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五十七章:殺海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殺海州

第五十七章:殺海州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3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蘇克薩哈退了下去。他的離開是斗志昂揚的離開,是重燃斗志的離開,卻也是讓索尼心中格外揪心的離開。

孝莊太后要點點將聚兵在遼南迎擊明軍,那蒙古又要如何?

到這時,就連索尼也不由一下子迷茫了起來。

明人的戰略主攻方向又是哪里?

同時在兩個方向的戰場開始行動,又到底是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主公方向?

難不成,一直以來蒙古方面的行動,其實都只是掩護,只是為了讓遼東的進攻可以突然發起?

索尼的內心一片迷茫與焦慮。

反倒是孝莊太后平靜了下來:“索尼,你留下來,就是想問哀家蒙古的事情罷?”

“太后明鑒,蒙古的事情,臣眼中所見,心中所想,都已經掏心窩子說出來了。以太后的英明,想必已經都明白臣這一番苦心。當然,也可能是臣愚鈍,未能解太后所慮。而今于此,只請太后發落。”索尼說罷,種種磕了一個頭。

孝莊太后擺擺手,示意索尼免禮起身,又道:“明人兵分兩路殺來,定有一路主攻一路掩護。我大清今……非昔日了。所以,這兩面之敵,也一樣不能盡數迎擊。但蒙古的事情,哀家明白。自古這打仗的事情,講究精兵強將。讓哀家來說,有時候吶,這強將比起精兵還要來得重要。三國里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遼南的事情,挨著咱大清的腹地近,不管是鰲拜還是蘇克薩哈,都能應付。這遼東遠隔千里,朝廷能用的力量不多。便只能托付一個良將為我大清,拖住這側翼的安危。”

索尼靜靜聽著,尤其是聽到那今非昔日四字的時候,不由跟著苦笑了一聲。

今非昔比,說的都是今日遠比昨日強。可大清的江山,其實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但南蠻子有句話說得好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索尼堂堂大清重臣,先帝將國家安危托于一身,這大清有用之事,他們不去,誰去?

“太后所言,臣一字一句,銘記于心。”索尼緩緩說著,又道:“這蒙古一地,實為我大清戰略重心所在。遼南之地的確為腹心之地,不可讓分寸。然則,蒙古之地,臣亦是不敢丟失半分。為此,只請太后讓我索尼,為我大清,守住這蒙古一地!”

“好!”孝莊太后深深地看了索尼一眼,仿佛這是最后一次可以看到索尼一樣。

三日后。

滿清開始動員了起來,國內兵馬技術云集于盛京,城內糧食開始官制,民夫開始征伐。大多數的兵馬都開始面對南面的明軍枕戈以待。隨后,大清拜鰲拜以征南大將軍,率領正紅旗、鑲紅旗與鑲黃旗三旗人馬為主帥,屯兵遼陽,朝著遼南鳳凰城的明軍徐徐進發。

就在這喧囂無數的時刻里,清國朝廷又下了另一份詔令。這一份詔令中,命令索尼為平西大將軍,節制蒙古各部兵馬,率領正黃旗西去。

如果是在一年前,能夠帶領正黃旗出兵,那無論如何都可以說明這是大清徹徹底底的主力。

可現在,經歷了與大明連番敗績,兩黃旗與兩白旗折損殆盡,縱然后來又逃回數千人。但經過這一次慘敗,整支兵馬都再難有沙場爭雄之銳氣。

故而,別看索尼得到了一個偌大名頭的平息大將軍,又領正黃旗,但比起手底下三旗兵馬的鰲拜,離開之時,卻顯得孤零零的。那數千兵馬更是失魂落魄地行軍著,沉默著,死氣沉沉,全然沒了曾經那支所向無匹的滿清雄師的士氣。

“士氣,是有些低迷罷。但將士們,要記住啊。蒙古,這西面的蒙古,才是真正能夠將我大清國運決定的地方。南面一個女流之輩,縱然再是如何用兵精妙,也只不過是為了干擾我們事先,讓我大清無法護衛蒙古的障眼法啊!”索尼心中想著,望著西面茫茫草原,一股格外不同的使命感油然升起。

“無論如何,我都已經拿到了兵馬。這正黃旗的大軍,是時候在我的手中重整雄風了!阿珠詁,相信我,我索尼,會帶領你們成為我大清的勇士,做我大清的英雄!”索尼緊握著拳。

此刻,索尼胯下駿馬忽然間一陣嘶鳴大叫,前蹄高舉,高高躍起。

阿珠詁是索尼的副將,曾經的御前侍衛。此刻看著索尼堅毅的雙目,莫名地胸中燃起無數豪情,道:“阿珠詁相信你!”

“殺敗來犯草原的明人,我們就是大清的英雄!”

“英雄!”

“哼,那索尼,還以為南線是一個什么虛招掩護嗎?”鰲拜冷哼一聲。

他從遼南前線探查回來,坐鎮遼陽,只要一想到鰲拜要與明人作戰,腦海里就會回想起草河內圈里,那一塊有一塊開墾好綠油油的耕地,響起那些農忙之中再是辛苦也會聚集訓練起來,聲勢滔天的漢人。

更想起那些行動迅速,反應靈敏的明軍。

兩年前所有的回憶還在耳邊,只要回想就只覺得如同在昨日。可對比現實,對比飛速發展的明人,就仿佛過了一個世紀,換了一個世界,日那個人只覺得自己好似在夢中。

曾經孱弱的明人一下子變成了一群難纏的群狼。

曾經看似可以隨意敲剝的漢人哪怕在大清的國土上,也悄然間昂然挺胸,再也不會畏懼地看著滿人大爺們。

尤其是軍中越來越稀少的漢軍,更讓大清的軍隊里,白發蒼蒼的老者增多。一副亡國之相的景象仿佛就此出現。

但他鰲拜,是絕不會承認,更不會接受這一切的。

“明人的主力,分明就在這遼南!就在眼前,而不是在什么蒙古人身上。那里,就是明人虛晃一槍!”蘇克薩哈的話語斬釘截鐵。

這一位報信的滿清重臣因為慌張的表現而只能得到這一回副將的職位。但對此,蘇克薩哈沒有多少怨言。

在大清生死存亡的關頭,區區一點點的個人得失也沒人顧得上了。

“看來,蘇克薩哈你剛剛也去探查了明人的情報了?”鰲拜看著蘇克薩哈道。

就在半個月前,蘇克薩哈到來以后,便迅速帶領著自己的親衛跑去了鳳凰城一帶,最終一直到了復州,這才回來。

“沒錯。不僅如此,我還去了一趟海州。那里的漢人,已經漸漸彈壓不住了。”蘇克薩哈道:“也怪不得明人會在遼南行動。就是威寧營一線,我大清的勇士也越來越像漢人了,只能守在自己的村寨附近,反而不敢一起行動。而且……遼南各地的村寨里,老弱太多了。”

如果是往常,鰲拜會十分奇怪地質問一句。精兵強將不聚集在大軍之中,而是散落在村寨里,那才是大清的罪過。

大清國小,就要集合最強大的力量才可以鯨吞明國。

可眼下,鰲拜只要一想到這里,就會對比起遼南不斷增多的漢人。

這天璽的的漢人,就仿佛無窮無盡一樣,怎么殺都殺不完。一個不小心,更是在自己注意不到的地方里冒了出來。

而現在,他們竟然還有了武器,可以朝著曾經屠殺他們的滿清勇士反擊。

這樣的景象,實在是讓鰲拜驚怒難掩。

“哼,軍情,探查得怎么樣了?”鰲拜沒有接這個話題,而是直接又問道。

“明人的目標……很可能是海州……”蘇克薩哈一說,頓時便讓鰲拜目光瞪大了起來:“還真敢想!”

“不過……應該是了……”鰲拜重重地吐出一口氣:“這是要將遼南與遼西連起來啊!”

海州是一處關鍵所在。這里東去就是遼陽、盛京,西去就是廣寧、錦州。

知道遼陽與廣寧的人不多,但要是說起錦州與盛京,那肯定就大部分一聽就了然了。

錦州是眼下大明重新收復的地方,大明的新軍在這里可以出關進攻廣寧,從而收復遼東失地。

此前明清之間在錦州發生的戰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數十百萬的性命灑在這咫尺天地。

同樣,為了能夠西進攻略關內萬里江山,清國亦是十分重視這里。而海州,就是這樣一個關鍵的銜接點。

換句話說,如果這里被紅娘子所攻破占據,那么遼西的明軍就能與紅娘子部聯合起來,從而徹底一戰讓清人敗退千里,只能退守遼陽守住盛京。

如此,也怪不得鰲拜、蘇克薩哈以及孝莊太后會認為遼南的明軍才是主力。實在是這里太過重要了。

“來吧……到要看看,從鳳凰城奔襲而來的千里道路上,明人能怎么個打法!”鰲拜深深呼出一口氣。

十日后,大明二七七年四月二十七。

天氣已經過了初春,寒冷被徹底驅散。遼南大地之上,不同于萬物生長的景象,肅殺的氣息卻傳染了這片土地。

尤其是一隊數千人的馬隊在茫茫遼南山地上,過河谷,越險道,翻山越嶺,出現在了遼中平原上。

海州城外,戰鼓聲悄然間響了起來。

“城外的明軍出現了,他們還真偷襲了過來!那茫茫的群山峻嶺,真是他們不存在一般嗎?”蘇克薩哈的震驚地走到了鰲拜的身前。

鰲拜看了一眼神神叨叨的蘇克薩哈,只是冷漠地吐出了兩個字:“聚兵!”

鼓聲擂動,三個旗的八旗大軍集合起來。

他們沒有選擇守城。

事實上,清軍對于守城一直是并不擅長。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的主帥是鰲拜。是一個勇武的巴圖魯,是有名的武士,更是堅信鐵騎可以踏破明人頭蓋骨的勇將。

這樣一個人,他是絕不相信讓自己龜縮在城內等待明人打上門的。

很快,蘇克薩哈便由衷地慶幸了自己選擇出城戰斗。

數萬清軍出了城。

他們看到了位于城外真的突襲過來的明軍。

來敵的人數不多,但敵人的模樣,卻是讓鰲拜心中一驚。

全然不同于兩條腿跑的明軍,眼前的敵人竟然不是步軍。鰲拜明白自己不會猜錯。無論如何,那種萬馬奔騰的景象他是絕不會認錯的。也許明人的軍隊數目只有數千之多,但他們的馬,卻是有上萬之多。

也就是說,這些人是一人三馬甚至四馬,全都騎著好馬,無一人步行。

這樣想著,鰲拜心中悄然間對于敵人神出鬼沒,迅疾沖殺到了蓋州城前也就沒有那么多緊張了。

至少,敵人不是飛過來的。

忽然間,大清的軍中猛地傳來了一陣哄鬧的聲音。

蘇克薩哈不斷地率領著親衛在各部之中彈壓軍法,竭力將這樣的哄鬧給彈壓下去。

軍中重新恢復了平靜,而鰲拜亦是迅速地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不對勁的地方源自于對面的敵人。

那里,絕不該與騎兵一同出現的東西顯露在了鰲拜手中的千里鏡里。

他愛惜地打開了這一把被保養擦拭得干干凈凈的千里鏡,比起臟污的鎧甲與軍械,這個千里鏡便處處透露著干凈整潔的模樣。而這些,似乎也有助于鰲拜能夠最清晰地看到眼前的敵人。

很快,千里鏡里的景象尋到了哄鬧的源頭。

在對面,隔著清軍數百步外的地方里,一隊人馬開始十分訓練有素地行動了起來。

他們從馬上下來,各自拆開了馬背上包裝得整整齊齊的包裹。這些包裹被迅速拆開,仿佛訓練了前十百倍一樣,上百人的行動透著一種微妙的節奏感與韻律感。

他們很快就將包裹拆開,將里面的一件件東西放了出來。

很快,在一陣近乎眼花繚亂的動作里。一個讓鰲拜也經不住瞪大眼睛的東西出現了。

那是一門火炮。

一門可以被拆開并且迅速組裝起來的火炮。

盡管,這仿佛只是一門看起來口徑并不大只有,炮彈也只有一個柚子大……

等等,柚子大?

那已經夠大了!

對于鰲拜來說,這樣突襲殺來的明軍竟然有火炮!

“天殺的,這還是明軍嗎?為什么能有火炮,為什么騎兵也能有火炮?”鰲拜心中異常焦躁了起來。

而這時,第一門火炮已經迅速組裝完畢。

策馬走到炮兵營地里的紅娘子看著眼前炮兵兄弟們的行動,笑道:“兄弟們,給這些土包子蠻夷看看,什么叫來自文明的力量!”(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