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五章:大順御林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大順御林軍

第五章:大順御林軍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9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京師的百姓們很快就看到了作為先鋒出去的騎兵營。

高頭大馬與威武的騎士象征著可怖的力量。而更加讓人不解中參雜著奇異仰慕的是身后那支打著飛熊營軍旗的軍隊。他們身著整齊的軍裝,顏色相同步伐一致,腳步齊整,千人齊步猶如一人,手持鋼槍,洗刷得锃亮的火銃槍面在陽光下映出陣陣反光,寒光讓人看得心顫。看到這一幕,縱然是再不懂軍略的人也能感受到他強大的力量。

就是這支部隊擊敗了韃子,攻占了建奴的國都,為大明狠狠地雪恥了一把。

而今,他們跟隨他們的皇帝,再度踏上征程。

整齊劃一的隊列從正陽門走出,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之前。

其后,一支支部隊開了出去。

都道是人馬上萬,無邊無岸。皇家近衛軍團集結進京以后,原本一共十個營,每個營兵馬兩千,不計留京訓練的新兵,足足一共有兩萬人。這兩萬將士齊齊從京師走出來,前后銜接,仿佛無邊無際一樣。

如此多的兵,又都是如此強的兵,京師上下見了,紛紛胸中涌起一股我軍無法戰勝的感覺。

站在道路旁的洪秀突然感覺身邊的人群激動起來,所有人七嘴八舌地高呼了起來:“這是皇上的新軍,皇上的皇家近衛軍團!”

“這就是新的京營嗎?好生威武雄壯……”韋杰許第一次看到皇家近衛軍團的真面目,他縱然聽著身邊許多人說皇家近衛軍團強大難以匹敵。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著你那頭一聽官軍就能響起京營里的那些大爺,地方上那些兵匪。當兵成了逼不得已活不下去了的最后選擇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就成了口口流傳的俗語。

但當韋杰許真切看到官軍以如此嶄新姿態出現的時候,他承認,自己打心底里被震撼到了:“竟是如此景象,竟是如此強軍。號令自如,舉動如一。衣甲鮮明,精神昂然。竟然能有這樣的兵……”

“我大明,竟然也有這樣的兵!”保長王丁喃喃自語。

楊老爹身材稍稍矮小一些,不住踮著腳尖,身子如在海潮之中,被前后左右的人群不斷擠壓來回,惹得他也急了:“都莫要擠我了,我要看我大明強軍啊!別擠我,我還沒好生看個完全啊!”

這時,一陣急促的哨聲響起。前方,一陣腳步聲傳來,一個個身著黑皮的警員帶一些穿著灰袍帶著巡警袖章的火甲急聲厲呵:“各部聽令,控制秩序,不要釀成踩踏事故!”

“設立封路警戒,維持維持!”

“喏!”

人群之中,楊老爹聽著這一聲聲短促有力的命令,高聲道:“是趙娃子嗎?快整頓下這里的秩序,好擠啊。天殺的,我還未能上前看一眼仔細啊!”

趙應先見此,大笑走過去,喝令幾聲,終于讓路邊微微有些混亂的秩序回歸了平靜。

楊老爹借此時機,頓時一步沖入,到了趙應先的身前。

還未來得及打個招呼,楊老爹忽然雙目瞪圓,手指著正陽門的城門口,驚呼道:“那……快看,快看!那可是皇帝?是我大明皇帝?那個打贏了韃子,治了瘟疫的萬歲爺?”

趙應先一念及此,頓時過去將楊老爹的手指頭壓下去,轉過身,赫然看到一輛大馬車四輪大馬車里走出一人。

這人銀盔金甲,從大馬車的車廂里走出,一派皇家氣度,如黑夜之中的日光,一眼就讓眾人分辨出。赫然就是而今大明皇帝朱慈烺。他身材適中,一雙顯得格外年輕的臉上,夾雜著這個年紀少有的成熟與風霜。此刻,他站起身,朝著路邊的百姓們招手。

面對朱慈烺的舉動,道路兩邊的百姓們徒然間沸騰了。

無數百姓們拼命地跟著招手。

楊老爹剛剛才感覺一點輕松,頓時就覺得四面八方都是上前涌動的百姓。

“快看,陛下朝著我招手了!”

“是朝著我們招手!天啊,上蒼啊,這真是我大明皇帝出征!”

“如此強大的軍隊,有什么敵人能阻攔我們勝利?”

“吾皇萬歲!”

“大明萬勝!”

道路兩邊,無數百姓大喊著,伴隨著威武的軍號與整齊的軍隊步伐,京師百姓的氣氛點燃到最高。

角落里,洪秀才久久望著朱慈烺的背影,喃喃著,滿目都是震撼:“我大明,何曾有過這般威武氣象?這一位皇帝,真是……改變了時代。”

就當洪秀才喃喃自語的時候,他忽然感覺身邊被人猛地沖撞了一下,胸口一陣發甜,緊接著腦袋猛地一暈。人群突然間亂了起來。

他靠的比較遠,家底不錯的他更是選了一處酒樓二樓靠邊的位置。但此刻,整個酒樓上滿滿當當都是人,一亂起來,更是四處茫茫都是人影。彼此沖撞,推推搡搡,洪秀才身處這漩渦之中頓時一陣雙目發白。

“不許動!”

“上前,敢動的一律打倒!”

“并肩子,一起壓上去!”

咚……

一陣沉悶的聲音響起,洪秀才不住地揉著胸口,猛翻白眼這才緩了過來,轉過頭,發現整個酒樓頓時恢復了平靜。

許多個舉動干練的勁裝男子排起了隊列,明顯指揮有序地開始拉起手禁戒開。

“警局辦案,莫要驚慌!是韃子的奸細,要行刺陛下。有嫌疑的,就辛苦配合一下調查,不建議反抗。沒有嫌疑的,一刻鐘后這里就會恢復正常。老少爺們都自便吧。”一個低沉嘹亮的男中音響起。

洪秀才看著那人,認了出來,這是東城警署的署長,林鵬。他的手下,幾個行動干練的男子更是腰胯繡春刀,只是都身著便服,沒帶錦衣衛特色的飛魚服。

此刻,這幾個錦衣衛力士拼命地壓著一個男子在地上,死死壓著四肢,更是塞進去了一只不知哪里尋的臭襪子。

酒樓里的人一下子空了不少,秩序恢復,洪秀才重新回望著大街發現此刻閱兵依舊繼續。方才的發生的事情比起他這十年來遇到的事情還要精彩,可論起時間,過去了才剛剛不過數十息的時間。

眼前,出征的軍隊的閱兵已經漸漸到了尾聲。

當最后一支主戰營伍走出以后,出現的已經車馬眾多的輜重營以及隨軍醫院。

輜重營原名輔兵營,作為千戶的是徐鴻。這位統帥著軍中最多非戰斗人員的軍官走正陽門大街上,驕傲地看著身前將整個正陽門大街遍布滿滿當當的車輛。

這里有足足上千輛各色車輛。有四匹馬牽引的炮車,有四輪大馬車改編的重型運輸車輛,更有無數滿載著軍資的平板大車。

車輪在青石板轉的道路上碾過,帶上滾滾響動的聲音。

無數人順著目光落在一輛輛滿載而去的大車上,莫名地松了口氣。他們明白,朝廷今時不同往日了。曾經困擾了崇禎皇帝無數個日月的后勤問題顯然已經得到了解決。

這是強大的軍隊在后勤上面沒有憂慮。

除此外,還有讓無數京師百姓們感恩戴德的陸軍醫院的醫師們。他們跟著歲醫工背起急救箱,穿著繡著一根紅色甘草臂章的白大褂跟著輜重營一同出發。

兩萬皇家近衛軍團簇擁著朱慈烺,走出京師,開拔殺向李自成!

太原。

李自成這個名字對于大明朝而言仿佛有著終結者一般的意義。這位天下皆降闖不降的闖王而今已然成了大順國的皇帝,登基立業,率領麾下兵馬號稱五十萬,攻占太原,試圖席卷天下。

在原定歷史上,太原過后,京畿再無一絲阻攔之地。

邊軍已經糜爛,京營更加殘破。

但在這個時空,一切悄然發生了變化。

這樣的變化知曉的人卻并不多,能夠感受到,亦或者能夠相信的,更是稀少。

李自成顯然不是這個范圍里的人。他躊躇滿志,望北京,豪情滿懷,壯志激烈。

順國行在。

李自成站在曾經的晉王府里,走上一處城樓。這是臨時修筑的建筑,東方,是被鏟除一空的晉王府花園。

花園里一覽無余,地面平整,成了一處上佳的校場。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響起,李自成背著雙手,身著龍袍,極目遠望,赫然看到北面出來一條黑色的細線。

李自成在西安建國,遵循了秦國舊事,以水為尊,尚墨。于是李巖興建大順御林軍就身著黑色軍裝。

這一支御林軍是集合了而今李自成麾下各部精英籌措而來,作為交換,李巖麾下不少新兵壯丁也被分派到了其余將領的手中。

而今,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整訓,這支本來就是老兵占據大多數的大順御林軍替代了曾經的前鋒營被李巖統領,走上了大街,徐徐朝著晉王府花園進發。

李自成自從有了根據地以后都是格外用心在士兵的訓練上,有了追贓助餉之后,順軍的軍餉也得到了基本的供應。朝堂那種一月操練一次就是勤快的說法到了順軍這里早就行不通了。順軍上下,三日不大操練一次李自成就會親自追究。

就是劉宗敏,自己每日忙著追蹤,一樣也會讓部下用心操練。

這樣的士兵優中選優到了李巖手中的時候,只要稍加磨練就足以成為強軍。

這一支部隊人數約莫上萬,學著朱慈烺的所為排出了一個個的方陣。只不過,順軍的方陣長槍手居于四角腹心,火銃手居于前排。這樣一個排兵布陣的打算顯然是讓四角的長槍手可以隨時沖殺出去結陣。

上萬的大順御林軍分成五個方陣,都是身著制式兵甲,基本色調都是黑色,從遠處看來,除了面部不是黑色以外,一團看起來都是墨色,黑壓壓地走過來,如同一團濃重的陰云一樣。

“黑云壓城城欲摧……”城樓上,牛金星高聲道:“這才不過一個多月的整訓,李巖將軍麾下就有萬余精銳御林軍,老臣恭賀吾皇,得此強軍,天下之大,無處不能攻破!”

“臣等亦是恭賀……”宋獻策緊隨其后。

其余文武將官紛紛稱贊:“臣等恭賀……”

李自成聞言,大笑:“哈哈哈。御林軍能不能打,還得先看戰場之上的檢驗。”

咚咚咚……

腳步聲開始緩緩迅速貼近傳來,上萬的人馬,經過李自成檢閱的時候,仿佛洪流一般,無邊無岸蔓延過去。

湊近了,李自成也可以看得清楚這支部隊的細節。

大順的御林軍不分兵種,都是身披甲胄,火銃手穿的是棉甲,長槍手穿著尋常鐵甲,弓手則是身著從草原貿易得來的皮子制成的各類皮甲。

甲胄齊全,訓練有素。步伐之中,漸成隊列,一直走了將近半個時辰才需要全軍整隊一次。這般景象對于李自成而言,的確算得上是精兵了。

緊隨李巖大順御林軍其后的是汝侯劉宗敏,這位中營權將軍率領著兵力更多的主力。尤其是李巖走精兵路線之后,許多新兵壯丁都加入到了中營之中。于是,比起萬余精兵的李巖,汝侯劉宗敏麾下的大軍更加可怖。一路走過去,足足走了一個半時辰都沒有走完,惹得宋獻策不得不出言提醒,這才讓大軍的行軍速度得以加快。

“有此大軍,天下何處不平?”李自成看著麾下大軍,胸中豪情無數。要數量有數量,有質量有質量,想起那沿途無不是望風投降的明軍,李自成自信滿滿。

“主力出東門,向東面,兵發壽陽,越平定州,進攻固關,也就是出井陘關進攻京畿的真定。這里,他的正面之敵是督師李建泰。”

“同時,李自成分兵向北,由制將軍任繼榮率領所部兵馬北上進攻大同、宣府二鎮邊軍。”

“以制將軍馬重禧留守太原,轉運軍資,維持戰線……”

太原城內,一處樹影遮蔽的四合院里,無數關于順軍的情報被漸漸匯總起來,在一個年輕的男子口中緩緩念出:“而我們……也該出動了。”(未完待續。)愛尚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