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

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幾字微言書名:

知曉真定府這個地方的人不多,在后世,這地方其實已經降級到了正定縣。行政規劃上取而代之的則是因為鐵路而興盛的石家莊。

大明二七六年六月三日,此刻的石家莊依舊默默無聞,無人知曉這個石姓村民聚集的小莊子后來會成為京畿冀地一省都會。

對于莊子里千余的安安分分生活在這里苦苦求生存的老百姓而言,今日外面來的一路大軍可能就是莊子里經歷過的最熱鬧的事情了。

初始聽聞來了大軍,石家莊的百姓們攜老扶幼在村老的帶領下朝著西邊的海山上躲去。

一如后世晉察冀的小老百姓躲著日本鬼子一樣。

只可惜,這一部官軍有馬,四條腿跑起來哪里是兩條腿又要拖家帶口,馱著全部被家當的小老百姓能跑得掉的?

習慣了當先偵查敵情的徐彥琦策馬帶著偵察連就繞到了石家莊海山的山腳下,百十號騎兵將千余百姓圍住,如同牧羊犬一樣,將百姓們前后左右來回趕著,最終停在了徐彥琦的身前。

“去問問,這些老百姓怎么躲著我們,尤其注意要把近衛軍團的名號給亮出來,讓百姓們相信,來的是軍紀上佳的王師,不是破爛乞丐的搶劫犯!”徐彥琦喊了一聲,偵察連的百戶是汪洵,這是一個書香門第里教出來的孩子,看起來文質彬彬,有些儒雅之氣,縱馬馳去,一舉一動露出來的干練與彪悍又將這樣的儒雅帶上了幾分強悍。

汪洵其父就有舉人的功名,是當年朱慈烺在京師召集士子后與徐聞等人一批棄筆從戎的士子。

這些棄筆從戎的士子大多身體營養不錯,經歷了完整的新兵訓練后便很快就能脫引而出。不管這些讀書人有多少嘴巴上的毛病,但能進京趕考游學的大部分至少也有個秀才童生的功名。這些人,沒一個不是人尖子,軍事上的學習十分迅速,除去個別無法適應的,大部分都成了軍中骨干。

汪洵就是其中佼佼者,雖然無法與徐聞齊遠此等拔了頭籌的相比,但偵察連是飛熊營的新建的尖刀,建制上比千戶隊稍小靈活,歸屬層級又直屬于徐彥琦,是集合軍中精銳所成。地位十分重要。

對于徐彥琦而言,最關鍵的是這些新式軍官都沒沾染舊式軍官那種欺上瞞下,吃兵血喝空餉的習氣,更不會有搶掠百姓的想法。

汪洵下了馬,將甲胄脫了,只配著劍走向了人群。

石家莊的百姓們逃難的隊伍拖得很長,眼見被官軍圍了,各個擠在一團,彼此鬧哄哄的,各種話語傳出。但當汪洵走來時,又紛紛噤聲。不少人目光轉向在人群前方的一個白發老者,氣氛一下子變得靜謐起來。

汪洵眼尖,一眼捕捉到了這個細節,看著人群里的那個白發老者,猜出了這人就是這石家莊的村老士紳之輩,大步走過去問道:“敢問誰是此間百姓長者我乃近”

“狗官!休敢傷我石家莊的人!”汪洵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壯漢沖出,提著一根紅纓槍殺去,一邊沖一遍大喊:“看我我石勇當今日不拿下你,震懾這群賊兵!”

后方,徐彥琦看著這一舉動,心理還未開始緊張,一見境況就不由搖頭。

這石勇當身長腳長,罕見的身材高大,足有六尺,大步沖去,氣勢洶洶,提著一干紅纓槍挺刺殺去,動作威猛,端的是一員沙場上的猛將的胚子。但下盤不穩,一看就不是練家子。

汪洵可不是什么村中私斗的村夫,而是職業軍人,一見來人,不退反進,死死盯著石勇當,也不開腔廢話,提著劍筒抽出打飛紅纓槍,又欺身突進,還未等石勇當反應過來就繞到石勇當身后,輕輕一踢石勇當的膝蓋,劍柄狠狠砸在石勇當的脖頸上。

石勇當六尺按照后世一米九的身體頓時轟隆一身倒在地上。

輕輕呼出一口氣,汪洵踩在石勇當的身子上,看著眼前眾人,沉聲道:“我再問一次,誰是石家莊的村老鄉賢?遠近聽聞石家莊都是些伶俐人,怎么,來了樁大生意,你們反而都跑了?”

“是老夫,石文賢。”人群分開一人,一個年歲五十上下,穿著一身粗布短衫的老者躬身行禮:“不知上官駕到,有失遠迎。只是不知道這大生意是什么?”

“開飯館,一百文的食材進去,做成熟食,兩百文的價錢出來。老丈,你石家莊這買賣,接不接?”汪洵將腳從石勇當的身上挪開,放下劍,朝著石文賢行禮。

石文賢張張嘴:“這這”

他有些沒想通,來的不是一群官兵么,怎么做起生意來了?

“這是定金,一共五十兩銀子,我算過,我部大軍一共三千人馬,并騾馬四百只,一共要準備五千份成人分量的午餐晚餐,一共一百二十七兩,以一百三十兩算。老丈要是應下來,稍待我部伙夫連就會入駐。要是不接么”汪洵說著,轉過身,朝著自己的那匹馬走去。

石文賢再是懵逼也反應過來,足足五十兩的定金,已經足夠賺了。更何況還有一百三十兩的訂單?對于許多大人物而言,這筆錢可能只是一晚上聚會的費用。

但對于窮困的鄉村而言,全村上下也未必有這么多銀子。至于一些粗糧?農村極度缺乏現金下,那點糧食反而算不得什么銀子。

就當石文賢緊張著要應下,格外擔心對方翻臉的時候,翻身上馬的汪洵,看著老丈道:“我部這就離開!”

聽著汪洵這話,石文賢連連點頭,又急忙搖頭:“我石家莊接了!”

“鄉親們!快去把行囊帶回莊子里,開鍋造飯,再去威州鎮買足了雞鴨魚肉!”石文賢說著,上千的百姓嘩啦啦地全部回去了。

“將軍,我們可以宿營石家莊了!”汪洵回到徐彥琦身前復命。

徐彥琦點點頭,下馬入村,:“好,傳令后隊,加緊行軍。對了,那位村老。”

“敢問將軍,有何見教?小老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石文賢快步走來,

“此處距離井陘關,還有多遠啊?”徐彥琦問道。

“若是一人獨馬,半日功夫也就到了。要是百人并行,恐怕得一日功夫。路上得行八十里路呢!”石文賢回道。

徐彥琦望著天色,道:“眼下日頭偏西,急行軍到井陘關也要入夜了。罷了,傳令全軍,在石家莊安歇。石老先生,若有空房,我部愿意租住,給現銀!”

“好哇!”石文賢大喜。

這時,石勇當悠悠轉醒,看著眼前石文賢被兩個將官夾在中間問話,目眥欲裂:“狗官,休敢碰我爹爹!”

剛說完,石勇當捂著腦袋,一陣發疼,又暈過去了。

只見石文賢提著一根拐杖,收了起來,看著徐彥琦與汪洵,一臉尷尬:“誤會誤會啊”

井陘關的日落是壯美的,夕陽西下,紅霞灑滿漫山遍野,站在城墻上望去,山川染色,讓人沉醉。

只可惜,這樣的景色井陘關上下無人賞析。

值守西面關卡的兵丁們懶懶散散,各自回了屋里。只余下幾個老弱病殘慢悠悠地關閉著大門。

就當城門即將關閉的時候,一聲急切的馬蹄聲響起:“且慢!”

幾個老兵停住手,看著那邊,發現赫然是一個熟人。

“是李參將啊!”

“哪個李參將?”

“還能是哪個李參將,就是那打贏了西風臺大捷的李茂春參將啊!”

幾個老兵看著來人的面龐,紛紛停住手上前行禮。

李茂春也不倨傲,看著幾個老兵,笑道:“先停歇一下,我部兵馬連夜趕路,今日關閉城門就不用這么早了。”

“這城門關閉是有定時制度的”老兵們猶疑了。

李茂春見此,也懶得分辨,丟出幾塊碎銀子,帶著身后的親衛縱馬疾馳入內:“我部還有大部人馬,里面護著的,可是又是一場大勝的斬獲呢。”

老兵們紛紛爭著過去搶起了碎銀子,全然沒有發現,李茂春離開后,有數十個衛士卻沒有離開,一問,只是說:“我等還要接應其余袍澤,諸位不如都先回去罷。”

幾個老兵拿了銀子,也不想在這兒耽擱時間,紛紛回了自己軍營。

剛剛關閉了些許的城門又被重新拉開。

井陘關的關城內,徐標右眼皮一個勁跳著,讓他難以入眠,心中百事參雜,索性也不睡了:“掌燈!”

一個穿著翠綠百褶裙的女子輕聲應下,一燈如豆點亮昏暗的屋內。

這是個四川的瑤女子,最得徐標喜愛。

紅袖添香,素手掌燈,這是文人喜好的配置。但今日,徐標卻一點興致都無,揮揮手,自顧自地取了一本兵書。這是武備志。而今大明的天下,軍功之重,但凡人臣都能感覺到。徐標也渴望立下一點功勛。

但翻來覆去,一連跳著看了十數頁徐標依舊找不到一點答案,右眼皮上的跳躍更是止不住。

“忒是心煩意亂!”徐標猛地一拍桌,頃刻間,此刻門外也是跟著一陣急促地拍響,那是徐標的幕僚邱先生:“東翁,東翁!有大變!”

“什么大便小便的,邱先生,這個時候你還來作怪什么?”徐標起身過去,拉開大門,看著一頭大汗,面色發白的邱先生。

“東翁,來不及解釋了,快跟我跑吧!”邱先生一個白面書生此刻卻是力氣大的驚人,一把扯住徐標就朝著后院跑去。

徐標一頭霧水,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右眼皮不再跳了。

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就見徐標竟然朝著后院的小門里跑去。

心中來了脾氣,徐標也反應過來,扯住邱先生,不走了,道:“邱先生,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驚慌啊!”

“東翁是順,是順”邱先生還未開腔,忽然見猛地一陣轟隆的聲音響了起來。后門被四匹鍵馬扯開,倒落在地。

內里,一個穿著順軍戰甲的將領提步走來,他的身邊,一個穿著明軍將領的男子亦步亦趨,恭恭敬敬。

“來來來,李參將,來幫我認認人。這一位,就是你所言的保定巡撫,徐標,徐大人?順軍將領一臉笑容。

那李參將赫然就是李茂春。

李茂春一臉恭敬:“回稟李年將軍,就是此人!”

“順軍打進來了”邱先生喘著粗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自己也意識到已經太晚了。

此刻,一個個順軍士卒沖入屋內,將邱先生與徐標團團圍住。

徐標看著李茂春的笑容,緩緩閉上眼,拍拍身上的灰塵,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吧。”

井陘關易手!

固關的關城內,李建泰送別了李茂春,心理極為熨貼,胃口大好得當晚就吃了兩碗飯。

翌日一早,更是難得地出來巡視了一下固關的防務。似乎,終于想起了作為主官應當做的事情。

這一天,天氣有些陰沉,氣候頗為舒適,站在山間的城墻上,涼風習習吹來,很是有些熟食。加上上佳的心情,讓李建泰臉上滿是笑容。

他開始暢想起了自己的前程。

有了兩場功勛打底,這一回戰后回京怎么也能在前進一步罷?

這樣想著,李建泰又急不可耐地想著進步成功以后,得怎么作弄一番,才顯得自己厲害了。

“至少這些年花銷的銀子,怎么也得賺回來罷!”這樣想著,李建泰心理好受了一些。

他站在固關的城墻上,朝著西方眺望,心道:“要是給我一次機會,再來殺敗一次李巖的大軍,豈不是美哉?”

忽然間,西邊山道的盡頭,忽然間一陣黑壓壓的人群緩緩靠近。

李建泰心里有些不妙的預感,喝令守城的士兵道:“快去探查一下,來者何人!”

幾個士兵悶頭離開去了,很快,來人的身份明晰了。

一個斗大的順字,一個斗大的李字。

順國御林軍制將軍李巖!

“快點燃烽火!守城啊!”李建泰急了,他怒罵起了自己烏鴉嘴。

一陣格外難聽的聲音響了起來,李建泰愣住了,良久反應過來,沖過去看。

城門洞開。

他站起身,身后,穿著順軍戰甲的張泓守笑道:“內閣大學士?哈哈,撈到一條大魚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