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七章:一舉多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一舉多得

第七章:一舉多得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5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演樂胡同外的小道上,費丁跌跌撞撞地沖出了第一樊樓。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直到身后的侍童訕訕地用了九轉十八彎的勁頭將沒結賬的事情說出來后,費丁這才意識還沒給錢。他惱恨地從懷里丟出一塊碎銀子,也不顧侍童的驚喜,這才來得及搖晃著腦袋讓自己清醒一點。

費丁茫然失措地朝著縣衙走去。

一路上,他又見到了一群報童吆喝著賣其余各處的報紙。

在報童的口中,一條條頭條的預覽被報童們喊了出來。

“論權利與義務!——文華時報……”

“當你想要大明給你什么的時候,首先要問你給大明帶來了什么?比如,納稅!——京師時報……”

“稅賦改革利國利民……”

費丁只覺得自己仿佛要窒息了。

這時,一個穿著一身黑色立領制服的男子跑了過來,氣喘吁吁地喊了一聲:“費書辦,費書辦!屬下丁原,奉縣令之命尋書辦,今日縣衙申時集合,到處尋你不見,敢問可是方便?”

費丁仔細地打量著來人。

來人的衣著很是不一樣,不同于尋常大明百姓的那套衣服,這是衙門里新出的制式制服。就如同百官都有官服一樣,朱慈烺新建立的幾個衙門都用的是一套嶄新的制服。

這些制服與軍禮服相近,都是立領,胸前一個口袋上面精細地繡著編號、名字以及職務,比如這一位便是繡著:宛平縣知縣辦公室舍人丁原的字樣。

宛平縣知縣辦公室顯然就是單位,舍人后面有個冒號,這代表是職務,丁原便是此人的名字了。

丁原下身穿著一條簡單的長,褲踏著皮靴,身板筆挺,既無尋常衙役見了費丁時的諂媚又無百姓見了胥吏的畏懼,目光平靜,不卑不亢。

“打了兩三年仗……這些兵出了軍營也是不凡啊……”費丁心中細細想著,將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丟掉,低聲道:“哦?是嗎,那我這就去看看。”

回了縣衙,費丁將此前所有亂七八糟的心頭紛紛藏了起來。

不管是在茶樓雅間還是第一樊樓的雅間都是私人場合,費丁宣泄糟糕的心情姿態再是不雅亦是無人去看。

但此刻費丁一進了衙門,便頓時讓丁原感覺到了不同。

那個一縣之中的大佬回來了。

前文提過,這些胥吏可不一般。因為歷代俗規,胥吏無品無級被視為帶著原罪的職業,甚至不給科舉。故而,胥吏實際上是近親繁殖,代代傳承,實際上給地方政治生態帶來了極大的負面作用。

他們互相勾結,又把持著一些政務里不外傳的秘訣,甚至將帝國公有的魚鱗圖冊等機密文書藏為私有,以至于政務推行不得不與胥吏妥協。

換到后世便可以試想,若是有某一地的財政局上到局長下到科員、臨時工都是世系傳承,老子死了兒子上,那縣長想要推行一個政令的時候首先想的不是合不合理,而是能不能執行得下去。

若是強行執行,被待到帶里去可以說是預料之中的必然情況。

縣衙大堂上,見費丁回來,吳英科板著臉擠出來一點笑容,道:“嗯,還差一點到申時,行了,戶房的人也到了,那咱們這一回縣衙的人手也就齊了。”

一旁,東城警署署長林鵬身子微微動了一下,剛剛才想起了十五點的鐘聲呢。

沒有人注意這一點,眾人只是齊齊高呼道:“屬下敬候大人吩咐。”

說完,林鵬站到了吳英科的身后。

見此,堂內不少人悄然變色。

這一刻,他們明白了吳英科的底氣到底在哪里。

要知道,東城警署可不是什么小部門。這是一個強力部門,不僅有彈壓治安,巡視鄰里的治安部門,亦是有直面百姓的戶籍部門、甚至宣傳法制推進政令的宣傳部門,總歸人數數百,堪稱朱慈烺新政之中的中堅力量。

最關鍵的是,這是一支皇權下街坊的力量。有他們的支持,政令便有望直抵每個百姓身前。

不同于后世警察被喊打喊殺,朱慈烺推行的四城警署建立以后,短時間內就博得了偌大的威望。

或許是這個年代前任同行們實在是太不給力了,在完備的警察系統建立大半年過后,京師治安有了極大的好轉,警察的聲望自然也是噌噌噌上漲。

有了警署的支持,自然就讓吳英科有了挑戰舊世界的底氣。

臺下,費丁剛剛被強力壓制下來的煩悶忽然間一下子升騰了起來。

“圣上已經下達了內閣第一號政令,即日起,縣衙開始總動員,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對宛平縣初步的民政梳理!”

“第一,本縣將即刻組建清丈田畝工作小組。有本官擔任組長。其中,費丁書辦擔任副組長。梁益心、孟威雄、薛書葛、易大業……擔任組員。”

臺下,一陣嗡嗡鬧鬧的聲音無可抑制地哄鬧了起來。

“梁益心是誰?薛書葛又是誰?”易大業站了出來。這一位是吏房書辦,做的就是本縣人事工作,搜遍腦門就連各家子弟的名字都算上去也沒想到這兩個人的名字。

而且,這些人卻與易大業同列,排名還更加靠前,顯然就是地位更高的意思。

“在下梁益心,見過各位同僚。”梁益心笑嘻嘻地看著眾人。

眾人更加茫然了。

唯有隊列里迷迷糊糊的縣學教諭衛堃反應了過來:“這是縣學的生員,梁益心,你怎么到了這里來?”

梁益心沒有著急開口,吳英科卻瞇著眼睛笑道:“衛堃教諭看來還不知道呢,五日前,禮部下令,今后凡縣學學子要參加科舉,必須到各縣衙里聽候縣令實習。為此,順天府三天前已經將知縣辦公室編制所需的工食銀撥發了下來呢。往后,知縣辦公室將會有大量縣學學子加入效力。真好啊,咱們的縣衙,更加朝氣蓬勃有活力了。”

看著一堆大叔大伯的胥吏,對比二三十歲的胥吏,自然是吳英科身后的這些力量更加朝氣蓬勃。

梁益心低著頭沒有說話,其實還有一句話梁益心藏著驚喜沒說。那一天,吳英科可是頗為****地暗示了縣學學子們。若到時候秀才生員們想要在去參加明年的鄉試,這一回知縣辦公室的實習他吳英科熱烈歡迎。到時候,知縣辦公室會上報順天府學政,提名實習優秀名單。

雖然吳英科一句話都沒說實習優秀名單會有助于鄉試中舉,但對于這些已然中了秀才的人而言,這分明字字句句都在暗示,這個實習優秀名單可以有助于中舉。

但反過來,若是沒有去參加這次實習,那定然是拿不到實習優秀名單的。也定然是落后于那些參加了實習同仁的。

衛堃聞言頓時明白了為何這些縣學學生最近如此安靜又如此積極。

安靜,說的是宛平縣的秀才們不在鬧事了。畢竟,每一回朝廷風議起來都是這些秀才們鬧得最歡。至于積極,那顯然說的是他們積極相應吳英科的號召,加入到了這一回的清丈田畝改革中。

這既是削弱敵人又是加強自己的本事看得衛堃好一番嘆為觀止,看著吳英科的面容,久久沉默后這才道:“屬下知曉了。”

他明白,這一股最能惹事的力量現在站到了田賦改革支持者一面去了。

吳英科自信十足,這一回,順天府府尹羅大任可是私底下透露了,皇帝陛下已經決意往后沒有在縣學實習過的科舉考生將再也無法報考鄉試。

這么一拉一打,不怕科舉學子這一群最能惹事的群體不歸到朱慈烺手中所用。

易大業遲疑了一下,他打量了一下梁益心背后那些當官的叔伯們,決定暫時閉嘴一下。

只是費丁不由驚道:“縣學的學子竟然搞到縣衙里當胥吏了……”

顯然,這些就是上一回吳英科從縣學里帶過去的人。他們現在是來加強縣衙掌控能力的。

“好了,諸位……也別怪本官將丑話說在前頭。”吳英科環視眾人,道:“圣上這一回推行清丈田畝的決心,無人需要懷疑。你們唯一需要懷疑的,就是做的事情是否合格,是否足夠盡心!”

“此役,誰敢拖沓公務,革職處分!”

“誰敢敗壞公務,押解大牢,嚴加處分!”

“同樣,做得好了。本官絕不吝惜升職加薪。同樣,話說在前頭,有品階的官職本官給爾等拿下十個名額!誰能做得好,本官秉公晉升!”

吳英科混合著大棒的胡蘿卜撒下去以后,大堂上安靜了下來。

是個有品階的官職,這就意味著他們這些一輩子都只能當一個胥吏的人終于可以邁向另一個世界成為:官。

這等于是給了他們一個突破升職天花板的機會。

不少胥吏的目光一下子灼熱了起來。

“好。接下來我宣布計劃……”吳英科掃視全場,眾人紛紛不由地一挺胸膛。

待到眾人散去以后,吳英科抹了抹額頭上的大汗。

這一回,可真是辛苦了許多。

這會兒,林鵬走了過來,道:“吳大人,這一回當真是準備了足夠的賞銀?警署的人多,預算也要足夠呀。”

“犒賞當然是準備了的。”吳英科遲疑了一下,道:“只不過……”

吳英科走進了后衙,拍了拍一個箱子:“都在這里……”

林鵬頓時面色有了些不對勁。

顯然,這一個盒子里面是不可能裝下多少金銀的。就是珠寶那也太不正式,絕不是朝廷的作風。

唯一符合朝廷作風的,就只能說明這里頭都是些……寶鈔了。

想到這里,林鵬忽然有些心虛了。

見此,吳英科道:“別想太多,相信圣上。這一回能夠從官紳田地里收上稅糧,還不怕沒有犒賞?”

林鵬不住地點頭,說不清楚什么情緒。他們這些改革的指揮者當然是必須充滿信心的,可下面的小兵見了空頭支票又能有多少信心就難說了。

散了會,吳英科這里開起了小會,另一邊,易大業也丟給了費丁一個眼神。

費丁緩緩頷首。

當夜,兩人聯袂去了城內一個小胡同里的大宅子里。

路上,易大業道:“老費,你真打算這一回老老實實清丈田畝?”

費丁輕哼一聲道:“這不是打不打算的事情,是有沒有命的事情。你就是想做,你敢做嗎?對付大戶,那是有心思拿錢,沒命用錢。”

“那這一回要過關恐怕不容易了。這警署都站了過去,咱們的知縣大老爺肯定不甘心沉默的。這一回在大堂里丟出了十頂官帽子,誰敢擋不住底下人做事的野心?咱們要想保住地位,不做點什么是過不去的。”易大業緩緩道。

“當然,也得應付應付嘛。對付大戶是不容易,對付小戶還不會嗎?”費丁詭秘地笑了出來。

易大業沉默了一下:“這個吃相……”

這會兒,費丁難得開心的心情,道:“哈哈,你們吏房的,這就不懂了。要想老百姓心甘情愿掏錢的法子還少了嗎?咱們一會兒好好捧著大戶,讓大戶們出一點血表示表示,帶個頭。其他小民百姓一見大戶都出頭了,自然也跟著不敢硬抗。到時候,將多出來的稅額轉嫁到那些小戶身上。等銀子收到了,糊弄一點給縣衙,大戶的錢如數奉還,那余下的錢在與大戶三七分賬。”

“大戶七?”易大業有些感慨。

“他們三!”費丁嘿笑一聲,站定。

他們到地方了。

不多久,他們見到了梁清標。

梁清標正在揉著太陽**沉思,見兩人來了,破天荒擠出了笑容,道:“兩位前來,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

“豈敢豈敢……”一陣客套,三人迅速切入了正題。赫然便是那個三七分賬的故事。

梁清標沉吟了一段時間,道:“我們六,你們四。這一回,我們將天津那邊拉了進來。要不是朝廷都打算拿你們宛平做標桿,哼,區區一個宛平縣,也夠格和我們說話?”

“你們?”兩人對視一眼,紛紛亦是到了其后的巨大背景,大戶們也聯合起來了啊。從了:“好,就如此辦。”

讀者群號碼:15146926。想要催更討論劇情聊天就來這里吧!我的讀者都歡迎來加喲(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