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章:還遼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還遼令

第一百章:還遼令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正文

熱門推薦:

因為崇禎皇帝朱由檢還在世,故而,袁崇煥的平反還未進行。但實際上,朝廷對于此前這一樁公案已經有了態度改變。

這樣的改變,首先就從朱慈烺的身上開始。對于袁崇煥,朱慈烺的態度很明確。這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將領,寧遠大捷更是舉國振奮的大勝,對于大明士氣之提升,信心之凝聚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其個人才能固然欠缺,但若說什么賣國通敵,那委實是過于牽強,亦是沒有實證。

這樣一名統帥被殺遇害,委實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要不是顧及崇禎皇帝的顏面,此事早就平反了。事實上,只要再過一陣子崇禎皇帝的影響力漸漸淡出,平反的事情便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基調定了下來,討論袁崇煥便不再有什么政治風險。

以至于朱慈烺提出了五年還遼的這個典故以后,眾人也只是笑,明白了朱慈烺的關切,卻沒有覺得這是什么威脅。

“要朕來看,袁崇煥的五年還遼固然是輕率,可比起朝中那些只曉得袖手談心性的人好太多了。而且……父……罷了。”朱慈烺頓住這個話頭,也是失笑。殺袁崇煥,也實在是有些為崇禎皇帝頂鍋的意思。

屋內氣氛頗為寬松,楊文岳一樣是笑道:“圣上多慮了。事實上,我大明與建奴鏖戰已然有二十余年了。三年復遼固然是這一階段的計劃,又如何不是我大明這二十余年來前赴后繼,這才有的成果?縱然不論此前敗績,從圣上章丘大捷起,亦是兩年有余了。這兩年下來局勢變化,越發利于我大明。三年復遼,不再為奢談矣!”

朱慈烺說著,也是不由好一陣感嘆起來。

回想過往,朱慈烺初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大明依舊是一片亡國氣象。

國內災禍橫生,內亂越演越烈。建奴數次入關,幾乎將大明當作一頭隨時宰割的牛羊。朱慈烺出宮之時,誰也不曾相信能有今日氣象。他出京師南下之時,更沒有想到過會成功練出一部強軍。

朱慈烺每天晚上,想的最多的不是功成之后的雄心壯志,而是史書之上寫著的結局:被舅父出賣,又被南明皇帝下獄,最終在京師被處死。

但現在,卻是一切都轉變了。

這樣的逆轉,有時候想想,反而有些讓他覺得不敢置信。

回想了這些,朱慈烺歸入正題,道:“有此功績,也有諸位愛卿的功勞啊。好了好了,咱們說正題。朕看,這還遼令,也的確是時候頒發了。不僅遼南旅順、遼東鳳凰城都已經有了據點,可以招攬遼民回遼。同樣,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信號。我們恢復遼東的事業,不僅是朕與朝廷不忘失土,立志恢復的功業,更是大明國民興衰榮辱一體的事業。任何一寸國土都不能少,這不僅生民立業之根本,更關系我大明國防安危。恢復故土,是因為這關系國家安危,是帝國子民安居立業之根本,這是恢復故土有功之所在。”

朱慈烺的立意十分新鮮。

但李邦華與楊文岳都聽明白了。

“根據目前所統計,散落在各地的遼民雖然看起來人數眾多,但身在異鄉,難有余財。是以,依臣所見,可以對遼東故土百姓直接發放土地,不行拍賣。將余下的土地拍賣給其余百姓。如此,即可募集軍費,又可讓百姓知曉,此乃所有人的事業。最終遼東若能恢復,此刻拍賣的土地定然能夠漲價,拍賣之人都能收益。尤其是軍中將士,更能為此奮戰。”李邦華反應很快,應對讓朱慈烺連連點頭。

“是這個理。”朱慈烺沉吟了一下。

楊文岳問了一聲,道:“若是有奸猾刁民假冒遼民呢?”

朱慈烺笑道:“這點損失么,朝廷還是承擔得起的。登記為遼民,那自然會第一時間由朝廷幫助移民到遼南旅順口、遼東鳳凰城等地。那里有的是土地,就缺了開墾的百姓。不管是真遼民,還是假遼民,往后都是遼民,一樣是我大明子民。這點心思,朕看都沒什么緊要的。”

楊文岳聞言,恍然大悟。

的確,給遼民免費發放土地,一來是彌補這些年來戰亂流離失所,二來緩解各地人地矛盾,三來自然就是要讓他們安居樂業。

不管是不是偽造遼民身份,其實都是一樣,并不妨礙朝廷還遼令的意圖。

就算真是偽造遼民,但既然愿意去遼東移民,那又有什么關系?

不管是遼民還是其余各省的百姓,終歸是大明的百姓。他們能去邊疆開枝散葉,豈不是更利于大明穩固邊疆?

想到此節,楊文岳也不在糾結,轉而繼續將賞格一一厘定。

這是還遼令里另一個重要部分。

全軍將士,都可以用軍功來兌換遼東的土地。

當然,賞格要怎么個確定,樞密院擬定了計劃以后,還是得朱慈烺首肯的。

“斬首一級,得田百畝。斬首之功,為軍中大功。得之不易,百畝良田賞格不錯,但朕看,不必設定得如此之高。尤其軍中兵種眾多,斬首的功勛卻只有刀盾手方便獲得。這與火銃手等兵種不利。這個標準,不防設定得細致一些。立功的法子,不妨再多一些……依朕想,可以數值化顯示。軍功的劃定,也可以用另一個思路。上級下達任務,下級完成任務。按照完成度給與軍功。而不是拘泥于斬首之事……”朱慈烺叨叨絮絮的說著,又將還遼令上商議了一邊,就這么說了一個時辰,眾人都餓了,朱慈烺又讓御廚準備了些果點,繼續談了起來。

一直到日落黃昏,還遼令的細節這才基本敲定。

看著眾人疲倦萬分,朱慈烺倒是有些不忍,不過一想到出使西方的事情不能耽誤,還是又將在京師大學堂談下的月距補天項目拿出來。

還遼令是兩府準備許久的事情,楊文岳與李邦華來了乾清宮,也不需要帶其他人。可朱慈烺這個出使西方的新項目卻是兩眼一抹黑,兩人都不清楚。于是又得將欽天監、禮部、兵部以及管部大臣們喊來。

如此一般,眾人議定完畢以后,已然到了晚上。

朱慈烺親自將眾大臣送出了宮門,看著天空上的月色,背著手,喃喃著道:“遼東,遼東……蒙古丟失的消息,應該傳到遼東去了吧?”

盛京城。

孝莊太后扶著額頭,不想看手頭上的奏章。那是從蓋州前線穿回來的軍情。

說起南邊的軍情,其實……上一回說起前線的時候,還是金州呢。旅順口就是后世的大連市,金州,就是大連的金州區。

也就是說,短短的半年時間過去,前線就從大連一路撤退到了蓋州。蓋州就是蓋州衛。但蓋州衛在后世的哪個地方呢?是營口。

也就是說,這一退之下,直接就從遼南退到了遼中。

事情,自然還得從紅娘子的遼東鎮那個背刺計劃說起。

三個月前,清軍主帥鰲拜率軍一路南下,追著紅娘子的大軍殺到遼南。紅娘子率領輕騎,帶著可以拆卸的新式火炮殺入遼東腹地,將清人柔軟的腹部給了狠狠的一個肘擊。

這一擊悶棍打得清人是頭暈眼花,直不起腰來。緩過勁來的清軍憤怒不已,在鰲拜的率領之下一路追過去。

他們追的本來還是順利的。

在遼東,從北往南數,海州、蓋州、復州、金州,都是清人的控制區域。內里駐扎兵馬多的數千,小的數百。

鰲拜先一步傳令過去,一路圍追堵截,硬生生將紅娘子逼得越發南去。

越是朝南邊去,那顯然就越是遠離遼東鳳凰城的明軍大本營。在敵人的主場作戰,客軍有多艱難,自然不消多說。

而紅娘子也的確如鰲拜所愿一樣,一路朝著南邊去。

他們突破了海州清軍的攔截,突破了復州的,金州的……

然后,不可置信的事情發生了。

上萬明軍水師強行登陸了旅順口。

這座曾經大明的堅城,無數大明將士鮮血拋灑過的地方,迎來了明軍的登陸。

里應外合之下,金州守軍不戰自潰。于是,紅娘子的確是遠離了遼東鎮駐地鳳凰城。但是……他卻開辟了遼東鎮新的防區:旅順口。

并且,明軍的控制區域顯而易見的不斷擴大。

比起遙遠的遼東鳳凰城,距離登州只有區區百里不到的旅順口實在是太近了。海量的物資從祖國抵達,軍用碼頭迅速被修筑,大量的工兵進駐進旅順口。他們修繕港口,建立工事。最終,當金州城也被奪回時,清軍的所有力量都被驅逐出這個區域。僅存的,都成了明軍的俘虜。

旅順口的突破仿佛是連鎖反應的一個開始。

此前被清軍“驅趕到”旅順的紅娘子部重新往北殺了過去。這一回,所有清人都刷新了印象。原本層層堵截驅趕紅娘子所部去旅順的舉動此刻再去理解,已然是一個笑話。原本堵截以為是將敵人逼到了絕路,現在看,反而是層層堵截,層層失敗。

于是,當明軍在金州站穩腳跟以后,毗鄰的復州很快便被收復。

紅娘子所部順著官道往北,一層層將此前遼東明人留下的故土舊城一一收復。得利贏城、熊岳驛、榆林鋪、塔山鋪……

一個個消失在明軍地圖上的據點重新回到了地圖上。

明軍的先鋒由此直接越過蓋州衛抵達了海州。

原本的腹地已然成了戰爭的前線。

“鰲拜這個蠢材,他就不敢好生給哀家打一仗嗎?告訴哀家,那個勇冠三軍的巴圖魯去了哪里?告訴哀家,誰還能給我大清打贏一場,哪怕只有一場?”孝莊太后情緒失控。

憤怒不已的孝莊嚇壞了身邊的宮女太監。

一個又一個的人頭紛紛跪了下來,所有人戰戰兢兢。

但顯然,同樣也沒有任何一人敢來勸慰這個而今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

鰲拜去了前線,索尼……

哦……

原本,索尼也是夠格安慰孝莊太后的。

但索尼呢……

索尼正是這一回孝莊太后發脾氣的源頭吶。

上一份奏章,赫然就是從科爾沁部傳回來的軍情。遼南失利的同時,蒙古,大清這個至關重要的盟友,戰爭潛力的關鍵源頭此刻也出了問題。

而且,問題還不小。

試圖自立的鄂爾多斯部濟農額璘臣領著土默特部不聽大清號令,自己集結兵馬,試圖用來犯明軍的腦袋證明蒙古人的力量,從而擺脫大清。

“大清……是你該擺脫的么?活該去死,只可惜……可惜了我索尼啊,竟是戰死了,死了,我大清的將帥,當真是死了一個少一個,凋零于斯,讓我如何右臉去見列祖列宗?”孝莊太后叨叨絮絮的說著,又是生氣,又是哀怨。

但怒氣宣泄了,他也就沒那么多好生氣的了。

孝莊太后漸漸恢復了平靜。

他需要理智,只有理智,才能面對這糟糕的局勢。

“來人!”孝莊太后冷聲道:“給哀家傳一句去送給鰲拜。這大清,已然到了最后一步都不能退的地步。那海州,西接廣寧,南去復州,北上就是盛京。退了一步,他也別回來了。自然有人拿了他腦袋回來交差。那丟了的遼南,必須拿回來。旅順口靠著登州那般近,留著一日,都是我大清亡國的禍根!”

“太后……”忽然間,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步入宮內,嘆了一聲道:“這時候,徒然給下面人施加壓力也沒用了。要說這亡國不亡國的,遼南恐怕顧不著了。這遼西,才是心頭大患吶。明人此前從遼東竄去遼南,在山西跑去蒙古,那還只是要剪除我大清的羽翼。今日我收到的消息……那卻代表著,明人,真要奔著亡我大清的路來了!”

孝莊太后看過去,認出了來人。

此人,赫然就是大清開國親王,代善。作為而今大清里頭號實力派,代善可謂是倍覺凄涼。

這頭號實力派委實不是兩紅旗壯大的結果,而是……八旗其余各旗相繼凋零的結果。

代善等閑不入宮,就是進來,也是會提前打好招呼。

這一回直接入內,顯然是有著極其緊要的事情。而且,八成還是壞消息!(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