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

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6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

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

禮堂里,寂靜無聲。

不僅是臺下的學子們聽著朱慈烺振聾發聵的質問,就連臺上那些教師們也不由細細思量起來。

英吉利內戰、歐羅巴、麥哲倫、地圓學說……

一個個新鮮詞匯聽完以后,是數不盡的疑問,道不完的困惑。

此刻,聽著朱慈烺的發問,自然是經不住疑惑不解后,是一種露怯的靜謐。

“諸君,身為京師大學堂的學子。朕有三言,寄予諸君。一曰,抱定宗旨。想要知道這宗旨是不是光明正大,那自然是要先明白大學的性質。學成之后必有工作事業,這是理所當然的期望。但這并非就意味著是學以致用的根本。更重要的是,在大學則不一樣。大學,是為研究高深學問之處。這便意味著,若有其余心思,諸君還請多思量,切莫來錯了去處。”

“外人每多指責我大明朝堂之中,多的是**求財之人,忿忿不平,抨擊者盛。要朕說,抨擊得對。但這些抨擊之人,卻實在難說有多正義盎然。”朱慈烺環視全場,目光猛地肅殺起來:“因為這樣的人,一說貪污**,便義正言辭。然則每每說完,便拿起八股功業,忿忿不平地想著自己也總有一天,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堂。他們憤怒的,不是那貪腐不公之事,卻是自己沒有機會貪腐。此等實乃可笑之人,絕非朕所期望京師大學堂里未來成材之模樣。”

“而朕亦是聽聞,不少學子就學之初,便急尋進士科,欲讀文法學院。于是理科者少,工農醫商者更少!”朱慈烺一語道出,臺下不少人都紛紛有些坐臥不安。

京師大學堂開辦之后,便首先陷入了內部劃分的爭論之中。這個時代,除了朱慈烺此前開辦的南京師范學校、陸軍學校、以及籌備已久卻遲遲未開辦的京師師范學校以外,并沒有這等高等學校開辦。

不少人打算照辦國子監的模式,但朱慈烺卻否決了。

國子監里律學、書學、算學都可以算得上是實用的功課。但這樣的國子監更多的卻像是一種官吏職業培訓學校,而非是高等大學堂。

于是一番爭論之下,最終呈報下來的就是文理兩個方向。文就是文法學院,理工科當然就簡單了,機械工程,醫學、農學等等都是如此。

對于這個年代大多數學子而言,讀書便是為了當官。學而優則仕乃是天經地義的道理。故而,一入學便是蜂擁朝著文法學院而去。也不顧自己究竟是要讀的是文學,還是儒學,亦或者律法之學。

便是有興趣想要去學一學機械工程之類的,也會被人嗤笑,甚至有人冒大不韙將木匠皇帝的事跡拿出來戲謔一二。

天啟年間,魏忠賢禍國可是這個時代不少人引以為談資的事情。

“我大明文法之上的學者便大多數不是在職官員,便是退休致仕的官員,鮮少有終生未仕者。于是開學報課,朕就聽聞,有許多學子不問師長學問深淺,只問師長官階大小。若能選得高官顯宦,便沾沾自喜,以為能為高官門生,將來仕途助力。每每想起這一點,我便不由想,那些批評的人,縱然心中幾分歪念頭,但批評之聲是沒錯的。”朱慈烺說到這里,目光若電,環視全場,如利劍一般,讓整個臺下鴉雀無聲,刺痛得所有人都不由心緒戰戰。

“應對批評,討論旁人說得合適與否,這里自然不需細論。與我大明學子而言,最好的辦法永遠便是提高自己的水平。旁人說不學無術也好,說只求貪財好色也罷。若果真無此事,問心無愧,又何須畏懼?若果真要求那升官,可以去國子監。要發財,另尋商學院。都無須在京師大學堂蹉跎時光,空耗心神。所以抱定宗旨,探究高深學問。進文法學院,便研讀文學,研讀律法,研讀儒家真義。宗旨確定,一心學習,便能探究其間高深學問為何。否則,一心懷著升官發財之心,一意苦求鉆營溜須之能,一朝肄業,身無長物,只能勉強尋個書齋講課,定然誤人子弟。竭力混入官署,定是禍國殃民。豈不是誤人誤己,空留半生遺憾?”

“其二……修身治國,首要便是磨練心性,端正品性……”

“其三……敬愛師友……”

朱慈烺站在主席臺上,一口氣抑揚頓挫不停,說到興起時,握拳振臂,說到沉重處,撐話語低沉。

伴隨著朱慈烺一字一句起伏,禮堂所有人的心神都仿佛在這樣的起伏之中被感染了。就連場外,李巖怔怔的聽著,也不由想起了當初自己在河南還只是一個舉子的時候。

他低著頭,不由的心想:“若是沒有那一場天災**后的起兵,我是否也能進京求學,成為大明的天之驕子,在禮堂里傾聽呢?”

只可惜,他自己顯然是沒有機會了。

此刻,寧威示意朱慈烺時間不多了。還得趕著宮內的一場部閣聯席會議。

一念于此,朱慈烺點點頭,重重吐出一口氣,用一種格外有力的聲音,發自肺腑的誠摯道:“在上一個時代,我們有渡過了最陳舊的迂腐過去,不堪屈辱的歷史,自大封閉的傲慢。那里,這是最壞的時代。但同樣,朕親眼看到,現在,這個時代一樣有最具有生命力的新生經濟,有勇敢的軍人,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文士。有勤勞的百姓,有無數兢兢業業的子民。有我中華四千年積蓄的文化底蘊。所以朕相信,接下來的時代,會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我相信,這個帝國再也不會被欺辱。因為有著一萬萬永不接受屈辱的國民。”

“我相信,這個帝國定然強大。因為,他有著一萬萬勤勞勇敢,敬崗愛業的國民。”

“這個時代,是屬于朕的,更是屬于你們的!”

說罷,朱慈烺躬身一禮。

朱之瑜聞言,緩緩起身鼓掌。

身后眾人見此,也是紛紛起身鼓掌。聽到這里,自然是沒有一人不是感慨再三。為朱慈烺胸中氣象所驚嘆深思。

全場掌聲雷動,朱慈烺連連再三致意都有些無法撫平氣氛。見此,朱慈烺便只好淺笑著朝著眾人一一揮手致意。

回報他的,是更加響亮雷動的掌聲。

臺下,吳巧兒竭力鼓著掌,眼睛亮晶晶的,不斷回想著那一句話:“這個時代,是屬于朕的,更是屬于你們的!”

“我們的時代!”(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