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十七章:稅源翻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稅源翻番

第十七章:稅源翻番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5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綜上所述,本院認定:一:被告人呂偉迎犯瀆職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數罪并罰,執行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一千兩。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

“二:被告人費丁……有期徒刑十年!”

“三:被告人流通……有期徒刑七年……”

“爾等,皆是有罪!”柯顯話音一落,場面上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響徹云霄。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他……永遠不會確系。”恒信酒店的五樓上,朱慈烺靠在欄桿上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一旁,趙詩瑤緊緊握著朱慈烺的手,他明白,京畿地方這一次稅負改革的政令……將暢通無阻了。

有了呂偉迎等人的判罰,宛平縣的情形頓時大為扭轉。

首先是人力上的缺口。

得知明年恩科中,沒有實習過的學子不再有資格報考以后,滿城學子都成了紛紛擁擠上了縣衙報名。

甚至,已經有消息靈通之人得知明年恩科的試題將與往年大為不同,考察的問題大多會出現在實習歷練之上。新君最以實務為重,已然變動八股取士的念頭。

這一消息傳出去后,就是再不屑實習那點銀子與加分的人都一改往日的念頭變得賣力了起來。

有了足夠的人手,宛平縣的官紳一體納糧工作便終于開始了徐徐推進。

有了民兵小組,又有了鄉鎮機構,借著劉侗、盛慶和以及呂方三個人立威,宛平縣的田賦終于開始了全面的清丈田畝,從而登記官紳名下的田地。

而這一刻,另一個部門也成了最為繁忙的機構,也就是各處區公所之中建立的國土所。這時從原來戶房登記地契房契的功能轉移過來的。

因為原先官紳免稅的陋規,百姓們都將田地詭寄在大戶名下躲避稅賦。眼下一見朝廷連官紳也要收稅,那原來的詭寄自然就沒了用處。

這一回眼見朝廷是動真格的,自然是誰也不敢再弄詭寄這種事情。這一回清丈田畝不將地契重新拿回來登記在自己名下,那往后說不定地也不是自個兒的了。

這樣重新登記的**一直到十二月底才緩緩下降。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次清丈田畝,原本不計入稅收范圍的官紳田地也將進入納稅。這才是稅源最大的開發。

順天府府衙里,羅大任屏息以待。

這是順天府里新修筑的辦公室,按照新式材料的磚瓦水泥房,足足三層,最下層是一個巨大開闊的辦公廳。里面是一個個隔開的小工位,滿滿當當坐著的都是從國子監算學里抽調過來的人手。

二樓上則是不斷響起鬧哄哄的算盤聲,只有三樓還算安靜一些,但亦是響起一些頗為奇異的聲音。

那是金盤手搖計算機工作的聲音。

身為順天府的長官,羅大任作為府尹當然不是每天都沒事干要來這里閑逛。

他能來這里,便是因為這里匯聚了大興縣與宛平縣此次上報上來的各項數據。兩地都缺乏足夠人手組織運算,于是便在宛平縣建立了數據中心進行集中處理。

最終,這一回天賦改革的結果將是怎樣的水平就將在這里得到答案。

羅大任緊緊握著拳,手心里已經出了一些細細的汗水。顯然,羅大任的內心是焦慮的。按說,平常時候羅大任也不止于此。

但現在更顯然不是平常時候……

因為,羅大任的身前還有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等候著結果。

看著那人風輕云淡的表情,羅大任連催促的勇氣也沒有。

此人,赫然便是大明皇帝朱慈烺了。

朱慈烺來這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倒是沒有沉默,時不時與大興縣、宛平縣此次來的兩個年輕實習學子問著縣鄉的一些故事。

朱慈烺是下過基層的,問的問題都是刁鉆又犀利,尤其是那日見了插標賣首之事以后,更是對基層生態十分關注,問的兩個學子興奮過后便是濃濃的不安。

好在,眾人只要將目光落向這座小樓便不由能多一份安心。

這是他們的戰果,也是這一次最榮耀的時刻。

清丈田畝在大興縣與宛平縣已經有了初具成效的階段性勝利。現在,他們是來收獲勝利果實的,自然,只要看朱慈烺的表情也能明白。

朱慈烺的心情很好,尤其是想到困擾了小半年的軍費問題有了著落以后。

心念于此,朱慈烺忽然間深深呼出了一口氣,道:“真是忽然間有些小小的緊張呢……”

羅大任終于找到了機會,道:“圣上,我去催……”

“不必了……”朱慈烺笑著道:“結果就要出來了。”

羅大任愣了下,轉過身便看到了梁益心騰騰騰地下了樓。

見此,羅大任的心障亦是跟著猛地一緊。

一番見禮,一本報表落在了朱慈烺的手中。

“宛平縣原定稅額田畝五十六萬七千八百九十七畝,此番清丈田畝后,民田七十九萬八千六百九十三畝,新增官紳稅源田畝六十七萬零六千七十九畝……大興縣原定稅額田畝四十六萬三千八百五十五畝,此番清丈田畝后民田八十六萬九千零二百七十四畝,新增額外官紳交納田賦稅源田畝四十三萬兩千五百四十九畝……”

朱慈烺的心中迅速地計算了起來:按照過往定額平均稅率0.012石/畝的標準計算,這等于是一共新增了至少一百二十萬畝稅源。也就是說,光是大興與宛平兩縣,就能增加至少一萬四千石糧。整個京畿原來是四千九百萬畝稅田,若是能順利推廣下去,就能至少翻倍到一萬萬畝稅源田地,至少增加六十萬石糧食!”朱慈烺目光頓時大放光亮。

“京畿還并非傳統的稅源地,在江南,在湖廣,在川蜀都大有可為啊……”朱慈烺喃喃著。

他的身邊,無數歡呼聲已然響徹。

“這是大功啊!大功啊!待這一回新增官紳要納的秋稅收取完畢,這一回的各處實習學子的工食銀也就可以發放下去了!”

“最重要的,往后有了如此翻倍的新增稅源,大明國用終于可以寬裕下來了!”

“這才是我大明中興的基石啊……”

這時,魏云山忽然間腳步沉重地大步沖來,表情格外凝重。(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