嘩然過后是激動。

“皇帝陛下來了?”

“是來檢閱眼前這支王師的?”

“這般英武,不愧是陛下帶出來的強軍吶……”

嘰嘰喳喳的聲音響起,就連原本進行到一半的鐵路施工也不由的停了下來。很快,在工地旁邊的一個小木屋里走出來了兩個幾個女子。

這幾個女子一走出來,原本還嘰嘰喳喳的議論聲頓時紛紛消散不見,眾人都是躬身朝著眼前幾人致禮。

“吳家娘子來啦……”

“女公子下午好……”

“吳大人好……”

各色的稱呼聲喊出。其中竟然也有不少的男子。

不比遼陽與沈陽,威寧營這邊少有大城,鄉民頗多。出了城市,建奴們對于廣闊田野的控制能力就大大下降。雖然依舊有不少的糧食被搜刮走,但相比而言,提早得到風聲的漢家百姓早就逃亡一空了,哪里會給建奴機會屠殺百姓。

故而,也是有不少的男子依舊還在。

這一回大明要修筑緊急軍用鐵路,一番發動之后,大多數難民都進入了大明遼東軍用鐵路工程之中。

眼見這些女兒家也能自食其力尋得一份活兒,不少男子也是蠢蠢欲動,紛紛也想來來做這個苦力的活兒。

只不過,這個時候想要過苦力卻是不容易了。

宋應星到任以后,迅速便開始將整個遼東軍用鐵路開始分批轉包。雖然有大量學生可以作為應急管理人員進行工程管理。但宋應星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深切明白學生雖然有文化有知識也有頭腦,但最最缺乏的就是經驗與專業。讓他們暫時安置難民,每日干活還是可以的。

可一旦想要迅速將鐵路修筑得又好又快,那就無法一手包攬。

為此,將工程發包,以競爭與獎勵促進度就成了最可行的辦法。

如此一來,除了少數路段依舊要將難民南遷到營口、復州等有港口之第以外,大量的工程不再為朝廷直接統管,而是迅速的發包了下去。

不少商人敏銳的嗅到了商機,他們能夠在大軍東征的時候隨軍,顯然不是打算來游玩的。而是要在這樣秩序變革的機會之中尋找到發財的妙計。

供應軍需還只是最簡單的法門,更高級的玩法,還等待著這群聰慧勤勞的商人們去發掘。

比如……一同跟隨大軍而來的李香君。

作為女子,李香君出現在軍營里引起了不少的議論聲。明面上,她是京師大學堂的教師,但很快大家就發現,她的一舉一動都有些超乎旁人的意料。

在眾人想來,既然是教師,那應該是安貧樂道的模樣。

可是,李香君卻是大方豪氣,舉手投足莫不是透著富貴華麗之氣。這一回分包遼東鐵路工程,眾人尚且躊躇,李香君卻大手筆的直接包攬了下來。

一開始,還有人只是以為李香君打算克扣工人們的伙食費打算賺一些黑心錢。

畢竟,分包商很多時候利潤就來自于壓榨苦工。

這一點,遼東難民們并不在乎。在需求層次之上,他們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有吃飽飯的一天。至于壓榨不壓榨,剩余價值之類的東西,他們并不關心,也關心不到那份上去。

但很快,李香君接下來的舉動卻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竟是花了大價錢,在遼東糧食本來就昂貴的時候,每日飯菜管夠,連帶葷腥開展著工程。

李香君的確是不太懂這些,但不懂,卻不意味著他笨。

作為老板,李香君顯然是有識人之明的。

于是乎,李香君的身邊,很快就出現了吳巧兒。已經操作過一段時間難民安置,知曉了整個鐵路修筑運轉前后的吳巧兒很快也給李香君拿出了一份名單。里面,是金吾軍輜重營里的好手。

這年頭,建筑工程最是優異的竟是都在軍中各部輜重營里。

現役的工兵顯然是挖不動的,但在充沛的資金開路下,待到李香君犒勞軍中的三百頭羊一百石米送進金吾軍以后,一份完整的退役退伍工兵士官名單悄然間到了李香君的手中。

依靠著這個名單,李香君建立了自己的遼東建筑會社。

這會兒,李香君便正在于吳巧兒商量著如何激勵麾下的幾個工程隊呢。沒錯,李香君承包了從遼陽到威寧營的鐵路,一百二十里的鐵路很快就被李香君分派給了十二個工程隊。讓他們彼此競爭。

就如同李香君承包的鐵路盡早完工會有額外獎勵一樣,李香君也想著如何指定賞格可以讓底下人更加賣力干活。

只不過,吳巧兒悄然間給李香君算了一筆賬,卻是很愁人:“香君姐姐,我曉得你家底厚實,不怕花錢。可你的銀子吶,也不是平白來的不是?咱們這一段路,眼下可以招募了上萬人哩。這么多人,依著你那豪奢的水準養著,每日開支就浩大了。再想如何激勵,這花錢可就海了去了。況且,咱們的完成度,也是各部里最高的。從沈陽到咱們這兒的鐵路,都完工了八成呢。這也不即在一時半會兒吧。”

“巧兒妹妹給我花心思想這些,姐姐呀,心里可是開心極了。話說到這開支浩大的份上,我卻是不在乎。眼下呢,咱們攬下來的活兒可不是哪個私家百姓里的尋常活計。這是咱們大明官軍的軍用鐵路,軍用是代表什么意義呢?那就意味著,軍情如火,十萬火急。能早一分,咱們大軍就能多一分益處。這,才是最緊要的。至于開支多了,虧了一些,那又算得了什么?”頓了頓,李香君又道:“光是咱們在這沈陽左近買下來的那些田地,隨手賣去,也是賺的極大了。姐姐呀,的確是不在乎這些小處呢。”

聽著李香君形容上萬人吃喝拉撒的銀子是小處,吳巧兒嘴角一抽,心里一陣感覺復雜。

要說呢,吳巧兒認了田英琦當干女兒,吃喝用度是不愁的。又是自小大家閨秀的底子,官宦之后,見識與眼界,那都是不凡的。

可碰上了李香君,吳巧兒是越來越明白自慚形穢是個怎樣的意思了。

上萬人吃喝拉撒,那就意味著每個月都要丟進去五萬兩銀子不止。

可放在李香君眼前,卻是眼皮子都不眨一下,仿佛承包這生意是真不在乎賺錢與否,虧個萬把兩銀子的更是等閑。

這話說起來口氣很大,但吳巧兒是萬萬相信李香君是真如此想的。

就如同皇帝陛下朱慈烺富有四海,不會在乎宮里多建了一棟屋子浪費了錢一樣。

李香君光是靠著上一回還遼令下拍賣遼東土地的差價,就足以貼補這些虧損的十倍數額了。

而今大明官軍進展神速,原本陰陽怪氣認為遼東之地不可買的人此刻紛紛啞火,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自然,原本廉價無比的遼東土地市價騰高。

伴隨著大量遼民回歸遼地,遼東的土地價格還會升高。這個時候,李香君將手中土地全部拋售輸出,也能賺個數十萬兩銀子了。

這般財大氣粗,虧本養活幾萬人似乎也真的沒什么問題。

“巧兒妹妹,你再看,這些大軍,北上的時候是何等的威武?眼下一南一北,幾百里跑下來,這精氣神就消耗巨大,神情萎靡了。你說,要是咱們這鐵路修筑成了。人在鐵路上坐著,馬一拉,滑著鐵軌就從沈陽到了威寧營,上百里的路,怕是兩個時辰就到了。軍情緊急,咱們那萬把兩銀子的心思,又值得什么?”眼見吳巧兒思慮得出神,李香君柔掰碎了,細細第解說了起來。

吳巧兒是聰慧的,想到了這個思路,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這一回,她倒是對李香君格外佩服了起來:“妹妹知道了,既然如此,妹妹便打算換個法子。咱們這沈威鐵路眼下修了給大軍緊急用,可往后,誰來運營可是指不定的事情。我勸姐姐大可以將這個生意繼續攬下來,眼前看著也許虧本,往后卻是長久紅火的生意。咱們吶,就頒布一個布告,誰能在這一回競爭之中獲勝,亦或者表現優異,就給他一個長久穩定的職司。到時候咱們的生意掛到衙門里,誰不想來當個做公的?”

做公的就是給公家做事的意思。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就不缺乏打破頭朝著衙門里擠過去的人。

當官當吏,從軍為將,都莫不是以吃皇糧為傲,認為這才是真正正經的活路。

眼下,吳巧兒便是想搞一個公私合營的國企來了。

這年頭或許沒人知道國企這事情,但只要確定一點,能吃皇糧,那對于朝不保夕的遼東百姓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倒是個好主意呀……”李香君驚喜的看著吳巧兒,摸了摸吳巧兒的腦袋,笑道:“快說,要我怎么謝你?”

“哎呀,別揉我腦袋就好了……等等,姐姐,外間好生喧嘩,不知是出了什么事呢……”吳巧兒側耳一聽,察覺到了不對勁,立馬跑出去了。

心中無數個念頭冒起來,是工人打架斗毆,還是一不小心施工里砸傷了人,亦或者又是哪里出了什么幺蛾子。

眼見吳巧兒急匆匆跑了出去,李香君自然也無法安坐屋內,連忙出去了。

幾個壯婦護衛穿著軍裝提著長槍跟上前護衛,但很快,讓眾人熱切激動的消息就傳了過來。

“皇帝陛下在檢閱飛雄獨立師!”

皇帝陛下在檢閱!

這個消息熬出來,砸在李香君的腦袋之上,讓她怔怔看過去,一下子便入了神。至于吳巧兒,更是一枚迷妹,跑到了一處小山包上,跟隨著無數百姓歡呼著,招著手。

皇帝陛下出現了。

他騎在一匹潔白沒有一根雜毛的白馬之上,他穿著一身戎裝,檢閱著這支從北方南下抵達的雄師。

飛雄獨立師迅速從行軍隊列之中變陣,一個個陣列儼然的方陣就位,皇帝陛下帶著身后的近衛營將士們策馬奔騰而過。

朱慈烺的目光在一個個將士們的眼前劃過,他來回策馬奔騰,招著手,高呼著口號。

回應朱慈烺的,是更加熱切的口號。

劉勝激動得雙眼濕潤,他看著朱慈烺的到來,身上所有疲倦被驅散一空,最終只余下跟著無數將士們的齊齊高呼:“吾皇萬歲!”

朱慈烺招手,笑著回應:“大明萬勝!”

這時,位于威寧營的東面。

更多的斥候將前線的軍情匯報給了朱慈烺。

張鎮將軍情列明。

上面,萬千話語匯總成一句話,那就是……

“清人主力已出鴉鴣關,奴酋福臨督戰鴉鴣關”

鴉鴣關上,孝莊太后抱著福臨從馬上下來,摸著福臨的腦袋,很是滿意:“我就說嘛,我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沒有一個是孬種,剛才,皇帝你做得好。給咱們的將士們吶,鼓勁嘍!”

“阿嚏……”七歲的福臨聽完孝莊的話,卻只是可憐巴巴第道:“額娘,啊不母后,那我……朕,朕可以回去了嗎?”

看著兒子這個狀態,孝莊太后眼中異色閃過,卻是無奈第摸著福臨的腦袋,緩緩搖頭:“還不行,額娘會陪你一起都在這里。不然吶,咱們走了,這場戲,可就沒法繼續了……”

說完,孝莊太后看著只有數千人的鴉鴣關,無奈的道。剛才喀蘭圖帶領五千人出關去了,這讓原本兵力就稀少的鴉鴣關更加兵馬稀少。

不過,這也更是大玉兒想要的結果!(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