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

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我的意見是,眼前還不到急于北進的時候。我們已經收復了遼陽,收復了沈陽。遼東半壁菁華之地,都已經為我大明所有。這等收復千里國土的大事,已經足夠我們忙活的了。”御前軍事會議上,對于北上的行動,倪元璐發表了發表了反對意見。

倪元璐的反對讓朱慈烺微微皺起了眉頭。

而臺下,也是不少人嗡嗡鬧鬧。

顯然,倪元璐的意見并不是主流。

禁衛軍的寧威冷著臉,一言不發,只是悄然打量著朱慈烺的眼光。

另一邊,金吾軍的虎大威還未開口,李國楨就急了:“打下遼東還只是第一步,殲滅建奴,那才是東征的最終結果。建奴不滅,遼東永無寧日!我大明這些年來,對外戰爭不管是哪一場戰斗,那都是為了殲滅建奴,掃平邊患做的鋪墊。眼下,朝鮮歸服,蒙古平定,遼南橋頭堡一樣建立。一切鋪墊都完成了,卻告訴我要在最關鍵的時候自己軟下去,這叫什么道理?”

“對,沒有這個道理!”另一邊,飛熊獨立師的主將劉勝也同樣是一臉不樂意。

飛雄獨立師一向以大明皇家陸軍王牌自詡為傲。這一回開戰,因為飛雄獨立師不在京畿,而是去了四川平賊,故而遼東大戰參與得最晚。就連得了收復沈陽大功的金吾軍都不滿足就此歇兵,更何況沒撈到什么功勞的飛雄獨立師?

面對眾人的反對,倪元璐并不意外。軍事會議上,向來是暢所欲言。個人威信那是建立在自己不斷的勝利基礎上,如果出現如此重大的分歧,那顯然就說明全軍的確在思想上出現了混亂。這個時候,單純用威信權柄壓人只能掩蓋問題,絕不能解決問題。

倪元璐騰的起身,道:“打仗,就得穩扎穩打,絕不能以爭功為要,更不能因為求戰心切而忽略現實情況。現在的現實情況就是遼東之地,我們早已不熟悉人情地理。百姓雖然在我等身邊,卻存在著大量的奸細隨時搗亂我們的后方。建奴二十余年經營,這里更是早非漢兒為主導的世界。這里有著大量的女真平民,甚至不屬于建奴八旗的其余生女真。這種情況下急切冒進,第一,后勤難以支持。第二,我們將主客移位,失去地利。第三,越發北上,一旦陷入泥潭,戰事拖延日久,則很快就會進入秋冬之日。到時候,天時也將不在我方。第四……”

屋內稍稍靜了靜,倪元璐道:“第四點,也是我最擔心的一點。那就是,眼下各部分散。禁衛軍在沈陽,金吾軍第三師在遼陽,第四師在白塔鋪。禁衛軍朱笛一部在奉集堡。一旦急切北上,那么是合兵一處好,還是分兵各自進發好?合兵一處,那就無法達到迅速北上的要求。尤其各部糧餉補充情況不一,按照短板理論,我們要將消耗最快的金吾軍補充好,那需要在等一個月的時間。當然,金吾軍作為先頭部隊,慢一些問題也算不上特別大。但特別大的一點呢……是各部的協調指揮問題!”

這個年代不是后世,有手機有無線電,有保密的量子通訊衛星。都可以做到長距離短時間的即時通訊,從而迅速協調各部行動。

這個年代是沒有無限電,更沒有有線電報的。

想要協調各部的行動,要么事先準備好周密萬無一失的行動計劃與全面的備選方案,要么,就得依靠著各部將官的敏銳嗅覺,通過車馬飛鷹的聯絡互相配合行動。

這樣的配合,其實已經有很久如此順暢了。

這樣的順暢不是消息聯絡的順暢,而是那種心甘情愿各部愿意配合的順暢。

在此前,只要一想想盧象升是如何死的就會明白大明軍隊作戰的時候,表面上看是五十萬明軍對陣十萬清軍。但很多時候,是十萬人一體的清軍進攻各自為戰,數量只在數千上萬人數上的各路軍將。此前大明各部配合的本事實在是差到了極點。

故而,當倪元璐將這些話說出來的時候,虎大威、李國楨、劉勝等將官琢磨了一下,倒是沒有再著急著反對了。

只是,臺上的朱慈烺卻呼吸漸漸變得不耐煩了起來。

他將目光落在了寧威與楊文岳的身上,對視一眼后,點了點頭,閉眼沉思。

率先開口的是寧威:“我認為……需要盡快北上!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們停頓的太久了。”寧威又道:“寶刀如果一直在刀鞘里,那遲早有一天是會生銹的。對于一直強大的軍隊而言,在紅粉堆里廝混是遲早會出事的。繼續停頓休整,我們就必須面臨一個問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沖破遼西阻塞,這是一鼓作氣。建奴自己撤退,我們一圈打空,這叫再而衰。三而竭……說的就是當將士們的士氣在這樣的平靜舒適環境下適應以后,我們會發現,我們再是鼓勁,氣力已竭!”

寧威的話一出,倪元璐眉頭一擰,欲言又止。

臺下,眾人聽了寧威的話,紛紛目光一亮。

他們倒是小巧了這個禁衛軍的主將。

禁衛軍的兵力不多,精干強勁。但猶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樣。作為皇帝陛下的貼身親衛,大家都覺得自己更有那個資格去擔任這樣榮耀的職司。故而,對于眼下禁衛軍的本事,大家并不是很看重。

一直鮮少經歷大戰的軍隊自然是很難服眾。而作為主將,更多職責在于保護皇帝陛下的寧威,也就缺乏那種一言九鼎的威望。這個時候,寧威說出這么一番思慮完備的話,倒是讓大家都有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感覺。

“將士們的士氣這段時間的確是有些不濟了……”

“還好遣返了一批難民女子,不然每日軍營約束都要夠嗆。前陣子才打了幾十人的板子,可還是止不住軍營里偷偷溜出去的。”

“要是再過一陣子,娃兒都有了,將士們參戰的決心還能剩下幾分?”

這時,楊文岳也輕咳一聲,站起了神。

大家明白,很快要有決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