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

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5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朱慈烺的馬車上,寧威急匆匆上來,驚喜道:“圣上,河套收復了!倪元璐于規劃城外大戰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以及清軍巴音岱部,全殲其軍,業已占據歸化城。來援建奴大將索尼授首,另一面!孫傳庭所部已經進抵寧夏,俘獲鄂爾多斯部大部,共計丁壯兩萬,婦孺五萬,繳獲不計其數。”

馬車里,朱慈烺正與徐煥武下棋。

徐煥武是打算下圍棋來著。

但朱慈烺才沒那么有勁呢。他圍棋的水平可是臭的很,于是轉念一想,便是拋出了一個新的玩法:五子棋。

這年頭有沒有五子棋朱慈烺不知道,反正徐煥武是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玩法的。

眼見圣上獨辟蹊徑,一轉手便又來一個新的套路,徐煥武也很是興起,便很是虛心地求教了起來。

然后兩人便一路上你來我往,很是不亦樂乎的下起了五子棋。

一開始,朱慈烺占著先一步知曉規則的便利很是大殺特殺了幾回。但伴隨著徐煥武對規則越發熟悉,一些套路很快就有了克制的辦法。

這一回,朱慈烺交換先后手,手執白子為后,讓徐煥武占了先機,一步步咄咄逼人,讓朱慈烺越發眼見要堵漏不住。

但五子棋便是這么一個套路,先發制人,一朝的先,便是優勢較大。又碰上徐煥武這等智商上佳的,很快便讓朱慈烺棋盤上的局面有些左支右絀起來。

這個關頭,卻聽寧威將勝報傳來。

朱慈烺手上棋子頓時一頓,心中驚喜炸開,歡喜之情溢滿胸腔。

忽而,朱慈烺胸中熊熊裝逼之火燃燒起來。只見朱慈烺不疾不徐的在棋子之上繼續落腳,填補著缺漏,卻悄然間已經埋下一擊伏筆。

另一旁徐煥武聽著寧威傳來捷報,哪里還有心思看棋。按說,他身為中央銀行的官員,是管不到軍略之上去的。但此刻一聽河套這樣的戰略重地收復,當即驚喜得也顧不得這些了,忍不住開口問道:“果真是河套收復?如此一來,豈不是蒙古半壁便重新為我大明所用?那土默特部與鄂爾多斯部盡皆入手,這北地局勢,將大為改觀!如此盛況,直追太祖成祖之時啊!”

寧威很體恤的朝著徐煥武點頭肯定,只是目光落在朱慈烺身上,示意正主還未開腔呢。

見此,徐煥武這才發現朱慈烺依舊鎮靜自若,不由心道:真不愧是我大明中興英主啊,一路打下來諸多勝仗的皇帝陛下。這么大的喜訊面前,也依舊是鎮定自若,真是讓他自愧不如。

徐煥武一走神,棋盤上便接連失措。

又是一著棋子落下以后,朱慈烺笑道:“徐卿,贏啦。”

“是啊,大明贏了。收復了河套!臣恭喜圣上!”徐煥武歡喜道。

朱慈烺擺擺手,示意棋盤上一子落下,勢成三四連環。這是必勝之局,不管下一手徐煥武落子何處,朱慈烺的五子都能連成。

見朱慈烺示意棋盤,徐煥武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輸了五子棋,但他心中哪里還有這么點興頭,只是聽聞大明獲勝,歡喜不已。

這些年,大明的勝利可真是噌噌噌的不斷上漲檔次了。

一開始,朱慈烺在開封與李自成大戰,那是內戰,是平定反賊之戰。算起來,只能說是鼓舞了政權維系的信心,想要青史留名還差得遠。

后來朱慈烺又在章丘與阿巴泰血戰,那是在大明境內反擊侵略之戰。這一戰,打破了女真不可敵的神話,鼓舞了大明反擊韃虜的信心,青史留名已經有了幾分譜兒。

至于后來朱慈烺在遼東攻破盛京,在遵化全殲清軍主力,那已然是戰略攻守扭轉的關鍵性戰役。青史留名是妥妥的,大明中興氣象更是讓人歡欣鼓舞的。

到如今,又來一個歸化大勝,那可真正是又上漲了一個檔次。

這是開疆擴土的不世之功,別說擔憂什么青史留名。這等世紀,若是不青史留名那才怪呢。

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大明不僅有中興的氣象,更有幾分未來能出盛事的勢頭呢。

這樣一個時代,如何不讓與此間大明同呼吸的徐煥武興奮難言?他是樞密院出身的文職軍官,現在擔任的中央銀行之職,都是為這一戰出了力氣的。其間軍費籌措之功,算起來也不會少他一個。

親眼見到自己竭力付出的帝國有了這一番成績,徐煥武如何能不欣喜萬分?

當然,相較于只是做了一些微小工作的徐煥武。朱慈烺自然才是這一番大勝最理所應當的英主。榮譽不會少了倪元璐、陳永福等人的,更不會忘了朝中面對這一戰是怎生來的群情洶涌。不少人,并不相信大明已經扭轉頹勢如斯呢。

可以想象,朱慈烺心中應是如何喜悅。

只不過,朱慈烺此刻卻是還有心思兼顧期盼,真是讓徐煥武不由再三感嘆:“圣上心境,臣自愧弗如。”

朱慈烺笑著擺手,笑納了這一記馬匹,不過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此刻,車隊已經抵達京師大學堂,朱慈烺下了馬車,看著眼前幾乎與后世一樣地址的京師大學堂,很是有些興致盎然。

也就到了此刻,朱慈烺才發現手中竟然還多捏著一枚棋子未曾發現。

朱慈烺不由啞然,松開手,將棋子放入袖中輕輕舒出一口氣。

京師大學堂里,無數學生得知皇帝陛下親臨,又聞歸化大捷,紛紛忍不住又是齊齊歡呼起來。

朱慈烺笑著朝著眾人擺手,不經意間,袖中棋子落地,暴露了朱慈烺剛剛緊張的心境。后面的徐煥武看著這一幕,忍不住輕輕笑了出來。

學子們沒有看到這個細節,他們只是見朱慈烺擺手致意,歡呼聲更加響亮了。

“大明萬勝!”

“大明萬歲!”

“吾皇萬歲!”

人群之中,吳巧兒看著朱慈烺英姿勃發,忍不住怔怔的定神,他湊到田英琦身邊道:“干娘,圣上好帥呀……”

田英琦愣了下,咯咯的輕笑了起來,摸了摸吳巧兒的腦袋,情不自禁地高喊一聲:“大明萬歲!”

“吾皇萬歲!”吳巧兒也跟著喊道。

一派歡暢之間,新修大樓的腳手架上,工頭拍了拍李巖的肩膀,道:“皇帝陛下來了,咱們也不能呆了。快些走吧,一會兒監工來了,可就不是這么和氣了。”

李巖眷戀地看了一眼校門口熱鬧的景象,眼中神情閃躲,既是不甘心,又是佩服不已。

不甘心的,是他大順本來有此天命,可以據有萬里江山。只可惜……一切都倒在了此人的手中。

但佩服的卻是,李巖深切的明白大明原本是如何一個風雨飄搖。能夠只手逆天改命,如何不叫人欽佩?

比如……

這一回北進蒙古,便是讓李巖不知道多少回心中思慮,嘆息不已。

當年大順進山西時,與建奴茍合,你出兵馬我賣奴。不僅無數漢家兒女被賣去草原為奴為婢,李巖更是聽說有幾部順軍殘兵也被直接連帶著看押的山西百姓一道被賣了。

這樣一個政權對比而今朱慈烺手中的大明,委實用天差地別形容也不為過。

“也許……這就是所謂天命所歸罷……也罷,這大明在他手中昌盛,這天下,的確就該他為皇帝啊……”李巖走著,忽然間心情放松了許多,他朝著工頭道:“李工頭,我有個主意,能幫咱們工程隊提高效率,你要不要聽聽?”

“喲,李將軍這是轉性了?”工頭驚訝道,這位李巖可是典型的那種,不抗拒,不合作,很是高傲的模樣。

李巖笑了笑,只是看著工頭不說話。

工頭歪著頭,想了下,頷首道:“行……聽聽看……”

李巖笑了,執念悄然消散:“過往的一切都煙消云散了……眼下,我就是勞工李巖。能得留下性命,便來他一番新生吧……”

這樣想著,李巖又道:“勞改營里,原先是按照工作量算的,每人每天干完完事。這樣固然省力,卻有些慢騰騰了。我想了個法子,將咱們的工友們各自分隊,競爭作業,優者獎賞,劣者懲罰,如此激勵前進,鼓勵后進,可以大大加快進度哩……”

朱慈烺在學生們的歡呼之中進入了學校。

與此同時,滿頭大汗的學校教職工們也是重重松了一口氣,他們委實是害怕出了什么亂子。

京師大學堂并不與國子監一樣,是官辦衙門,有品級,定官員身份。

首任京師大學堂的校長雖然是前任的教育總署長官朱之瑜,但朱之瑜辭職教育總署以后,卻是個致仕官員的身份。

朱之瑜是個清瘦的中年書生模樣,儒雅非凡,氣度溫潤,一派謙謙君子的模樣。與朱慈烺行禮亦是周正有度,得體大方,讓人見了便感覺京師大學堂的格局廣大,不愧是而今大明第一學府。

倒是朱之瑜身邊幾人,反而氣質很有些怪異,都是沉默寡言,衣裳雖然體面,但總是有些說不上的平凡。

這幾個朱慈烺其實也認得,為首的一個還頗為熟悉。因為,這是張鎮的父親,張丑驢。這也是小時候的風俗,因為古代孩子死亡率高,便有給孩子起賴名的習慣,讓閻王爺嫌棄了就不收走了。

當然,講究一些的大族等孩子長大了就會立刻有大名。但對于底層百姓而言,名字就是一個代號,想要起個名字還得備上禮物去請村里的讀書人起名。對于很多揭不開鍋的底層百姓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能省也就省了。

故而,大多數人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賴名跟著一輩子。

當然,張鎮而今官拜錦衣衛鎮撫使,不僅權柄深重,待遇也是上佳。其父張丑驢更是朱慈烺從龍之人,當年清理戶部的關鍵寶物手搖計算機便是張丑驢主持帶隊研發出來。

其后張丑驢一路跟著朱慈烺,匠作大院建立之初的大匠名單便有其名。

當然,發家以后,張丑驢也就悄然改了一個名字,還是朱慈烺親自賜予的,名作張正科。眼下便是京師大學堂機械工程學院的院正。

朱之瑜與張正科帶著京師大學堂的教職工們一一行禮,悄然間,這些分成涇渭分明的幾波人。一些是朱之瑜帶隊的,里頭許多都是朱慈烺在江南見過的名士才子,比如朱之瑜的授業恩師,在江南極有文名的朱永佑、張肯堂和吳鐘巒等人。

還有的便是張正科等匠作大院的大匠們了。

顯然,這是典型的文科與理科的區分。前者,是京師大學堂文法學院的等文科生一幫子。后者,便是機械工程學院等典型理科生的基地。

不過,還有一波也顯得很是特立獨行。其中,朱慈烺竟然還看到了當年的復社四公子除了侯方域,全部都到場了。陳貞慧、冒辟疆以及方以智。顯然,這些人既是不能當作典型的清流定位,也不能說都是些迂腐文人。比如方以智,便是對物理小識很是有造詣。

故而,京師大學堂這樣一個定位為大明第一學府的高等學校也沒有他們這些當代精英的缺席。

其實,如果要算起來,黃宗羲與顧炎武自然也應該在列的。不過兩人都有公職在身,只能暫時錯過了。

朱之瑜、張正科以及方以智等人朝著朱慈烺行禮完畢,朱慈烺也是頗為感嘆:“諸君,許久不見啦。”

這里,大多都是朱慈烺的舊識呢。

朱慈烺一番親切的問候,讓場上氣氛緩解寬松許多。

眾人有說有笑入內,話題卻怎么都繞不開漠南蒙古的大勝。朱慈烺聽得分明,淺淺的笑著。

一番繁文縟節不提,京師大學堂上,全場師生已然就位了。

另一邊,工頭聽了李巖的方案,很是驚喜,對李巖態度也好了很多,兩人甚至也不走了,繼續談起了施工方案。

而這時,整個校園忽然安靜無比。

李工頭忽然道:“圣上要致辭了!”

李巖愣了下,目光穿透禮堂的窗子,看到了內里所有師生齊齊肅立,場上,朱慈烺走上了主席臺。(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