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

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3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有了足夠的人,建制便可以漸漸完善了。故而,朱慈烺便參考了后世法國的軍隊系統,重新精簡基層擴充了指揮層。

在大明嶄新的軍制之中。

每個軍擁有兩個師,每個師擁有兩個旅,每個旅擁有兩個團。每個團有三個營。一個戰斗營下分配六個百戶,故而,一個百戶下約莫有一百四十人。

如此一來,每個營有八百四十人。

改革后,每個百戶下就有一名上尉百戶,一個中尉軍師,以及四名少尉總旗,八個士官小旗。以及大約一百二十名左右的普通士兵。除此外,每個百戶旗下總會有數量不一的隨軍醫護兵。以及直屬于軍師的文職士兵,負責統計戰功核對軍餉等庶務以及安排后勤的炊事班,除此外還有傳令兵、旗手等專職或者兼職士兵。

改革軍制后,一個團會按照此前戰功如何以及補給等階序列擁有兩到六個步兵團。

而這,便有設計到樞密院這一回設計的兩個等階。甲種軍以及乙種軍。甲種軍便是意味著齊裝滿員,后勤補給投入最佳,平時保持全部訓練的主力軍隊。而乙種軍隊則是保留骨干以及編制的普通部隊,平時訓練也并不按照最高的強度進行訓練。遇到戰時,則迅速填充人員,對前線軍隊進行補充。

顯然,最強的主力會擁有較多的戰斗團,而乙種軍則很可能只擁有兩個或者保留架子一般的三個團。

在團的基礎上,兩個團為一個旅,兩個旅為一個師,兩個師最終成為一個軍。而軍,便是這一次軍制改革的最高級別單位。

說到這里,楊文岳停止了繼續說,他仔細打量著在場眾人的反應。而一旁,朱慈烺拿起茶杯開始喝水,閉著眼睛聽著大家的議論。

現場討論的氣氛格外強烈。

近衛軍團一系的將官們表現都非常淡定,唯有劉振有些神情恍惚,但也還算正常。畢竟,不管從戰功還是從正常的道理來將,近衛軍團的幾個部隊都只有擴充絕無降格的可能。自然,不出意料也會是甲種軍。

反倒是關寧軍、九邊軍鎮的各處將官們異常關心。他們都很可能被打入到乙種軍隊里去。

但不管怎么樣,大家對這個改革并無異議。

畢竟,在近衛軍團的赫赫戰功映襯下,沒有人有勇氣反抗。

比如祖大壽,他便明白關寧軍已經不可能再成為軍法了。被肢解打散將有功將士分派到其他新軍之中反而是對他們的一種照顧,能夠洗脫漢奸的罵名。

故而,祖大壽當先道:“如此革新軍制,實乃順應潮流所為。末將看我大明天兵自從用了新式火銃以后,戰無不利攻無不克。其間固然有火銃犀利的緣故,更有這新軍制的作用。眼下圣君登位,革故鼎新,真是革除時弊的作用。”

“臣附議。”孫傳庭迅速接了下去。兩朝元老要是面對新君孱弱的時候自然是威望隆重,可新君要是強勢還不懂做,那就等著藥丸了。

更何況,孫傳庭作為朝中文官,練出來的軍隊都是朝中自己的,自然不會抵觸。

周遇吉、李國楨自然是紛紛附議:“臣附議……”

朱慈烺緩緩頷首,楊文岳笑道:“如此一來,大的框架便可以敲定了。接下來,是樞密院擬定的細節部分……”

而這,又是關于營團之中更細節的部分了。比如,一個主力團里照例會有1名上校作為主官。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邦華忽然間愣住了,道:“圣上,這軍事旅團營以及百戶、總旗以及小旗乃是軍中建制之分。可若是各處長官,應以何稱呼為準?百戶、總旗以及小旗原本可都是軍中官職。官職與建制,宜區分為妥。”

楊文岳沉吟一下,不由露出赧然:“此乃樞密院的差錯。”

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原本,軍制草創,各處一切因循從簡。百戶既是建制名又是官職,用著也無妨。現在既然要革新軍制,在用著也就不妥了。

兩人一番議論,倒是讓朱慈烺陷入沉思之中了。

是按照法**制一切稱長為好呢,還是按照大明特色,繼續施行百戶、總旗以及小旗?

朱慈烺陷入了沉默,屋內的氣氛也低落起來。見此,朱慈烺擺擺手,將自己的疑惑講了出來。

一番議論之下,朱慈烺倒是聽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聲音。

“按照周禮,軍師旅都有長官之名。比如軍帥,師帥,旅帥之分。如此,將建制與職位區分。但是帥乃將官之上的超品軍階。不宜用帥,或可為長。一軍長官,軍長,旅長,師長。況且,長官為尊。這也符合將士們的樸素認知,有利于推廣認知。”夏晨出言道。

眾人一聽,也都覺得紛紛合理。

朱慈烺愕然,一來驚訝夏晨對周禮有研究。另外則是沒料到,最后還是被人提出了長官制。

但仔細一想,朱慈烺也是不由點頭。

中西之間的交流翻譯首先還是信雅達的,并非是音譯,跟風西方。法**制軍事旅團各種長,說到底還是最后翻譯的時候用了中國人最能理解的方式。

朱慈烺既然穿越了,一不擔心版權風險,二也沒必要妄自菲薄。

這么一想,朱慈烺也就認命了,輕咳一聲,道:“既然如此,百戶可以改為連,總旗可以改為排,小旗可以改為班。各部軍官以長為稱。”

朱慈烺開了口,自然便是以朱慈烺的為準。

其后,各團的職官也紛紛確定了。

一個主力團一般擁有一個中佐或者上佐團長,一名中佐或者少佐首席軍師。其中,團長帶領各營軍官,首席軍師組建樞秘處,下轄隨軍醫院、負責軍餉軍糧等庶務的文職軍官以及炊事班、輜重營、鼓手、傳令兵以及掌旗手等非戰斗兵員。

聽了這些,眾人自然都是毫無異議。而這些設置,其實也只是優化機構設置,無關痛癢。

真正的,是下面這些。

“下面,是各部調整結果。”楊文岳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很嚴肅。一旁的倪元璐環視眾人,透著一股子肅殺。

氣氛忽然間變得一緊,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顯然,這一回便是以后帝**隊新的面貌了。而這一回,也自然是涉及了大量的組織調動,人事任免。而這些,顯然不是來與在座等人討論可以改變的。

果不其然,得到擴充的基本上都是近衛軍團系統。這個眾人并無意外。

此后,飛熊團就會啟動升格程序,由團升格到師一級,并且是直屬于皇帝陛下的**師。為此,在樞密院的后勤補寄序列中,飛熊團將會享受甲種師編制。原先的虎賁營校尉劉勝會就任飛熊**師的第一任軍事長官。同時,包果就任飛熊團首席軍事。同樣也要經過陸軍學院高級研修班整訓后才會上任。待到劉勝去陸軍學院整訓高級研修班整訓完畢后會開始飛熊**師的全面建制擴張。

按照一個營八百四十人的規模,飛熊團擁有兩旅四團,按照滿編,每個團最多可以擁有六個營。但飛熊**師顯然不可能將全部好種子都吞吃下去。于是,飛熊團按照兩個主站兩個次之的規模,一共擁有十個團,全軍包括戰斗部隊以及非戰斗部隊一共九千人。

飛熊**師前身是飛熊團,戰后清點人數,一共只有四千余人,一半都不夠。而且,可以預料到會有相當一部分骨干得到升職擴充到其余各部里,人數缺口巨大。

故而,在樞密院的安排之中,兵源會從其余各部之中獲取。

其中,從薊鎮獲取兵源一千,關寧軍獲取兵源一千,從京營之中獲取兵源兩千,從通州大營預備隊中獲取兵源一千彌補。而軍官,則從這一戰之中統一調配。

夏晨聞言,先是微微有些失落,但很快便高興起來,這畢竟是老飛熊團的榮耀。而且,朱慈烺不會忘記他這個老將的:“臣叩謝皇恩。”

劉勝自然是喜不自勝,連忙大禮叩謝。他還明白,接下來的高級研修班結束后,一旦飛熊團能夠順利組建飛熊**師團,定然也會有一顆將星等著他。

其后包果亦是高聲謝恩。

飛熊**師完了以后,虎大威、陳永福以及傅如圭等人紛紛都緊張了起來。

“第一軍軍長為原金吾團朗將陳永福少將。首席軍師為樞秘處夏晨。第一團與宣府、大同以及山西三鎮合并為陸軍第一軍。其中,第一師師長周遇吉,首席軍師齊賢,第二師師長猛如虎,首席軍師楊甲一。兵源會從原來的山西鎮、宣府鎮以及大同鎮中抽取。同時打散原來山西鎮、大同鎮以及宣府鎮三鎮的人員結構,包括所有將官。”楊文岳掃視過去,虎大威與周遇吉紛紛行禮,心中一陣驚喜。

不過,不少人都是一副不解的目光。周遇吉眼下可謂是朝中一代名將,守住寧武關,將大明山西北部的邊鎮守住。后世歷史上更是大書特書,堪為一代忠臣勇將。

但這一回,周遇吉卻只拿到了一個師長之職。曾經地位還不如周遇吉,只是內陸總兵的陳永福成了他的頂頭上司。

眾人細細觀察著,甚至有人以為周遇吉會暴跳如雷,怒不可遏要反抗一番。但出人意料的是,周遇吉興高采烈,大大感嘆一番:好歹趕上了車了啊。

周遇吉的表現出人意料,但這卻正是周遇吉看明白了朱慈烺的安排。朱慈烺對于舊的軍事體系根本瞧不上眼,一手鼓搗的近衛軍團無論從指揮體系還是從戰略戰術都迥然不一樣。這是新式軍隊,而周遇吉所在的邊鎮別看打出了一個在原來會認為是大功的勝利,但一對比近衛軍團各部的戰功,根本瞧不上眼。

朱慈烺能夠給一個第一師師長之職,那還是看在周遇吉后世有幾分忠臣之名的份上。

“原第二團,也就是金吾團擴充為第二軍,賜號金吾軍。駐扎京師,合并薊鎮、關寧軍以及京營余部組建陸軍第二軍。第二軍(金吾軍)軍長為虎大威。首席軍師為李國楨。第三師師長施展邦,首席軍師劉世杰。第四師師長吳三桂,首席軍師張德昌。”

“原第三團合并山西鎮、固原鎮、甘肅鎮以及榆林鎮、三邊總督秦軍所部,組建第三軍。軍長孫傳庭,首席軍師傅如圭。麾下第五師師長陳德,首席軍師虎子臣;第六師師長李定國,首席軍師顧炎武。”

說到這里,孫傳庭頓時愣了一下。

要知道,第三團可是朱慈烺的底細主力啊。卻沒想到,這一回竟然將軍事主官給了孫傳庭。要知道,第三團的傅如圭可是朱慈烺最早的跟隨者,第三團也自然是嫡系中的嫡系。甚至比起第一團與第二天來的還要親。

不管怎樣,這都是對孫傳庭的信任。

轉瞬間,孫傳庭便心中無數暖流升騰起來,不禁哽咽道:“臣……叩謝皇恩。”

“不必多禮。”朱慈烺笑道:“我相信孫卿家的本事,能給朕帶出一支強軍來。不過,孫卿家可要考慮清楚要不要接這個差事。畢竟,這一番轉過去,那可就是武職了。”

“臣無怨無悔。無論文武,都是為圣上效忠。更何況……老臣相信,這文武之道,不過是分工差異。并無尊卑高下之別。當今天下,乃是開拓進取之日。為武夫,為國開疆擴土,亦是國家功臣!”孫傳庭昂然道。

朱慈烺大笑:“善!”

“合并京營、親衛營、**騎兵營,**炮兵營以及第六步兵營為禁衛軍。”楊文岳說著,卻沒有繼續多講禁衛軍的人事,而是話頭一轉,道:“除此外,合并徐鴻所部輜重營進入樞密院系統,分派于各軍所述樞秘處籌建后勤輜重隊伍。帝**隊同時還會籌建除了主戰部隊外的預備部隊以及地方部隊。當然,礙于精力有限,這些都會延后。包括海軍……”

(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